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方与圆智慧大全集 > 第二篇 做人方与圆——方字当头,圆字立后
    引言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侍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吕坤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莎士比亚第6章方是做人堂堂正正的脊梁

    方是做人之本

    中国的铜钱内方外圆,这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辩证哲学:做事要方,做人要圆。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做两件事——做事和做人。如何做事和做人,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探讨的话题。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哀叹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但一枚小小的铜钱却将一切变得那样简洁,那样明白。

    方,就是做人的正气,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要具备的优秀品质。自然界万千植物都有幸被文人所赞美,甚至渺小如草也得到垂青,但唯有浮萍只用来做贬义的形容。这正表明人们讨厌那些摇摆不定、随波逐流的人。一个人有灵活性是聪明的,但灵活要有一定的限度,做人如果没有人生准则,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个性,缺乏魄力。

    做人是要有原则的,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的尺度。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时时事事都要受到社会公认的法律和道德等准则的约束,游离于社会之外是不可能的。做人的原则有很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原则。但是不管原则有多少,方正总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首选。

    方,指的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为人处世果断执著,雷厉风行,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左右,不轻易屈服和妥协。方,就是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是屹立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方,就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的心灵,就是既要肩负社会的责任,又要有豁然的心胸。方,就是所谓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勇气。只有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才可以对那些不正之事从容应对。因此说,做人一定要方,方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长进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虚假的沽名钓誉之辈终将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有规矩才成方圆

    人生绝不是一艘随意漂流的船,要想主宰人生,就必须始终控制好人生的方向,提高生命的效率。

    如果你只想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平庸地度过一生,那当然不必控制人生;

    但如果你想让你的人生更有价值,生活更丰富而快乐,你就必须学会控制人生。

    佛教说:能戒才有真正的自由。人生也是一样,你只有控制人生,戒除各种低劣、懒散的劣根性,才能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才能真正随心所欲。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意思是他到了70岁才将随心所欲与控制人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歌德在形容写格律诗时说:带着镣铐跳舞。人生也要“带着镣铐跳舞”,这种镣铐不是人生的枷锁,而是人生的规范,只有规范的人生才是有序的,也才能够更有价值,更快乐。

    蒙克夫·基德是一位登山家,在未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6500米的死亡线,最终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他的这一壮举在1993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在颁发吉尼斯纪录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这样描述无氧登山的奥秘:“无氧登山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人感觉需要更多的氧。所以,我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我学会了清除欲望和杂念。”

    蒙克夫·基德是明智的。正如塞涅卡所说,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最能成功。

    一诺千金,有诺必践

    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讲信用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不讲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孔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都是强调一个“信”字。

    失信于人是最忌讳的事情。

    济阴有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他只好抓住水中漂浮的枯枝乱草拼命挣扎。一个打鱼的人听到呼救,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商人为了抓紧时间死里逃生,便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送给你100金!”于是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抢在商人沉没之前把他救到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10金。渔夫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100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怎么只给我10金?”商人一听脸色就变了。他说:“像你这样的一个渔夫,往常一天能挣几个钱?刚才一眨眼工夫你就得到了10金,难道还不满足?”渔夫也不好跟他争辩,于是走了。

    过了些日子,那个商人从吕梁坐船而下。结果他的

    船又在半路上触礁翻沉了。而刚好那个渔夫正好又在附近。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把岸边的小船划过去救他呢?”渔夫回答说:“他是个答应给酬金,过后却翻脸不认人的吝啬鬼!”于是渔夫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不一会儿,那个商人就被河水吞没了。

    古时候有些人为了强大国家的目的,首先会建立人们的普遍信任。商鞅是使秦国由弱到强的关键人物。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首先就解决了信任问题和忠诚问题。

    当年,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又怕老百姓不相信他,于是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很高的木头,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谁十两金子。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开玩笑。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人们在木头旁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大胆地试着把木头扛起来,一直扛到了北门。结果商鞅真的赏给那人五十金。这件事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商鞅说到做到,在老百姓中有了威信,于是商鞅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商鞅有令必行,言而有信的作风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同时也为秦国国君赢得了百姓的忠诚。

    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言而有信,否则就不要答应。有的人喜欢空口许诺,最后导致别人的不信任。在答应别人之前,也要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如果确实做不到,也不要轻易答应。

    一个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后面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于是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就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回来我就杀猪给你吃。”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望着妈妈一个人到集市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猪的叫声。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我那是哄孩子的,你怎么能当真呢?”曾子说:“在孩子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龄还小,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东西,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谎话骗他,等于是教他今后去骗别人。”很快曾子就把猪杀好了。

    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掌握信任的利器,不要随便地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感。说话一是一,二是二,言出必行。

    做人要有志气

    最近一些年,总能见到一些青年学生模样的男女,低着头跪立于街头,地上书写几行大字:“我真的

    是太饿了,找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你们大家就行行好吧。”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虽然就业如此艰难,但年纪轻轻,总还不至于落到靠行乞为生的地步吧。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志气,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巴雷尼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父亲是一名小职员,终日为生活奔忙。在6个孩子中,巴雷尼是老大。从幼年起,巴雷尼就饱尝生活拮据的苦。

    更为不幸的是,他患上了骨结核,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使他的膝关节永远地僵硬了,小小年纪便成了残疾。

    幼小的巴雷尼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此时,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吗?”

    听了母亲的话,巴雷尼的心中一下子充满了无比的勇气,他以坚定的眼神告诉母亲,他一定能够战胜自己。

    从那天开始,母亲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跟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母亲得了重感冒,但她仍然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就这样,巴雷尼的病情终于因体育锻炼而得以控制。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他决心要成为一代名医,用高超的医术去解除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残疾孩子的痛苦。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终成为了1914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生活中的每个人,也包括所有的生物,要想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大马哈鱼为了繁衍后代,往往都是不顾一切障碍逆水而上;燕子为了避寒,每年都要不远数千里飞越大海。动物尚且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就更得有一种屡败屡战、永不言败、顽强到底的自强精神。

    一个有志气的人,在人世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古人云:“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虽然跪着要钱在有的时候非常的容易,但得到金钱的同时却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失去了很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人穷并不可怕,最怕的就是没有志气;病魔并不可怕,怕只怕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并不可怕,怕的就是因此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我们用心看待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那么,所有的问题其实都不可怕!

    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注定要居人之下,被人奴役,成为别人的盲目追随者,成为别人的工具的。我们要懂得尊重自己的价值,要做自己的主人。无数思想家、勇士不断地向社会提出挑战,有些人甚至为此牺牲了性命,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敢于维护人性、追求真理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尊严不容轻侮

    尊严是构成个人或集体的价值和品格的基础。没有尊严,就无所谓人的价值。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维护尊严,就是尊重自己,连人格尊严都可以放弃的人,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你呢?

    肖枫是一名空姐。有一次飞行途中,肖枫发放纪念品时,一位男顾客乘机握住了她的手,低声说:“小姐,你太漂亮了。坐下来陪陪我好吗?我是不会亏待你的。”说着就要把肖枫往怀里拉,肖枫满脸通红地挣开了那个男人的纠缠。后来,在给乘客送水的途中,那位男顾客又一次冒犯了肖枫。为了工作,肖枫对顾客的非礼行为一忍再忍。返航后,她忍不住大哭一场。航空公司知道此事后,给肖枫颁发了“委屈奖”,以示安慰。

    后来,肖枫被派往新加坡学习航空服务。在一次课堂自由提问时,肖枫将此事提出,讨教如何应对这类行为。新加坡专家的回答令在场的中国空姐们无不愕然。空姐们早已被教导形成了“乘客即上帝,凡事忍为上”的理念,令她们绝没有想到的是,“服务至上”的新加坡人斩钉截铁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你可以马上打他一记耳光!”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人就有了对自身尊严的追求和理想。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的力量,一旦维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等,都讴歌了人们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尊重他人人格的可歌可泣的实践。

    一位挪威青年漂洋过海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

    身无分文的年轻人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的驻足聆听。饥饿的他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年轻人的脚下。年轻人看了

    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

    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年轻人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年轻人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年轻人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他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者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年轻人,是巴黎音乐学院的那位主考官,他将年轻人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智慧小背囊

    做人要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的尺度。

    佛教说:能戒才有真正的自由。人生也是一样,你只有控制人生,戒除各种低劣、懒散的劣根性,才能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才能真正随心所欲。

    人应该做到一诺千金,有诺必践。千万不要失信于人。

    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掌握信任的利器,不要随便地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感。说话一是一,二是二,言出必行。

    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的力量,一旦维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

    第7章过方易折,圆融为人有人缘

    过方易折,柔韧胜刚强

    做人不要太刚,过刚易折,柔弱胜刚强。太刚容易让亲近自己的人受伤。光芒夺目的太阳周围是没有星星在闪烁的。

    马超是为人过刚的典型例子。作为三国中的骁将,他联合韩遂一起对曹操发动进攻,而且节节胜利。而曹操则利用马超过刚的弱点,用反间计来离间马超对韩遂的信任。马超过刚,他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却听信了谗言,逼迫韩遂投降了曹操,使马超军队大败。后来马超又被杨阜算计,被屠了宗族。这都和马超为人过刚有很大关系。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分地相信自己,过分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就容易表现得过刚,自然也会伤害到周围的人。

    明成祖朱棣攻破南京后,让方孝孺为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不愿意。朱棣十分愤怒,对方孝孺说:“难道你不怕我诛杀你九族吗?”方孝孺回答说:“你诛杀我十族我都

    不怕!”于是朱棣真的把方孝孺的朋友、师生算作第十族一并诛杀。方孝孺的回答很硬气,但是他的那些亲朋好友及学生却实在是死得太冤枉。

    过刚的人往往表现为太讲原则,认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死较真,宁愿鱼死网破,也要一根筋拧到底。古语有云:“必死,可杀也;毕生,可俘也”,不怕死是好的,但只有珍爱生命并郑重对待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曾国藩是清末一代名臣,功名利禄四字占全,可谓令人羡慕至极。而实际上,曾国藩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仅是在攻打太平军的12年历程中,他就有数次战败,两次投水自杀未遂,还有一次因害怕李秀成的大军袭击而数日悬刀在手,准备一旦失败,即行自杀。他虽然对清王朝忠心耿耿,呕心沥血,还是屡遭疑忌。

    在第一次攻陷了太平军占领的武汉之后,捷报传到北京,咸丰帝大为高兴,赞扬了当时远在战场上的曾国藩几句,被身边的近臣听见,很快就传播了出去。不久,朝中就有人说:“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并不一定是国家之福!”咸丰听了这话,也默然不语。

    曾国藩本意是想为黎民社稷力挽狂澜,谁知鞠躬尽瘁,得到的却遭人疑忌,内心的委屈和悲愤不言而喻。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功高盖主而惨遭迫害的忠臣良将举不胜举。然而,曾国藩之所以是曾国藩,就在于他能屈能伸,韧性十足。

    重兵在握的曾国藩,若要和清王朝据理力争,也未为不可。然而,他还是以大局为重,借回家守父丧之机,带着两个弟弟(也是湘军重要将领)辞去了一切军事职务,以消除君王的隐讳。直到又过了近一年,太平军进攻盛产稻米和布帛的浙江,清廷恐慌,才再次请他出山。

    曾国藩有句名言:“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不知做过多少次柔韧的调整,才最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把对方作为交谈的重点

    临床医学家发现,精神病院的病人说“我”的次数要比正常人多12倍。当病人的状况改善以后,他们说第一人称代词的次数也相应地减少。

    大多数人喜欢谈论自己。

    跟初次相见的人交谈时,多说一些有关对方的话题,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如果我们多提一些“你……”的问题,他们会很高兴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回应我们的意见。

    因此,我们在开口之前,观察一下对方穿着什么、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在读

    什么,然后,我们再以“你”字为中心与他们交谈,就会得到他们热烈的回应。例如:“你这件夹克很有趣。能不能说一下,这个标识代表什么?”“你在这里射箭是最棒的。你都参加过什么训练?”“你在董事会上的发言精彩极了。能不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太阳能的开发速度不够快?”“你看上去一副失落的样子。我能帮上忙吗?”“啊,我们不是在安利公司的会议上见过吗?你是怎么加入安利的?”

    如果对方是一个警察,我们就可以说:“当警察很威严,你能不能告诉我想当一名警察该怎样做呢?”

    跑步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可以说:“你穿什么牌子的跑鞋?为什么选了这个品牌?”

    在餐馆时问一个人:“不介意我和你坐一桌吧?”(作家亨利·米勒从来都不愿意独自就餐,所以经常使用这句话。想一想,如果他去了旁边空着的桌子,他就会错过认识成百上千人的机会。他说,据我的经验,20%的人会拒绝这个请求,他们通常会抱歉说在等朋友,或者有很多事情要做。)在聚会时问:“你怎么也参加这个聚会啦?”(澳大利亚一位研究人际交流的专家艾伦·皮斯曾经就这样一句常用的客套话做过试验,“你怎么也在这里?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吧?”最令他难忘的一个回答是:“也许吧,我在动物园工作。”)一些人倾向于直接表达你对对方感兴趣的话语。比如,“嘿,你看上去很可爱,很想跟你认识一下。”或者“嘿,我在这儿碰见你好几次了。我觉得我应该过来作一下自我介绍。”他们认为这种直接的方式比其他微妙的方式更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当今社会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刺激因素,给人留下印象是最关键的。

    为什么“你”字当先在人际交往中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

    心理学家给我们做出了解释:当我们是小婴儿时,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任何东西都是我、我自己、我的,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都是为我服务的。我们那个时候是自我为中心的小人儿,我们的小脑瓜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本能地问:“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当我们长大后,这种思维习惯实际上也还是没有改变,只不过成年人学会了用文明礼貌的面具掩饰自己的自我为中心意识。而大脑呢,仍旧直接、本能、一成不变地在我们和外界打交道时,会提问自己:“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事例做说明。

    比如,一个男大学生看见了一个女生,很想结交她,就想了一个“请她吃饭”的主意。于是,

    他就对女大学生说:“咱们学校外边新开了一个非常好的餐馆,晚上陪我去那里吃点什么好吗?”

    女大学生在做出答复前,心里就会算计一番:“‘非常好’,他说的是饭菜还是饭馆的装修呢?”她甚至会继续想:“应该是说饭菜吧,他说‘非常好’,我会不会喜欢呢?”她这么一想就会犹豫了,男大学生也可能会察觉到对方的犹豫,这么一来,谈话也就不怎么让人觉得高兴了。

    要是换一种说法,男大学生可以选择说:“咱们学校外边新开了一家饭馆,你肯定喜欢!今天晚上咱们去那里吃点东西吧?”

    这样表达的时候,强调了“你肯定喜欢”,男大学生已经首先潜在地帮女方解答了心里将要出现的问题,这样女生就更容易接受男生的邀请。

    这就是“你”字的力量。

    假设我们在参加一个会议,一个与会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肯定喜欢听到我们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不过,要是我们跟他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想象一下他肯定会感到更高兴的吧。

    销售人员不能对客户说:“这个问题很重要……”而要通过这种说法来肯定对方:“你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代替“事实将证明……”而使用“你会看到事实将证明……”

    在心智健全的范围内,我们使用“我”的次数越少,我们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越理性。事实上,善于社交的人相互间谈话时使用“你”的时候总是要比“我”多。

    所以,我们在跟陌生人说话时,每个句子前面都尽可能地加上“你”字,会立刻抓住听众的心。这个技巧可以赢得很多积极的反应,比如可以使对方产生自豪感,节省额外的思考。总之,想要人们夸你的说话水平,想要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千万记得随时随地把“你”字挂在嘴上。

    迎合对方的兴趣

    著名口才大师卡耐基说:“即使你喜欢吃香蕉、三明治,但是你不能用这些东西去钓鱼,因为鱼并不喜欢它们。你想钓到鱼,必须下鱼饵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别人与我们交谈时,如果说的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那么,我们就会很高兴,觉得对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因此,我们会很乐意与对方继续交谈下去。

    所以,我们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先摸清对方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我们再跟对方多说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聪明的人在结交陌生人的时候,懂得迎合对方的嗜好,这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