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末:重造大顺天 > 第357章商税变化
    对于士商们而言,他们所梦寐以求的东西,绝不是区区的钱财。
    在上千年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在潜意识中始终残留着士尊商卑的传统思想,那些即便通过捐纳获得官身的商人们,终究不会被社会的主流所接纳,人们只会将他们视作为暴发户,而士商们自己也为此自卑,希望让子孙进学来改变家族门第。
    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无论是经商的官僚,还是单纯的商贾,都在内心里铭记这一道理,他们即便在发家之后,也只会将财产进行政治性投资,从而为自己取得足够的政治保障,或者大量购买土地,转化为大地主,向士人阶层靠拢。
    对此,李晟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商人想要地位,那就给你们地位。
    一个参议员的身份,是受到华督府公开承认的官身,且拥有一定的政治特权,比如见官不拜,在触犯刑律后只有解除参议员身份才能被抓捕用刑.......除了这些个人的政治权利,商人们还可以参与到国家大政当中,甚至可以直接向华督府参议员提交议案。
    这种种一切,都表明了一点,那就是李晟在不遗余力地扶持工商阶层。
    顾言脸上带着些许担忧,他有点担心李晟的步子迈得太快,尽管参议员的实际权力并不大,可是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次离经叛道的挑战。
    “大都督,此策于长远而言,恐怕不是好事.......”
    李晟当然明白顾言的意思,让商人过度参与政治绝非好事,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经验教训,其中的典型便是吕不韦了.......
    “顾先生,这件事不用过于担心,况且参议员也绝非没有掣肘,不过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你们不妨先看看后面。”
    听到李晟这番话,沈绍安不由得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他继续向后面看去。
    在《江南工商总约》里,李晟借鉴了大量后世《资政新篇》的内容,其中政治方面还包括严禁贪污,禁止私门请谒,杜绝卖官鬻爵之弊,从而确保新政得以顺利实施,即‘由众下而达于上位,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
    除了政治方面,《江南工商总约》里的大篇幅是关于经济发展方面,其中主要分为几点,第一要发展交通,修筑各府各县道路,疏浚河道,以兴车马和舟楫之利;第二则是设立邮亭,办理邮政;第三是开采金、银、铜、铁、锡等矿及制盐等;第四是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奖励技术发明;第五是创立中央银行,发行新币;第六是联络西方国家,提倡与各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允许外国牧师和科技人员来华夏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但是不允许干预内政;第七是废除一切当下苛捐杂税,重定商税;第八点则是奖励对外探索发现,发现海外领土并描绘海图者予以重赏。
    在每一条下面,都有极为丰富的内容,详细讲述了其指导方针。
    但是,这般繁杂的内容给众人带来的第一印象却是极为震撼的,一切仿佛开天辟地一般,让他们得以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问题,他们用一种惊异的目光望着李晟,希望能够得到答案。
    沈绍安轻轻吐出一口气,他率先跪在了李晟的面前。
    “大都督,在下愿意为大都督,为华督府效力。”
    然而,李晟却是摇了摇头,他扶起了沈绍安,道:“此言何解?”
    沈绍安顿时一愣,便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在他看来,像这般优厚的条件,自然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恐怕必须要为他这个大都督效力才行,不说其他,光是那个废除当下一切苛捐杂税,在沈绍安认为这便是只有心腹才有的待遇。
    李晟却是摇了摇头,道:“你错了,在过去商人想要起势需要义父权力,通过权力来打压竞争对手实现垄断,可这绝非正常良好的商业环境,因此在我华督府下,是不会有这样的皇商或者是官商,所有的商人都是一律平等的,包括华督府旗下以及我本人旗下的商行,都是如此。”
    听到这番话,众人顿时有些怀疑,就算李晟所说的都是真心话,可是在革新军的地盘上,又有谁会将华督府下属商行和大都督的商行当成普通的商户呢?
    李晟微微皱眉,他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这一切还得慢慢来,不过今天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对于这般优厚的条件,沈绍安等士商自然不会拒绝,他们作为南直隶的主要商家代表,带头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也代表他们同意了上面的条款,不再执行过去旧有商税体系,而是采取了全新的商税体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华夏历代王朝税法多变,但是大体上形成土地税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以田赋作为税收的主体,商税通常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财税的补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秦汉直到唐初,中枢财政结构也出现过一定的变化,其中人头税在赋税结构中居主导地位土地税虽居次要地位,但是变化与人头税呈相反趋势,至于工商税的变化与人头税则是大体保持一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变化,即有宋一带,在总赋税当中农业税比例远低于此前的汉唐和此后的明清,而且以商业税为代表的非农业税则占据着越来越高的比例,这也被人视作为宋朝商贸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
    但实际上,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宋朝畸形的商税比例,却恰好反应了宋王朝对民间商业的打压,其工商业的发达程度,其实要远远弱于后来的明朝。原因就在于宋朝庞大的商税收入,实际上是中枢通过繁杂的专卖制度,来高度介入到商业活动中,通过酒、茶叶、食盐这些人民生活必需的大宗物资,来彻底扼杀了民间商业的活力,这一点与李晟所想要实现的重商主义完全是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