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金银,无非都是内务府准备的惯常赏赐,特别的是那一个小小的织锦盒子里,放着一对熠熠生辉的明珠,照得满室亮堂。她的神情凝滞一瞬,便豁然抬头,直直地往苏培盛平静的面孔上看去,只见他神色一派安然,目光却不自觉地移开了。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明珠、也叫宝珠,这难道是一种偶然吗?
    “……拜谢万岁隆恩。”
    她谢恩,声音轻轻的,平静而又柔和,仿佛不过是收到了寻常的东西。
    苏培盛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便离开了,宝月置若罔闻,她盯着那两箱东西,慢慢伸手打开了那个锦盒。
    那是一对完美无瑕,光滑可鉴的珠子,宝月依次拿起,两颗都细细看过,却并没有出现她想要看到的,这一对价值连城的小东西上头并没有内务府造办处的烙印。它们忽然变得无比烫手,仿佛一道深渊一般的目光,沉重地落在她的腿上,却仍然穿过素面的厚重冬装,在她的皮肤上留下难以忽视的温度。
    她的心高高悬起,那是一种渺小生物面对巨兽本能的慌张,是凡人看到巨大的太阳接近眼前的惶恐。她抖着手拾起那对明珠,用力地将锦盒盖上。
    旨意上说,仰承皇太后慈谕,那么无论如何她都得去慈宁宫谢恩问安。但非常之尴尬的是,太后并不愿意搬到先朝太后所住的慈宁宫去,仍然在永和宫里不挪窝,显然是在和新帝别苗头。她被新帝晋封,却说是太后旨意,真能被太后传召接见吗。
    无论如何,宝月第二日仍然出现在了永和宫之外。
    “娘娘这几日身子不爽,只怕不能见您了。”周嬷嬷欠身,抱歉地朝她笑笑。
    宝月抿了抿唇,她并不想搅入这对高高在上的母子间的纷争里,哪一个她都开罪不起。她在雪中跪下,正欲在殿外磕头行礼,也算周全了礼数,这时身后忽然由远及近地传来了清亮的击鞭声,是皇帝御驾到了。
    皇帝从御辇中下来,他与她擦身而过,带起一阵馥郁的沉水香气,目光只点水一般地在她头顶的空气中停留一瞬。一个皇帝要做什么的时候,即便面对他的是太后,也不能拒绝,永和宫的大门很快为他们而敞开,宝月就这样轻易地被带了进去。
    “还以为皇帝口中的太后是孝懿皇后呢,怎么还要来拜会我?”
    太后身着一身素衣,冷冷地打量着皇帝,宝月也曾与从前的德妃娘娘有过不多不少的交集,从没见过她这副模样。只是她虽然是质问的口气,却避开了皇帝的目光,无端显出几分色厉内荏来,宝月默不作声地行礼,只愿太后就当没她这个人。
    “皇额娘何出此言。”皇帝托着茶盏,仿佛他才是殿中的主人。
    “我可不记得我下过什么册封的旨意,若我的谕旨这样有用,怎会连永和宫都出不去。”太后连在座的宝月也不顾,便与皇帝撕破了脸皮,“先帝尸骨未寒,你就这样对待父母兄弟,竟不觉得羞愧吗!”
    “儿臣愚笨,不是皇额娘不愿见朕吗?若非赖此事,儿臣如何进得来永和宫的门?”皇帝带着淡淡的疑惑反问。
    说的倒像是真的似的,宝月低着头。
    太后一时被这黑白颠倒的话堵的哑口无言,她恨声道,“你不必再说什么虚情假意的话,要我在天下人面前给你做面子,你就叫十四来见我!”
    宝月大惊失色,事关这对天家母子的机密,这些话可不是她该听的了,太后难道还真忘了这儿有个外人么!她往周嬷嬷那儿看去一眼,果然也见她神色犹豫地瞧着自己。
    “这恐怕不行,”皇帝轻瞥了周嬷嬷一眼,正欲上前提醒太后的周嬷嬷便被慑在原地,“十四弟如今留在景山为汗阿玛尽孝守灵。”
    “你!他是你的亲弟弟啊!你是一点脸面体统也不顾了,”太后目眦欲裂,“和太妃还在这儿看着呢!”
    她并非真忽视了这么大一个宝月坐在这儿,不过是以为有个人在,皇帝还会做做仁孝忠义的假样子。
    “朕险些忘了,”皇帝这才望来轻飘飘地一眼,“请和娘娘先行。”
    和娘娘又是什么称呼,这三个字莫名在他口中显出几分含混不清的暧昧来。宝月却如蒙大赦,等不及周嬷嬷来扶她,便立刻从凳子上起来冲了出去,一路疾行到殿外,才觉得自己终于喘过来一口气。
    看着那一团白影飞快地窜了出去,皇帝兴味地一挑眉,真像只兔子。
    “儿臣听闻皇额娘近来茶饭不思,体弱难行,才不愿迁宫,须知十四还在景山呢。”他放下茶盏,撂下这话便起身走了。
    这是拿十四的性命来威胁她的意思了,太后颓然坐下,趴在桌上默默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