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 39 章 三十九章
    第39章三十九章

    李太白有诗名曰《行路难》,其中第一篇是要背诵的,第二篇则相对没有那么出名,却也是千古之名篇。

    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开始,逐渐开始感叹起来,自己的胸怀是怎样宽广,自己的志向是多么的远大——因此,“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干虹霓”。

    人生如何不称意,心非木石岂无感。

    “君不见昔日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便是跟在这后头的。

    君不见昔日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赵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黄金台是用来招揽贤才的地方,在黄金台上,燕家获得了让这个国家强盛起来的力量。

    但是在燕昭之后,黄金台上又来了何人呢?

    在燕昭之后,又有哪一位主公愿意建立起一座黄金台,让那些心怀大志的乡野之人从山林间走出来?

    她没有在意邓尔思在听到这句诗之后的脸色变化:诗仙的篇章是多么伟大,平常人能够偶得那么一两句就足够震撼全场了,在郑含章看的一切文抄公中,诗仙的诗篇都是永远的核打击,永远的爽点最高潮所在。

    只是,到了现在,这个高潮爽点落在了她的身上,郑含章却没很有什么感觉,她反而又念了一句诗,这一句邓尔思是知道出处的,是《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宜久留。”

    随后,郑含章才说:“夫人应当听说过齐国的稷下学宫吧?学宫中汇聚天下人才,一度号称尽揽天下贤才入齐王之怀。但是,当燕昭建立起黄金台,发布招贤令之后,黄金台上来人却能够带兵攻下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稷下学宫贤才虽多,却全然不可挡之。”

    再往后,甚至出现过招贤令不问出身不问过往,甚至德行都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唯独求天下之才的情况——那位主君自然也最重功名成就,虽然在活着的时候始终都没有真的执行禅让,但是没关系——反正他儿子帮了这个忙。

    谥号甚至还不是“文”而是“武”。

    可以说是将“孝”这个字发扬出了风格、发扬出了特色。

    郑含章的手指紧紧握拳:“赵国人才虽多,兵将虽众,疆土虽广,如我复筑黄金台,未必不能克赵国六十余城。”

    也未必不能将世家构筑起来的藩篱一脚踹开,未必不能用那些汇聚起来的,“背叛了阶级的个人”组成一个目标截然不同的全新“阶级”。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这句话郑含章不能说出口,因为说出口了就有想要把她爹从皇位上一脚踹下来的嫌疑——但事实就是这样,不管是她想要逐渐变强直到全天下都打不过她的野心,还是把她爹从皇位上踹下来,换成自己坐上去的野心。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

    大概全天下只有郑含章一个人知道自己需要的人才到底有多少。

    她略带自豪地对邓尔思说:“不问出身,不问过去,不问国别,但问德操贤能,能为我用者,我不拘一格,悉数用之,来者不拒。”

    郑含章的招贤令其实发得很早。

    那个时候,洛州的豪强们都还没有认清现实、看到跟着郑含章才是一条有可能吃到肉的路,韦淮等豪强出身的官吏还抱有着很强的成长成为世家,成为朝堂上的一股垄断势力的想法。

    郑含章的这句话也曾经对着他们说过。

    面对面,虽然嘴角上翘,笑容自信得很,但是那双眼睛里面却很难说是有笑意的,至少在那些官员们眼中是如此。

    那时候,他们的表情像是被郑含章踹了一脚那么凶。

    不过现在,这个招贤令对他们来说也没了什么影响:毕竟寒门能来,他们也能来,不就是拼才学吗?他们受到的教育已经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了——况且,按照招贤令上的规则来,以前能够把他们死死地压在下面,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的世家难道不是更吃亏?

    早加入早享受,原始股东分红都比后加入的多,腰杆子也更挺拔。

    而至于说为什么要在面馆里都贴上两张,这自然是为了全方面覆盖啦。

    郑含章端起碗来,喝了一口面汤,因为觉得有点稍微偏咸了一点而皱了皱眉,没有再喝第二口,而是继续捞面条:“如果招贤令只在城中央,那有多少人能够看见啊。”

    还是那句话。

    招隐士兮。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很多人根本就不在城里啊,或者根本就不会在城里久住,他们有一定概率连招贤令都没有机会看到。

    况且这还是个信息传递那么慢的时代!

    或许很多住在乡下的人,这辈子都不一定会知道在城里有过这么一纸招贤令。

    这就是信息普及程度不够的坏处。

    毕竟,要是换在先代,像是洛州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保底也是个市了,这要是要招公务员,怕不是刚刚开放报名,报名用的网站就要被挤得爆炸了。

    所以,为了弥补这些信息在传播质量上的缺陷,郑含章大大提升了它的数量。

    街头巷尾算什么。

    人都要吃饭,那饭馆里面贴两张。

    人都要去买菜,那么菜市场里头多贴几张。

    城门口,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狠狠地贴上。

    乡下,看起来不像是有什么贤人的地方——管它有没有贤人呢,概率是个神奇而玄之又玄的东西,总之先贴上。

    这里贴上,那里贴上,都给她贴满!

    只要拿出前世在楼道里面贴小广告的精神,她相信自己病毒式、轰炸式的宣传绝对是能有用的。

    尤其是在这个相关广告推广做法还没出现,这么做是绝对前无古人,标新立异的行为的时候。

    就算一开始没打算出山的有才之人,在看了那么多遍这样的“小广告”之后,兴许也会被洗脑,心里下意识地就时不时闪回那么一两句招贤令上写着的句子。

    如果真的有人产生了这样的心理,那郑含章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郑含章自己是觉得,这样的招贤令效果绝对差不了啦。

    对于邓尔思来说,她在第一次看到这样一张招贤令的时候,脑袋里闪过的想法其实是:难道招贤竟然是如此随便的一件事情,能够放在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被烟熏火燎吗?

    但是再思考一会儿之后就意识到:其实郑含章这么做反而说不定效果更好,而且更能找到那些和她思维相近的人才。

    会被这样的招贤令劝退的人,大概也不会是那种能够如先前见到的那位马田曹一样在天里和堆起来的肥料厮混的官吏。

    很有意思,邓尔思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这么试试。

    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否则也不至于那么人尽皆知地给现在还活着的丈夫的头顶上叠去一层一层又一层的绿色帽子。

    真好玩,邓尔思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带个人在身边,把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全都记录下来,等到回了长安之后自己也弄弄——好多东西她都很感兴趣,现在已经开始生怕自己的脑子不够用,看到了好的,等回到长安之后反而忘记了。

    想到这里,面前那碗方才还在被她嫌弃着的热汤面一时间也变得有意思起来不少,邓尔思拿起了筷子。

    *

    凤凰城的官署中静悄悄。

    往来的脚步声的确不可避免,另外笔走龙蛇声、翻动纸页声也都不绝于耳,但这里几乎听不到人交头接耳聊天的声音。

    人人都忙于手上的工作,连抬头的功夫都懒得奉送给旁人。

    偶尔有侍奉的仆僮经过,没有穿鞋、只是穿了袜子的脚踩在地上,也并不怎么发出声响,动作幅度也很小,只在一张张桌子上放些茶和点心。

    郑含章一眼就看到那个正在设计和专利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豪强家主。

    对方低着头,严峻的神情本应该让他看上去像是个正儿八经的国之干吏。

    然而他口中叼着的那块糕破坏了一切。

    郑含章移开了目光:连吃饭都来不及吃,只用糕点来勉强填一填肚子的官员绝对是认真加班、废寝忘食的好官。

    但是咬着一块糕的样子实在是能够破坏一切严肃的氛围。

    如此静谧的地方,仿佛是那些精妙的机关偃偶中正正好切在一处的齿轮,透露出些冷淡的精英气,邓尔思却知道这并不是凤凰城官署的全貌。

    因为在附近不远处的另外一间足够大,能够很是安逸宽敞地坐下起码四十个人的房间里,现在正有一群人在那边涨红着脸和脖子,甚至青筋都从皮肤下凸起来。

    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效率,会议室——现在的洛州官员们,比如说韦淮,都更喜欢管它叫练武室,因为一开始只是吵架,但是到了后面如果火药味升级就是真的很容易从吵架变成打群架,最后一群人一起鼻青脸肿地出来,再过上一段时间,原本可能身体相对孱弱的几个就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好了不少,而原本就挺优秀的那些则会偶尔生出自己是不是也能到军中去试试看能不能当上将军的想法。

    ——会议室被单独设置在了官署边上,隔着有一点距离的位置。

    那些处理同一件事务,或者需要做的公务存在上下游之类关联的官员,都会约定时间去那边进行一些思维上的沟通。

    这些沟通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礼貌,渐渐就会因为双方各执己见而变得高亢起来。

    今日邓尔思跟在郑含章身边去看的时候,里头的人正在争吵谁的工作优先级更高。

    争吵的关键点在于人。

    其实也就是以工代赈的那一批人,官府需要用这些百姓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情,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区区发展而已,前面等待着要走的路那可太长太长了,就算是到郑含章的这辈子结束,它的发展应该还只是走在起步阶段,还是在逐渐增加速度往前飙的那个时间段里。

    还有很多活要干,每个岗位上那都相当缺人。

    比如说,郑含章说她想要加大力度开发洛州内的铁矿——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要得,将来直接用重步兵和斛律羡的队伍打。

    重步兵的防御程度有多强,稍微看过点兵书的人都知道。

    而仗着自己防御力足够强,所以在战场上心态很是稳定,能够时刻保证战阵不崩溃的一支队伍,放在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被称之为铁军。

    再比如说,垦荒和畜牧也很重要啊。

    有了更多的田地,就能够容纳下更多的人,这样不管是未来可以尝试着从赵国那边渡来的、先前那些降卒的家眷,还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流民,都能够被分到还行的田地,立刻就能将原本比较粗放地放置着、勉强种点东西避免荒芜的田地精耕细作起来,大幅度提升粮食的产出。

    以及——如果有更多的耕牛的话,种地需要的人力就更少了。

    ……各行各业都太需要人了,几乎每个在执行或者制定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的计划的官员都能拿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若是让纯路人来听了,一定会觉得他们每个人说得都非常有道理。

    然而洛州就这么点人。

    严格来说,整个雍国上下也就那么点人,和另一边人多地少的赵国比起来,雍国这边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空”。

    于是,每个人想要实现的项目就都需要互相竞争,而他们在一开始的妥协让步之后,发现那几个退后一步,决定稍微讲礼貌一点的君子们全都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了。

    换言之:他们一时的让步,换来的是其他人的得寸进尺。

    什么“既然你都说了你还有让步的余地,那么干脆这一次你就一退到底得了,你看我的项目多重要啊,这一次你那边的人手就全都给我好啦”,这种彻底没脸没皮了的话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口,可见这些人是彻彻底底的已经将“讲道理”这几个字置之度外了。

    在利益和声名之间,这些人都非常冷静理智地选择了利益:即,先完成自己这边的工作,仿佛只要迟了一刻,让洛州的建设放缓了一天,让那些本应该拿到物资的百姓少拿了任何一点物资,他们都会心痛到原地晕倒,直接被抬出去看医生。

    而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还有人直接放出了损私而肥公的大招:那是一位非常有钱的豪富,他家里是在最近这两年才刚刚勉强靠着钱成为豪强的。

    毕竟,这位真的是那种除了钱之外什么都没有的人。

    豪强,豪强,所谓豪强而不是豪奢,也不是富贾,这就足以说明这些概念之间是存在着壁垒的。

    而这一点,就更能够说明,这位豪强之中的新晋,世家眼中根基浅薄的泥腿子眼中根基浅薄的泥腿子,到底得是多么有钱才能够真的跻身于豪强这一列,又是怎样在郑含章到来之后完成了二段跳,直接从商人变成了官员。

    这位有钱,但是家里没什么人,也就一个女儿,并且在得了这个女儿之后就因为一些意外损伤了身体,从此可以说是再也没有生育的能力。

    所以,他当即拍着桌子表示:自己家里那么多钱,也没打算全部给女儿,毕竟他担心女儿和以后招赘来的女婿没有太好的商业眼光,直接把家里给败了,还不如少给点,让他们心里有点数,知道自己并没有生在一个可以成天挥霍无度的家庭中。

    而至于说剩下的那些,剩下的那些钱财啊,它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干脆跟着他在他的官位上发挥点余光余热好了!

    这位姓梁,名字也很朴实地反应了他的人生是多么有钱,叫做“满仓”的,捧着微微挺起,尚且没有来得及发展成为正经将军肚的小腹,另一只手拍在桌子上,发出响亮的声音:“跟我这边走的百姓,我梁满仓额外每个人再多给半吊钱!!”

    梁满仓负责的项目是商业街的建设:力求将商贾多多吸引到凤凰城来,让这座多代古都重新焕发出曾经的光辉,从而带动洛州整体的发展。

    相对来说——只能说是相对来说,比起工业,尤其是军工业方面的发展,商业的建设呢,就会显得稍稍不那么重要一点。

    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毕竟郑含章也有着将邓尔思这种极其有钱、极其有人脉,加入洛州势力之后能够让她如虎添翼,直接化身上古四凶之一的穷奇横扫四方(并没有)的人拉拢过来的想法。

    而一个繁华的,可以作为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凤凰城,很显然在吸引力方面会比一个击退了赵国军队两次,怎么听都是四战之地,一年到头都要卯足了精神防备来自东边的赵军袭击的凤凰城强上许多。

    所以郑含章没有去出手掺合这场争论。

    她并没有非常赞成梁满仓的这种奉献行为,因为他这么做之后,将来兴许会有官吏被迫仿照着他如今的行为,而倘若对方的家底没有梁满仓这么厚(也确实很难和这位就快要变成除了郑含章之外的洛州首富相比),那时候这些官吏又要从什么地方来弄到钱呢?

    这不是一件很因噎废食的事情,所以郑含章不怎么支持。

    但她也不反对:梁满仓有这样的心,这不是好事吗?最好是每一个豪富的家庭都乐意为了洛州的建设掏钱,而到了将来,全天下的每一户世家豪强富商,也都愿意为了天下的建设而掏钱,那她手上的活、肩膀上的担子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嘛,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啦,社会要是真的能那么无私就见了鬼了,生产力还没到达那个水平呢。

    所以,无私是需要赞扬的。

    作为典型,可以适当地给一点官场上的快速晋升做为奖励,或者对外多多地宣传一下。

    郑含章没有继续在这个会场门口看下去。

    听人吵架是挺有意思的事情,不过一直听下去的意思也没有很大,况且里面的人吵得非常上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哦,原来咱们的老大这会儿正站在门口朝着里面看我们吵架。

    邓尔思也觉得耳朵有些发胀,因此也觉得这时候离开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在离开的路上,她表达了对梁满仓的行为的奇怪:这样的人,怎么就出现在了洛州,长安为什么就不会有呢?

    郑含章想了想后,在很多个其实都能算是不那么标准的答案当中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现在说给邓尔思听的。

    “因为梁满仓还是个商人,他好不容易当上个官,所以在能当官的时候做出些建树来,让他在官这个位置上成功摆脱掉‘商’这个烙印在他身上的印章,或者,至少让人说起他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从商人变成官的他,当了个好官。”

    需求。

    拿捏住了需求,就能够拿捏住人。

    就像是陶渊明不为五斗折腰——但他如果不是那位封疆大吏陶侃的孙子,而是个没有这五斗,今天回去就没饭吃,明天也煮不了饭,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饿死的人,他会不接受这一份必需品吗?

    这很难说。

    或许他会为了自己的精神需求选择更潇洒的一条路——不过,精神需求也一样是需求,也一样可以被拿捏。

    “这样的需求,在长安应该很难有人能满足吧?但是在洛州就行。”

    事实上,在洛州这儿,只要认真做事了就能够获得嘉奖,能够用政绩来换取官位的高升。

    也就是从需求层面上,为像是梁满仓之类的人创造了个“只要踮起脚尖来,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够到”的目标。

    他们能够看得到台阶,自然就会沿着台阶往上走。

    郑含章最终感叹道:“其实还是圣人说得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就算是君臣之间尚且如此呢,可见人和人之间,不管身份如何,总归还是相互的。”

    “我给了他们想要的,他们也就会给我我想要的——这很公平,也很简单,所以,这也是我想要一直执行下去的根本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第39章三十九章

    李太白有诗名曰《行路难》,其中第一篇是要背诵的,第二篇则相对没有那么出名,却也是千古之名篇。

    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开始,逐渐开始感叹起来,自己的胸怀是怎样宽广,自己的志向是多么的远大——因此,“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干虹霓”。

    人生如何不称意,心非木石岂无感。

    “君不见昔日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便是跟在这后头的。

    君不见昔日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赵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黄金台是用来招揽贤才的地方,在黄金台上,燕家获得了让这个国家强盛起来的力量。

    但是在燕昭之后,黄金台上又来了何人呢?

    在燕昭之后,又有哪一位主公愿意建立起一座黄金台,让那些心怀大志的乡野之人从山林间走出来?

    她没有在意邓尔思在听到这句诗之后的脸色变化:诗仙的篇章是多么伟大,平常人能够偶得那么一两句就足够震撼全场了,在郑含章看的一切文抄公中,诗仙的诗篇都是永远的核打击,永远的爽点最高潮所在。

    只是,到了现在,这个高潮爽点落在了她的身上,郑含章却没很有什么感觉,她反而又念了一句诗,这一句邓尔思是知道出处的,是《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宜久留。”

    随后,郑含章才说:“夫人应当听说过齐国的稷下学宫吧?学宫中汇聚天下人才,一度号称尽揽天下贤才入齐王之怀。但是,当燕昭建立起黄金台,发布招贤令之后,黄金台上来人却能够带兵攻下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稷下学宫贤才虽多,却全然不可挡之。”

    再往后,甚至出现过招贤令不问出身不问过往,甚至德行都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唯独求天下之才的情况——那位主君自然也最重功名成就,虽然在活着的时候始终都没有真的执行禅让,但是没关系——反正他儿子帮了这个忙。

    谥号甚至还不是“文”而是“武”。

    可以说是将“孝”这个字发扬出了风格、发扬出了特色。

    郑含章的手指紧紧握拳:“赵国人才虽多,兵将虽众,疆土虽广,如我复筑黄金台,未必不能克赵国六十余城。”

    也未必不能将世家构筑起来的藩篱一脚踹开,未必不能用那些汇聚起来的,“背叛了阶级的个人”组成一个目标截然不同的全新“阶级”。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这句话郑含章不能说出口,因为说出口了就有想要把她爹从皇位上一脚踹下来的嫌疑——但事实就是这样,不管是她想要逐渐变强直到全天下都打不过她的野心,还是把她爹从皇位上踹下来,换成自己坐上去的野心。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

    大概全天下只有郑含章一个人知道自己需要的人才到底有多少。

    她略带自豪地对邓尔思说:“不问出身,不问过去,不问国别,但问德操贤能,能为我用者,我不拘一格,悉数用之,来者不拒。”

    郑含章的招贤令其实发得很早。

    那个时候,洛州的豪强们都还没有认清现实、看到跟着郑含章才是一条有可能吃到肉的路,韦淮等豪强出身的官吏还抱有着很强的成长成为世家,成为朝堂上的一股垄断势力的想法。

    郑含章的这句话也曾经对着他们说过。

    面对面,虽然嘴角上翘,笑容自信得很,但是那双眼睛里面却很难说是有笑意的,至少在那些官员们眼中是如此。

    那时候,他们的表情像是被郑含章踹了一脚那么凶。

    不过现在,这个招贤令对他们来说也没了什么影响:毕竟寒门能来,他们也能来,不就是拼才学吗?他们受到的教育已经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了——况且,按照招贤令上的规则来,以前能够把他们死死地压在下面,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的世家难道不是更吃亏?

    早加入早享受,原始股东分红都比后加入的多,腰杆子也更挺拔。

    而至于说为什么要在面馆里都贴上两张,这自然是为了全方面覆盖啦。

    郑含章端起碗来,喝了一口面汤,因为觉得有点稍微偏咸了一点而皱了皱眉,没有再喝第二口,而是继续捞面条:“如果招贤令只在城中央,那有多少人能够看见啊。”

    还是那句话。

    招隐士兮。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很多人根本就不在城里啊,或者根本就不会在城里久住,他们有一定概率连招贤令都没有机会看到。

    况且这还是个信息传递那么慢的时代!

    或许很多住在乡下的人,这辈子都不一定会知道在城里有过这么一纸招贤令。

    这就是信息普及程度不够的坏处。

    毕竟,要是换在先代,像是洛州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保底也是个市了,这要是要招公务员,怕不是刚刚开放报名,报名用的网站就要被挤得爆炸了。

    所以,为了弥补这些信息在传播质量上的缺陷,郑含章大大提升了它的数量。

    街头巷尾算什么。

    人都要吃饭,那饭馆里面贴两张。

    人都要去买菜,那么菜市场里头多贴几张。

    城门口,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狠狠地贴上。

    乡下,看起来不像是有什么贤人的地方——管它有没有贤人呢,概率是个神奇而玄之又玄的东西,总之先贴上。

    这里贴上,那里贴上,都给她贴满!

    只要拿出前世在楼道里面贴小广告的精神,她相信自己病毒式、轰炸式的宣传绝对是能有用的。

    尤其是在这个相关广告推广做法还没出现,这么做是绝对前无古人,标新立异的行为的时候。

    就算一开始没打算出山的有才之人,在看了那么多遍这样的“小广告”之后,兴许也会被洗脑,心里下意识地就时不时闪回那么一两句招贤令上写着的句子。

    如果真的有人产生了这样的心理,那郑含章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郑含章自己是觉得,这样的招贤令效果绝对差不了啦。

    对于邓尔思来说,她在第一次看到这样一张招贤令的时候,脑袋里闪过的想法其实是:难道招贤竟然是如此随便的一件事情,能够放在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被烟熏火燎吗?

    但是再思考一会儿之后就意识到:其实郑含章这么做反而说不定效果更好,而且更能找到那些和她思维相近的人才。

    会被这样的招贤令劝退的人,大概也不会是那种能够如先前见到的那位马田曹一样在天里和堆起来的肥料厮混的官吏。

    很有意思,邓尔思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这么试试。

    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否则也不至于那么人尽皆知地给现在还活着的丈夫的头顶上叠去一层一层又一层的绿色帽子。

    真好玩,邓尔思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带个人在身边,把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全都记录下来,等到回了长安之后自己也弄弄——好多东西她都很感兴趣,现在已经开始生怕自己的脑子不够用,看到了好的,等回到长安之后反而忘记了。

    想到这里,面前那碗方才还在被她嫌弃着的热汤面一时间也变得有意思起来不少,邓尔思拿起了筷子。

    *

    凤凰城的官署中静悄悄。

    往来的脚步声的确不可避免,另外笔走龙蛇声、翻动纸页声也都不绝于耳,但这里几乎听不到人交头接耳聊天的声音。

    人人都忙于手上的工作,连抬头的功夫都懒得奉送给旁人。

    偶尔有侍奉的仆僮经过,没有穿鞋、只是穿了袜子的脚踩在地上,也并不怎么发出声响,动作幅度也很小,只在一张张桌子上放些茶和点心。

    郑含章一眼就看到那个正在设计和专利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豪强家主。

    对方低着头,严峻的神情本应该让他看上去像是个正儿八经的国之干吏。

    然而他口中叼着的那块糕破坏了一切。

    郑含章移开了目光:连吃饭都来不及吃,只用糕点来勉强填一填肚子的官员绝对是认真加班、废寝忘食的好官。

    但是咬着一块糕的样子实在是能够破坏一切严肃的氛围。

    如此静谧的地方,仿佛是那些精妙的机关偃偶中正正好切在一处的齿轮,透露出些冷淡的精英气,邓尔思却知道这并不是凤凰城官署的全貌。

    因为在附近不远处的另外一间足够大,能够很是安逸宽敞地坐下起码四十个人的房间里,现在正有一群人在那边涨红着脸和脖子,甚至青筋都从皮肤下凸起来。

    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效率,会议室——现在的洛州官员们,比如说韦淮,都更喜欢管它叫练武室,因为一开始只是吵架,但是到了后面如果火药味升级就是真的很容易从吵架变成打群架,最后一群人一起鼻青脸肿地出来,再过上一段时间,原本可能身体相对孱弱的几个就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好了不少,而原本就挺优秀的那些则会偶尔生出自己是不是也能到军中去试试看能不能当上将军的想法。

    ——会议室被单独设置在了官署边上,隔着有一点距离的位置。

    那些处理同一件事务,或者需要做的公务存在上下游之类关联的官员,都会约定时间去那边进行一些思维上的沟通。

    这些沟通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礼貌,渐渐就会因为双方各执己见而变得高亢起来。

    今日邓尔思跟在郑含章身边去看的时候,里头的人正在争吵谁的工作优先级更高。

    争吵的关键点在于人。

    其实也就是以工代赈的那一批人,官府需要用这些百姓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情,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区区发展而已,前面等待着要走的路那可太长太长了,就算是到郑含章的这辈子结束,它的发展应该还只是走在起步阶段,还是在逐渐增加速度往前飙的那个时间段里。

    还有很多活要干,每个岗位上那都相当缺人。

    比如说,郑含章说她想要加大力度开发洛州内的铁矿——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要得,将来直接用重步兵和斛律羡的队伍打。

    重步兵的防御程度有多强,稍微看过点兵书的人都知道。

    而仗着自己防御力足够强,所以在战场上心态很是稳定,能够时刻保证战阵不崩溃的一支队伍,放在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被称之为铁军。

    再比如说,垦荒和畜牧也很重要啊。

    有了更多的田地,就能够容纳下更多的人,这样不管是未来可以尝试着从赵国那边渡来的、先前那些降卒的家眷,还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流民,都能够被分到还行的田地,立刻就能将原本比较粗放地放置着、勉强种点东西避免荒芜的田地精耕细作起来,大幅度提升粮食的产出。

    以及——如果有更多的耕牛的话,种地需要的人力就更少了。

    ……各行各业都太需要人了,几乎每个在执行或者制定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的计划的官员都能拿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若是让纯路人来听了,一定会觉得他们每个人说得都非常有道理。

    然而洛州就这么点人。

    严格来说,整个雍国上下也就那么点人,和另一边人多地少的赵国比起来,雍国这边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空”。

    于是,每个人想要实现的项目就都需要互相竞争,而他们在一开始的妥协让步之后,发现那几个退后一步,决定稍微讲礼貌一点的君子们全都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了。

    换言之:他们一时的让步,换来的是其他人的得寸进尺。

    什么“既然你都说了你还有让步的余地,那么干脆这一次你就一退到底得了,你看我的项目多重要啊,这一次你那边的人手就全都给我好啦”,这种彻底没脸没皮了的话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口,可见这些人是彻彻底底的已经将“讲道理”这几个字置之度外了。

    在利益和声名之间,这些人都非常冷静理智地选择了利益:即,先完成自己这边的工作,仿佛只要迟了一刻,让洛州的建设放缓了一天,让那些本应该拿到物资的百姓少拿了任何一点物资,他们都会心痛到原地晕倒,直接被抬出去看医生。

    而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还有人直接放出了损私而肥公的大招:那是一位非常有钱的豪富,他家里是在最近这两年才刚刚勉强靠着钱成为豪强的。

    毕竟,这位真的是那种除了钱之外什么都没有的人。

    豪强,豪强,所谓豪强而不是豪奢,也不是富贾,这就足以说明这些概念之间是存在着壁垒的。

    而这一点,就更能够说明,这位豪强之中的新晋,世家眼中根基浅薄的泥腿子眼中根基浅薄的泥腿子,到底得是多么有钱才能够真的跻身于豪强这一列,又是怎样在郑含章到来之后完成了二段跳,直接从商人变成了官员。

    这位有钱,但是家里没什么人,也就一个女儿,并且在得了这个女儿之后就因为一些意外损伤了身体,从此可以说是再也没有生育的能力。

    所以,他当即拍着桌子表示:自己家里那么多钱,也没打算全部给女儿,毕竟他担心女儿和以后招赘来的女婿没有太好的商业眼光,直接把家里给败了,还不如少给点,让他们心里有点数,知道自己并没有生在一个可以成天挥霍无度的家庭中。

    而至于说剩下的那些,剩下的那些钱财啊,它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干脆跟着他在他的官位上发挥点余光余热好了!

    这位姓梁,名字也很朴实地反应了他的人生是多么有钱,叫做“满仓”的,捧着微微挺起,尚且没有来得及发展成为正经将军肚的小腹,另一只手拍在桌子上,发出响亮的声音:“跟我这边走的百姓,我梁满仓额外每个人再多给半吊钱!!”

    梁满仓负责的项目是商业街的建设:力求将商贾多多吸引到凤凰城来,让这座多代古都重新焕发出曾经的光辉,从而带动洛州整体的发展。

    相对来说——只能说是相对来说,比起工业,尤其是军工业方面的发展,商业的建设呢,就会显得稍稍不那么重要一点。

    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毕竟郑含章也有着将邓尔思这种极其有钱、极其有人脉,加入洛州势力之后能够让她如虎添翼,直接化身上古四凶之一的穷奇横扫四方(并没有)的人拉拢过来的想法。

    而一个繁华的,可以作为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凤凰城,很显然在吸引力方面会比一个击退了赵国军队两次,怎么听都是四战之地,一年到头都要卯足了精神防备来自东边的赵军袭击的凤凰城强上许多。

    所以郑含章没有去出手掺合这场争论。

    她并没有非常赞成梁满仓的这种奉献行为,因为他这么做之后,将来兴许会有官吏被迫仿照着他如今的行为,而倘若对方的家底没有梁满仓这么厚(也确实很难和这位就快要变成除了郑含章之外的洛州首富相比),那时候这些官吏又要从什么地方来弄到钱呢?

    这不是一件很因噎废食的事情,所以郑含章不怎么支持。

    但她也不反对:梁满仓有这样的心,这不是好事吗?最好是每一个豪富的家庭都乐意为了洛州的建设掏钱,而到了将来,全天下的每一户世家豪强富商,也都愿意为了天下的建设而掏钱,那她手上的活、肩膀上的担子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嘛,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啦,社会要是真的能那么无私就见了鬼了,生产力还没到达那个水平呢。

    所以,无私是需要赞扬的。

    作为典型,可以适当地给一点官场上的快速晋升做为奖励,或者对外多多地宣传一下。

    郑含章没有继续在这个会场门口看下去。

    听人吵架是挺有意思的事情,不过一直听下去的意思也没有很大,况且里面的人吵得非常上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哦,原来咱们的老大这会儿正站在门口朝着里面看我们吵架。

    邓尔思也觉得耳朵有些发胀,因此也觉得这时候离开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在离开的路上,她表达了对梁满仓的行为的奇怪:这样的人,怎么就出现在了洛州,长安为什么就不会有呢?

    郑含章想了想后,在很多个其实都能算是不那么标准的答案当中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现在说给邓尔思听的。

    “因为梁满仓还是个商人,他好不容易当上个官,所以在能当官的时候做出些建树来,让他在官这个位置上成功摆脱掉‘商’这个烙印在他身上的印章,或者,至少让人说起他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从商人变成官的他,当了个好官。”

    需求。

    拿捏住了需求,就能够拿捏住人。

    就像是陶渊明不为五斗折腰——但他如果不是那位封疆大吏陶侃的孙子,而是个没有这五斗,今天回去就没饭吃,明天也煮不了饭,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饿死的人,他会不接受这一份必需品吗?

    这很难说。

    或许他会为了自己的精神需求选择更潇洒的一条路——不过,精神需求也一样是需求,也一样可以被拿捏。

    “这样的需求,在长安应该很难有人能满足吧?但是在洛州就行。”

    事实上,在洛州这儿,只要认真做事了就能够获得嘉奖,能够用政绩来换取官位的高升。

    也就是从需求层面上,为像是梁满仓之类的人创造了个“只要踮起脚尖来,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够到”的目标。

    他们能够看得到台阶,自然就会沿着台阶往上走。

    郑含章最终感叹道:“其实还是圣人说得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就算是君臣之间尚且如此呢,可见人和人之间,不管身份如何,总归还是相互的。”

    “我给了他们想要的,他们也就会给我我想要的——这很公平,也很简单,所以,这也是我想要一直执行下去的根本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