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 > 第26章 团队协作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方法十五: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抵不过一个团队的合力。

    有很多的问题并不是由一个人去面对的,大部分的情况是更多的人面对着一个问题或困难。如果很多的人面对一个难题仍无所适从,只能说明这些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思维是受局限的,一旦将团体的意识灌输到每个人的大脑中,动用集体的智慧,那么必将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管理上,拥有一支好的团队的企业,必定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工作上,有一个配合默契的合作伙伴,做事效率就会提高;生活中,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搭档,艰难和重任就不会是一个人来扛。

    一个好汉三个帮

    独木难成林。再优秀的人,如果不能与团队合作,也很难获得成功。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要得到许多人的指导和帮助,而同合作者的交往、配合和协作,往往又是获得具体帮助、促进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的成功,80%来自于与别人的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技能。人的成败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群体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群体中游刃有余,才可为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如果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做任何事都不和别人接触,就免不了处处碰壁。我们并没有三头六臂的本事,也并非是智力超群的天才,那种“万事靠自己”的心态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和职场的生存,只有和别人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目标,才是明智的选择。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协作出成果,合作出人才。在这个讲求团队效益的竞争环境里,合作生金是企业所奉行的宗旨,也只有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发扬团队精神,让员工和领导者团结起来齐心奋斗,企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同时个人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

    1.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合作伙伴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时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明星”,可是有很多的观众仍然对他不是很熟悉。一提到某个电视片,观众们会立即呼喊:“那个电视剧不错!那个片子很好看!”可是一提到明星米歇尔,观众们会皱眉头,说“不认识”,“不知道呀”,看来这个刚登场的“大腕”并不被人们所熟知。这可真是让人苦恼的事!米歇尔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了劲儿。

    后来,他通过了解得知,要想“走红”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做宣传。

    因此,他需要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这个问题难住了米歇尔。自己的演技没得说,可是要找公共关系公司来提高知名度,这就难办了,因为他除了认识一些演员、导演、制片等人以外,其他领域的人一个也不认识!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了莉莎。莉莎在纽约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对于米歇尔这种情况,她完全能够助一臂之力。可是,爱面子的米歇尔却不肯向她求助,他认为,自己暂时没走红不要紧,只要自己多拍点电视,演的好,自然会吸引观众的。到时说不定那些广告商、报刊杂志社纷纷来找他,抢着合作呢。

    不久,莉莎听说了米歇尔的情况,主动找到他,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这样,米歇尔成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时下的电视剧中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不知道在向你伸出的手中哪一双有足够的力量支持着你。所以,不忽视所遇到的任何人。要学会带着一双慧眼去认人、识人,发现那些能够助你一臂之力的人。即使有的人正处于不利的境遇中,你也不要忽视他身上的潜能。

    2.让合作搭档更默契

    马克思同恩格斯并肩作战四十年,是人才合作的崇高典范。恩格斯的突出长处是眼光十分敏锐,行动十分迅速,总是能击中要害,所以,马克思在作出任何政治决定以前,总要先同恩格斯商量。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上写道:“你知道,首先,我对一切事物的理解是迟缓的;其次,我总是踏着你的脚印走。”而马克思在理论方面明显地超过他的朋友。恩格斯总是承认马克思的天才高于自己,并且一直认为在他们合作的事业中,他是第二提琴手。他俩的优点和才华就是这样得到了互相补充。恩格斯认为,同马克斯并肩战斗、合作四十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付印时,写信给恩格斯说:“这件事之成为可能,我只有归功于你!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我绝对不能完成那三卷巨著。”人们鉴于这一事实,比较容易明白:没有恩格斯的自我牺牲,就没

    有《资本论》的问世。但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若没有恩格斯的合作,没有同恩格斯的密切交往,也就没有无产阶级最伟大的导师马克思。

    在社会和职场上生存,最难得的莫过于有一个配合默契的合作伙伴,因为志同道合者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帮助,也和我们最知心。

    单打独斗费心费力,团队合作事半功倍个人的力量无论多么弱小,只要能够依靠某种凝聚力组建成为一个团队,就可以发挥出神奇的力量。这就是成功的企业“抱团打天下”的秘密。

    团队在组织中的作用和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即使是由少数的人组成的团队,这些人也都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相互之间承担责任,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和绩效目标而齐心协力。

    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成员必须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绩效目标,而且应发展出共同的达到目的的手段。在事关集体利益方面,个人应完全服从于团队。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发挥作用,但个人作用不能单独产生效应,而必须与团队的其他成员通过交互作用,才能形成一种合力,获得团队的总体绩效。比如,当领导者提出一个问题,要设法确定有一个多元化的团队来评估新计划并讨论提案。领导者要了解其他执行人员根据不同经验与认知所产生的观点,而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能得到机会以发挥他们的技巧和知识。领导者要鼓励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激励第一线执行人员独立思考与行动,发挥集体的智慧。

    组建团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使组织内甚至组织之间不同领域的员工之间交换信息,激发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

    1.组建高效能团队,发挥团体的力量这里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这些年轻人正是一种中坚力量,是他们研制了苹果计算机,并将公司发展成为与IBM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电脑公司。

    1976年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斯蒂夫·乔布斯设计出个人用的计算机,并于一年之后以苹果Ⅱ型的商标投放市场。仅仅3年多之后的1980年,苹果电脑公司已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18亿美元的企业。尽管第二年IBM也推出了自己制造的个人计算机,但当年28岁的董事长斯蒂夫·乔布斯并没有打算让路。

    他和他的同事亲密无间,像一群海盗一样的大胆。乔布斯在充当教练、一个班子的领导和冠军栽培人的新型经理方面是一个完美的典型。他是一个既狂热又明察秋毫的天才,他的工作就是专门出各种新点子,他是传统观念的活跃剂

    ,他不会把什么事情丢在一边、容不得无能与迁就的存在。

    这些年轻人也纷纷对董事长乔布斯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在从事的工作中做出伟大的成绩。他们说:“我们不是什么技术工,而是兢兢业业的技术专家。”他们要对技术有最新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并用来造福于人。所以最简便的办法就是网罗十分出色的人物组成一个核心,让他们自觉地监督自己。

    苹果电脑公司招聘的办法是面谈。一个新来的人要和公司至少谈一次,也许要谈两三次,之后再来谈第二轮。当对录用做出最后决定时,就把苹果电脑公司的个人电脑产品——麦肯塔式计算机拿给他看,让他坐在机器跟前,如果他没有显出不耐烦,人们就对他说,这可是一部挺棒的计算机,来刺激一下他,如果他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真正激动起来,这样就知道他和苹果电脑公司是志同道合了。

    苹果公司里人人都愿意工作,并不是因为有工作非干不可,而是因为他们满怀信心,目标一致。员工们一致认为苹果电脑公司将成为一个大企业。

    团队精神不是孤立的,要建立精英团队,首先是要确定团队的精神或是执行的信仰,确定执行的核心理念;然后通过它来吸引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最后,这种价值观,或是体现在执行的制度上,或是体现在执行的领导者身上。

    2.让员工抱团打天下

    某公司在销售上遇到了困难,由于供货商供应的一批产品出现了问题,导致大量消费者要求赔偿和退换,新产品在这样的形势下很难推销出去。

    公司的王经理负责销售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刻宣布销售团队的所有成员开始加班,每天必须要等消费者都满意的离开公司后才能下班。每个人不论在什么时候,接到消费者投诉的电话都要保持良好的风度,不允许对客户大声说话。每一个消费者说出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认真解决。

    一周后,在王经理领导团队的努力和合作下,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多消费者在员工们良好、积极配合的态度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行动下,对公司更加信赖了。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精力也是有限的,在危机中要靠团队的执行,才能解决问题。企业领导要让员工抱团打天下,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平时训练员工的团队意识,在处理危机的时候就会团结齐心,战胜困难。

    处理好同事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同事间的交往,仅次于家庭成员间的交往和接触。可以说除家庭之外,我们在社会

    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同事关系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单位这个大集体中创造出和谐友好的同事关系,因为同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通力合作的工作关系。在现代社会里,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失去同事们的合作,一叶孤舟是难以远航的。因此,赢得同事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有很多人得不到同事的支持和合作,是因为他们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实际上这并非他们有意而为之。这是因为他们较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同事是否有影响,很少考虑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不论在家庭还是在单位,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同事和平共处,有意无意中常常对同事使性子、拉脸子,甚至出言不逊,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个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工作,那种不善合作、四处树敌的人职场人际关系也一定是十分紧张的。不愿意也不能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不能为别人提供任何帮助,自然会遭排挤;而乐于助人者会很快被大家接纳,与人合作也很愉快。

    同事关系就工作而言是一种协作关系,就个人利益而言却是一种竞争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像手心手背一样,是同一体中的两个方面。如果在工作中,处理不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很容易导致人心涣散和内部纷争,给企业造成不好的影响。

    换一种角度来看,必须承认,同事之间如果没有竞争,可能会失去共事的意义。许多有才干的人,往往希望有一位强硬的对手。因为,有了竞争才能享受工作,享受进步。竞争在同事之间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每一位身处职场的白领们要正确看待同事间的竞争,要合理竞争。同事之间存在着正当的竞争,有助于个人和集体的进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战斗力。而通过彼此的合作,又能促进整体的壮大,增进人际关系上的情感。

    我们不应该把竞争和合作孤立起来看,应当在集体的利益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1.和同事友好相处,力求最佳合作张明和周青是某公司的员工,他们都是做设计工作的,年纪差不多。张明性格外向,常常能用最快的速度和陌生人成为朋友,而周青比较内向,喜欢看书、听歌,平时很少说话。

    公司有时需要他们共同完成一项设计图,刚开始,他们两个配合总会出现问题,因为两个人的工作方式不同,喜欢的风格也不一样。所以,合作起来往往很长时间才能敲定一个设计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两个人

    吸取了对方设计理念中的优点,摒弃自己的不足,凡是他们两个合作完成的设计总能得到领导的好评。这两个人合作占据了优势之后,领导试着将难度更大的设计项目交给他们两个共同完成,结果也总能完成得非常出色,获得领导的赞赏。

    此后,张明和周青这对黄金搭档配合得更加完美密切,他们的组合设计在公司出了名。他们两个人都谦虚地说,如果只是让他们俩其中的一个来工作的话,很多设计不可能完成得这么好。他们两个也都很感谢对方带给自己的帮助。

    要想得到同事的帮助,就要在平时多帮助同事。工作中,每个人都是各司其职,没有人愿意甘当无私奉献者。在得到别人的帮助的同时,自己也应想一想,多寻找机会帮助对方,这样才能赢得同事的喜爱和尊重,而做事也能更加轻松,获得满意的成果。

    2.正当的竞争与密切合作并不对立程程的团队最近正在参加一个品牌推广会的笔稿,她很努力,而且这次的创意很让自己满意。程程觉得这是她在业内崭露头角的机会,所以,她和助手蓝蓝加班加点,甚至牺牲了好几个周末。

    就在程程通过一次次的笔稿已经接近目标的时候,另一个团队的红红却不服了,她说这个品牌的服务一直是自己负责的,当初因为人手不够才让程程帮忙,现在她要自己来跟客户谈。这无疑是在抢程程的功劳,程程自然不放,日夜的辛苦怎么算?红红开始在办公室指桑骂槐。程程忍而不发。于是红红上告总经理,一口咬定程程抢了她的客户。

    主管只好来打圆场地说:“程程,我们都知道你不是个抢人家客户的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都清楚。红红一直就这样跋扈,要是一间办公室里面出两个冤家,我们就为难了。这样吧,这个案子你交给她,你的功劳我们看得见的。你是我们部门最识大体的员工,你就帮帮我们。”

    于是,红红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程程辛苦了几天,红红却在最后部分风光,推广会获得了成功,程程的心里却堵得慌。

    在同事之间的竞争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就是功利之争。为了维护日久的合作关系,不伤害同事间的感情,有的同事会采取过度让功的方式以求取和平共处。实际上,同事之间在合理竞争的状态下,最好不要过度让功。遇到同事之间的功利争夺的情况,可以坚持功劳是自己的,因为正当竞争与合作并不是对立的。

    闭门造车不如“门户开放”

    一意孤行不听劝,执拗地按着自己的方式做事情,而对别人的参考

    意见和建议毫不理会,迟早会吃苦头的。

    性格倔强、喜欢单独做事的人一般很少与人合作,即使和人搭伴做事也容易因意见不合、出现矛盾而导致分道扬镳。其实,这些人并非天生讨厌与人共事,也不是不明白合作可以事半功倍的道理,只是因为性情偏执,脾气固执,听不进去别人的想法,只按着自己的想法闭门造车。结果,他们偏执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行不通的。

    所以,要想与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听取别人的意见是维持长期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很多团队和合作人之间因为意见的不同意、观点和想法难协调而导致合作失败,最后不仅让自己追悔莫及,而且也耽误了做事的效率,浪费了时间。

    虽然每个人对一件事的认识都有偏见,所言所行都离正确相差甚远,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的参考意见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所以,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跟自己不一样时,不要急于下结论:我是对的,错的是别人。这样你就不会一门心思考虑如何说服对方,而会认真倾听对方的见解,并随时准备被对方说服。

    对于那些并不是直接给你提供经验的人来说,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你也应该听取,通过别人之间的经验交流,你可以从中收获到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比如,在培训课程的学习中,你可以多听听别人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看法和想法,然后把这些想法和意见与自己的思想进行对比,寻找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这样你就可以取长补短,学到了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如果你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大加赞赏或支持,那么对方一定会非常高兴,自然也愿意和你一起合作共事。

    1.一意孤行吃苦头

    小文是个有主见的人,凡事喜欢自己拿主意,下决定。按理来说,有主见是好事,是个优点,但是什么事都自己做决定,不肯听从别人的劝告和意见,就难免做出盲目之举。小文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结果吃了苦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文目前正在忙着赶手头上的一份工作,时间紧任务急,因此就顾不上与别人交流了。小文邻座的同事小辉此时也正在做一份与小文相同的工作,所需的资料和内容与小文的几乎相近,彼此间完全可以借鉴,共同完成目标。主管多次找到小文,让她多与同事沟通,看看别人是怎样工作的,听听别人的建议和想法,这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固执的小文根本不听,看着自己埋头苦干的成果还自鸣得意起来,认为自己的工作做得足够完美,不需要别人的意见。于是,小文仍一

    意孤行,对主管的提醒毫不理会。看着别的同事都在热烈地讨论着工作事项,或者评论优点,或者指出不足,小文看了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对自觉完美的“杰作”感到心满意足。结果怎么样?完全出乎小文的意料:同事小辉的工作被评为优,而小文由于不听劝告,工作中出现了偏差,成绩一落千丈!如果当时听从主管的劝告,认真借鉴一下同事们的良策,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小文追悔莫及。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这是对你行为的最好指导,虽然有时他的忠告并不一定正确,但是你也要虚心接受,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2.善于纳谏,听取别人的忠告

    听取部门经理的工作汇报时肖经理每周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到周五,肖经理会放下手头其他工作来听取各个部门经理的汇报。有时,肖经理也会听听普通员工的心声,以此来检测经理们汇报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经理和员工们反映上来的问题,肖经理都会仔细考虑,然后根据情况给出答复。

    自从肖经理在公司中实行定期听取报告的方式之后,在工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上面指挥一个样,下面做的一个样的情况,员工、经理都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倾听,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听员工的心声,听部门之间的工作情况,是了解下属的一种好方式,也是提高上级和下属之间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度的好方法。好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广开言路而不是闭目塞听,才能吸取各方力量,吸纳全方位的意见和建议,这是领导了解工作和整个企业运转的重要方法。

    用群体的力量给自己助力

    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走向合作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事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通过别人的帮助,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所以,那种“凡事自己来”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1.寻求帮助成就大事

    有一位叫做罗伯特·克里斯托弗的美国人,他想用80美金周游世界,并坚信自己能够实现。于是,罗伯特找出一张纸,写下他80美金周游世界的准备工作:设法领取到一份可以上船当上海员的文件;去警察局申请无犯罪记录的证明;取得美国青年协会的会员资格;

    考取一个国际驾照,找来一份国际地图;与一家大公司签订合同,为之提供所经过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样品;同一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可免费搭机,但要拍摄照片为公司做宣传;……

    当罗伯特完成上述的准备后,年仅26岁的他就在口袋里装好80美元,开始自己的全球旅行。以下是他旅行的一些经历:在加拿大巴芬岛的一个小镇用早餐,不付分文,条件是为厨师拍照;在爱尔兰,用4.8美元买了4箱香烟,从巴黎到维也纳,费用是送给船长1箱香烟;从维也纳到瑞士,列车穿山越岭,只需要4包香烟;给伊拉克运输公司的经理和职员摄影,结果免费到达伊朗的德黑兰;在泰国,由于提供给酒店老板某一地区的资料,受到酒店贵宾式的待遇;……

    最终,通过罗伯特的努力,他实现了80美金周游世界的梦想。

    要完成一件庞大的任务和目标,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必要时我们要善于寻求帮助。互相帮助,才能收获最多。

    2.分工合作,配合得力

    乔布和沃滋原来都是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后,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了。来光顾的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一脸大胡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创业者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是一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里,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的样机,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滋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小伙是不会让他失望的,于是他告诉乔布和沃滋,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吸引风险资本所必须的。此后,马克库拉给他们俩上了两星期的管理课,他们三个人日夜工作,制订了一项“苹果”电脑的研制生产计划。马克库拉首先将自己的9万美元先期投入,又帮助乔布和沃滋从银行取得了25万美元的信贷。接着,他们三个人又带着计划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家那儿去游说,吸引了另外60万美元的资金。至此,苹果公司吸引了接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他们聘请了33岁的迈克尔·斯科特当经理,因为他熟悉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马克库拉、乔布任正副董事长,沃滋任研究发展部副经理,苹果微电脑公司就这样正式开张,走上了它飞速发展的道路。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要通过彼此合作,互相分担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