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 第十四章 行动意味着坚持
    132.多站起来一次就意味着成功

    日本人中田修曾在驻日美国军队中当过仆役,做过黑市小贩、印刷公司职员,走马灯似地换了十几次工作。不是被辞退就是工作不太好经常流落街头。一次,他徘徊在东京的一条街巷,感到万念俱灰,决心卧车自杀以结束自己的无限烦恼和痛苦。

    他躺到街巷中间等待死神的召唤。一辆黑色的小车急速地驶来,却在就要轧上他时刹住了车。车上的人朝他大喊了一声:“站起来,到一边去!”

    “真是不走运,连就近结束自己生命的方便都不给。”中田修暗骂一句,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准备到一街之隔的河边去完成这件事情。正在他站起来要走到河边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旁边不远有一块写着“垒泽设计研究所”的招牌。这块招牌唤醒了他——我为什么不能回头再去当一名印刷公司的职员呢?就在这一瞬间,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原来,中田修在印刷公司工作时,就被公司职员优厚的待遇迷住了。为了摆脱饥饿,中田修下决心做个设计师,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当时并没有学习设计的学校,中田修便利用工作的方便,把设计公司的作品带回家研究,自学设计方面的书籍,坚持了半年,他终于学会了设计技术。

    在放弃了自杀念头后,中田修认真地想办法完成自己的心愿。没有雄厚的资金,他通过报纸的“读者栏”招收学生。开始只办“周日教室”,以后又租借公共场所作为教室,以容纳更多的学生。为筹措办学资金,他把“前金制”引人学校的建设之中。所谓“前金制”就是预收款。慢慢地,一个正式的设计学校就形成了。

    到1959年4月,“东京设计所”在大阪成立。起名东京,是为了纪念东京那间挽救了中田修性命的设计所。后来,在中田修苦苦经营下,“东京设计所”终于成了日本一流的设计研究所。

    【行动法则】

    行动,一定要行动,才能从痛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

    133.决不能放弃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人邱吉尔来演讲。三个月以来,媒体一直没有停止过炒作,各界人士翘首以盼。

    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的成功秘诀。

    邱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我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

    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这几句话,他就走下了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青年时人要有敢拼、敢闯,不惧怕困难的精神,要用自己的勇气征服生活。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少小离家,云山苍茫,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在他动身之前,前去拜望本族的族长,请求给些指点。

    老族长正在临帖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随手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求教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早已人过中年,他有些成就,也有些遗憾。归程漫漫,近乡情浓,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

    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封套来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封套,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不要后悔自己失去太多,不要后悔许多事不尽人意,应该相信前面还有机会!

    【行动法则】

    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

    134.做事不要像程咬金耍斧头

    众所周知,程咬金家住山东历城斑鸠镇,年轻时,他身长力大,性情莽撞,喜欢闯祸,动辄与人厮打,当地人个个怕他,都唤他“程老虎”。后因寻衅打死了一个捕快,问成大罪,缓决在狱。三年后逢隋炀帝大赦天下,得以出狱。但家贫如洗,生活无着,被尤俊达收留合伙打劫。尤俊达送给他一把64斤重的宣花斧,还教他斧法,但程咬金总是记不住,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他总共就学会了三招。即使如此,因程咬金身强力壮,勇力过人,有了这把神斧,也如虎添翼一般英勇。

    不过,程咬金如果遇上了能躲过他前三斧的人,就得赶快逃命,不然很可能就要吃亏了。

    有一次,秦王李世民杀了窦建德后,窦手下的元帅刘黑达兴兵犯关,要给窦建德报仇。他聘请了四位王子共破唐兵,其中三王手下的将帅武艺平平,屡败于唐兵。但南阳王朱登却谋略过人,武艺超群,唐兵很难制服他。一天,朱登到关下挑战,程咬金也不知朱登底细,自告奋勇去迎敌

    。两人互报姓名后,程咬金嚷道:“呀!你叫朱登乃是野种,不要走,看爷爷的斧吧!”说罢,他当头就是一斧劈下,朱登把枪一架;程咬金又一斧砍来,朱登人叫一声:“呵呀,好一员勇将!”话未了,程咬金猛地又是一斧,把朱登劈得汗流侠背,朱登见程咬金如此厉害,心中发慌,正待要逃。程咬金又一斧,朱登发现第四斧没有力量,第五斧、六斧更是无力。朱登大笑道:“原来是个虎头蛇尾的丑鬼!”朱登挺枪来战,那程咬金便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回手之力了。朱登趁势拦开程咬金劈来的斧头,扯出鞭来,打中了程咬金右臂,程咬金大叫一声“呵唷,小杂种,打得你爷老子好厉害”狼狈地逃进了关,惹得众人大笑。

    【行动法则】

    做事就要坚持到底,莫像程咬金的斧头——头三下厉害。

    135.沙漠中的弱者

    一伙人被困在沙漠之中,已经三天三夜没喝水了,为了不至于渴死,他们决定分头去寻找水源。为了不至于走散迷路,他们约定了如果某个人发现了水或是需要帮助,就向天鸣枪,其他人就会赶来。

    他们中的一位于是带上分发的5发子弹,腰别手枪,独自向东出发去寻找水源。这人大约向东走了五公里,便再也走不动了。其时中午的太阳毒辣辣地舔着地上的一切,这人心想:快发枪声叫他们来救我,不然我非死在这鬼地方不可。于是,他拔枪朝天打了第一枪。

    枪声响过以后,这人并没有盼到同伙来救自己,心想:肯定是他们没有听到自己的枪声。于是又向天上开了第二枪。

    第二枪响过好一阵子,仍不见有人影,这人开始着急了,心想:他们肯定听见枪声了,可却不来救我,真是见死不救,这一定是个早计划好的阴谋,这人想着,挣扎着朝回走,并向天上开了第三枪。

    第三声枪响过后,这人加快了往回走的步伐,心里开始咒骂起同伙来:这些谋财害命的家伙,设计好了圈套让我来钻,我死了,他们就可以分我的财产,抢占我的房子。我要诅咒他们全渴死,全被狼吃掉,全部热死在沙漠。“呼——”这人又放了一枪。

    第四声枪响之后,这人已经有些绝望了,他仿佛看到自己被困在沙漠之中,孤身独斗凶残的恶狼,最后,成千上万的恶狼们拖着长长的大尾巴,伸着长长的舌头,向自己扑来……“砰”,这人打出最后一枚子弹。

    当这人的同伴带着寻找来的泉水,从四方汇聚到枪声响过的地方时,发现这人早已倒在地上,他把最后的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

    头颅。

    【行动法则】

    有些人坚持不到最后,往往不是因为外部的原因,而恰恰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136.德兰修女的坚持

    德兰修女1910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家境十分良好。当她18岁时,第一次听到神的召唤,参加了“天主教传道修女”。一年之后,德兰修女移居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丽中学教书,后来在1944年成为该校校长。

    由于校长的责任重大,工作繁多,德兰修女积劳成疾,36岁那年便不幸患上肺结核,不能继续教书,她被送到喜马拉雅山山腰上一个叫大吉岭的地方疗养。

    就在前往喜马拉雅山疗养时,德兰修女第二次听到神的呼唤,指示她“放弃一切,与街上那些贫困的人共同生活,并为他们服务”。

    经过了足足两年的争取,德兰修女才获得天主教教廷的批准,离开圣玛丽中学而到加尔各答街上为贫苦的人服务。创办了今天我们所认识的慈善使命团。

    刚开始时,德兰修女放弃了她的所有,只身来到最贫穷的地区,没有屋住,没有朋友,没有助手,没有钱,没有安全,但她具有对神强烈的信仰。

    在贫民区里,德兰修女教那里的人唱歌祈祷以及一些工作技能。因为有了爱和尊严,慢慢地,贫民区的大人有了希望,小孩也不时唱着欢乐的颂歌。

    有一天德兰修女在一所医院旁边的街道上,发现一个垂死的病人在痛苦呻吟,原来因这人没钱,医院拒绝收容。德兰修女连忙去取药给他解苦。可是,当她回来时,那人已经气绝。

    这件事给德兰修女很大的冲击,她说:“他们比狗、猫还穷。”为此,她去晋见提督,请他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患病的、垂死的人找个容身之所。

    因为当时报社及舆论非常不满街上到处可看到被遗弃的、患病的人或垂死的人。提督也就帮德兰修女找了一家收容所。德兰修女终于成功地开设了慈善使命团的第一所慈善之家,收容那些被遗弃的、患病或垂死的人。

    德兰修女收容所的成功令很多印度教的人很生气,他们认为天主教占据了他们的地盘。提督于是对他们说:“如果印度教里面,有人能像德兰修女那样甘心为穷人服务,和他们一起生活,我就答应把她赶走。”但在印度教中怎么也找不出这样的人,印度教徒只好作罢。

    在这家慈善之家创办之后,其他慈善之家也陆续开设,不单专门为那些被遗弃的、患病或垂死的人提供服务,也专门收容其他被

    社会遗弃的人,如孤儿、麻风病人、爱滋病人、吸毒者和妓女等。时至今日,慈善使命团的慈善之家共有五百多所,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1979年德兰修女69岁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她对人类无私的贡献得到了世界的肯定。1997年,德兰修女心脏病复发,最后撒手人寰,享年87岁。

    【行动法则】

    德兰修女倾其一生精力为自己的信仰与目标而努力,她获得了成功令人尊敬。由此,也可看出坚持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

    137.把握精彩的过程

    在这个讲究时效的时代,每干完一件事,人们总先问结果怎么样。

    “认识你眼前的东西,那么隐藏的东西也会显示在你眼前。”很多人因为结果未卜就放弃许多事,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有的人虽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仍然全身心地投人,因为他们相信:只要用心去干,就不会失败。

    “天空没有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结果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枷锁,过程才是推动我们向前迈步的动力。

    毕田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在上学期间,对医学研究专心致志,并且积极从事实践活动。

    父亲对毕田的表现很满意,经常对他说:“看呢,我们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但过了一段时间,毕田对这项职业失去了兴趣,转而决心去外地求学,想成为名律师。临行前,父亲心痛地问:“你为什么放弃灿烂的前程,又从零开始呢?”

    毕田说:“前程我不感兴趣,我需要的是学习。”

    父亲问他:“你学律师干什么?不就是想当大法官吗?”

    毕田说:“我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只清楚现在该怎么去做。”

    毕田毕业后进了内殿法学协会。他刻苦钻研法律,几年后被招进律师界,可生活却无法保障,他只能是节衣缩食,经济十分紧张。

    三年中毕田几乎是靠家里的支援挺过来的。父亲劝他赶紧回头,继续从医。但毕田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一切。

    由于他在办理小案子时表现出众,守信用,一些人开始把大宗案子也交给了他。毕田办案的成功率达到98%。

    多年后,毕田成了声名显赫的主事官,戴上了最高封号——贵族这顶王冠。

    毕田依靠渊博的知识和顽强的意志,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生命的快感来源于长途跋涉的过程,天才真正的苦恼不是产生在成功之

    前,而是产生在成功之后。而一旦得到了仰慕已久的成功,或许会有更多的失落在等着你。

    莱克曾说:“追求真理的过程,胜于重视真理本身。”过程是美丽的,人只有在经历过程中,才会享受到乐趣和激情。

    死亡早在人出生时,就成为人的结果。人们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创造了超越生命的东西。创造的过程虽艰苦,但只有在经过了磨难之后,人们才能更透彻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行动法则】

    结果固然重要,但为了想像中的结果就放弃一切是愚蠢的。

    138.麦克的坚持

    麦克·瓦拉史是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在CBS主持的“六十分钟”是人人乐道的节目。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刚进入电视台的时候他是一名新闻记者,因他口齿伶俐,反应快,所以除了白天采访新闻外,晚上又报道七点半的黄金档。以他的努力和观众的良好反应,他的事业应该是可以一帆风顺的。

    不过很不幸的是,因为麦克的为人很直率,一不小心得罪了顶头上司新闻部主管。有次在一新闻部会议上,新闻部主管出其不意地宣布:“麦克报道新闻的风格奇异,一般观众不易接受。为了本台的收视率着想,我宣布以后麦克不要在黄金档报道新闻,改在深夜十一点报道新闻。”

    这个毫无前兆的决定让大家都很吃惊,麦克也很意外。他知道自己被贬了,心里觉得很难过,但突然他想到“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主要是在帮助我成长”,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表示欣然接受新差事,并说:“谢谢主管的安排,这样我可以利用六点钟下班后的时间来进修。这是我早就有的希望,只是不敢向你提起罢了。”

    此后,麦克天天下班之后就去进修,并在晚上十点左右赶回公司准备十一点的新闻。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详细阅读,充分掌握它的来龙去脉。他的工作热诚绝没有因为深夜的新闻收视率较低而减退。

    渐渐地,收看夜间新闻的观众愈来愈多,佳评也愈来愈多。随着这些不断的佳评,有些观众也责问:“为什么麦克只播深夜新闻,而不播晚间黄金档的新闻?”询问的信件、电话不断,终于惊动了总经理。

    总经理把厚厚的信件摊在新闻部主管的面前,对他说:“你这新闻主管怎么搞的?麦克如此人才,你却只派他播十一点新闻,而不是播七点半的黄金时段?”

    新闻部主管解释:“麦克希望晚上六点下班后有进修的机会,所以不能排上晚间黄金档,只好排他在深夜的

    时间。”

    “叫他尽快重回七点半的岗位。我下令他在黄金时段中播报新闻。”

    就这样,麦克被新闻部主管“请”回黄金时段。不久之后,被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之一。

    过了一段时间,电视界欣起了益智节目的热潮,麦克获得十几家广告公司的支持,决定也开一个节目,找新闻部主管商量。

    积着满肚子怨恨的新闻部主管,板着脸对麦克说:“我不准你做!因为我计划要你做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

    虽然麦克知道当时评论性的节目争论多,常常吃力不讨好,收人又低,但他仍欣然接受说:“好极了!”

    自然,麦克吃尽苦头,但他没说什么,仍是全力以赴,为新节目奔忙。节目上了轨道也渐渐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一些出名的重要人物。

    总经理看好麦克的新节目,也想多与名人和要人接触。有天他召来新闻部主管,对他说:“以后节目的脚本由麦克直接拿来给我看!为了把握时间,由我来审核好了,有问题也好直接跟制作人商量!”

    从此,麦克每周都直接与总经理讨论,许多新闻部的改革也有他的意见。他由冷门节目的制作人,渐渐变成了热门人物。他也获得许多全美著名节目的制作奖。

    【行动法则】

    相信自己的实力,即使经历种种障碍,只要你坚持下去,终将获得应有的成就。

    139.佛祖的觉悟

    佛祖乔达摩生于公元前653年,父亲是释迦族国王。他们的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麓。

    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婆罗门相者预言他会离家修游,成为一个出家苦修的圣人,并告诫不要让他看见任何不幸的事物,如落叶、死尸等。

    国王为了自己的王位后继有人就不让他离开皇宫,用无尽的奢华和享受围绕着王子,极力把他同现实的不幸隔绝开来。

    就这样,乔达摩长大了,只知道有富贵和享乐。

    后来,他又娶了同族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并有了一个儿子叫罗喉罗。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出了皇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他被车外的景象惊呆了——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

    他忙问驾车的人:

    “这个女人怎么了?”

    他被告知,每个人最终都会像这老女人一样变老变衰弱。

    继续前行,又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一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王子吃惊地领悟到每

    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一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被病、老、死牵扰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用眼睛注视着他,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问。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到了解脱。”

    这些发现唤起了王子内心对自己皇宫生活周围的一切的一种厌恶。

    他越来越感到强烈的不安。

    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在他思想深处,有着无法终止的不完美感觉和对不幸人们的不断增长的、难以抗拒的“同体大悲”。

    他想,当他周围的世界充满苦难的时候,他怎么能够置身于现在这种人为的幸福之中呢?而他又怎能忽视这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他心爱的妻子和儿子终将忍受老迈的痛苦和死亡的结局。

    乔达摩立志离家修行,带着解脱生死的宏愿,为获正果,矢志不渝。于是,在一个深夜,他望了熟睡的耶输陀罗和罗喉罗最后一眼,便迅速离开了王宫。他就这样抛开自己原有的一切,开始了自己修行的生活,这时他已29岁。

    出家后,乔达摩先后向二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寻求人生的至理。

    他与其他极端禁欲者一样,为了怕吃进小的生物而杀生,就只喝滤过的水;为了避免呼吸时吸进小虫子就带上呼吸面具;走路时小心翼翼以防踩到虫蚁身上;吃得很少,以减少“业力”的肉体欲望。

    六年的苦行使乔达摩的身体极度瘦弱,像一具行尸走肉。

    一天,当他在河中洗浴,突然疲乏无力地倒在水中。要不是抓住岸上垂下的树枝,乔达摩可能就会被缓缓的涓涓细流淹死。

    上岸后,乔达摩又瘫倒在岸边。这时,一名叫输伽陀的少女在河边发现了他,送他一杯羊乳。

    那天开始,乔达摩意识到苦行不能悟道,事实上饥饿和脱水只能让他心神散乱,干扰思维,至今仍一无所获,他决定放弃这种极端苦行的修行方法,重新去寻找一种新的境界。

    最后,乔达摩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正念端坐,发誓要了脱生死,到达“正觉涅磐”,不成功则不起座,“不证菩提,决不移身”。由于从先前的苦行以及更早的时候从哲人那儿习得的禅定的各种境界,乔达摩专心一念,很快进入冥

    思的高深定境。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七天),他已能够脱离感觉、情感和欲望,进入一种纯粹的清明之境。在第七天的早晨,他睁开眼,看到了天边的晨星。在刹那间,他证道了——在突生的极乐中,顿悟生死之源、灭苦之法及究竟极乐(涅磐,绝对的心灵平静)。

    自此,乔达摩成为佛陀(觉悟者),人们称他释加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成功了。

    【行动法则】

    伟大的人成功于伟大的坚持。

    140.坚持到底的甘甜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神仙邂逅,神仙传授给他们酿造一种极其醇美的酒的方法。

    叫他们选端午那天收割的米,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像每一个传说里的英雄一样,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跋涉过千山万水,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梦想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注定的时刻。

    等待的时间是如此的漫长,以至于他们甚至觉得那一天永远都不会到来。第四十九天终于快到了。两人整夜都不能寐,等着鸡鸣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了第一遍鸡鸣,过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遍,第三遍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立刻惊呆了——

    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般苦,使他所有的后悔加起来也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洒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个,虽然欲望如同一把野火在他心里慢慢地燃烧,让他按捺不住想要伸手,他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三遍鸡鸣响彻了天空。

    当他把瓮中的酒倒入口中的时候,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

    【行动法则】

    许多人成功,只在于他们多坚持一段时间。可能是一天,一个月,一年……!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