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大全集 > 第18篇 魅力提升要改变的30个坏习惯(3)
    固执己见爱钻牛角尖

    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固执死板的人,往往在为人处世方面也爱较真,认死理,他们总喜欢寻找别人的缺陷,往往抓住别人的一点点小缺点、小错误就无限地夸大,上纲上线地指责别人,甚至想尽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认起真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没有缺点,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不可救药了。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也不能太认真”。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钻研学问要认真,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更要认真。而对一些无关大局、无损原则的琐事,则不必太认真。

    假如一味固执己见爱较真,眼睛里揉不得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为一点点不顺心的事就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容不得人,那么你就会得罪人,就会给自己多设置一条障碍,多添加一道樊篱,别人也不敢和你交往,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就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异己之徒,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吃不开的人啦!

    吃不开的人总爱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往往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说人说事,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别人善意的规劝和平等的商讨一概不听不理。老是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较劲,你说“东”他偏要说“西”,你说“不行”他偏要说“行”,即使无理也要搅三分。有时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改正。

    老实巴交搞不懂

    吃不开的人一般都很老实,而老实巴交的人又容易被沉重的道德观念束缚,对支配现实生活运行的“潜规矩”搞不懂,即使懂点皮毛,也因头脑僵化而放不开手脚。他们往往把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做”“只做不说”的“拉关系”、“红包”、“送礼”等“潜规矩”看作是“不正之风”、虚伪、庸俗和不道德的东西,在思想上加以排斥,在行动上加以抵制。

    其实,在当今商品社会,很大一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本质核心是利益问题,“拉关系”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手腕,很难想象一个什么关系都不会拉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干成多大的事情。

    “红包”也并非都是腐败堕落的催化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老板年终给职工发点“红包”,工人阶级并不见得会被收买变成“走狗”、“工贱”。

    至于“送礼”,则是一门特殊的交际应酬艺术,商务活动中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礼尚往来,乃人之常情。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是感情交流的一种文化观念,古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潜规矩其实也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要做到不显山露水,不触动政策“红线”,不突破道德底线,却能够打动人心达到目的,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若非头脑灵光、思想解放、讲求实效的人不能胜任。

    而这一点又恰恰与吃不开的人的性格和观念背道而驰。吃不开的人渴望和追求的,是一种真心对真心的交流,是一种不加掩饰的率真,他们总是把“红包”的负作用看得特别重,忽视“红包”联络感情的润滑作用;只知道“有理走遍天下”,认识不到无“礼”才寸步难行,一厢情愿地希望抛开利益的纠葛在尘世间找到一块心灵的净土。

    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也是一种很值得追求的境界,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办不到。因为这种想法并非植根于现实世界,缺乏对人的本性、社会的本质以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了解,所以,再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是幻想。

    22.肚里难藏心中事,喜怒于色成炮筒

    为人处世犹如打麻将,取胜的秘诀在于深藏不露,使对方不能猜出自己手上的牌。所以愈是高手,城府愈深,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底牌。

    吃不开的人往往社会阅历差,不懂得藏一手,露一手的微妙关系,脑子里搁不住喜怒哀乐,满腹牢骚,总想找地方发泄,这种人最容易被人当做大炮使,招致众人的怨恨。

    肚里难藏心中事

    1825年,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立即爆发了一场自由分子领导的叛乱。

    尼古拉一世残忍地平定了这场叛乱,同时判处其中一名领袖李列耶夫死刑。

    行刑的那一天,李列耶夫在一阵摆弄后,绳索断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当时,类似这样的事件会被当成是天意或上帝恩宠的征兆,犯人通常会得到赦免。

    李列耶夫站起身时,满身的淤青和土,但在确信保住了脑袋后,他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竟然向着人群大喊:“你们看,在俄国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做任何事,甚至连

    制造绳索也不会。”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宫殿报告绞刑失败的消息。虽然懊恼于这令人失望的变化,尼古拉一世还是提笔签署赦免令。

    “不过,奇迹发生之后,李列耶夫有没有说什么?”沙皇询问信使。

    “陛下,”信使便回答,“他说在俄国,他们甚至不懂得如何制造绳索。”

    “这种情况下,”沙皇说,“让我们来证明事实相反。”于是他撕毁了赦免令。

    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绞刑台。这一次绳索没有断裂。

    祸从口出,只为一时心里痛快的一句话,断送了一条命,如果李列耶夫泉下有知,他将明白他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说了“俄国连绳子也不会做”这样一句话。

    你可能会为李列耶夫的愚蠢发笑,却不会想到,生活中吃不开的人往往也存在类似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场合、对象,见什么人都把心事说出来。

    吃不开的人一般花花肠子少,城府不深,缺少心计,认识不到乱说心事的危险性,他们当中即使有些人明白心事不可乱说,但肚子里终究还是藏不住心事,忍不住要把有些心事对朋友说出来。殊不知目前的“好”朋友,未必是未来的“好”朋友,不加筛选地透露自己的心事,也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某种不利影响。还有些吃不开的人,爱随便对家人说一些不该说的心事,如果你的配偶对你有充分的了解与信赖的话,这样做倒也无大碍,但有时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智慧与经验总有缺乏交流的地方,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她(他)有可能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

    当然,一味地紧闭心扉,心事“涓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计多,不可捉摸与不可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这样的人,那无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所以我们建议:偶尔也要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遭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也许吃不开的人会说,做人这样子实在很痛苦,但我们却要问:谁说做人是快乐的?

    愤世嫉俗牢骚多

    吃不开的人往往爱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进而愤世嫉俗,牢骚满腹,常常抱怨别人与他干得一样多,但工资却拿得比自己多;认为某些人的收入太高自己的收入太少,并因此感到恼火;认为别人做了

    违法乱纪的事时总是可以逍遥法外,而自己却一次也溜不掉,因此感到十分不平;总是说:“我会这样对待你吗?”其实就是希望别人都同他一模一样,他们最爱发的牢骚是:“公司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实力”、“上司没有眼光,所以我再努力也得不到他的赏识”、“大家都无法欣赏我的能力”、“这简直太不公平!”等等。

    吃不开的人渴求公平,但一旦他没有得到自己想像中的公平时就会表现出一种不愉快。讲求正义、寻求公平,这本身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但过分追求公平,溢于言表不加掩饰地随时随地乱发牢骚,则就显得太无城府,太无心计了。

    龙卷风、洪水、海啸和干旱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公平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但却不是人类的真实图景。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得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连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

    所以,吃不开的人寻求的完全公平只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罢了。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公平。面对这些不公平之处,你可以高兴,可以怨恨,也可以消极视之……但那些不公平现象依然会永远存在下去。

    喜怒于色成炮筒

    胸无城府,喜怒于色,性情急躁,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人,常常被称为“炮筒子”。具有“炮筒子”性格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吃得开。

    这种人常常自诩为“我心里想什么,脸上就会表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是个直筒子脾气”,说话生硬,不分黑白,不看场合。比如别人建议他:“你的发言材料中有些错别字,是不是仔细修改一下?”他就会马上变脸发作:“我自己知道改,用不着你指教!”简单地用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去衡量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一遇到不对自己胃口的事立刻指责别人,喜怒于色,坦率露骨得令人发窘,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这种人在社会上还能吃得开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看你说的什么,只看你怎么说的”。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与人交流时,不要以为内心真诚便可以不拘言语,我们还要学会委婉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说,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想想就可以了。

    所以,“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而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吃得开,能够成为人生的成功者。

    23.好大喜功乱摆谱,故弄玄虚令人厌

    摆谱本来是有权有势的人的作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一些吃不开的人也喜欢搞点花样摆门面,装出一副城府深的样子来唬人,借此表示自己比别人更“特殊”更“高明”。

    这种人不管怎样故弄玄虚,别人一眼也能瞧出他究竟有几斤几两,他们越是摆谱越容易招致反感越是吃不开。如果你现在还吃不开,那就没有必要摆架子装门面,还是放下身段低调做人才踏实一点,安全一点。

    放下你的身段来

    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圣赫勒拿岛。有一天,他与夫人约瑟芬一起到海港散步,正好遇到一群水手在卸货,水手们抬着沉重的东西嚷着:“没看见我们正在卸货吗?让开!让开!”拿破仑躲避不及被重重地撞了一下。夫人几乎没有考虑,就脱口斥骂道:“没长眼的东西,你们撞到的是法国皇帝!该当何罪?”

    拿破仑马上拦住夫人,在她耳边说道:“这些水手很辛苦,不要这样对侍他们,再说我也并没有被撞得很痛。”

    接着,拿破仑又吩咐随去的仆从,去帮助水手卸货。拿破仑放下皇帝的身段,不计较水手的过失并热情帮助他们。

    这种举动获得了水手的好感和爱戴,在水手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几年后拿破仑偷偷潜回法国又重新执掌了政权。

    社会是分等级的,不同的人必然在不同的社会等级中生存!但是,等级不能当饭吃。古今中外那些吃得开的人,无不把放下身段当作为人处世的第一要诀。

    但是有些吃不开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在取得了一点成绩或者当上了芝麻大小的官长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不管在哪里都爱摆臭架子。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千金小姐不愿意和保姆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找下级职员交换意见,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体力工作……他们认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们的身份。

    其实过分看重“身段”,故意摆谱,只会让路越走越窄;如果在非常时刻也放不下身段,那就会变得无路可走。比如说博士找不到合适满意的白领工作,又不愿意降格以求当业务员,那就只有挨饿了。

    学会忍辱负重

    市场竞争,靠的是实力,实力强,形势就对你有利,实力弱,形势就对你不利。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如果还要去计较面子、身份、地位放不下架子,还想摆一下“谱”,那么你不

    仅是吃不开,而且还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吃得开的人往往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比如在生意失败,人事斗争中落马,在公司受到当权者或上司羞辱排挤时,他们常常能够沉得住气,抛得开面子和身份,忍辱负重,最终东山再起!而吃不开的人碰到这种情形时,往往不懂得忍辱负重的奥妙,常常会顺着自己的情绪来对待处理。

    被人羞辱了,干脆就和别人干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和他拍桌子,然后自己走人!

    不敢说这么做就会毁了吃不开的人的一生,因为人生的事很难说,有时保不准他会“因祸得福”、“弄拙成巧”!

    但不能忍辱负重,绝对会对你的事业造成某种程度的中断,不能忍辱负重而“因祸得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甚如意,总是要到中年了,才会感叹地说:“那时候年轻气盛啊!”其中的关键倒不是在于这种人的命运不好,而是这种不能忍辱负重的人不管走到那里,都不能忍气、忍苦、忍怒,一遇到很难施展身手的不利情形时,他总是要像困兽犹斗一般要发作、要逃避、要抗拒,所以常常是形势还没有好转之前,他就整个地垮了。

    一个真正吃得开的人,往往对任何不如意的事都能坦然面对,能屈能伸,阴暗的日子能过,有风雨的日子也能过,他们越不计较面子、身份、地位,最终越是有面子、有身份、有地位。

    保持低调就是胜利

    摆谱是以权势为基础的,权势的基础不牢,即使一时得志,也必须低调做人,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15世纪未,在日本有位名叫德川家康的人,就是保持低调做人最后出人头地的一个典型。

    德川家康为了实现掌握天下大权的愿望,在自己实力不强时,对当时在日本掌权的丰臣秀吉处处表现谦虚服从,像绵羊一般地温驯,像狗一般地忠诚,让大家认为他是个没有野心的人。

    丰臣秀吉误认为德川家康很听话很好利用,因此,无论什么事都放手让德川家康去做。德川家康表面那种谦恭、有礼、驯服忠厚的态度,迷惑了日本朝野上下的人,很多人都纷纷向他靠拢,但德川家康不为一时得失所动,自然对丰臣秀吉一如既往地恭敬谦卑,处处时时保持低调,纵使有如何厌恶与愉悦的心情,他也绝不会轻易地流露出来。他从不随意向下属发怒和惩罚他们。即使他极端厌恶的人,他也能把嫌恶之情深深地隐藏起来,见面时仍然装出十分亲善的表情,礼貌而诚挚地问候对方。

    他的这种伪装功夫,竞能维持50年之

    久,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可是等到丰臣秀吉一死,德川家康就摇身一变,牢牢掌握了日本的大权。从公元1603年到1867年,这个家族控制日本朝政长达265年,被历史学家称为“德川幕府”。

    羽毛不丰,不可以高飞;基础不牢,不可以张扬。当你吃不开时不妨学学德川家康,保持低调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如果一时得势就摆起谱来,多半会被人拉下马,到头来自食苦果。

    24.硬碰硬容易碰得头破血流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样的时候,吃不开的人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

    中国人历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在自己实力弱小的情况下,吃不开的人就不能逞血气之勇与别人争凶斗狠,而应该吃点眼前亏,趋利避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好汉要吃眼前亏

    老虎、狼和狐狸一起出去打猎,捕获了一头羚羊、一只狍子和一只兔子。

    老虎问狼:“这些猎物应该怎么分配啊?”狼想都没想就回答说:“公正的方法就是:羚羊归你,狍子归我,兔子给狐狸。”

    老虎听了,举起爪子,就把狼抓死了。

    于是它又问狐狸:“猎物应该怎么分配啊?”狐狸想都没有想,马上回答道:“公正的方法是:羚羊可以作为您的美食,狍子可以成为您的佳肴,而兔子可以成为您的点心。”

    老虎非常满意狐狸的回答,说:“你怎么这么聪明,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

    狐狸回答说:“你抓死狼的时候,我就知道答案了!”

    常言道“好汉不吃眼前亏”,而吃不开的人要弄明白的却正是“好汉要吃眼前亏”。以这个故事为例,狐狸分不到任何猎物,看来是吃了眼前亏,但若它不这样说,换来的就很可能是老虎的利爪。你认为哪个更划算?

    所以吃不开的人应懂得“好汉要吃眼前亏”。因为你的实力弱小,眼前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可是有不少吃不开的人碰到眼前亏,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搏斗。有些吃不开的人因此而一败涂地不能再起,有些吃不开的人虽然获得“惨胜”,但是元气大伤!

    所以

    ,当自己在人性的丛林中碰到对自己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宁可吃吃眼前亏。

    “吃得眼前亏,可保百年身”呀!

    软手莫碰硬钉子

    有一个法则值得吃不开的人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行走时参考,那就是——遇强则示弱,遇弱则示强!

    吃不开的人虽然不容易去改变自身的软与硬、强或弱,但却可以利用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

    “遇强则示弱”的意思是:如果吃不开的人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也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

    恃强凌弱,胜之不武,大部分的强者是不做的,但也有一些富侵略性格的“强者”有欺负“弱者”的习惯。因此吃不开的人示弱也有让对方摸不清你虚实、降低对方攻击有效性的作用。一旦他攻击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则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并逆转两者态势,他再也不敢随便动你了!至于要不要反击,你要慎重考虑,因为反击时你也会有所损伤,这个利害是要加以评估的,何况还不一定可击败对方。须谨记,“存在”才是主要目的呀!

    “遇弱则示强”的意思是:如果吃不开的人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遭寻找对手,好证明他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正好引来对方的杀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而侵略也必然会为你带来损失,若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弱”的对手,那你不是会很惨吗?

    人性丛林里没有绝对的软与硬、强与弱,只有相对的软与硬、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软与硬、强与弱,只有一时的软与硬、强与弱。因此强者与弱者,最好维持一种平衡、均势,国与国之间不易做到此点,但人与人之间却不难做到,只要愿意,也不论你是弱者或强者,“遇强示弱,遇弱示强”都可以使你避免“软手碰硬钉子”的尴尬!

    惹不起要躲得起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当环境与吃不开的人尖锐对立,处于彼众我寡,彼强我弱,胜负之较,不得多言的

    恶劣形势之时,吃不开的人必须郑重考虑:是转变态度与环境妥协还是硬碰硬情愿吃苦?

    若是做硬汉,就要做得彻底,不要后悔,但吃不开的人往往不具备做硬汉的基本条件,硬撑就会变成冥顽不灵、憨劲十足的蛮牛!摆在吃不开的人面前的路除了与环境硬拼以外,还有控制环境、利用环境、服从环境、逃避环境多种选择。但上上之选是逃避环境,因为吃不开的人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本硬拼,拖也不是办法,那点儿本钱也耗不起,倒不如现实一点,争取“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策略,或许日后还会出现转机东山再起。

    “躲”和“走”字义虽有不同,但在趋利避害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迫不得已逃跑来规避风险的计策。

    走者跑也,有被动主动之分,被动是迫于无奈,主动是缺乏信心。被迫逃亡,并非怯懦表现;主动退却,也非英雄末路。这里所指的走,是因环境已处于不利,设法转往别地另起炉灶,谋东山再起之意。

    无论哪一种战斗,不管是文是武,谁都没有“常胜”把握,在战斗过程中的小胜小败,若隐若晦状态,瞬息万变,不机警不能应付,不变通无以达权,盖所争取的并非暂时得失,而是最后胜利,最后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五分钟的人。所以,“不躲”“不走”并非英雄,“躲”和“走”也并非懦夫。

    中国人的“跑劲”是世界闻名的,从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恐怕还是这样。历史上的公主蒙尘,王孙落难,已司空见惯;老百姓的东逃西奔生活,更是与生俱来。年荒则跑诸四方,世乱则铤而走险,官来奔走骇汗,兵到亡魂丧胆,贼至狼奔豕突,俗语有说:“贼来如篦,兵来如梳,官来如剃。”试问在这三重威力之下,没有一套跑的本领怎行?由此也可见三十六计中,为什么“走”为“上计”的原因。说起来,“走”才是基本计策呢!

    有这么一句经验之谈:“应走不走,反受掣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说在事态严重,该走而不走,应当机立断而不决的人,必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与危险。

    在激烈的战斗中,谁都想摧毁敌人,或“擒贼擒王”地把敌方首领置于控制之下,或伤害,或软禁。虽不置于死地,也折磨个半死,或改造成一个软性动物。在这种情况之下,意志薄弱的自不必说,刚勇的必想办法逃脱。因此,有化装潜逃的,有借故远走的,有夺关斩将而逃的。

    从这里看来,“走”这一计,并不是懦弱的所为,“走”得越多越危险的,往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