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 CHAPTER 7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不以分数衡量得失
    考试分数固然很重要,影响我们的自尊心,影响我们的升学、就业。但它毕竟是表面的东西,只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我们应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作为我们的学习目标,把发展全面素质摆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位置。

    正确看待分数和排名

    一天,小伟对自己的好朋友抱怨:“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只考了

    第五名。妈妈很不高兴,老师也说我学习不用功。”“你考清华大学附中初一(8)班第五,真的不错啊。”说这话的时候,小伟的妈妈过来了。“恭喜阿姨,小伟真是太棒了,考了班级第五名。”“丢死人了,还祝贺我。他在小学的时候,每次都是考第一的,这成

    绩已经下滑得太厉害了。”

    “阿姨,其实不是这样的。能进清华附中已经很优秀了,小伟进了清华附中,面临的竞争对手全是成绩好的学生。你不能老是看小学的排名。”

    说到这儿,小伟妈妈抢过去说:“你不懂。这跟上什么学校没有关系,我看他是不努力。”

    实际上,不仅仅是家长,很多学生也总是拿分数和排名作为自己是否进步的尺度。成绩排名稍微落后,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用一个达不到的目标鼓励自己,就难免要遭遇挫折,最后连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了。

    用一个不正确的尺度,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再用这个错误的结论来证明自己不行,这对于我们取得好成绩是非常不利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看待分数和排名,让它们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应该是阻碍和压力。

    有这样一位爸爸,他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爸爸从来不强迫孩子考班

    级前几名,但是人人都有上进心,他的儿子也不例外。有一天,儿子对爸爸说:“我下次要考班级前十名,你相信吗?”尽管爸爸知道儿子没有这样的实力,但是还是想保护孩子上进的想

    法。于是他说:“我觉得你能成功。”

    但是很遗憾,每次考试的结果儿子都未能如愿。可喜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次都有进步。于是每次考试后,儿子还会说出要争取考前十名的话。爸爸依然表示出相信。

    就这样在爸爸的呵护中,孩子认识到了考试的名次和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都有进步,只要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就好。

    如果你一味用成绩单上的分数与名次来评定自己是否

    优秀,仅仅为了可怜的几分而把自己列入“失败者”的行列,与其说是一种失败,倒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战败。我们应该让排名和分数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其实,学习中经常有些学生因为没能考第一名而悲伤,因为没有在年级排名中进步而难过,实际上这些同学都没有正确认识到排名和分数的真正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分数和排名呢?

    要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出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排名前进了是好事,万一在排名中落后,也不要因此丢掉学习的信心。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只是想让我们学习更好些,只要跟老师和家长坦诚交流,一切结果都能接受。

    考试的失败,显在学习记录上不是那么光彩,可能还会让自己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可以说是最坏的情况了,可即便如此,也要让自己先接受。这样我们就可以放松下来,重新投入学习中。

    平静地接受那种最坏的情况,这样考试的时候就能减轻压力。好分数和好排名,有时候我们可以在轻松和愉悦的情况下获得。

    杜绝厌学心理

    著名的《知心姐姐》杂志对中小学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学习和考试成了中小学生最大的苦恼。

    某家心理咨询机构对6所中小学的近万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

    结果发现,有50%的初中生和近70%的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在这些厌学的学生当中,有些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到了学校就犯困,总想打瞌睡;有些还伴有神经性反应,一迈进学校大门,就会出现拉肚子、低烧、头晕、胸闷等症状,可是只要一放学,或者放假,就会马上活蹦乱跳起来。医生把这种现象称作“厌学综合征”。要知道,厌学不仅会发生在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许多学习不错的优等生也会厌学。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这要从人的一个基本特点说起。大多数人都有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特点,如果在学习中体会的是成就感、愉悦感,那么比较容易喜欢学习;反之,如果在学习中体验到的是痛苦的感觉,就非常容易产生厌学的感觉。

    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还是一个让人快乐的地方,只要你把它当作乐园,你便能在那里快乐地学习。

    厌学是痛苦的,为此需要把痛苦学习变成快乐学习。讨厌上学的人,学习一般好不了。连学校都不喜欢,怎么会有兴趣好好学习?会享受校

    园生活,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而要想发现校园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必须先摆正自己的心态。

    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学校看成一个乐园。就算现在还没有这种感觉,也要不断地暗示自己,学校是一个让人快乐的地方。可能有人会想,如果根本不喜欢上学,又怎么能让自己产生这种想法呢?

    但是,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想法的变化而改变。

    首先,可以从校园里发生的那些又有趣又让人高兴的事情想起。在学校里和朋友见面,上喜欢的课,在体育课上大家一起做游戏……想想这些事情,难道校园生活不令人高兴吗?

    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一定会想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你心目中的学校是这样的,那么你每天上学的脚步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你会期待着快点到学校。

    从现在开始,改变以前的想法,或许从明天开始,一睁开眼睛,你就会愉快地为上学作准备了。因为,只有把学校当成乐园,每一门学科才会成为一个大型的玩具,每一项枯燥的内容也才会成为有趣的游戏规则。

    把学校当成乐园,你才会找到学习的亮点!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应该找到学习和游玩的平衡点,你可以尝试做以下三件事情:

    1.

    当出现某种消极情绪时,应该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2.

    尽快着手按照已定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不要受他人左右,包括你的老师。

    3.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习任务并有所收获为止。

    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有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往

    往会感到压抑和不快,甚至会越来越讨厌所做的事。相反,如果是做自己

    喜欢的事,则不仅会在当时感觉愉快、舒心,而且还会越来越喜欢的。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在学校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不

    但可以在学习期间有愉快的心情,而且还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越

    来越喜欢学习。

    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渐加快,时代对我们提出越来越严格、越来

    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今日学习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是否勤奋、刻苦、耐

    力以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更取决于能不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快乐

    学习法。

    哈

    佛优等生、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兹说过:“最有价值

    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就像有些运动员一样,他们不一定完

    全按照书里要求的“正确姿势”来做动作,而是利用最适合自己的姿势去

    锻炼,最后反而获得了冠军。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只知道循规

    蹈矩、按部就班地照着那些所谓的“最好的”方法来学习,效果反而可能

    会比较差。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有社会学家调查发现,几十位哈佛大学毕业的著名人士都认为,学习

    时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学。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也

    深有感触地说:“适合我的方法能使我发挥天赋与才能,而不适合我的方

    法则可能阻碍我才能的发挥。”由此可见,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试图采用自己不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时,你就好像是在逆风中行走,非常不自在。有些同学会因此而逃离课堂,更多的同学会感到十分疲倦,还有些同学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个笨拙的学习者。

    一旦你知道了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它时,你学习的过程就像在顺风行走,非常顺利和惬意。运用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会提高你的脑力,使学习的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效率也会大幅提高。

    我们在实际学习中也有所体验,有些同学喜欢独自一个人阅读,有些同学则在群体中会学得更好;有些同学喜欢坐在椅子上学习,有些同学则喜欢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学习。有些同学喜欢在比较自由的情形下学习,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需要多一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自己决定学什么、从哪儿开始学等。另一些同学则喜欢在按部就班的情形下学习,他们需要老师或家长告诉他们每一步该怎么做。

    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呢?

    答案不是绝对的,只要是你最喜欢、最适应的,就是最好的。学习是个人行为,必须采取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因此,我们平时要善于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如果你喜欢看电影或看电视,那就从影像资料中学习;如果你喜欢看报纸或杂志,那就从阅读中学习。

    不过,你必须牢记一条:一定要将这种办法

    和自己所学的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最后,给大家建议是:

    1.

    不要盲目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快速学习法”或“超级学习法”。其实,最重要的学习技巧,就是善于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模式。

    2.

    只有利用自己感觉最合适、自己觉得最有兴趣的方法去学习,才能把自己从学习中真正“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找出考不好的真正原因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数学考了45分,总成绩却在前20名。”

    “很厉害啊!”

    “可她总是闷闷不乐,老觉得老师看不起她,老觉得同学在耻笑她。

    实际上除数学外,她别的学科都很强,就是数学太薄弱。她父母给她找了

    好多家庭教师,但是都不起作用。这次又是因为数学成绩拖了后腿。我不

    知道该怎么劝说她。”

    “她的数学问题不是出在智力上,而是出在心理上,所以解决她心理

    问题比解决她的成绩问题重要得多。这次她在班里的排名是多少啊?

    “第17名。”

    老师一听就笑起来了:“啊呀,她真厉害啊!这就好办了。你见了她

    就夸赞她潜力大,数学只考了45分,总分还排在班里第17名!她的潜力实

    在是太大了。本来其他成绩就很优秀,要是数学成绩再上来,她就是第一

    了,这不成了她的一个优点了嘛!”

    听了老师的话,女孩的朋友决定这样去鼓励她。

    实际上,这个女孩因为数学成绩拖了后腿,伤心是难免的。这个时候

    就要学会找到正确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这给我

    们大家的启示就是:在学习上要养成找到正确归因的习惯,这样才有助于

    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常把学习上的失败归结为自己脑子笨、智力

    不行等,这种看法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只能达到那个水平,努力不

    努力都一样,逐渐变得灰心丧气,对学习任务,特别是在困难面前缺乏韧

    性,丧失了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即使处于落后状态也心安理得、安于

    现状。他们安心于才智不行的误区,不愿意去认真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如

    何力争上游。

    恰恰相反,优等生将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归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

    种正确的归因让优等生的信心越来越强,他们会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

    一般来讲,学习成败的原因可归为外因和内因两类。外部的因素有机会、家庭、父母、教材、教师等客观条件,内部的因素有能力、努力程度、策略选择、情绪、动机、人格和心理状态等主观条件。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稳定归因是将导致成败的因素归之于相对不变和不可控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部的家庭和环境条件、知识难度等,不稳定归因是将导致成败的因素归之于易变和可控制的因素,如内部的努力程度、策略选择、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及外部的机遇等。

    一般来说,学习正确归因是对成败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弄清内外因素的实际作用,总结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对策,从而获得成功,而不是片面地归之于外因或片面强调内因,甚至找借口,这样不利于战胜挫折,容易走向失败。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人,与作外归因(如任务的难易、运气的好坏、有无他人的帮助等)的人相比,可以产生更高的自尊感和自豪感,而且他们倾向于形成更高的成就动机,并付出更大的努力。经常把活动的结果归因于机遇、运气,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习不愿意付出过多的精力和付出更大的努力,学习的动机也将逐渐削弱。

    也许你和优等生的差别只是你和他对结果的归因不同而已,你们的智力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自己,也不要高估他人的才智,更不要没有信心,自贬身价。坚持“你行,他行,我也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你的学习成绩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养成正确归因的好习惯,这样我们才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习也是如此,养成正确的归因习惯,会让学习更上一层楼。

    1.当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一定要找出根本原因

    比如某次考试失利,也许是因为自己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也许是因为考试时太紧张。如果考试过后再重新做试卷的时候还出现错误,那肯定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这个事实。

    2.善于和老师、同学沟通

    当你对某些知识掌握有困难的时候,就要和老师、同学沟通,不要因为害怕别人说你笨而羞

    于启齿。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也许能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没准就是老师讲课时遗漏的重点,或者是同学们都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这样你的挫败感就会减少,反而为发现了一个好问题而高兴,让自己心情愉悦地投入学习中。即便你提的问题很简单,也没必要遗憾,毕竟通过沟通和学习你已经掌握了,这就是收获。

    在学习中学会自我激励

    刘翔在上海田径大奖赛中以13秒15完美复出,但他还是与冠军失之交

    臂,冠军被特拉梅尔夺走。刘翔的复出首冠究竟在哪里成就呢?山东全运

    会110米栏决赛给出了答案,刘翔以13秒34夺取了复出之后的首个冠军,

    王者真正地回归了。

    刘翔在全运会上为上海代表团在田径赛场上夺得了首枚金牌,他为

    上海田径开了一个好头,在不知不觉中刘翔已经在全运会上完成了3次夺

    冠,这在全运会上、在田径赛上、在110米栏上都是很难完成的一个任

    务,刘翔做到了。当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受伤之后,很多人都在猜测刘翔

    是否会一蹶不振,甚至是就此退役,但事实胜于雄辩,刘翔继续跑下去

    了,他还要创造新的辉煌。

    刘翔冲破了媒体和舆论的压力,在经过了400多个日日夜夜后,终于

    辉煌地复出了,这里边充满着艰辛,这是他自我激励的成功。在面对脚伤

    和艰难的训练时,他经常鼓励自己:“我还年轻,年轻就有机会。”

    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得到激励的欲望,只有激励才能激起

    人们的激情和热情。如果一个人在许多方面都很优秀,又善于自我激励的

    话,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就会比别人高很多。因此,我们要养成善于自我激励

    的好习惯,这样会给我们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让我们变得优秀。

    学习是自己的事,所有困难都要自己去克服。如果不善于激励自己,

    心理素质不够好,是很难通过最后的考验的。其实,我们都具有自我激励

    的能力,都能比昨天做得更好。我们是有能力应付激烈竞争的。我们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会因为你承受了困难的磨砺而稍有减少。

    你需要做的就是在困难面前变得更坚强,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

    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只是手里高举着一张10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问道:“谁要这10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10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蹍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是10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欺凌、击倒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会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事实上,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无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都是无价之宝。”

    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地鼓励自己,最终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自我激励会帮助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自我激励呢?

    1.要及时激励自己

    一个人潜在的能量是巨大的,只要能及时得到自己的肯定,就有可能鼓足力量去做事。只要适时鼓励自己,让自己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自我激励也就产生了。

    2.自己表扬自己

    父母或者老师现在可以从早到晚地表扬我们,让我们感到骄傲,但我们迟早总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

    3.设定目标

    有这样一句谚语:“一个确定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只有确定了目标,拥有一个奋斗的方向,才不会迷失自己。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必然有自己的目标,他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4.迈出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这时我们要努力迈出勇敢的第一步。不管这第一步是多么艰难,只有迈出第一步,行动才算真正开始。

    尽量以愉快的心情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你是否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出种种理由推迟该做的事情,尽量逃避记忆这个苦差。你是否这样抱怨过你的记忆力:

    “我就是缺乏信心。”

    “我太爱分心。”

    “我有点心不在焉。”

    “试着记住?算了吧,我有点累了。”

    “我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做某事。”

    “我就是没有情绪去做。”

    ……

    不少同学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心情愉快的时候,看书学习效果会特别好,记忆特别深刻;如果心情欠佳,大脑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就很难专心学习,看了大半天也不知道书上说的是什么,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波卫尔指出:郁闷会影响记忆力,动不动就自我否定或者老是处于懦弱、郁闷的情绪当中,都是注意力或记忆力的大敌。

    郁闷的情绪会钝化信息的吸收和重现,使脑内的化学现象产生变化,甚至导致注意力的层级降低,减弱使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因此,为了能更快、更好地记忆,我们最好尽量避免郁闷心情的出现,让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有时郁闷的心情也能直接导致抱怨的形成,这时候你就会放弃记忆,从而导致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在这个阶段,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愉快起来,使记忆不受到干扰,并尽可能带着好的情绪去记忆,从而取代抱怨的坏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波卫尔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6个学生组成一个小

    组参加一次情绪与记忆测验。测验中,他要求学生在催眠状态中回想亲身经历过的“愉快欢乐”的情景,这种回想因人而异,有的是在足球赛场上赢球得分的回忆,有的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海边骑马……

    总之,每个人都使自己置身于欢乐的情绪之中即可。然后,让学生在欢乐情绪中学习一张列有16个互不相关的单词的单词表。

    完成后,一部分学生继续在欢乐情绪中学习第二张单词表,另一部分学生则用同样的想象法进入忧伤的情绪,在忧伤的情绪中学习新的单词表。

    最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第一张单词表的测验。

    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回忆时学生的情绪与最初学习单词表时的情绪相同,则对单词表的回忆成绩较好,因为记忆是在学生心情欢乐时获得的。如果在欢乐状态中进行回忆,大都比较容易回想起来,但如果在忧伤的心情下回忆,回忆成绩明显较差。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兴致最高的时候,记忆效果最好。

    可以说,一些人寻找借口想方设法放松自己,实际上就随意破坏了记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