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沟通无极限 > 第六章 争辩未必得利,认错未必吃亏——沉默是金,谦虚是银
    犯错误不是件可怕的事情,唯一可怕的地方,在于“隐瞒”自己犯下的错误,无论大小。因为,隐瞒错误的结果,往往比所犯的错误还要严重得多。

    ■道歉并非耻辱■

    其实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诚的表现。当你对别人真诚道歉的时候,这意味着你很在乎你们之间的关系,传递着希望重归于好的信息。真诚地道歉可以使你们冰释前嫌,恢复以前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懂得用道歉来弥补错误。我们都要学会道歉的艺术。想一想,看看你是否毫不留情地出口伤人,牺牲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再想想看,有哪几次你诚心坦然地道歉了?其实大家都不愿意道歉的原因是自尊心在作祟。承认自己不对,心里会很难受,做起来更不容易。不过,一旦面对现实,不再勉强,便会发现认错对于冰释前嫌和恢复感情确有奇效。

    当你决定道歉的时候要堂堂正正,不要奴颜婢膝。道歉就是想把自己的错误纠正过来,这是值得尊敬的事情。其实有时候,伟人也会道歉。丘吉尔对杜鲁门印象很坏,但是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是以赞美的方式做出的道歉。

    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你可以采用别的方式来代替。吵架后,一束鲜花能够冰释前嫌;一件小礼物可以表述忏悔。大家不交谈,触摸也可以传情达意,千万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的妙处。

    应该道歉的时候,就要马上道歉,耽搁越久就越难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当然,你如果没有错,也不必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是没有骨气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是如果你想向别人道歉,就应该立刻去想办法,写信或者打电话,怎样都可以。用足以传递心声的东西,来代替你表示人间最能化干戈为玉帛的三个字——“对不起。”

    ■要说服不要压服■

    人生,就是从不间断的说服的过程。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领导员工,推销产品,教书育人……离开了说服,都将一事无成。

    说服,是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行动为目的的谈话活动。说服的最大特征,就是在于引起对方的关注。如果非把单方面的想法强加在他人的头上,说服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了。就是说,说服的关键,就是在于帮助对方产生自发的意志。因此,说服,不是为了使对方在理论上获得理解而进行的“解说”,也不是迫使对方在无奈之下付诸行动。

    说服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说服者的人

    格,即“说服者是什么人”;二是劝告内容蕴含着的力量,即“说什么”;三是说服者的应变能力,即“怎么说”。这三者构成说服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说服能力”。

    日本著名画家横山大观生前说过:“要塑造会绘画的人是很难的。”歌剧歌唱家砂原美智子也说过:“歌是用心灵来演唱的。听众对歌声有好恶之分,但心灵比歌声更能够打动听众。”这些名字都是在某一领域里自始至终地有着自己追求目标的人。从他们的话中,我感觉到其中的分量。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说服者的悟性。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宫……”甚至于,当有些图谋不轨的人想在你身上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也需运用说服,以避免造成严重的恶果。

    那么,如何达到理想的说服效果呢?那当然需要运用一些聪明的方法:

    ★以对方的兴趣为兴趣

    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喜欢只关注自己的兴趣。可是,对于高效说服者而言,有时却需要以对方的兴趣为兴趣,从而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古时候,有一位年轻人,去某国应聘一个高级职位。面试时,年轻人对国王大谈孔子的“仁道”。谁知国王对这套学问毫无兴趣,差点听得睡着了。年轻人只得识趣地闭上嘴巴,告辞而去。

    过了半个多月,年轻人又得到一个面见国王的机会。这回他不谈孔子的“仁道”,改谈孟子的“王道”。谁知国王对这套学问也不感兴趣,年轻人只得再次告辞。

    又过了一个多月,年轻人第三次去见国王。这一次,他不谈“仁道”和“王道”,改谈韩非子的“霸道”。这套学问正对国王的胃口,国王听得津津有味。不久后,即任命年轻人为宰相级的高官,授权他进行改革。

    这位年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他凭自己的才智,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

    假如商鞅不考虑秦王的兴趣,执著于自己的好恶,那么,他可能永远也得不到重用的机会。

    可以说,了解他人兴趣的能力,是人生成功的最大能力。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有些小学毕业生能成为世界级的大富豪,许多博士生却终生碌碌无为。原因在于:前者了解人,后者只了解书。

    总之,懂得从他人的兴趣出发考虑问题,才摸到了说服的门径;反之,只考虑自己的偏好,企图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正是失败者的通病。

    ★攻心为上

    每个人心里都有是非观,只不过人们的是非观存在某些差异。而且,由于情绪作用,人们也可能模糊是非的概念,做自己并不认为正确的事。如果你能让对方意识到他是在做一件他认为不正确的事,并让他冷静地思考,就可能让他改变主意。

    有一个15岁的山区小姑娘,不幸被拐骗到上海当三陪妹。当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小姑娘的房门被打开了,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小姑娘又惊又怕。不过,她很快镇静下来,叫了一声:“伯伯!”

    中年男人一愣,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心里的色情念头也就不便发作了。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您的年龄,跟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中暑摔了一跤,到现在还不能起床……”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

    中年男人的脸涨得通红,短暂沉默后,低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小姑娘。”然后开门走了。

    很显然,这位中年人不是什么坏人,小姑娘一句“伯伯”,一下子拉开了两人的年龄距离,让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女。接着小姑娘又不失时机地给他戴上一顶“好人”的帽子,诱导他的心理向“好人”标准看齐。所以,她成功说服了中年人改变原来的主意,从而避免惨遭蹂躏的厄运。

    ★先退一步,然后寻求转机

    当一个人坚持某种观点或决定做某件事情时,心里必有一个顽固的念头,决不肯轻易改变主意。这时候,你试图迅速说服他,就好像用头撞在墙上一样,什么作用都起不了。与其这样,不如先退一步,诱导对方进行冷静思考,这样才可能打消他最初错误的念头。

    有一个“的姐”把一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后,此人掏出尖刀逼的姐把钱都交出来。她装作害怕的样子,老老实实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就挣这么点儿,要嫌少零钱也给你吧。”说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钱。

    见“的姐”如此爽快,歹徒有些发愣。“的姐”趁机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里人该等急了。”

    这时,歹徒把刀收起来,让“的姐”把他送到火车站去。

    路上,“的姐”跟歹徒拉起了家常:“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虽然挣钱不多,咱自食其力,穷点儿谁还能笑话我呢!”

    见歹徒沉默不语,她又继续说:“唉,男子

    汉四肢健全,干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

    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的姐”又说:“我的钱就算帮你的,用它干点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

    一直不说话的歹徒突然哭了,把300多元钱往“的姐”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说完,低着头走了。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的姐”一开始就试图说服歹徒打消抢劫的念头,显然是不可能的。她以退为进,给歹徒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也给自己留下缓冲的余地,最终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站在理上,据理力争

    有的时候对方明显无礼,却强词夺理,以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时,退让便意味着自己无端受损,有必要据理力争。但切记要站在理上,不能像对方一样胡搅蛮缠。

    一次,当一个旅游团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套房的浴室没有热水供应。领队找来旅馆经理说:“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但大家满身是汗,不洗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时说好供应热水的呀!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

    经理说:“这事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洗。”

    “我们的确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套房一人50元一晚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到统铺水平,我们只能照统铺标准,按一人15元付费。”

    “那可不行!”

    “那就请你给我们的套房浴室供应热水。”

    在领队的据理力争之下,自知理亏的经理只好叫来锅炉工,为他们供应了热水。

    我们在说服对方的时候,言辞应尽可能地温和委婉,勿使对方陷入难堪的境地,尤其注意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向人家说话,即使你站在发号施令的地位,也要回避命令的口气。因为人都是不爱听命令的。

    ■永远别说“你错了”■

    在人际交往中,破坏力最强的莫过于这三个字:你错了。它通常不会造成任何好的效果,只会带来一场不快、一场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使情人变成怨偶。

    “你错了”三个字,破坏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这是因为:

    ★每个人都有固执己见的毛病

    没有几个人具有逻辑性思考的能力。我们多数人都具有武断、固执、嫉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等缺点,所以我们

    很难向别人承认自己错了。

    而且,一个人说错话或者做错事,总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强调客观原因,认为错得有理。

    正如罗宾森教授在他的《下决心的过程》所说: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我们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我的’这个简单的词,是做人处世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论说‘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备相同的力量。我们不但不喜欢说我的表不准,或我的车太破旧,也讨厌别人纠正我们对火车的知识……我们愿意继续相信以往惯于相信的事,而如果我们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我们就会找借口为自己的信念辩护。结果呢,多数我们所谓的推理,变成找借口来继续相信我们早已相信的事物。”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并非意识不到犯了错误,只是顽固地不肯承认而已。所以,当你对一个人说“你错了”时,必然撞在他固执的墙上。

    有一位先生,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他的居所布置一些窗帘。当账单送来时,他大吃一惊,意识到在价钱上吃了很大的亏。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问起那些窗帘时,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这位先生却不肯承认自己做了一桩错误的交易,他辩解说:“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用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

    结果,他们为此事争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不欢而散。

    当我们不愿承认自己错了的时候,完全是情绪作用,跟事情本身已经没有关系。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那我们是决不肯接受的。

    既然我们自己是这种习性,那么也可以理解别人也具有同样的习性,因此不要把所谓“正确”硬塞给他。

    ★说对方错了,等于自显高明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或者做了一件你认为错误的事,这时,你告诉他正

    确的应该是什么,无形中将对方摆在了学生的位置,而自居为老师。除非你真的是他的老师,否则他必然不服气。

    即使你真的是他的老师,他同样会存有异议。

    300多年以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说:“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也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则告诉他门徒一个圆滑处世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总之,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对方高明,因而,“你错了”三个字,无疑是在跟人们自尊自大的共同心理作对,且暴露了自己好为人师的优越心理,岂不令人反感?

    宁可认为错的是自己,也不要说对方错了。

    有一位汽车代理商,在处理顾客的抱怨时,常常冷酷无情,决不肯承认产品质量与服务的问题是自己这方面的错误,总想证明问题的根源是顾客在某些方面犯了错误。结果,他每天陷于争吵和官司纠纷中,心情一天比一天坏,生意也大不如以前。

    后来,他改变了处理客户抱怨的办法。当顾客投诉时,他首先说:“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真是不好意思。关于你的车子,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合理的地方,请你告诉我。”这个办法很快使顾客解除武装,由情绪对抗变成理智协商,于是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如此一来,这位代理商就能轻松地处理每一件事情,生意也越来越好。

    当我们说对方错了的时候,他的反应常让我们头疼,而当我们承认自己也许错了时,就绝不会有这样的麻烦。这样做,不但会避免所有的争执,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地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弄错。

    ★试图证明对方错了,更是大错特错

    不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说“你错了”,不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只要让他听出或看出“你错了”的意思,他就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只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孔子或柏拉图理论,也改变不了他的成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永远不要这样做: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对方错了,都无疑是一种挑战。这样会挑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

    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委婉地让他人意识到自己错了

    假如对方真的错了,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也应该回避“你错了”或类似的词语。即使你站在真理这一边,用最温和的态度说“你错了”,要改变别人的主意也不容易。

    所以,你有必要运用一些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到“你错了”这三个字。“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

    有一位先生,花三天时间写了一篇演讲稿,他认真地撰写、修改并润色,其精心程度绝不亚于鲁迅或朱自清写一篇文章——据说鲁迅写完一篇文章后,通常要改七遍,而朱自清每天只写五百字。

    这位先生认为演讲稿写得十分到位,得意地读给妻子听。妻子认为这篇演讲稿写得并不出色。但她没有像一般妻子习惯语气这样说:“你写得太差劲了,都是老生常谈,别人听了一定会打瞌睡的!”

    这位妻子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了,她说:“如果这篇文章是投给报社的话,肯定算得上是一篇佳作。”换句话说,她在赞美丈夫的同时巧妙地表达出它并不适合演讲。丈夫听懂了其中的含义,立即撕碎了精心准备的手稿,并决定重写。

    由此例可知,有效更正他人错误的方法是:委婉地让他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即认同他做对的或好的方面,使他觉察到错误的部分。

    古埃及阿克图国王在一次酒宴中对他的儿子说:“圆滑一点。它可使你予求予取。”换句话说,不要对别人的错误过于敏感,不要执著于所谓正确的意见,不要轻易刺激任何人。

    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应当牢记的一句话就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别说你错了。”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因此,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可以避免偏离正道。

    其实,人人都可以养成自我反省和检查的习惯。即“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习惯。记得亚伯拉罕?林肯说过:“我相信自己决不至于老到在没有说话时仍能大言不惭。”正是他这样的性格赢得了共事者的尊敬和亲善。一个人犯了错误并无什么大不了,而不敢承认错误才是最大的悲哀。

    作家张晓风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个名叫“失败”的妈妈,其实不一定生得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找到那位名叫“反省”的爸爸。

    失败者的标志是把生活中发生的所有差错都

    归咎于别人,而成功者的标志是他们对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负责。不要总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于承认错误的人。

    当一个人能够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主动地承担责任而不是找借口推托时,世界就会为他让路。

    唐朝贞观年间天下太平,时日一久,唐太宗就渐渐奢侈起来,于是魏征的意见就越来越多。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就拉下脸来,但魏征仿佛视而不见,照样据理力争,往往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有一次,在早朝的时候,魏征与唐太宗为了某件事争得面红耳赤。

    唐太宗顾及自己的形象,勉强忍着没有当场发作。

    但是,一回到内殿,他便气冲冲地破口大骂:“总有一天,我要把魏征这个可恶的家伙杀掉!”

    长孙皇后问他为何此气愤,唐太宗回答说:“这个家伙总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羞辱我,我实在忍无可忍。”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不发一语,随即转身进了内室。

    不一会儿,她穿了一套朝觐的正式衣服,一走出来就对着唐太宗行跪拜祝贺的大礼。唐太宗不知她葫芦里卖什么药,便问她究竟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答道:“我听说,只有在英明天子的统治下,才会有正直无畏的大臣。魏征这样直言不讳,不正说明了陛下的英明吗?所以,我应该祝贺你才是。”

    长孙皇后的一番话使唐太宗清醒了许多。从此他非但不再嫉恨魏征,反而勉励他以后要多提意见,要继续揭短。

    后来,魏征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要求辞官返乡,唐太宗坚决不同意,并对他说:“金属掺在破石中就毫无用处,只有将它冶炼出来才能做成器具。我怎能让你告老辞职呢?”

    魏征病逝之后,唐太宗十分伤心,他在朝廷上叹息着对大臣说:“一个人以铜为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与行为举止;以历史为镜,可以明白历代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我曾经拥有这三面镜子,时时对照,以尽量减少自己犯错。现在,魏征去世了,朕丧失了一面好镜子。”

    此外,唐太宗还要求群臣效法魏征直言不讳的精神,认为施政有不妥之处,一定要勇于发出谏言。

    唐太宗与魏征君臣之间的故事,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原因正在于:唐太宗身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能做到勇于认错,善于采纳谏言。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刻意去追寻某种东西的时候,可能无功而返,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则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

    生活的辩证法,有时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差不多的。譬如,有的人想要建立威信,用尽办法却无法达成,但是,有时候放下身段承认自己的缺失和短处,反而会得到大家的敬重。

    还是唐太宗的故事:

    有一天,唐太宗心血来潮,问宰相魏征:“为什么历史上的君主,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征回答说:“能够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就是贤明的君主;如果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是昏庸的君主。例如,隋炀帝就是昏君,因为他不愿听到有人造反的消息,于是佞臣虞世基就投其所好,隐匿实情不报,结果导致国破人亡。”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颇为认同,于是广纳各方建言。

    还有一次,唐太宗对大臣们说:“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知道尧、舜贤明,桀、纣昏暴,可是为什么他自己还是那么昏庸呢?”

    魏征回答说:“一个好皇帝光靠天赋聪明和学识渊博是不够的,还应虚心纳谏,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隋炀帝自以为才智甚高,目中无人,谁的话也不愿听,所以他说的是和尧舜一样聪明的话,做的却是桀纣那样愚蠢的事,因而自取灭亡。”

    唐太宗听了,深觉有理,感叹道:“前世之事,后世之师。”

    唐太宗也确实接受了魏征的不少谏言,改正自己的一些过失,甚至有时行事,一想到魏征的批评就会改变做法。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出巡,吩咐属下必须准备好豪华车马与仪杖阵队,后来却突然改变主意,取消了出巡事宜。

    魏征问他是何缘故,唐太宗不好意思地说:“唉,我只是想到你一定又要批评我张扬、奢侈,所以取消了这次出巡。”

    唐太宗说完,与魏征两人四目对视,两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唐太宗并没有因为承认错误而损害了自己的威信,相反的,却使他成为流芳千古的旷世明君。在他主政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极少有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

    像唐太宗这样位高权重的帝王都能虚心检讨自己,我们普通人做到“该认错时就认错”,又算得了什么苛求呢?

    ■发生冲突之前先讲和■

    流于情绪的争辩毫无意义,但理智作用下的辩论却常常必须。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同见解的辩论过程往往是寻求真相乃至真理的过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