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他应是发现自己无法站起来,于是只能一直坐在这里。想到他这么长时间一直怀着这种巨大的恐惧和无助独自呆在这个空荡荡的屋子里,心里一时有些发酸。
    深吸了一口气,我弯下腰,把手完全伸到了他的面前,声音放得更轻柔,“相信我,你能够站起来的。”
    他迟疑地看着我,终于慢慢地把手中的杯子放到了茶几上,然后把手放到了我的手上。
    将我的右手紧紧握住,他接着力,慢慢地占了起来。
    而我则是右手稳稳地不动,同时左手虚扶在他身侧,防止他随时跌倒。
    终于他站直了身体,我正要舒一口气,他却脚下一个踉跄,就要往侧边倒过去。
    我立刻左手一捞,将他完全揽入怀中,让他完全靠着我站稳。
    他把头抵在我地肩窝,慢慢调整着呼吸。
    我的手在他背后安抚性地轻拍着,同时用十分有说服力的语气平稳的说着,“你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轻型,四肢肌力会减退,但不会完全消失。刚刚只是坐得太久,所以一时没有得到力。以后有这种情况也不要慌,慢慢来,你是可以站起来的。”
    感到他抵在我肩膀上的头轻轻地点了点,呼吸也渐渐平稳下来,我的心里也是一松。
    刚刚他因为事出突然所以一时慌了手脚,此刻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应该能够理智地对待这种情况。
    事实上他的心理适应能力相当强,心态也调整得很快,这是许多成人都无法做到的。
    等到完全恢复过来后,他试着移动脚步往外走。
    期间我握着他的手一直没有松开,直到走到了门口,他的手轻轻地动了动,我才默契地将手放开。
    之后我将他送回了病房,一路上他都低着头没有说话,我在他身边走着,同样体谅地没有多说什么。
    等打开自己的病房的时候,他已换上了轻松地神色,同自己的部员打起招呼来。
    我默默地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走进去,而是将门轻掩上之后,匆匆地去各个病房寻找高杉老师。
    或许,是时候考虑更改他的治疗计划了。
    一路上我的脑袋里飞快地转着各种方案,不经意间瞥到了窗外暗沉沉的天色。
    一如我沉下来的心。
    NO.10
    今天刚好是周六。
    幸村父母得了闲,便干脆带了幸村小妹来医院看他。
    小姑娘今天刚五岁,长得很是可爱。只是有些男孩子气,别人说话如果太复杂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便会被完全当作没听到地无视过去了。
    我没有什么与小孩子相处的经验,也不太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逻辑。早上在病房与他的父母寒暄过后试图逗一逗这个小姑娘,结果十句里被其无视了九句,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摸着鼻子走了。
    我总觉得最后我逃走时幸村看我的眼神是在幸灾乐祸。
    回到办公室后我开始调出大量相关病例。之前与导师商量要改治疗方案后,导师便让我整理一份报告出来,计算出手术的成功率。
    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告诉幸村,这几天我只是拼命地看病例和相关治疗过程,查了大量的资料,尽可能地想要把手术成功率提高哪怕一个百分点。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30%。再也没有提高的余地。
    我有些沮丧,把身体完全瘫在椅背上,一边疲惫地揉着鼻梁,一边考虑着该怎样告诉他。
    然后我突然感到有人在拉我的裤腿,低头一看,发现幸村家的小妹正扒着我的腿奋力地想爬上我的膝盖的样子。
    忍不住又微笑了起来。
    双手架着她的腋下一把便将她高高举起,然后放到了自己的膝盖上。
    然而小姑娘爬上来后并不安分,拼命往前拱,要用手抓我桌子上的文件。
    我当然不能让她碰到,连忙便把她抱回来并起身站了起来。
    想到她的父母可能现在说不定在着急地找她,我决定快点把她送回去。
    幸村小妹或许也理解到了桌子上的东西是不能碰的,眼神恋恋不舍地看了那些摊开的文件夹最后一眼,倒也懂事的没有闹起来。
    有些好笑于她怎么会对这样的东西感兴趣,我一边抱着她往外走,一边笑着问道,“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父母会担心的啊。”
    她仍是在我的臂弯上左顾右盼地张望,完全没有理我的意思。
    我尴尬地僵了僵,突然想起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很多时候对“你”、“我”这样的词概念比较模糊,叫她的时候最好用名字。
    回想了一下幸村是怎么叫她的,我试探着喊道,“小晴?”
    果然她立刻把头都转了回来,一双眼直直地望着我,认真地等着我说话的样子。
    我尽量温和地笑了笑,“小晴怎么跑出来了?你哥哥那边呢?”
    她应该是有一定辨识力和记忆力的。在这一点上不可小觑一个五岁的孩子。她应该还认得我,不然不会毫无防备被我抱走。
    只是在逻辑力上,5岁的孩子显然还不够好,说话常常前言不搭后语,而且部分时候答非所问或者干脆无视了问话。
    显然的,此次她仍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突然说了一句,“你是医生桑么?”
    小孩子说话总是拖得很长,咬着发音,字正腔圆的,很是可爱。
    我又忍不住笑了起来,用逗小孩的语气道,“是啊,小晴今后也想当医生么?”
    ……
    Orz。
    显然我又失败了。我不该问一个5岁的孩子有关将来的问题,对于未来的问题显然她很茫然,6-7岁才是逻辑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