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中国历代名医传 >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名医传记】

    屠呦呦(1930~),女,药学家,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科技界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字“呦呦”,源自诗经中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其中的蒿就是指蒿类植物。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1948年,屠呦呦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第一年。

    1951年,她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兴趣浓厚。

    1955年,屠呦呦进入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这一年,她25岁。正值初创期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对苦杏仁的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

    1958~1962年,她在中药研究所工作之余,参加了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69年1月,北京中医研究院加入了国家“523计划”课题研究。“523计划”的名字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饭店召开的抗疟药物研究全国协作会议。这可是一个媲美两弹一星的大计划,区别就在于没有保密性。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国家科技委员会负责领导,其协调办公室一直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单位遍布全国,一共37个单位,总计500多人。

    此时39岁的屠呦呦,女儿才3岁,却被任命为科研组组长。没办法,她

    只好把女儿交给了老母亲抚养,独自去工作了。

    1971年下半年,经过第190次实验失败后,他们在60℃用乙醚萃取,制成了一种无毒性的第191号中性抽提物。这就是传说中190次失败换来的青蒿素。此时的物质为黑色粗提物。研究组将191号中性抽提物最先在全体组员身上试服,确定了其安全性。1972年3月向会议报告结果时,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之后,研究组又立即远赴海南昌江疟区挑选了21名测试者,无论恶性疟还是间日疟都立刻痊愈。一开始用片剂发现效果不好,原来是崩解不合格的问题。后来改用胶囊就全都治愈了。

    1972年3月,屠呦呦向“523计划”南京会议报告了青蒿素试服的结果。此时的青蒿素还是乙醚萃取的中性抽提物。

    作为科研组组长,屠呦呦带领团队追索我国历代抗疟方剂,总计达2000种中草药制剂,从中选出可能具有抗疟活性的640种,这就是《抗疟单验方集》。

    军事医学科学院发现青蒿治疗疟疾的有效率为60%~80%,但是效果不稳定。此时屠呦呦发现了《肘后备急方》中的那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渍的意思是浸、沤。意思是说,不要加热,直接喝青蒿的浸汁。有人说,60℃以上青蒿素会完全分解,这是不对的。虽然青蒿素易溶于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但是乙醚也不是最易溶的溶剂。而且,中药复方配伍会使得某些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溶出增加,这是人所共知的。由于某些化合物能同时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这些只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就会被牵连带出。只能说,在古代没有这么多有机溶剂的前提下,复方配伍水煎剂已经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复方配伍还有保护易分解化合物的作用。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的小组成员钟裕容成功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0.282kD的无色结晶,测得其分子式为C15H22O5,熔点156~157℃,即“青蒿素Ⅱ”,同年,山东和云南也提取出来了相同的物质。

    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协助下,刘静明、周维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是倍半萜内酯。

    1977年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署名为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当时的组长是屠呦呦。

    同年青蒿素的新分子及其报道很快被《化学文摘》收录引用。但是,屠呦呦制造出来的结晶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毒副作用。而云南制造出来的结晶则没有毒副作用。

    1979年,中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向青蒿素研究组颁发了国家发明证书,以确认其抗疟疗效。但是并没有专利。

    1987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1990年,我国政府与美国Norvartis制药公司签署共同协议,联合从事Coartem的开发、生产与专利申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与Norvartis公司签约,同意在一些疟疾流行国家的地区分配出售Coartem。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申请过青蒿素专利。事实上,1984年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011年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1年9月12日,美国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andMaryLaskerFoundation,AMLF)宣布,药物学家屠呦呦因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中的关键作用而获得拉斯克底巴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从此,屠呦呦终于进入普通人的视野。但是也只是部分对科技感兴趣的人。也有人开始预测屠呦呦会得诺贝尔奖,毕竟拉斯克奖的诺贝尔奖命中率是26%之多。

    2012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此,这个名字无法从中国科技史上抹去了。

    现在,屠呦呦已经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兼任中国药学会植物化学分会委员、中国发明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

    高奖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后世影响】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及其应用,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它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发明,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故事征引】

    舍家为业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夫妻俩这样做,也是情非得已。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实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屠呦呦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屠呦呦带领同事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她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100%。为了确保安全,屠呦呦试到自己身上,大家也都争先恐后地愿意以身试毒。

    那时候,屠呦呦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而且还为此得了中毒性肝炎。

    在屠呦呦获得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她的丈夫李廷钊对媒体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屠呦呦如何发现青蒿素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计划”,代号为“523”。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523项目”。此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0000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让屠呦呦意识到温度可能是提取的关键。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60℃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用新方法提取的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计划”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于是“523计划”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