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你就是想得太多 > 第六章 不迷茫于过去,才能够成就将来的自己
    再好的想法,也要行动才能变成梦想

    再远的路也在脚下,再好的想法也要行动才能够达成。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你下定决心,立即行动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行动和努力,是成就你的唯一条件。

    远离空想,脚踏实地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实实在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为第一;参天大树搏风雨,扎实根基为第一;谷子低头笑茅草,丰盈子实为第一;有志之士建功业,充实自己为第一。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又有点好高骛远,总爱想入非非,不愿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行动。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啥事儿也干不了。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而脚踏实地的人,则会心想事成。

    有个玉匠收了两个徒弟。在这两个徒弟跟着师傅学艺五年以后,师傅想考察一下他们,于是在一天晚上把他们叫到跟前交代说:“在那崇山峻岭深处有一块美玉,它没有任何缺陷、毫无瑕疵,是一块无价之宝。你们都跟我学了五年了,应该出去成就一番事业。你们去找那块没有瑕疵的玉石,找不到就不要回来见我。”

    这两个徒弟第二天就离开师傅,进了深山。

    大徒弟是一个注重实际不好高骛远的人。在路途中,有时发现的是一块有所缺陷的玉石或石头,或者是一块成色很一般的玉,他都统统装进他的包里。三年之后,到了他和师弟约定的回家的日期。此时他的行囊已经装得满满的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玉石和一些充其量只是“奇石”的东西。

    小徒弟也来了,可是他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拿,他说他没有找到绝世珍品。

    小徒弟还说,我不回去,师傅说过,找不到绝世珍品就不能回家,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大徒弟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师傅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徒弟又把小徒弟的话传达了一遍。师傅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师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醒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后来大徒弟开了一家玉石馆和一家奇石馆。他把玉石加工,结果每一块玉石都成了无价之宝。他的奇石馆也很赚钱,

    那些奇石也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短短的几年过后,大徒弟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

    又过了很多年,师傅生命垂危。大徒弟对师傅说要派人去寻找师弟。师傅说,不要去找,如果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失败都不能醒悟,这样执迷不悟的人即使回来又能做成什么事呢?世界上没有纯美的玉,没有完善的人,没有绝对的事物,好高骛远,为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何其愚蠢啊!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人,注定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

    开工吧,别等到明天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拖延,拖延是阻碍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人都是有惰性的,总是希望今天能够少做些事,能拖到明天的就拖到明天,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如果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明天的事情又放到什么时候去做呢?只有今天及时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才能轻松地处理明天可能要做的事情,只有每天都有条理地完成每天的工作,才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景。

    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后天,这是一种很坏的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沓,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至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拉的唯一良方就是马上开工,不要等到明天。当你开始及时做事——任何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的改变。

    “拿下美国B客户非常难!”海尔洗衣机海外产品经理崔淑立接手美国市场时,大家都这么说,因为前任各产品经理在这位客户面前都业绩平平。崔淑立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绝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这天,崔淑立一上班就看到了B客户发来的要求设计洗衣机新外观的邮件。因时差12个小时,此时正是美国的晚上,崔淑立很后悔,如果能即时回复,客户就不用再等到第二天了!从这天起,崔淑立决定以后晚上过了11点再下班,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当地上午的时间里处理完客户的所有信息。

    三天过去了,由于崔淑立与客户能及时沟通,开发部很快完成了新外观洗衣机的设计图。就在决定把图样发给客户时,崔淑立认为还必须配上整机图,以免影响确认。她“逼着”自己和同事们今天的事情必须在今天干完,绝不能拖到明天,当她拿着众人努力的结晶——整机外观图并发给客户时,已经是晚上12点了。大约凌晨1点,崔淑立回到家,立刻

    打开家中电脑,当她看到客户的回复:“产品非常有吸引力,这就是美国人喜欢的。”她顿时高兴得睡意全无,为自己的日事日清有效果而兴奋不已!

    样机推进中,崔淑立常常半夜醒来打开电脑看邮件,可以回复的就即时给客户答复。美国那边的客户完全被崔淑立的精神打动了,推进速度更快了,B客户第一批订单终于敲定了!

    其实,市场没变,客户没变,拿大订单的难度没变,变的只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崔淑立。崔淑立完全有理由说:“有‘时差’,我没法当天处理客户邮件。”但她只认目标,不说理由!为什么?崔淑立说:“因为,我从中感受到的是自我经营的快乐!有‘时差’,也要今天干完!”

    很可能有人会说,在必要的时候拖延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甚至是有所裨益的,比如在倦怠、懒散、消沉或者恼怒的时候,停止工作比硬撑着继续工作的成效要好;比如在条件还不很充分就匆匆着手进行某项工作的时候,不如暂时先把工作放在一边等待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比如有突如其来且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的时候,分清轻重缓急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准备奋力迎接挑战却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先歇一歇以期积蓄更多的能量,很可能在再次出手时就一切轻而易举,游刃有余。

    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我们也很明显地看到那些出众的人没有谁会因此而为自己的拖延寻找借口,他们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推脱确实需要立刻行动的工作。所谓的情绪、效率等都不能成为你拖延工作的理由,我们能做的是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去适应工作,而不是随着自己的心情去工作,因为这样是不能成功的。

    从现在起就克服掉自己的惰性吧!立即行动起来,把手头该做的事情完成吧!不要拖到明天,如果事事待明日,只能是万事成蹉跎。

    立即行动,不要让梦想萎缩

    大多数的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但因为缺乏立即行动的个性,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平庸生活。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恐惧。

    那些大有作为的

    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但是并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真正做到。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度过这次困难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美元,15年以后就有18000美元,外加6600美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要再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开始。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步者全力地奔驰,唯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人,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现在不想做的,以后就会更不想做

    “我会尽快去做的”“最近我很忙”“过几天再说吧,现在我

    手头有事”等等借口,最容易养成拖延的不良习惯。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你把一件任务派给他并且要求立即就做时,对方却说“先放着吧,我现在不想做”或者“我现在不想做这个,先做别的吧,最后再做这个”。而实际上的结果却是,最初你不想做的事,到最后还是不想去做。

    所以,不要把开始没做好的事指望以后做得更好,其中的理由和借口只能让你越来越不想做。与其这样,反不如把每一件接到手的任务在最初阶段就做好做完善,而不是日后集中修补。

    优秀的员工是不需要在工作中找任何借口的。能力平平的人会以勤补拙,来超额完成任务;技能不足的人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来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如果在时间上产生冲突了,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时间办最多的事情,他们也不会说“我真是太忙了”“我没时间现在做”等借口,而是尽量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他人所需,哪怕是占用了自己的一点点个人时间。所以,优秀的员工从来都不会把事情放到最后去做,也不会说“现在不想”之类的理由。他们总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出色地完成交付给自己的工作,即使再忙也不会置任务于不顾。

    别在最初的起点上耽误自己。

    小王和小刘都是很有梦想并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同时进了一家集团公司,分在不同的分公司工作。然而一年后,进行工作总结时,两人却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小刘因为成绩突出得到了表扬和奖励,小王却因为业绩平平受到了批评。

    刚进公司时,小王给大家的印象更好一些,因为他脑子比小刘更活,思维也更开阔,但为什么却做得不如小刘好呢?

    人事部的领导对两位员工进行了研究分析后发现:一年来,两人都想把自己的创造性贡献给公司,也都很努力。两人唯一的区别是:小刘有了一个好想法就会立即行动起来,即使实现这一想法的条件不具备、会遇到困难,他也不会找借口,而是毫不犹豫地去做。而小王尽管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总是停留在构思阶段,或者当想法不符合现实条件的需求时,他就会放弃。这样虽然好想法不少,却没有一个付诸实践,并且还以种种理由抹杀了一些好的想法。

    之所以有很多人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把时间耽误在了起点上。比如“现在不想做”“过段时间再说”等,在这样的想法上徘徊得时间越长,就越会产生不想做的心理。很多事情都没有行动或没有结果的原因就是在起点上耽误的时间过长,而滋生了以后不愿意做或

    者不做的惰性。

    加快执行速度,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你的想法是最好的证明。

    某集团的CEO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苦思冥想,一脸疲惫。已经很晚了,公司其他的人早已下班回家,只有他还在思索:为什么自己伟大的战略最终会归于失败?为什么自己拥有行业中最出色的团队还是会失败?为什么各种准备很齐全却无法成功?董事会已经不会再信任我了,该怎么办呢?

    几个星期后,这名CEO被董事会解雇。他在就职之初,由于具有颇高的天分,被董事会寄予厚望,他也做出了最好的计划和远景规划,提出的战略也被董事会看好。然而,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将自己的战略很好地执行,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

    计划多么周密详尽,也只能占到成功的一小部分,关键在于执行。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优秀的团队是否在执行者的指挥下发挥了作用,这些都是检验执行力度的标准。

    要事第一,条理清晰

    每天都会有一堆纷繁的事情要做。怎么办呢,总要给它们排排顺序吧。成功人士明白,永远先做最重要的。

    当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时,他的老板查理斯·舒瓦普,曾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怎样才能更高效地执行计划。

    艾维·利于是递了一张纸给他,并向他说:“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各项工作,并按重要性的次序加以编排。明早当你走进办公室后,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该项工作为止。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序,然后着手进行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项着手进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则坚持做下去。假如按这种方法你无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么即使运用任何其他方法,你也同样无法完成它们,而且若不借助于某一件事的优先次序,你可能甚至连哪一种工作最为重要都不清楚。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每一个工作日里的习惯。当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把它提供给你的部属采用。这个试验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吧,你认为值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

    一个月后,查理斯·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并附上一封信。信上说,艾维·利给他上了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之一。

    也许你确实很有能力,老

    板指派的每件事都能出色完成。但是,你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听命于人的角色。如果让你独立地、实质性地操作一项多角度、全方位的大事,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你能在千千万万的事物中理出头绪来吗?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刻。其实,商界大亨亨利·杜哈蒂早就说过:“我只做一件事,思考和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其余的完全可以雇人来做。”

    善于从诸多的小事中抓住大事,从大事中把握、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人生也是这样,我们总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总会有完不成的任务。我们要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去努力完成它,实现它。

    只是,你知道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么?事情可以分为很多类别,你一定要学会区分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

    有一些事情很重要,但是并不紧急。比如说你那些关于“坚持学习、提升能力、锻炼身体”等的计划,它们看起来可能并不急迫,但这些事情应该是我们人生中的主要事件,因为这类事情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成功。前面已经说过,要量化我们每天的工作。对于这类事情,更要如此,规定每天需要完成的部分,然后坚持不懈地去做。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并非迫在眉睫就避重就轻。真正有效率的人,总是急所当急并且防患于未然的。

    另外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很急迫但是并不重要。比如说接电话、回复邮件、查找那些不知被我们放在何处的文件等。在这些事情上花的时间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朋友跟你煲电话粥,你可以委婉地提醒他自己还要工作,接电话不要花太久;把文件资料之类的放置得井井有条,至少自己要知道在哪里,不要满世界去找一会儿要用的文件……学会恰当处理不重要但紧迫的事情,会给你留出更多时间去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些事情是根本不需要做的,不要以为真的重要。一个几乎每天都参加饭局和宴会的经理人说,在分析之后,他发觉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宴请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出席。有时他甚至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因为主人并不真心希望他出席,他们发来邀请纯粹是出于礼貌,如果他真的接受了邀请,反而会使人家感到手足无措。分析一件事情对你来说,对你所在的企业来说是不是真的重要,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可忽视。

    记得,不要被别人重要的事情牵着走,而你自己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这会造成你很长时间都比较被动。

    时间在飞翔,但你就是驾驶员,可以驾驭它。把你每一分每一秒的时

    间都用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上吧。

    你不知道做什么好时,就让自己静一静

    一个人要前行必然会遇到各种自己未知的事情,也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扰、麻烦。虽然对于棘手的事情,最好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但很多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来,再想想看看,说不定你能找到最为妥当的方法。

    学会心怀坦荡地为人处世

    悠悠岁月,世事纷扰。芸芸众生中,谁都有过痛苦、困惑、烦忧抑或委屈的时候。如何怀着平淡的心态去看待或解决这些伤神、无奈而又弃之不得的事,这就跟一个人的品格、涵养、智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关系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叫白隐的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在白隐禅师的住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夫妇俩愕然发现女儿已有身孕。夫妇俩勃然大怒,逼问女儿那个可恶的男人是谁?女儿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夫妇俩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回答:“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然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平时免不了遭受别人的白眼或冷嘲热讽,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后来孩子的母亲实在觉得羞愧,终于老实向父母吐露实情:孩子的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立即带她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并祈求得到他的宽恕。白隐仍然淡然如水,他没有趁机教训他们,仍说那句淡淡的话:“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白隐超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想想我们遇到一点挫折或委屈就容易产生的消沉和迷惘,我们应该感到汗颜。这比之白隐又算得了什么?白隐泰然自若、淡然处之的气度,不但体现了他的品德、修养,而且他的所为也蕴含了一种无限的智慧。假如一开始白隐就据理力争,他的形象也许就不那样完美了。使恒久的忍耐化为无形的坚毅,使无数的干戈化为玉帛,白隐的宽容实际也是一种高深的智慧。

    在生命流逝的过程中,矛盾、争议和误解几乎无所不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甚至亲人之间都需要我们心平气和的宽容。如果没有宽容,如果不能宽容,而是带着误会、埋怨甚至愤恨投入到工作生活当中,这样不但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进展,生活也不会和谐、快乐。蔺相如接受廉颇的“负荆请罪”,

    唐太宗接纳魏征无视礼节的劝谏以及刘备“三顾茅庐”……他们的坦荡胸襟实际也是一种智慧。

    做人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学会心怀坦荡地为人处世,也许将使我们受益一生。

    心平气和,方能圆满

    一位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

    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河面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位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涨得通红。

    的确如此,双方只要心平气和地忍让一下,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的。

    古人与人为善、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警示世人,一个人唯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的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而会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方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淡定人生需要清理心灵垃圾

    英国诗人威廉·费德说过:“舒畅的心情是自己给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别人的赏赐。舒畅的心情是自己创造的,不要可怜地乞求别人的施舍。”

    神秀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疑就是“菩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