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管人三绝:会选人 会用人 会带人 > 第11章 带人先修己,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人,带人先管己

    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先提高自己的修养,再通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大家的安宁。中国文化中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尽管不同,但他们大多都认为管理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修己安人之学”,管理就是一个“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可安人,安人可带人。

    “修己”的意思,是修造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有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做法,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管理者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接受,阳奉阴违。管理者不如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地改变自己,更为快速有效。

    在与柳传志交往过的人中,没有人不赞美他谦和、友善的为人风范,没有人不被柳传志的个人魅力吸引、感佩。秦朔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和他在一起,你绝对感受不到来自他的声名与威望的压力,柳传志‘低’的这一步,让你海阔天空。这在中国的文化里,叫自谦、自抑。”

    身边的工作人员评价他最大的优点是“自律、自持”,正如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对他的评价:“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他还戏称柳传志作为中国企业领袖,已经可以把自己的像挂在墙上供人顶礼膜拜,换句话说,他已经是中国企业家中教父级的人物。

    柳传志重视做人的理念在商界广为人知。他有一段很有名的话:“做人要正。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确实实极为重要。一个组织里面,人怎么用呢?我们是这么看的,人和人相当于一个个阿拉伯数字。比如10000,前面的1是有效数字,带一个零就是10,带两个0就是100……企业中的一把手就像有效数字的1,后边的人就是0,单位中领军人物选不好,也就发展不好……作为‘1’的你一定要正。”

    柳传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联想公司开会不许迟到,凡是开会迟到的人,如果事先没有请假,要先罚站一分钟。这是很严肃的一分钟,所有人都在看着迟到的人,会议室里像默哀一样,那种感觉很难受。柳传志大概被罚了3次,一次是被困在电梯里面,电梯坏了,敲门叫人帮忙请假,最后没人,这也是要罚站的。

    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的确,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由一个只有20万元的企业发

    展为有上百个亿的大企业,成为了中国电子工业的龙头老大,而柳传志也被人们看做“民族英雄”,成为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企业领导人,这与柳传志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格是分不开的。

    现代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为其专著《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再版作序时指出:“一般的管理学著作谈的都是如何管理别人,本书的目标是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事实上,人们不能指望那些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管理者去管好他们的组织和机构。从很大意义上说,管理是树立榜样。那些不知道怎样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的管理者树立了错误的榜样。”

    修己代表个人的修养,做好自律的工作。中国人一方面不喜欢被管,另一方面不喜欢被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管。不喜欢被管就应该自己管好自己,这便是自律,也就是修己。不接受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的管,常常抱怨这种人管不好自己,还想来管人?表示每一个人在管人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管好,也就是需要自律。

    “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从“修己”——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到“安人”——感化员工也自动修己,双方都主动修身养性,循序渐进,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方式。

    修炼品格,让人人追随你

    品格,也就是人的品质性格,包括人的品性和品行,既体现人的性格,也表现人道德的行为。管理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管理者的一切言行之中。

    人的品格高下直接决定人的能力素质高低,管理者的品格同样影响其领导力。优良的品格不仅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影响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者的领导力有公信力、感召力、意志力、魄力、专业能力等因素决定。领导力是一种获得追随者拥戴、带动员工前进的能力,它需要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他的任务就是告诉追随者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它需要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领导不仅是领袖,也是导师。导师不仅要告诉追随者应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高尚品格的管理者,容易使被管理者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并诱导他们去模仿和认同,从而产生更巨大的号召力、鼓舞力和说服力。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问是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能得

    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领导别人。”

    哈佛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比尔?乔治在采访了125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管理者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道德上的完善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人成为合格的管理者,这同时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品德就像一艘船的舵,而能力就是它的马达,马达决定船行的快慢,舵却控制着船行方向。你只有开足马力,并沿着正确的航线前行,才能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如果方向错了,船开得越快,偏离的方向就会越远。缺乏好品德,一个人的人生航程随时都有走入歧路的危险,而更多的能力也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更大的祸源。对于领导更是如此。

    曾国藩曾经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两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可见,一直以来,对品德的考核始终是人事考核因素中的首要内容。一些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在创业时期,只求其才,不顾其德,只能是权宜之计;守业阶段,要靠“德”来巩固业绩,拢住人才,带好团队,则必须德才兼备才行。

    管理者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品质来吸引员工、带动员工。员工往往对管理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管理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信赖。因此管理者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虽然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但是一定能做个崇高的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

    形象是管理者在被管理者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所以,管理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良好的形象是成功的基础,是管理者树立威信、吸引人心、带好人才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展示在组织成员面前,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要有良好的领导作风,良好的领导作风是无形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能潜移默化地在组织中树立起领导的威信,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对个体行为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形象是一名管理者在职场上的标签。作为一名管理者

    ,其外在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如同演员出场,给观众留下什么形象将会影响到日后的发展,直接关于一个领导的个人魅力。

    人的形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是父母给的;另一种是后天的,是由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工作经验等积累而成的。领导形象在一名管理者的职业生涯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对自己先天形体的一种修饰和延伸。因此说,好的领导形象能够使下属尊重、上司认可和群众佩服。但领导魅力并不是天生而就,和任何一种商业技巧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的。

    保持标志性仪态

    在你走进某个房间的那一刻,屋里的人就开始审视你。他们观察你走路的姿势、你的神态,他们注意你的穿着。这也许看起来有些可笑且毫无意义,其实不是。在你开口说话之前,你所表露出来的整体气质意义深远。

    据个人形象专家介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一半以上受你的外在形象影响。产品经理花费数百万美金和成千上万个小时为他们的产品寻找合适的包装,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你的形体就是你的产品

    包装。

    “任何一个做市场的人都会对你说,第一笔生意的成交85%受产品外观的影响,同一产品第二笔生意的成交85%受产品质量和内涵的影响。所以,首先是包装,其次才是内在的东西。我们就像摆在货架上、装着麦片的包装盒,你得问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别人把你从货架上挑下来,而不是摆在你旁边的那些包装盒。”制胜之道公司的创始人苏珊?斯克里布纳博士解释说。

    培养一种让你自己感觉舒服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能恰当地表达你及你想展现的形象。你的个人风格和你的企业密切相关,是你公司的象征。当你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每个人也都看到了你的这种风格,它也就融入了你的外表之中,成了你的商标。

    塑造得体的仪态,关键在于确定你希望你的风格表现出一个什么样的你、什么样的公司形象——你想要展现出高贵、老练的气质,或者想成为别人眼中严肃的总裁?

    自如掌控肢体语言

    塑造一个标志性的仪态只是拓展领导魅力的第一步。你还必须敏感地注意你的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如果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缺乏自信,你的信誉和专业精神都将受到质疑。

    人际交流专家、女性总裁组织的总裁马莎?费尔斯通(MarshaFirestone)博士说:“一个特定的信息可以由多种非语言的行为来传递。如果在一次特定

    的交流中,持续出现一种表达积极信号的非语言的行为,那么这次交流肯定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这种非语言的信号有可能在几秒钟之内摧毁你的成功。例如,紧张得坐立不安是很多经理人都存在的问题,这令他们看起来缺乏信心,而这个形象难题是很难克服的。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不停地摆弄他的手脚,便意味着他想逃离这一交流现场。”费尔斯通博士说,“这是一种透露出胆怯、不安、害怕的信号。”

    当你带着一种“我能掌控这里”的态度走进一个房间,并对自己的表现感觉很放松,这种坐立不安的情况几乎就完全消失了。随后,你就会传递一个你能应付一切的信息。同样的,这种掌控原则也可应用于你在列席一次会议时,或是参加一次谈话的情景。

    要通过眼神建立特殊联系

    眼神是帮助你与他人建立特殊联系的最重要因素。富有领导魅力的人都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神,使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一样。

    没有什么比跟一个人说话,对方却拒绝直视你的眼睛更让你觉得侮辱的了。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谈话对象身上以示尊敬,并表明你对话题有兴趣。避免盯着地板或天花板,不要扫视房间以期找到一位更重要的谈话对象。

    与人直视表现出一种自信,而大家都喜欢自信的人。同时,这也表现出一个人的正直与诚实。

    以德带人,众星拱月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说管理者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安居在其位置上,而众星都环绕并拱卫着它,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德乃为人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为人立业之本,是人格魅力之基。有道德、品德,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吸引力,就有凝聚力,就有感召力,就能够成为一个核心,就能够被众人拥戴,就会形成权威,就能聚拢人心,带好团队。

    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重要领导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哪怕是最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只有那些有德的管理者,才能被称为一流的管理者。

    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裁薛永新十分强调自身修养,其目的就是讲管理者的道德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他用佛家的“四无量心”来修养自己的身心。所谓修“四无量心”就是培养“仁爱”之心。修“四无量心”就要排除“十恶八邪”,走“八

    正道”。“八邪”,指邪见、邪思维、邪语、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业。“八正道”,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薛永新认为:“高尚的道德像生命一样宝贵。因为没有高尚的道德,宝贵的生命就很容易在人生的海洋中迷失、淹没、断送。人生离不开好的品德,就像生命离不开一颗好的心脏一样。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健强的心脏。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它,人生就完了。”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才华是让品德良好的人更加出色的凭借,而品德则是有才华之人的统帅。管理者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员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员工往往对管理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了管理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信赖。如果管理者道德品质低下,即使他的职位再高、资历再深、能力再强,也会失去威信和影响力,从而失去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以能服众不如以德服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格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力量,管理者只有依靠其人格所产生的威望(地位和权力难以产生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员工。

    汉代名将李广,不但是一位骁勇善战、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而且还是一位体贴士卒、廉洁奉公的将军。他历任七次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每次一得到朝廷的赏赐,立即分赏给其部下,同士卒一起吃喝。他家没有多余的财物,也始终不过问家产的事。他带兵打仗,每次长途跋涉、口干舌燥之时,遇到水源,总是先让士卒喝。如果全部士卒没有饮够,他就决不进水;如果士卒不全部吃饱,他决不进食。再加上他平时对下属和蔼、宽厚、不苛求,所以士卒们都爱戴他,很乐意被他任用。

    中国人重视“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才服人”或“以力服人”,就是要求管理者要用自己的高尚宽厚的人格感化对方,使其心甘情愿地服从自己。这一管理思想是建立在管理者的道德感化基础之上的,管理者的道德越高尚,对于被管理者的感应性也就越大。

    彼得?德鲁克主张:“品格是发挥领导力的手段。”德行具有精神、意志和感情的一种性质,它们慢慢地灌输品格的力量和人格的稳定。

    1994年6月,进入华为的金森林正赶上C&C08数字机问世,经过了紧张而有序的短期技术培训以后,他被分到总测车间。7月的一个晚上,由于用户板厚膜电路来料不良

    ,测试进度非常缓慢。吃夜宵的时间过了很久,所有的测试人员都还沉浸在测试中,没有一个人去用餐。将近午夜12点,车间的门开了,一位五十来岁食堂大师傅模样的人领着几个食堂工作人员推着餐车进来了,他一边给盛饭,热情地招呼大家喝点鸡汤,一边要大家注意休息不要太熬夜。也许是吃了夜宵的缘故,后面的测试居然比较顺利,在不到一点钟的时候就全部测完了。

    8月的一天快下班时,部门主管通知金森林晚上七点去参加新员工座谈会。会议主持人宣布座谈会开始,并兴奋地告诉大家,今天有幸请到了公司总裁参加新员工座谈会。在掌声中,金森林差异地发现那个他一直以为是食堂“大师傅”的人站了起来,对着与会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欢迎大家来到华为公司,我叫任正非,希望大家喜欢华为公司。”他边说边走到大家面前,从口袋里拿出一大叠名片,一次次将名片递过去,并与新员工们一一握手致意。

    名片发毕,任正非开始给新员工讲话,精彩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其中一段话让金森林记忆尤为深刻:“我希望大家在十年以后还保留我的名片,把华为当成自己的家,尽管目前大家的岗位不一样,但我希望你们踏踏实实地干好它,就如法国的焊接工人一样,一辈子做焊接,直到做成世界一流的焊接专家,我期待着大家的成功。”

    现在金森林仍然保留着那张名片,每当看到它,他的眼前便浮现出那段紧张而又令人难忘的日子。

    权力不会自动点燃你的魅力,有权力并不意味着你有某种魅力可以掌握人心、带好人才。一个员工愿意为他的老板或企业竭尽全力工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老板所拥有的个人魅力像磁铁般吸引了他的心,激励他勇往直前。

    有魅力的老板才有感召力,有感召力的老板往往有魅力。人格魅力远胜于权力。老板要想团结、凝聚所有的员工,带领员工实现公司的远景目标,就要“注重人格的感化力,以德才能服人,而不是借权威管人”。只有这样,员工们才会信任并敬仰他,企业内部也才会出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个人都有一方魅力的沃土,等待你去开垦。”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领导魅力,以仁德征服人心,以正直换取信任,以诚实赢得尊重,以无私获取追随,是每个管理者提高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的必修课。

    以身作则,当员工的标杆

    《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

    怎样管理政事,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意思是说,管理者首先要给自己的老百姓带头,然后才能让他们勤劳地工作;并且,管理者要永远以身作则,不能倦怠。“君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所以,儒家认为,管理者是被管理者的表率,其言行具有示范的意义。

    日本企业家井植薰就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典范。他自律甚严,时时为员工做出表率。比如,他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到达公司,其误差率几乎精确到秒的程度。天长日久,公司大楼的门卫竟然把他当成了标准的时钟。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公司大门前,门卫就会下意识地伸手看看自己的手表,嘴里说“真准时啊”,或“我的手表怎么慢了一分钟”。

    井植薰将这种准时上班的习惯坚持了几十年,一直到退休,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他为什么这样苛刻地控制自己的上班时间呢?提早上班比准时上班省心多了。但井植薰认为,如果提早上班的话,也许会给员工造成某种苛求的印象。他说:“大家可能会学你的样,比你来得更早,这不是好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现在所做的,分秒不差。”由此也可见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

    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是员工们的榜样。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成为员工的楷模,不仅是有形地在工作中时常给予员工指导,无形中也要将为人及作风带给员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

    率先垂范,永远会唤起下属的崇敬感。管理者以身作则的行动是对员工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对员工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管理者以身作则,将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时,员工也会忠实地遵守那些信念。

    日本企业家士光敏夫说:“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部下学习的是上级的行动。”美国企业家亚瑟?布里恩说:“位居领导位置的人需要许多天赋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管理者必须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来感召员工,凝聚人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管理者都是员工的表率,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员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自己先行动起来,通过身体力行地做好工作,树立起自身积极、公正、认真、自信的上级形象,做一个能够率领、带动、感染、激励团队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领军人物”。

    平易近人,人皆近之

    平易近人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态度谦

    逊和蔼

    使人容易接近。”态度谦逊能与人为善

    容易接近才能了解别人的所想所感

    才能与别人打成一片。平易近人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

    一种素养

    是管理者聚拢人心、带好团队的魅力所在。

    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

    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

    便能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

    相互的吸引力和彼此的影响力就大。管理者平时待人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时时体贴关心员工

    和员工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

    他的影响力往往比较大

    就能够得到员工的喜爱和尊重。

    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紧张

    时刻都要互相提防

    那么势必会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对抗力

    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一个管理者要将他的决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单凭职位权力显然是不够的

    即使是有能力方面的吸引力

    在很多时候也是力不从心的。因为员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人

    而是渴望得到关怀的社会人。因此管理者要想使员工心悦诚服

    为己所用

    就要保证员工在感情上能和管理者心心相印

    忧乐与共

    以便管理者发挥感情的影响。对感情影响力的培养最为关键的因素

    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

    做到平易近人

    从感情入手

    动之以情

    以取得彼此感情上的沟通。

    人格影响力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

    通过自己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在被管理者的身上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其中品德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基础。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风往往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是人格影响力的关键。在心理素质中

    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

    对员工充满热情并关心备至

    这样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知识素质是管理者人格影响力的能源

    在管理工作中

    知识渊博、业务素质高的管理者自然会形成一股凝聚力

    员工自然会信服管理者的管理。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曾和美国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小姐一起吃饭。他告诉她正在写有关如何对待下属的书。她告诉卡耐基

    ?)

    在她为欧文?杨罗写传记的时候

    访问了与杨罗先生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了三年的一个人。这个人说他从来没有听过杨罗先生向下属下过一次命令。欧文?杨罗从来不说“做这个”或“做那个

    ”或者是“不要做这个

    不要做那个”。他总是说

    “你可以考虑这个

    ”或“你认为

    这样做可以吗?”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后

    经常会问:“你认为这封信如何?”在检查某位助手所写的信时

    他总是说:“也许我们把这句话改成这样

    可能会比较好一点。”他总是给人自己动手的机会

    他从不告诉他的助手如何做事

    他让他们自己去做

    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成功的经验。

    用命令的口吻指挥下属做事

    其效果总不如采取商量的语气好

    因为多数人不喜欢被呼来唤去。“你觉得这么做行吗?”“你是否能够尽快完成这项任务?”用这样建议性指令方式将会使下属乐意听命于你

    而且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从而格外认真地工作。

    如果一名管理者成天板着面孔

    还有哪个员工敢与他接近

    与他交流

    管理工作又将怎样开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