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人生成功的五项核心技能 > 十一、案例故事与启示(一)
    案例故事181母雀拼死救雏雀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散文中描写了一只母雀拼死救雏雀的故事,读后让人震撼。内容大意是:

    有一天,我打猎回来,我的狗在前面跑。它突然慢下来,显然,它嗅到了猎物。

    原来,地上躺着一只雏雀,那时刮着大风,把路旁的大树吹得发抖,它是从树上巢里落下来的。它躺在地上不动,只是鼓动着未丰的羽毛,想飞,但飞不起来。

    我的狗慢慢地向雏雀走去,突然间好像弹丸似的,从树上飞下一只老母雀,紧紧地落在狗的前边。它浑身蓬乱得不成样子,一边哀鸣,一边向猎犬撞了一回又一回。它要救它的雏雀,用自己的身子来阻挡灾祸。它渺小的身躯惊恐、震颤,微小的喉咙越叫越嘶哑,它终于倒毙了,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它心目中的狗,是个庞然大怪物,但它不愿意留在安全的树上,一种比安全更大的力量,把它拉了下来。

    我的狗站着不动,垂着丧气地踱了回来,它似乎也感到这种伟大的力量,我唤它来到身边,一种虔诚的敬意涌上心头。

    在动物世界里,小动物母亲的力量竟如此伟大,那么在人类的世界里将更是如此。据报道,在一次空难中,200多名乘客中,只有一个幼儿保住了生命,是他的母亲用身体阻挡灾祸,牺牲了自己,保住了幼儿。人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潜力是巨大的,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开发。

    案例故事182压力试验

    美国麻省一个学院的科学家曾用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南瓜长大过程中将产生多大的压力。

    最初,研究人员估计南瓜将产生的压力为500磅,但是试验的第一个月压力超过500磅,第二个月已达到1500磅,当达到2000磅时,研究人员不得不对铁箍加固,当试验结束时,这个南瓜产生的压力达到5000磅。

    将南瓜打开,南瓜已无法食用,中间布满了坚韧的层层纤维。南瓜的根部向不同的方向伸展,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

    小南瓜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那么人在受到巨大压力时将又能产生多么大的能量?据专家研究,人的潜能最多只利用10%,也就是说还有90%的潜能未开发利用。大量事实说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的承受潜力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

    案例故事183王永庆“和自己竞争”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拥有120多亿美元的资产,他经

    营的台塑集团位居全世界化学工业50强,全球员工达7万多人。他在台湾被称为“经营之神”。其成功经验就是他不断宣称的“和自己竞争”。

    王永庆说,“一个人一定要把和自己竞争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王永庆见到下属经理,总要问三个问题:

    一、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二、你这个目标合理吗?

    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应做些什么?

    他要求下属,对这三个问题一定要想透、想明白。在王永庆的心中,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给每个人发展空间、发展目标、发展希望,让人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王永庆说:“我做人的原则,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我几十年来就是这样做的,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超越自己。”王永庆一生勤劳,90多岁的人仍在为企业操劳,2008年10月到美国考察下属企业,在睡梦中去世,终年92岁。

    凡成功者,都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自我超越,就是向自己挑战。唤醒内心成功的欲望,敲开成功之门,走上成功之路。自我超越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做到超越他人。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必须自己和自己博斗,才能征服自己。”

    案例故事184李远哲的“最努力精神”

    美籍华人李远哲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1936年11月生在台湾新竹,1965年在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7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院士。

    李远哲在小时候是个顽童,喜欢运动,乒乓球、网球打得很好。天真好玩与父母要求埋头读书形成矛盾,但他坚持全面发展,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参加各种活动。中学时代,他看了大量的书,他说:“几乎每天看一本。”特别是他看了《居里夫人传》后,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把自己一生贡献给科学事业。李远哲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需要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他一走进实验室,经常是彻夜工作,最长的一次坚持了三天三夜。李远哲的勤奋,终于使他在化学研究中取得了杰出成就。

    李远哲说:“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都是最努力的人。单单努力还不够,而是要最努力。因为大家都聪明都努力,出类拔萃的成就,只有最努力的人才能如愿以偿。”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

    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勤奋是一种心理,也是一种行为,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

    案例故事185李昌钰的成功秘诀

    李昌钰是现代“福尔摩斯”,美国首席鉴识科学专家,也是美国警界职位最高的华裔人士。2004年,他获得美西华人协会第25届“特别成就奖”。

    李昌钰40多年来参与调查了8000多件刑事案件,并使刑事鉴识科学从辅助侦察的角色上升到主导侦察的地位。他先后完成了30多本刑事科学专著,300多篇学术论文,是美国20多所大学专门讲授刑事科学课程的“终身教授”。在世界各地,由他指导的实验室数以千计。此外,他还热心青少年教育,在2004年时,他的讲座日程就已排到了2008年。

    当有人问李昌钰如何取得这些杰出成就时,他说,“我有个秘诀,就是比别人多下点功夫。”李昌钰说:“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一个人善用自己的时间,他一年可以多获得3285个小时。按照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一般美国人每天平均工作4个半小时,睡9个小时,吃喝3个小时,家务事2小时,其他5个半小时都浪费掉了。如果每天不浪费这5个半小时,再少睡2小时,吃喝再省一个半小时,这样一年下来就多工作3285个小时,这就是我做那么多事情的原因。”

    李昌钰说:“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玩,如果你真喜欢你选择的工作方向,那工作对你来说就像游戏一样有趣。”

    上帝给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是绝对平等的。但是,每个人如何利用这24小时又绝对是不平等的。天道酬勤,人生一分辛劳一分成就,由于时间利用不一样,就成为卓越与平凡的分水岭。

    请记住:人生没有勤奋,就没有才能;没有勤奋,也没有天才。

    案例故事186诺奖得主的成功经验

    “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于2008年11月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和俄罗斯的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了论坛。诺奖得主79岁高龄的美国物理学家伊瓦尔?贾埃弗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说,要获得诺贝尔奖,创造力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创造力?他说:

    “我们以一个人穿衣服为例,你想过有多少种顺序穿衣服吗?如果你只戴一顶帽子,那很简单,只有一种顺序;如果你戴一副手套,就有两种顺序,要么先戴左手,要么先戴右手;如果你戴一顶帽子再加一副手套,是先戴帽子,再戴左手后戴右手,还是什么别的

    顺序,你一共有六种选择(1×2×3);如果你穿十件衣服就有3628800(1×2×3……×10)种顺序了。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必须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多想一点的能力。穿衣服的问题是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但是一般人不会去想,但我却冒出这样奇怪的想法,并且研究这个小小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创造力的全部。”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本钱。善问与善思,是一对挛生兄弟。只有那些善于思考的人,才能运用认识能力去发现真理。

    案例故事187诺奖得主的探索精神

    战后,日本学者曾多次荣获诺贝尔奖:1949年,汤川秀树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5年,朝永振一郎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73年,江崎玲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2年,小荣昌俊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2000年至2002年三年时间里,又有四位学者荣获诺贝尔奖。这种现象,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震撼。

    小荣昌俊在读大学时,曾是有名的“差生”,在学校物理课考试成绩不佳。学者研究认为,一个被人认为的“差生”获得诺贝尔奖,在于他对科学研究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以及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我国留日学者李水山撰写的《日本人何以频频获诺奖》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他在文章中列举了六个方面的原因,其中“通宵达旦地工作”列为首要原因:“在日本学习生活多年最值得记忆的就是长年如一日灯火通明的研究室的夜晚,快到年终和放假,日本教授、学者经常是通宵达旦地默默工作,而不是开考试、总结和表彰大会。”这种忘我工作精神十分感人。当然,日本人获得诺奖,其他原因,如科研究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占世界第一、注意基础研究、不受干扰的科学研究环境(非学术干扰很少,没有各种考核、评比、评聘、学习、会议、总结等类的活动)、独立自由的科研项目制度等,也是获得诺奖的重要原因。

    日本科学家、诺奖获得者下村修说过:“如果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题目,要一直做下去,直到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所谓天才,就是奋斗的力量。奋斗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在奋斗过程中,常会遭受到挫折,唯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人生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也不会有真正的事业。

    案例故事188李敖的“自我炼钢”

    李敖

    是台湾著名学者,他因反对蒋介石的腐败,两次坐牢,长达16年。陈水扁执政后推行台独路线,他又积极反对台独。李敖出版著作上百种,如《李敖回忆录》《胡适评传》《蒋介石研究文集》《传统下的独白》等,广泛影响了国内外,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李敖之所以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一方面与他的天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勤奋。他在所著《大学札记》中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花了许多气力把自己锻炼成钢铁。锻炼的方法,不论是东方圣人(如胡适、王阳明、曾国藩、梁启超、屈原、陈独秀、苏东坡、柳宗元、曹植、陶源明、谭嗣同等),还是西方圣人(如罗素、凯撒、艾森豪威尔、华盛顿、丘吉尔、歌德、拜伦、富兰克林、威廉?詹姆斯、马尔腾、伏尔泰、斯宾诺莎、圣埃德蒙等),我都一网打尽,从摸索和试验中,求得安身立命。我的这种自我炼钢是很用心的,我今天能有一些个性,一种独往独来的气魄,都与我早年的刻苦自励有深切关系。”他要求自己的标准是,一是意志,要有铁石心肠;二是卓越与伟大,做事要“使人佩服、使人感动”。他以屈原、弥衡和谭嗣同为榜样,要做一个真正的“志士仁人”。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说过:“思想就是力量,个性就是魅力,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历史。”这用在李敖身上是恰当的。李敖要做一个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而是神气活现的战士,快快乐乐的战士,使人哭笑不得的战士。李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让人十分佩服。

    请记住:能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希望最终超越他人。

    案例故事189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大师,他一生完成了多部著名的交响曲,他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资产阶级的赞歌:《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表现了人类与命运搏斗中,最终战胜命运的英雄气概。其实,这正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曾在宫廷乐队供职,在波恩大学从事教学、演出和作曲。27岁时,因患病,逐渐失去听觉,对于一个搞音乐的人来说,听不到声音,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绝望,甚至想到自杀,但他想到,不能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死太无价值了,他要为艺术坚强地活下去。

    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他说“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休息”。贝多芬与命运的搏斗

    时期,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他的一生最卓著的九部交响乐作品,都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贝多芬以惊人的毅力,卓越的才能,掀开了欧洲音乐史上崭新的一页,他创作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直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乐章,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向它屈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是最深刻的欢乐。”

    用痛苦铸就欢乐。贝多芬一生曲折,在人生路上处处留下他与命运抗争的印记。厄运是魔鬼,但对天才的音乐家来说,就是要用音乐来回击它,这是艺术的力量,的确艺术可以拯救人的灵魂,精神可以拯救人的灵魂。

    案例故事190获奥运金牌最多的人

    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六块奥运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八块奥运金牌并打破七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成为同一届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最多的选手,也成为历史上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菲尔普斯1985年6月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他自五岁开始学游泳,至今已20年,几乎天天都是在游泳池度过的。他11岁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拿游泳金牌。为此,他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把自己献给了游泳事业。每天要游15~20公里,并且穿着球鞋游泳。教练为了防止他受伤,禁止他打保龄球、禁止与朋友聚会等,他都严格遵守。2007年受伤,但他靠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伤痛。他的教练评价说:他教过不少人,还没有一个像菲尔普斯这么想赢,他愿意为游泳做任何事情。在游泳池中,你会感受到他那种强烈的愿望和热情。

    菲尔普斯在北京获得八块金牌后说:“我崇拜拳王阿里和球星乔丹。我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获得奥运奖牌,这是我过去四年一直追求的。”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只要能专注,就能取得连自己都会吃惊的成就。”人生有梦想、有追求,就会有动力,就会有激情。人生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专注精神。菲尔普斯坚持数年如一日,坚持严格训练,保持一种激情,如此才成就了这位游泳天才。

    案例故事191克里斯托弗?里夫的“超人精神”

    美国著名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由于在电影《超人》中扮演男主角超人而闻名于世,他成了胆量超群、勇猛顽强、英雄的象征。

    1995年5月,44岁的里夫在一次参加越野障碍赛马时,不慎跌成重作,脊椎被摔成

    两截,造成颈部以下部位全部瘫痪。医生告诉他,他只能在病榻上和轮椅中度过余生。里夫绝望了,他想到了自杀,但他妻子告诉他:“亲爱的,你仍是老样子,我永远爱你。你在银幕上能扮演超人,相信你也能战胜病魔重新站起来。”他在妻子和广大影迷的大力支持下,决心战胜病魔。历时半年时间,进行难以忍受的训练,有时训练太痛苦了,但为了亲人和广大影迷,他必须坚持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站了起来。1996年3月,在妻子的陪伴下,他作为嘉宾参加1996年好莱坞奥斯卡电影颁奖大会。当他走上舞台,人们认出这是赫赫有名的“超人”时,全场起立爆发了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很多人饱含热泪,向里夫祝贺他的“超人精神”。

    人是靠精神支撑的,人的精神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逆境是一所学校,它能打败弱者,而造就强者。

    请记住:热情和毅力,是人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源泉。

    案例故事19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主持编撰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为祖国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司马光从小爱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历史书。7岁时,他听老师讲《春秋左氏传》,很感兴趣,回到家中便讲给家人听,讲得头头是道。司马光做官后,读书更加刻苦。他为了抓紧时间读书,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卧具:一张木板床和一个小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因为硬邦邦的圆木枕头,放在木板床上容易滚动,睡觉时只要稍微动一下,枕头就会滚开,头落在木板上,于是人就惊醒了,可以马上起来读书,防止一觉睡到天亮。司马光用这种方法,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司马光把这个圆木枕头,称为“警枕”。

    司马光长期勤奋苦学苦读,扩大了知识领域,为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编修《资治通鉴》前后用了19年。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从战国到五代后周,总结了1300多年的历史,包括16个王朝,系统研究了中国封建时代治乱兴衰的因果关系,作为北宋统治者的借鉴。《资治通鉴》内容丰富,文笔简练生动,从宋元以来一直为史学家所推崇,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编修过程中,司马光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据资料记载,他每天很早起床工作,一直到深夜才休息,每天修改的稿件有一尺多高,而且上边没有一个草字。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上说,“平生精力,尽于此书。”

    人生成功,在于一种执著精神。执著,就是坚定不移,就是信念。要具有卧薪尝胆的雄心,闻鸡起舞的勤奋,破釜沉舟的勇气,面壁十年的毅力,只要永不放弃,坚持到底,一定会实现心中的目标。

    案例故事193蔡元培与工友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他知识广博,先后掌握了日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等各种语言,通读各国思想家、文学家的大量书籍。他是一位真正博古通今的学者,更是我国新型大学教育的开拓者。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他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在他的感召下,一些著名人士成为北大老师,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李四光、马寅初、徐悲鸿、梁漱溟等。

    蔡元培在任职期间,北大各种学术团体纷纷成立,并经常举办演讲会、辨论会。他还亲自组织一个“进德会”,师生入会的条件是不嫖、不赌、不娶妾。他提倡“自由进步不忘礼义廉耻”,并以身垂范。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坐着一辆四轮马车走进北大,学校工友站成两侧向这位传奇人物致敬。这时,他走下马车,摘下礼帽,向这些工友鞠躬回礼。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是前所未有过的事,北大是一所等级森严的官办学校,校长可是内阁大臣的待遇,而他这位崇高的人物向工友行礼,在当时北大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现象。

    蔡元培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生活简朴,不置家产,并对贫困学生乐于帮助。他提倡的“兼容并蓄,有容乃大”,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指导。著作有《蔡元培文集》。他于1940年3月病逝,终年72岁。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在纪念蔡元培的文章中称,蔡元培代表着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揭示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古今中外,人格的光辉是相通的,“兼容并蓄”是一种伟大的胸怀,尊重工友也是一种伟大的胸怀。

    案例故事194红顶商人哈默

    阿曼德?哈默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大富翁,也是一位红顶商人。

    哈默是俄国移民的后代,但他父亲一生多灾多难,靠顽强精神成为一名医生,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哈默受父亲影响,从小具有拼搏精神,并成为一位传奇人物。从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罗斯福、肯尼迪以及到邓

    小平等世界著名政治家,都与他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他的发迹,得益于他不同寻常的超前和超国界的经济思维。

    前苏联十月革命时期,当时苏联经济十分困难,哈默将粮食运往苏联,受到了列宁的称赞。鉴于苏联轻工业不发达,哈默就在苏联建铅笔厂、酿酒厂等。同时,用所得收益购买当时苏联艺术品,运回美国销售,使他获利颇丰。20世纪50年代,哈默开始建立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亚、英国、巴基斯坦、秘鲁等地投资石油,并取得了快速发展。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时,与哈默见面。哈默1979年5月访华,双方就签署了石油勘探、煤矿、杂交水稻和化肥方面四项协议,哈默成为第一位到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家。

    哈默1990年12月去世,终年92岁。

    哈默的经济头脑和商业眼光确实是超乎寻常的,他跨越国界、跨越政治,在不同国家之间架起合作桥梁,在这方面他是一个先驱,更是一个战略家和预言家。

    案例故事摇195盛田昭夫的创新精神

    1946年3月,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创立了索尼公司,公司以求新求变不断推出新产品为宗旨,使索尼逐步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

    索尼公司“世界首创”的产品有半导体收音机、家用录像机、随身听、彩色真空管电视机、家用立体音响组合等众多产品,极大地改善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盛田昭夫的显著特点就是创新,从一开始就瞄准最先进的技术,用新产品开拓市场。如,20世纪80年代,公司几个技术人员把便携式录音机改装成一台立体声录音机,再配上一副耳机,听起来声音十分悦耳。但要想听,要么放在桌子上,要么手提着。有人提出,这么好听的声音要能随身携带多好啊!于是,盛田昭夫就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终于制成了可以带在身上边走边听的“随身听”。这一产品,从策划、试制、改进到生产,前后仅用了五个月时间,新产品一上市很快风靡了日本和世界各国。

    盛田昭夫有一个著名的人生方程式,就是:人生成果=思想方法×热情×能力。他解释说:热情与能力为正值,可以用0到100表示,但思想方法,有正负之分,用-100或+100表示,因此,一个人有了热情和能力的同时,采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后者永远大于前者。”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