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纸嫁衣之缘起奘铃村 > 正文 杨玉环生死之谜5
    《新唐书·方技传》中就留有关于术士罗思远的记载。这个罗思远最大的本事就是隐身术。李隆基特地向他学习隐身术,但罗思远却故意留了一手。李隆基表演的时候衣带常常裸露在外边。李隆基为了能够学到全套隐身术,不惜在他的身上大把大把地花钱,却始终都未能如愿。恼羞成怒的李隆基命人用一块布单将他团团裹上,然后将他压到一根木头之下,企图将他置于死地。

    几天后,一个中使从四川回京的路上居然与罗思远不期而遇。罗思远的脸上并没有充斥着怨恨,反而挂着浅浅的微笑,说:“皇上就为了那点小把戏竟然如此残暴地对待我!”

    唐代文人郑綮的《开天传信记》也有过类似的记载,不过主人公却换成了罗公远,看来正史中的罗思远与民间大名鼎鼎的罗公远应该是一个人。

    一些学者猜测杨玉环很可能跟随罗公远藏匿于大霍山。山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宝峰寺,“马嵬之变”的时候,这座古寺就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如今寺院最后一进观音殿,原名叫作“娘娘殿”,据说逃难到此的杨玉环曾在此居住,殿前左右各有一株千年古柏,相传为杨玉环当年亲手所植。宝峰寺外左侧不远处有一个古龙洞,据说是罗公远修道之处。

    有的学者曾经做出这样的推断:当年“马嵬之变”时,无路可走的李隆基只得向精通幻术的罗公远求助。罗公远施展手段帮助杨玉环成功地逃过一劫,然后带着杨玉环远走高飞,来到大霍山。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杨玉环在李隆基以及杨国忠亲信崔圆的暗中庇护之下安然度过,其间她可能还曾与李隆基见过几次面,至少通过罗公远这个中间人,彼此之间始终保持着联系。都城长安光复之后,李隆基决意回京,但杨玉环却深知帝国新皇帝李亨对她和杨家人充满了仇恨,跟随朝不保夕的李隆基贸然回京很可能会遭遇不测,因此杨玉环决意留下来。

    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只得枉自慨叹“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很多学者认定杨玉环并没有像正史记载的那样真的在马嵬坡香消玉殒,很多推断貌似合理,很多传说颇为精彩,但历史的真相却只能有一个!

    大约在杨玉环死后一百年的时候,唐代诗人郑嵎曾经写了一首诗《津阳门》。他在这首诗的自注中对开棺之事有过详细叙述:“时肃宗诏令改葬太真(即杨玉环),唯高力士知其所瘗在马嵬坡驿西十余步,当时乘舆卒遽,无复备周身之具,但以紫褥裹而窆之。及改葬之时,皆已朽坏。唯有胸前紫绣香囊中尚有冰麝香。持以进上皇(即李隆基),上皇泣而佩之。”棺椁之中的确有杨玉环的尸体,不过昔日倾国倾城的美人如今却变成累累白骨。至于北宋史学家欧阳修为何在编撰《新唐书》时去掉了“肌肤已坏”这句话,则因为年代久远而不得而知了,或许是他无意为之,或许是他不忍面对一代佳人化作一具枯骨的残酷现实吧!

    虽然杨玉环的确在“马嵬之变”死去了,但很多人难以接受这样一位绝代佳人在马嵬坡不幸遇难的残酷现实,难免会生出无限的遐想。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马嵬之变”时,高力士奉命将杨玉环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下。在当时如此混乱的场面之下,杨玉环的一些遗物被遗留了下来。驿站中的一个老太太偶然得到了杨玉环曾经穿过的一只锦靿靴。

    如果那只锦靿靴被老太太束之高阁,或许将会永远地沉寂在历史的最深处,可那个老太太却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每天进出马嵬驿的人很多,老太太决定将这些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行人发展成自己的客户。谁要想把玩一下杨玉环曾经穿过的鞋需要花上百钱。尽管如此,人们依旧纷纷慷慨解囊,因为他们觉得这只饱经沧桑的鞋似乎还带着主人的气息,通过它可以去近距离感受一下那位早已逝去的传奇女子杨玉环的风韵。

    那个老太太借助名人效应迅速暴富,其中固然体现了她善于营销的智慧,但更体现出了世人对香消玉殒的杨玉环无限的缅怀和追思,从心底里不希望她就这么匆匆地离去了。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后人为不幸的杨玉环杜撰或者附会了多种版本的人生结局,以至于使得她最终的归宿显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