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中国历代名医传 > 沪上中医第一人——张镜人
    【名医传记】

    张镜人(1923~2009),名存鉴,男,汉族,上海市人,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政协上海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镜人出身上海中医世家,其曾叔祖张骧云,以擅治伤寒、医德高尚而称誉社会,口碑极佳。张镜人幼承庭训,立志杏林,为张氏内科第十二代传人。祖先张君调,弃儒从医,悬壶济世,扭转了这个世居沪上、耕读传家的家族历史方向。自此,张氏医学代代相传,以治疗伤寒热病著称。在《上海县志》《上海续县志》等地方志书中,记载有张氏一门7代11人以医而名的事迹,可谓门楣光耀,名重一方。

    因家族中立有长子必继祖业的规矩,张镜人童年时便被长辈寄予继承家族医学的厚望。他4岁时入家族私塾发蒙,习诵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的传统经典,也夹杂着《汤头歌》《本草经》一类篇目。到12岁,家中开始遍请名医,安排他半日习文,半日学医。少年时的张镜人偏爱文学,诗词歌赋,长卷短篇,爱不释手,也很喜欢挥毫泼墨,行书作画。

    张家培养传人按部就班,颇有章法。张镜人从少年起即随长辈抄方,18岁单独随父张君益侍诊,偶尔单独应诊。每晚回家,都要接受父亲对接诊病例的剖析点拨,还要继续温习经典名著,又攻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加以印证对照。这时,他虽属初出茅庐,但已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医名渐起了。

    1946年,张镜人以家传医师的身份参加民国政府举办的抗战胜利后首届全国中医考试,在3000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荣登不足300人的榜单。当时考试主要的项目是论文,题目是《亢则害承乃制论》,他古文医典烂熟于胸,一看即知语出《内经》,挥笔而就2000余言,条分缕析,议论备至。自此他被视为一代青年才俊,在上海中医界崭露头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张镜人不仅在国内讲学,还十余度应邀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讲学,交流中医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载誉而归。

    20世纪60年代初,张镜人不断总结前人和自己的临证经验,先后撰写出了《上海张氏医学经验》《张骧云医学成就》等文章,系统阐述了张氏治疗伤寒热病的学术观点。

    外感热病历

    来有伤寒和温病的争议,对此,张镜人主张:二者宜合不宜分,要熔伤寒、温病于一炉,灵活运用伤寒方和温病方。他曾撰文说:“叶天士、吴鞠通分别倡导‘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家的理论和经验也完全是《伤寒论》辨证论治具体运用的发展和补充……毫无疑问,温病学说离不开《伤寒论》的理论指导,《伤寒论》得温病学说的结合,才更丰富和扩大了热病辨证论治的内容。”

    张氏内科临证外感热病,擅用淡豆豉、豆卷、桑叶、牛蒡子之品,尤其是淡豆豉备受推崇。先辈用之如神,张镜人解其三昧。他总结指出,要以祛邪为要务,注重“表”与“透”:初则疏风解表发汗,进而清泄里热为主,透热转气,兼湿者必佐以化湿之品,热入营血者清营泄热,进一境,立一法,有规有章,“表”与“透”须贯穿始终。由此,张氏内科淡豆豉一味运用之妙“浮出水面”。

    张镜人的研究推动了张氏医学走出家族范围流传,在中医界引起很大反响。有名家赋诗称赞:两字(表、透)名言客尽惊。

    20世纪50年代是上海中医事业发展的“黄金”年代。张镜人与中医巨匠陆渊雷、程门雪、章巨膺、丁济民、张赞臣等主持筹建了上海市中医学会、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上海市首家公费医疗中医门诊部、上海市首家中医专科医院、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全国首批中医高等学校上海中医学院,在全市综合性医院普遍设立中医科室。从此,沪上中医走上普及、发展、提高的正常轨道。

    当时,张镜人终日奔忙于各大医院之间,为各医院开展中医业务而操劳。在那几年里,他门诊病人是看得少了一些,但宣传中医药学的文章却写了不少。他于工作闲暇时,常手不释卷,学习之勤,老而弥笃。他常言,对经典医著要经常读、反复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时即可信手拈来。他读书功力之深,在他应诊讲学时大段引用原著原文,就可见一斑。

    至于勤写,历年来,他主编、参编了近20部学术专著,发表科研论文108篇,曾获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奖。

    张镜人还积极组织开设中医学习班,对各大医院的中医师轮换进修培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张镜人还与有关处室配合,制订规划,建立机构,引进了一大批中医人才。

    在第一批中医带徒工作结束后,张镜人还牵头修订了《上海市中医师带徒暂行管理办法》,在固定师徒关系、临证口授的同时,改变过去“分散带”的方式,提倡“个别带,集体教”的新思路

    ,要求各区县设立中医带徒班,由带教老师组成教研组,规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按各人所长,分工上课。这个办法既发扬了中医带徒的优良传统,又保证了教学质量,为中医师承教育改革开创了先河。他长期抓中医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中医政策的制定、各级中医机构的建立和建设、中医人才培养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4年,张镜人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毅署名委任,担任市卫生局医疗预防处中医科副科长。他毅然关闭自己的私人诊所,放弃高薪收入,辞退保姆、司机,成为上海中医界加入公共医疗机构第一人。

    他在主持上海市中医工作时,重点抓了全市的中医带徒工作,同时还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等高校兼任教职,参与培养了成批的中医人才。他热忱培养传人,授之以术,育之以德;流风遗泽,润物无声,“愿效李时珍,泽惠神州,亿万人增寿”。

    张镜人一生授业解惑,育人无数。他带教出严佩贞、张存钧、石蕴玉、张亚声、徐国缨、王松坡、沈遐君、宋安妮、朱凌云等一大批门人,其中许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专家,活跃在上海、外埠以及世界各地。多年来,先生讲学的足迹踏遍了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许多国家,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为中医药的神奇魅力所倾倒。

    他重视临床实践,自18岁行医开始,从未离开临床。他治疗内科杂病,强调脾胃学说和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他不为西医病名所限,同时主张“借助微观检测手段,为我所用”。认为中医学的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和科研工作,应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仪器设备及理化实验手段。比如诊治慢性胃炎时,他主张借助胃镜直观及病理组织活检的微观所见,了解胃黏膜病变情况,指导辨证用药。他认为,将微观所见参于中医辨证之中,可使中医望诊获得延伸和发展。“勤以补拙,谦以代骄,慎以戒言,博以广知”是张镜人的座右铭。“勤”字当头,一直被张镜人视为治学者的本分,他曾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为“五勤”:勤学,勤读,勤问,勤写,勤实践。即使担任公职,也要保证每周几个半天的出诊,“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也寻找机会为干部群众看病。他在被任命为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时,向上级提出的请求就是,允许他半天行政办公,半天门诊查房。同事们都知道,在公务繁忙之时,他门诊后往往顾不得吃上一顿正式的午餐。

    历年来,张镜人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如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胃黏膜腺

    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点,为中医药防治胃癌开拓了新思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和分析脉象客观化的成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成果获得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二等奖;另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高脂血症、红斑狼疮等多项临床和实验成果获奖。

    1973年起,他受上海市卫生局委托主持西医、中医学习班的教育工作。改革开放后,他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开始在科室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带领大家温习经典、医论医著;跨入21世纪,他以八旬高龄担任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的指导老师。同时,他还作为全国和上海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亲自带教多名学生。

    对于读书之道,张镜人常教导学生:“读书当厚古而不薄今,要融汇诸说,务明真谛。治病应师法而不拘方,宜变化在我,唯求实效。”他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进行专题讨论,形式活泼,气氛活跃,他所作的专题发言,从理论到临床体会,使大家获益良多。后来,他因年老体衰,把“读书会”活动转移到自己家中进行,一直坚持到他住进医院。

    1982年退休后,他仍被上海市政府委任为市卫生局顾问,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保健会诊专家,继续为上海中医药事业贡献才智。他在晚年曾作《醉花阴》一首,述及平生情怀,值得后人吟咏,其中写道:中医宝库称丰富,本草饶研究。愿效李时珍,泽惠神州,亿万人增寿。

    2009年6月24日,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前夕,张老在上海华东医院溘然长逝,享年86岁。

    张镜人撰写著作多种,有《辞海·中医学科》《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症候鉴别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以及《中国中医鉴别》等。

    【后世影响】

    张镜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医理论家,中医学家,对中医医疗卫生事业的执着、耕耘和无私贡献,为上海中医事业立下“开业奠基”之功。他一生急病人所急,悉心为病人解除苦痛,博得各界人士及广大患者的信任与称颂,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深受中医同道的爱戴与尊重。1992年中国香港《文汇报》专题介绍张镜人教授,并冠以“沪上中医第一人,堪称上海现代中医业奠基人”。

    张镜人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医德和医术,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普济大众,造福苍生。

    【故事征引】

    张镜人的“五勤”

    张镜人诊病之余,手不释卷,学习之勤,老而弥笃,理论所得,必证之于实践。他的治学经验被归纳为:“五勤。

    一曰勤学。学无止境,不学则知识无以积累,亦无以更新,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业务水平,他提倡向书学、向人学,相信“三人行必有吾师

    ,同时,还应带着问题学。张氏不仅经常诵习历代医学文献,浏览近代医学期刊,并善于带着问题深入钻研古籍,如应日本中医学研讨会邀请,主讲三焦和命门学说,他花了很大精力参阅古今论著,开拓了自己的学识领域,从而撰写论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当临床遇到疑难病证,往往虚心请教前辈及同道,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他的座右铭是“学,然后知不足

    。

    二曰勤读。勤学是治学的根本要求,而手段则是勤读。张氏认为需要对重点的书籍进行精读,有的篇章必须反复读。反复读,为的是加深理解,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有些内容,如药性、成方等还应熟读,背诵如流,在临床上可受到启迪。曾有一次在病房会诊中风病人,拟从痰火辨证,随口就对学生诵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的一段话:“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

    并阐述了痰火立论的指导意义,可见其读书功夫之深。

    三曰勤问。学习难免会碰到困难,释疑解惑最好的办法是发问,他善学又善问,20世纪50年代他自告奋勇地为程门雪先生整理校订《伤寒论歌诀》,即利用这一机缘,执弟子礼,就《伤寒论》的第四卷49有关问题虚心讨教,程老娓娓不倦“疑义相与析

    ,胜读十年书,裨益殊匪浅鲜,张氏为《书种室歌诀二种》一书作序说:“镜人随侍程丈,筹建中医学院,纂修《辞海》,朝夕相聚,质疑问难,如坐春风……

    √宋月航)

    四曰勤写。就是把学到的知识技术,读到的文献资料,问到的见解经验,及时写好笔记、文摘,或写成总结、论文,扎下坚实的学术根基,锻炼酣畅的写作能力。他历年来参加了《辞海》中医分册、《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书的编著,摘录了中草药性能的文摘500余张,发表论文50余篇,每当接受讲课或学术交流任务,都亲自撰写讲稿,一次应邀赴日交流肾病证治,临行前一周,日方提议增加温病学说的演讲内容,他伏案执笔,三天脱稿,写成《暑温与湿温的证治》一文,医理精湛,文采丰茂,观点明确,受到日本医界的好评。

    五曰勤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和用的关系,学以致用,是张氏的一贯宗旨。如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既遵循中医理论,又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创立了“调气活血法

    ,通过10余载坚持不懈的努力,理、法、方、药具备,疗效居国内领先地位,并首先打破了“胃黏膜腺体萎缩及肠腺化生不易逆转

    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