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理解。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考取理想的大学;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孩子找到如意的工作;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赚取了一百万。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柏拉图为开讲“幸福”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明星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繁荣的观点而开设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春秋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去传播他对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宗教和哲学无不涉及关于幸福的问题。

    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但是当今社会中,对幸福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最近一项调查也表明,将近45%的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儿童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上升。根据中国卫生部的报告:“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一位幸福心理学的权威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幸福呢?”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非常容易的。但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而他们都开始在幸福心理学中寻找答案。

    大部分的自助材料都有“保证多,效果少”的通病,原因是它们缺乏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相反,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验与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也正是因此他们所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

    正因为幸福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幸福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书籍、讲座或是网络),有时候可能会类似那些自助学大师的想法,简单而且非常容易实施,但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又与自助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

    幸福心理学家深入探究现象本质及事实真相,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还有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幸福心理学家们与其他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正是为了找出纷繁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来自于他们的研究结果,而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帮助了我。

    今天,关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已经知道得很多,只是这种认知仍无法直观地去理解。无数关于这种认知的文章因为太专业而难以理解,还有一些认知则从未披露过。这些认知根本无法有逻辑地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片,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加以利用,而这就是我想借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你读到人们对于幸福这种错综复杂的感觉进行的科学探索时,你也许会很吃惊,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人类对于不幸的研究。临床心理学家一向关注不良的感觉,很多年来,那些脑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地找到了愤怒、恐惧和沮丧的根源,他们的研究使整个社会获益匪浅。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脑研究人员对人类的美好感觉产生了兴趣,没多久他们就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许多东西不久前还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今却在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崭新的影像技术让脑研究人员能够观察人类思考和感觉时大脑的变化情形,并且让这一切变得很直观,譬如当我们思念所爱的人时,大脑中喜悦的产生过程。另外,分子生物学也揭示,我们的1000亿个脑细胞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心理学的探索再次证明,内心世界的变化将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所有这些对美好感觉的认知已能拼合成一个整体。

    今天,我们可以来看看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幸福多,还是不幸多呢?幸福可以遗传吗?当幸福释放时,愤怒会自动消失吗?人类可以延长美好感觉的时刻吗?金钱能使人幸福吗?我们是否可以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呢?什么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针对这些提问,脑研究人员有两种崭新的见解:其一,涉及大脑中产生幸福的部位。我们的大脑里早就安置了连接高兴、兴趣、精神快感的“电路”--我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系统,所以,就像我们带着语言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我们的美好感觉也被编程了。这个发现就像20世纪的弗洛伊德一样,用其深不可测的下意识理论塑造人类的形象。

    另一种见解更出乎意料:一个成年人的大脑还将继续变化。而当我们一直在学习时,我们大脑里的转换电路发生了变化,新的联结在神经细胞之间出现。借助显微镜,人类可以观察到颅脑中的这些变化。

    不仅是思维,而且恰当的冲动也正在推动着这种变化。这意味着通过正确的训练,人类可以提高其创造和获取幸福的能力。为了获得美好感觉,我们能够提高自我的素质,这就像我们学会一门外语一样。

    由于受基因研究的吸引,一段时间以来,到我们的遗传物质中去寻找对我们共性和个性的解释已成了一种趋势。很容易忽略的是,这个与生俱来的馈赠只能在与我们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基因。

    绝不是每个不幸福的人都会得心理疾病,但是日常的沮丧和抑郁两者的关系比人们一直以来认为的还要密切。两者是大脑中相似过程的结果,应该相互控制。抑郁的流行表明我们多么需要一种幸福文化。

    快乐不仅作用于精神,而且首先作用于身体。不幸毁灭一个人,而幸福则让人更健康。新的研究工作将目光投向科学家长期忽视的领域---身体和精神的关系。持续的恐惧和沮丧意味着压力,压力提高了死于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概率。谁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加强对愉快经历的体验,谁就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愉快的感觉可以减轻压力,可以减轻压力影响健康的不良后果,甚至可以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幸福的感觉可以提高创造力,因为在大脑中,思维和感觉是一块奖牌的两面:幸福的人更具创造力。许多的调查表明,幸福的人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幸福使人聪明,这种作用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积极的感觉促使大脑中的神经元联结生长---喜悦随之通过新的联结进入我们的大脑。

    幸福的人是和蔼的人,他们较细心,并且乐意欣赏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致力于为大家共同的福利而工作,努力帮助所有的人维护他们的权利。幸福是生活的目标,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路。消极情绪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积极的情绪则拓宽了发展的可能性,幸福是生动的。

    只有幸福的人才能找到幸福。虽然我们的大脑按照同样的结构图构成,因此我们以相似的方式体验所有的喜悦和乐趣,但区别在于,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感觉。最终,每个人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

    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优化发展自身的天赋,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只为自己而活着,社会应创造这样的条件让公民能够追求幸福:那里是一个集体,有公正,有自由而约束的个人生活,机会均等,人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问题还在于,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需要一种幸福的文化,增加人类的幸福是可能的,在古代,人们将一切经历和感觉都归结于神,如今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应归功于神经科学,在神经科学的指引下,毫无疑问,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一般人对幸福的一个误解是,觉得某一样东西可以终生改变他们的幸福感,比如说一本书或是一个老师,一个梦中情人,某件事情的成功,一个奖品或一个伟大的发现。当然,以上的事情确实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但它们都不是永久的。如果去相信这些神话,只会导致失望。任何幸福的生活,决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情或改变,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无论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历,还是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

    如果想要实现幸福的生活,想要发挥追求至高财富的潜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接纳“就是现在”的理念,也就是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那些普通而平常的小事情。好比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那样。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透过本书你将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同时,讲述了名人们眼中的幸福是个什么样子,从而让我们能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幸福的真切内涵,最后,我们还就幸福是如何产生的,进行了探讨。

    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仅阅读本书(或是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会有什么捷径,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的内容包括了反思和行动才行。

    没有实际行动,仅仅看书是不行的,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书里,你会经常看到“反思”(而不是一般地休息一下)。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给自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和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暂停的话,则大部分内容因为不能被具体化,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书中除了“反思”时间之外,在每一篇结尾部分还有较长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更加深人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在所有练习中,有些练习可能你会特别喜欢,比如写日志可能比冥想更适合你。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和舒适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开始慢慢进行其他练习。这些练习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更多的练习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益处。这些练习很简单,但是却有重要的实际效果;确实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

    刘振中 主编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希望你也喜欢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理解。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考取理想的大学;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孩子找到如意的工作;对有的人来说,幸福是赚取了一百万。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柏拉图为开讲“幸福”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明星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繁荣的观点而开设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春秋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去传播他对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宗教和哲学无不涉及关于幸福的问题。

    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但是当今社会中,对幸福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最近一项调查也表明,将近45%的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儿童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上升。根据中国卫生部的报告:“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一位幸福心理学的权威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幸福呢?”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非常容易的。但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而他们都开始在幸福心理学中寻找答案。

    大部分的自助材料都有“保证多,效果少”的通病,原因是它们缺乏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相反,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验与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也正是因此他们所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

    正因为幸福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幸福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书籍、讲座或是网络),有时候可能会类似那些自助学大师的想法,简单而且非常容易实施,但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又与自助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

    幸福心理学家深入探究现象本质及事实真相,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还有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幸福心理学家们与其他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正是为了找出纷繁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来自于他们的研究结果,而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帮助了我。

    今天,关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已经知道得很多,只是这种认知仍无法直观地去理解。无数关于这种认知的文章因为太专业而难以理解,还有一些认知则从未披露过。这些认知根本无法有逻辑地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片,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加以利用,而这就是我想借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你读到人们对于幸福这种错综复杂的感觉进行的科学探索时,你也许会很吃惊,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人类对于不幸的研究。临床心理学家一向关注不良的感觉,很多年来,那些脑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地找到了愤怒、恐惧和沮丧的根源,他们的研究使整个社会获益匪浅。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脑研究人员对人类的美好感觉产生了兴趣,没多久他们就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许多东西不久前还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今却在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崭新的影像技术让脑研究人员能够观察人类思考和感觉时大脑的变化情形,并且让这一切变得很直观,譬如当我们思念所爱的人时,大脑中喜悦的产生过程。另外,分子生物学也揭示,我们的1000亿个脑细胞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心理学的探索再次证明,内心世界的变化将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所有这些对美好感觉的认知已能拼合成一个整体。

    今天,我们可以来看看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幸福多,还是不幸多呢?幸福可以遗传吗?当幸福释放时,愤怒会自动消失吗?人类可以延长美好感觉的时刻吗?金钱能使人幸福吗?我们是否可以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呢?什么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针对这些提问,脑研究人员有两种崭新的见解:其一,涉及大脑中产生幸福的部位。我们的大脑里早就安置了连接高兴、兴趣、精神快感的“电路”--我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系统,所以,就像我们带着语言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我们的美好感觉也被编程了。这个发现就像20世纪的弗洛伊德一样,用其深不可测的下意识理论塑造人类的形象。

    另一种见解更出乎意料:一个成年人的大脑还将继续变化。而当我们一直在学习时,我们大脑里的转换电路发生了变化,新的联结在神经细胞之间出现。借助显微镜,人类可以观察到颅脑中的这些变化。

    不仅是思维,而且恰当的冲动也正在推动着这种变化。这意味着通过正确的训练,人类可以提高其创造和获取幸福的能力。为了获得美好感觉,我们能够提高自我的素质,这就像我们学会一门外语一样。

    由于受基因研究的吸引,一段时间以来,到我们的遗传物质中去寻找对我们共性和个性的解释已成了一种趋势。很容易忽略的是,这个与生俱来的馈赠只能在与我们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基因。

    绝不是每个不幸福的人都会得心理疾病,但是日常的沮丧和抑郁两者的关系比人们一直以来认为的还要密切。两者是大脑中相似过程的结果,应该相互控制。抑郁的流行表明我们多么需要一种幸福文化。

    快乐不仅作用于精神,而且首先作用于身体。不幸毁灭一个人,而幸福则让人更健康。新的研究工作将目光投向科学家长期忽视的领域---身体和精神的关系。持续的恐惧和沮丧意味着压力,压力提高了死于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概率。谁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加强对愉快经历的体验,谁就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愉快的感觉可以减轻压力,可以减轻压力影响健康的不良后果,甚至可以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幸福的感觉可以提高创造力,因为在大脑中,思维和感觉是一块奖牌的两面:幸福的人更具创造力。许多的调查表明,幸福的人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幸福使人聪明,这种作用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积极的感觉促使大脑中的神经元联结生长---喜悦随之通过新的联结进入我们的大脑。

    幸福的人是和蔼的人,他们较细心,并且乐意欣赏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致力于为大家共同的福利而工作,努力帮助所有的人维护他们的权利。幸福是生活的目标,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路。消极情绪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积极的情绪则拓宽了发展的可能性,幸福是生动的。

    只有幸福的人才能找到幸福。虽然我们的大脑按照同样的结构图构成,因此我们以相似的方式体验所有的喜悦和乐趣,但区别在于,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感觉。最终,每个人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

    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优化发展自身的天赋,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只为自己而活着,社会应创造这样的条件让公民能够追求幸福:那里是一个集体,有公正,有自由而约束的个人生活,机会均等,人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问题还在于,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需要一种幸福的文化,增加人类的幸福是可能的,在古代,人们将一切经历和感觉都归结于神,如今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应归功于神经科学,在神经科学的指引下,毫无疑问,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一般人对幸福的一个误解是,觉得某一样东西可以终生改变他们的幸福感,比如说一本书或是一个老师,一个梦中情人,某件事情的成功,一个奖品或一个伟大的发现。当然,以上的事情确实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但它们都不是永久的。如果去相信这些神话,只会导致失望。任何幸福的生活,决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情或改变,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无论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历,还是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

    如果想要实现幸福的生活,想要发挥追求至高财富的潜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接纳“就是现在”的理念,也就是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那些普通而平常的小事情。好比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那样。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透过本书你将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同时,讲述了名人们眼中的幸福是个什么样子,从而让我们能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幸福的真切内涵,最后,我们还就幸福是如何产生的,进行了探讨。

    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仅阅读本书(或是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会有什么捷径,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的内容包括了反思和行动才行。

    没有实际行动,仅仅看书是不行的,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书里,你会经常看到“反思”(而不是一般地休息一下)。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给自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和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暂停的话,则大部分内容因为不能被具体化,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书中除了“反思”时间之外,在每一篇结尾部分还有较长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更加深人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在所有练习中,有些练习可能你会特别喜欢,比如写日志可能比冥想更适合你。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和舒适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开始慢慢进行其他练习。这些练习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更多的练习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益处。这些练习很简单,但是却有重要的实际效果;确实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

    刘振中 主编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希望你也喜欢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