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赵家天下+番外 > 第213页
    每天,赵正煊都会站在赵允让背后,偶尔顺着赵允让的视线眺望远处,偶尔看着越发瘦弱的身体无声叹气,然后在饭点和休息时间发出提醒。
    “我快撑不下去了……”
    被噩梦惊醒的赵允让蜷缩着,双臂抱着头,额上满是冷汗,眼神空洞。
    那样渴望安慰的脆弱姿势让人忍不住产生拥抱的冲动,赵正煊知道王爷的意识很模糊,即使他给予安慰,赵允让第二天醒来也未必知道。
    可是,只要他踏过雷池,无论能否熬过这一劫,他都将难以自处:死,无颜见师长;生,愧对教养之恩。
    更何况,他们两人之间,完全没有外人插足的余地。
    赵正煊只能站在离床三尺的地方,双手紧握,一遍一遍地说:“他会回来。”
    最后,他真的回来了。
    最初的那百名禁军,回来的也不过七人。
    经过隔离和诊断,赵正煊怀着敬畏的心情询问他们的经历。
    孤军深入,屠戮村民,这些军事上的意义在制造天灾的对比下都已经震惊不到赵正煊了。
    谈话间,一名士兵忽然问道:“头儿和王爷在一起?”当时他们在辽国乱窜时冒充匪徒,自然用黑话。
    赵正煊答:“是,师父被王爷接去治疗伤势。”
    “不,我说的是那个‘一起’。”
    赵正煊一惊,脸上飞快闪过的慌乱被那士兵瞅个正着。
    “原来你早就知道! ”士兵像是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一样,他见赵正煊神色变化,立即解释道,“头儿以为自己活不到回大宋的时候,就和我们瞎聊,教了不少审讯的技巧,连他喜欢男子的秘密都说了。嘿,你这徒弟怎么那么不顶用?一试就试出来了。”
    “……”赵正煊用沉默表示自己的嫉恨,怀着虚心请教的胸怀像士兵旁敲侧击,倒是学会了诸多阴谋诡计。
    熟了之后,士兵们的嘴里就会时常爆出粗口。有的新鲜有趣,有的低俗浅薄。
    “不知道王爷长得怎样,上次在京城也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他长相销魂么?否则怎么会让头儿着迷?”
    周围发出了此起彼伏的哄笑和咒骂。
    “你给我滚,马不停蹄地滚。”
    “既然孔圣人不能解决你,老子亲自来! ”
    据说以上都出自他那个阎王师父之口。
    吵闹让人心烦,赵正煊用最幼稚但却最有效的办法让他们停止了这个话题,带着半分玩笑半分认真威胁道:“我去告诉我师父。”
    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十分一致:畏惧而鄙夷。
    “不过,的确很销魂。”这句,完全出自真心。
    ——可惜那种幸福只能由一人独享。
    赵正煊默默在心里补上。
    仁宗即位后,赵正煊被王爷单独叫入书房。
    对于生父死亡的真相,他其实并没有感到意外,仔细回想,堂堂王爷怎么会特别关注一个罪人之子,除非自己当初有出众的地方,或者王爷心怀愧疚有意补偿。
    “小瓶子有意收你为义子,你姓赵的话,即使日后出仕了人们也只会记得你是王府的家奴,在朝堂上总会低人一等。”
    “还是改回旧姓吧。”过去的自己其实一直在畏惧面对那些不光彩的过去,卑贱的身份,不名誉的天罚罪名,但时过境迁,他已经能够理解师父的选择。
    赵允让以为他还在介怀,目露担忧。
    “您更担心师父,是吗?”
    王爷先是惊讶,接着是坦然:“我也不希望你受伤害。”
    忍不住微笑:“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注)”
    他想骤然瞪大眼的赵允让是明白的。
    直面过去也是一种告别往事的方式——那么,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诗句来自《越人歌》,传说越女为了表达爱慕所作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第122章 赵祯番外
    案上全是反对新政的折子,赵祯心中烦闷,悔不该过于急躁将裁减官员重建官制的计划早早提出,这倒好,前方将士磨刀霍霍吵嚷着要北上收复燕云,后方也开始为自身利益和自己过不去。
    满纸都在指责自己此举荒唐,赵祯冷笑,哼,国库每年大半的收入都耗在冗官冗军上,而且这个数字还有日渐增长的趋势。每年科举不断招人,旧官员年年晋升,而就算告老还乡的前任仍然伸手向朝廷要银子……再这样下去,恐怕早晚有一天会坏事。
    赵祯在奏折里翻翻拣拣,看了寇相和丁相的折子。
    前者让他叹息,这倒不是因为寇准不赞成裁官,而是大半篇幅满是对自己鲁莽的指责——指责也就罢了,你倒是委婉些啊!
    后者更让赵祯无奈,丁相从头到尾没有说一个反对的词语,但每列都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一个观点:裁员?门都没有!
    赵祯觉得奇怪,怎么少了一份?转念他又想到,周平必是定期生病去了。
    关于周平,赵祯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来形容他。刚即位时他面对的是外戚与丁党勾结的朝局,寇相过于刚直,炮竹一样的脾性将原本可以站在自己这边的曹利用枢密使赶到了对立面,可用之人少之又少。若不是周平献计,联合了诸多藩王势力,他这个皇帝就会完全变成摆设。
    直到大婚之后,赵祯才明白周平掌控的力量。一开始,他是气愤的,因为如果早些直到暗卫的用处,他也不必忍气吞声那么多年,后来想通了,他才对周平之举感到深深赞同,因为年轻的自己指不定会用这股力量做出捅破天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