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 第25章 做事要讲究方法
    专长要用在有用的地方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可能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俗话说:人贵在自知之明。意思是要了解自己的短处,到底能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我们不能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同样,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时,更加不能把长矛往泥里捅。因此,做事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分权与放权,让专业人才各司其职,就像足球场上出现越位是犯规一样。

    制订标准是一个好方法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不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订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巧妙地留个缺口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

    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员工产生腻烦心理,即便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管理者提出。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会画得更好。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囚徒困境的运用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

    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惟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在与其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诚意或者太过贪婪,就可能闹到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糟糕情况。

    选团队成员时,就像激流中要找同一条船上的人,一定要确定每一个人和自己往同方向走。做事时寻找这么一个或一些人非常重要。

    马特莱法则

    我们不仅要做最重要的事,而且在做事的时候要抓住事情的主要方面去做。

    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企业管理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20/80法则。其要旨在于将20%的经营要务,明确为企业经营应倾斜的重点方面,从而指导企业家突出重点抓管理,全力倾斜搞经营。

    说起来,马特莱法则所提倡的,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它将20∶80作为确定比值,本身就说明企业管理不应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因此,企业家要想做出建树,就必须将企业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20%的重点经营要务上来,采取倾斜性措施,确保它们得到重点突破,进而以重点带全面,取得企业经营整体进步。

    要弄清楚哪些经营要务属于20%应该列为重点的工作。就一般性企业来说不外乎六个方面:重点人才、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用户、重点信息、重点项目。将这六个方面的重点按占经营工作20%的比重选定下来,实施马特莱法则,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确实大量存在20/80现象。细心的酒吧老板会觉察到,经常光顾酒吧的顾客中,大约两成顾客为八成的啤酒销量买单;对出版社书籍出版延期的诸多原因统计分析发现,80%的出版延期大约是20%的导因造成的;20%的优质客户为银行提供了80%的利润;20%的驾驶员引发了80%的交通事故;家中20%的地毯面积占磨损面积的80%;女士们80%的时间穿她们拥有的20%的衣服等等。如果不拘泥于数字的精确性,“20/80法则”揭示了一个道理:一小部分原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部分结果、产出或收益;反过来看,人们所付出的绝大部分努力,实际上与既定目标和成果无关。

    对于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实施这个法则,抓住重点。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聪明人

    要学会抓住重点,首先解决重要问题,然后解决次要问题。

    用好20/80原则,即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从未放弃这一原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不妨做一下鹦鹉老板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为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这种人不懂得放权和充分发挥大家的作用。因此做事的风格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把管理这事做好,做不同的事需要的是不同的才能。

    自我激励的九项法则

    事业上的成功者,大都是掌握自我激励的人。一旦掌握自我激励,自我塑造的过程也就随即开始。以下是自我激励最关键的九种方法。

    (1)树立远景

    迈向自我塑造的第一步,要有一个你每天早晨醒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应是你人生的目标。远景必须即刻着手建立,而不要往后拖。你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变,但不能一刻没有远景。

    (2)选择朋友

    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与愤世嫉俗的人为伍,他们就会拉你沉沦;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

    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3)迎接恐惧

    世上最秘而不宣的秘密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我们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4)敢于竞争

    竞争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论你多么出色,总会人外有人,所以你需要学会谦虚。不管在哪里,都要参与竞争,而且总要满怀快乐的心情。要明白最终超越别人远没有超越自己更重要。

    (5)内省

    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做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6)走向危机

    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追求舒适的生活,努力设计各种越来越轻松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圣女贞德说过:“所有战斗的胜负首先在自我的心理见分晓。”

    (7)敢于犯错

    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自会乐在其中。

    (8)不要害怕拒绝

    不要消极接受别人的拒绝,而要积极面对。你的要求落空时,把这种拒绝当做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更多一点创意呢?”不要听见“不”字就打退堂鼓,应该让这种拒绝,激励你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9)甘做小事

    塑造自我的关键是甘做小事,但必须即刻就做。塑造自我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儿做一点,那儿改一下,将使你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有时不妨换种心情

    即使我们无法选择所要做的事情,我们可以选择做事的态度。对自己说:“我在做我想做的事。

    ”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尝试着以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待自己做的事,会对它有全新的理解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扫走你做事时的烦躁。

    过去我们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现在似乎找不到这种“螺丝钉式”的奉献精神了,相反,“干一行,怨一行”的情形比比皆是。相当多的职场中人都感觉到“累”,就连微软的员工都说,忍受微软,就是忍受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每周工作六天的生活。当然,最主要的“累”不是工作紧张与压力,而是“心”苦,“心”累,下属反叛,领导压制,同事之间勾心斗角。其实,职场本身是个快乐天地,只是你“不识庐山真面目”罢了。

    生命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惨淡的经历,让我们觉得沮丧,感到这个世界简直糟糕透顶了。那些勇敢的人往往会用孟子的那段话来激励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更多的人恐怕只会自我怜悯而已。

    其实,大多数人的经历算得了什么?如果和《鱼》的主人公玛丽·简比起来:

    恩爱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大笔拖欠的医药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更糟糕的是,接手一个“反应迟钝、争权夺利、贫乏消极”的团队。对于工作的环境,玛丽·简在日记中记录道:“工作中发生的任何情况都不能使他们兴奋起来。我下属有三十名员工,其中多数做事情缓慢,工作不饱和,工资很低。他们中有些人好几年都是按同样的方法重复着节奏缓慢的工作,简直是无聊之极,当我在小工作间走动时,空气中所有的氧气都好像被抽走了,令人几乎不能呼吸。”

    一次午餐时间,为了逃避“三楼”那令人窒息的气氛,玛丽·简离开了办公大楼。闲逛中,走进了派克街鱼市,这里充溢着的快乐情绪与充满活力的气氛深深地打动了玛丽·简。一个叫罗尼尔的鱼贩子向她讲述了这里的曾经和现在,她才了解到派克街鱼市曾经也和其他市场一样,有着简单重复的工作、百无聊赖的时光,但一次讨论却改变了这一切,并使得派克街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后在反复的接触中,玛丽·简从鱼市场学到了这样几条重要的经验:

    选择自己的态度:即使你无法选择工作本身,但你可以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工作;用玩的心情对待你的工作,快乐每一天;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个人;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快乐工作上,就会产生一连串积极的情感交流。

    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上级分派给我们一件事情往往是要一个结果,或一种效果。

    我们不可能向上级一一问清楚该怎么办。否则,那无异于让上级自己去办这事。

    《致加西亚的信》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取得他的合作,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而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等任何问题,只是静静地把信拿去,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责任心。做事的人应该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按照一个目标结果去努力,其实存在很多路径,关键在于我们要自己去寻找,而不是走别人铺好的路,否则那样也不需要你去做了。我们要认识到寻找这些道路是我们的责任,应该积极而勇敢地承担起来。

    如果事事都要向别人或上司请教好了再去做,他要么是一个懦夫,要么是一个懒虫。能独立完成任务的人必然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开拓能力和处理能力。

    万全之策的可笑

    一群老鼠吃尽了猫的苦头,它们召开全体大会,号召大家贡献智慧,商量对付猫的万全之策,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事关大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众老鼠们冥思苦想。有的提议培养猫吃鱼吃鸡的新习惯,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猫药,有的说……最后,还是一个老奸巨滑的老老鼠出的主意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呼高明。那就是给猫的脖子上挂上个铃,只要猫一动,就有响声,大家就可事先得到警报,躲起来。

    这一决议终于被投票通过,但决策的执行者却始终产生不出来。高薪奖励,颁发荣誉证书等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无论什么高招,好像都无法将这一决策执行下去,至今,老鼠们还在自己的各种媒体上争辩不休,也经常举行会议……

    决策与制度不在于多么英明,而在于能否实行。

    一项工作不在于它真的多有创意,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而在于它的可实施度有多大,当工作只停留在欣赏层面的时候,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价值。

    做事步骤安排的七步法

    对于管理者而言,往往不是直接处理某件事情,那么他是如何把经过分类的事情意义委派下去的呢?

    美国人皮尔斯提出了有效委派系统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选定需要委派的工作。认真考察要做的各种工作,当你对工作有了清楚的了解以

    后,还要使你的下属也了解。要向处理这件工作的下属说明工作的性质和目标,要保证下属通过完成工作获得新的知识或经验。切记不要把“热土豆”式的工作委派出去。所谓“热土豆”式工作,是指那些处于最优先地位并要求你马上亲自处理的特殊工作。

    第二步,选定能够胜任的人。建议你对下属进行完整的评价。你可以花几天时间让每个下属用书面形式写出他们对自己职责的评论,要特别注意两个职员互相交叉的一些工作。

    但有一点也要记住,那就是你要尽量避免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一个人去做的倾向。

    第三步,确定委派工作的时间、条件和方法。大多数管理者上午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委派工作。这样做可能方便管理者,但却有损于职员的积极性。因为他们被迫改变原定的日程安排,工作的优选顺序也要调整。委派工作的最好时间是在下午。

    第四步,制定一个确切的委派计划。有了确定的目标才能开始委派工作,给职员一份,自己留下一份备查。

    第五步,委派工作。在委派工作之前,需要把为什么选他完成某项工作的原因讲清楚。关键是要强调积极的一面,同时,还要让下属知道他对完成工作任务所负的重要责任,让他知道完成工作任务对他目前和今后在组织中的地位会有直接影响。

    第六步,检查下属的工作进展情况。检查太勤会浪费时间,对委派出去的工作不闻不问,也会导致祸患。

    第七步,检查和评价委派工作系统。当委派出去的工作完成以后,你要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的委派工作系统进行评价,以求改进。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论述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

    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己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多少现成的知识也不如培养出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方法。现代教育早已是终身教育的概念,活到老学到老已是每人必要的思想准备。

    不做盲从的毛毛虫

    在非洲和地中海一带,有一种被昆虫学家称之为行列蛾类的昆虫,这种蛾倒没什么特别之处,它们的幼虫毛毛虫却引起昆虫学家的注意。

    这些毛毛虫从卵孵化出来之后,就成百地集结在一起生活。在外出觅食时,通常是一只队长带头,其它的毛毛虫头顶着前一只伙伴的屁股,一只贴着一只排成一列或两列前进,这队伍的最高纪录是600只。为预防自己不小心走岔路跟丢了,它们还一面爬一面吐丝。等到吃饱了叶子,它们又排好队原路返回。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些毛毛虫。先是把队长拿走,但后边的一只迅速补上,继续前行。又把它们的丝路切断,虽然会暂时把它们分开,但后边的那队会到处闻,到处找,只要追上前边,马上就会合二为一。

    法布尔所做的实验中,最有意思的是计诱毛毛虫走上一个花盆的边缘。毛毛虫一走上去就沿着边缘前进,一面走一面吐丝。令法布尔惊讶的是,这群倔头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尽才停下来,其间曾经稍作休息,但是没吃也没喝,连续走了十多个小时。

    第二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在花盆边缘上转圈,没头没脑地跟着前边的走。第三天、第四天……,一直走了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