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爱

    爱有很多种,有儿童的爱,成年的爱,两性间的爱。儿童的爱大半就是喜乐。华氏认它是严格由遗传引起的三种情绪之一(另两者为恐惧和愤怒,是否还有其他种类的严格遗传的情绪,华氏也不能确定)。儿童第一次出现喜乐,无一定日期。达尔文说出生后第二月可见其标志性的表情——微笑,但更确定的喜乐发生在第九月,佩雷斯则说在第十二月。

    引发喜乐的刺激是抚摩皮肤,撩拨、轻摇或轻拍其身体。其反应随婴儿当时情形而不同。如正当啼哭,则转哭为微笑。稍大的儿童则出声笑,更大者则伸出两手作成人的拥抱姿势。

    儿童的爱首先向其母亲或乳母表示,母亲是儿童的快乐源泉。原始的爱只对供给快乐者而发。母亲爱儿童也是如此。

    母爱

    成年的爱可分慈爱、友爱和仁爱三种。慈爱不是人类独有,它也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情绪。麦独孤把它列为七种原始情绪之一(见第二章),只有最低级的动物缺乏这种天性。动物的等级愈高,慈爱愈发达。工蜂为稍高的动物,已知道照料其小蜂。在脊椎动物中,这天性已明显发达。鱼知看守其卵,驱逐能毁坏其卵的仇敌。鸟有营巢本能,巢为护卵而造。如卵被盗,甚至被摸,鸟即舍弃其巢。这天性到人类则发达至极:无数母亲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耗在抚育其子女身上,甘心为其子女受尽折磨、痛苦乃至死亡。母爱在人类生活中尤其重要,因为人类的婴儿时期比任何动物都长,须要其母的抚育和保护之处最多。

    世上有杀害婴儿的人,这种人好像完全缺乏爱子女的天性。其实这种事多半发生于产后数小时内,在尚未对子女产生概念、唤起母爱以前。母亲往往不要看见她将要舍弃的婴儿,而做此事的动机通常在于使之前所生的子女得以养活——这仍旧为慈爱。

    慈爱的刺激是自己的孩子,尤指弱小的婴儿。儿童年龄愈大,激发母爱的力量愈薄弱。那些爱大儿胜过小儿的,必另有原因,非本性如此。大儿或较美丽,或更能服从。儿过大,则爱孙。“抱孙欲”不知促成多少子女的早婚。成年而无子女者当爱他人的子女,或爱一弱小的高等动物。也有将这爱推广到一般人的,这叫作仁爱或博爱。

    爱子之情母远胜于父,古今中外各种族莫不如此。母见其子为自身分出的一部分,爱他等于爱自己。又认其子较自己更有希望,所以爱他常胜过自己。父子间没有这明显的肉体关系,故难产生像母亲一般多的爱。

    父爱

    有人说人

    类天性中只有母爱,父爱纯出于勉强。其实父爱也很自然,不过与母爱相形见绌罢了。或者既已有热烈的母爱,父爱便无大用,不到无母或危险时则无表现的必要。患难是爱情的试金石。子女患病,父亲难道不管?路上带领小孩讨饭的不只是母亲,冒死救儿的事通常都归功于父亲。在离婚法庭上争夺子女的事,夫比妻往往更激烈。至于教育子女,为子女择业以及择偶的责任,父亲更乐于承担。可见父爱已经理性化,母爱还处在冲动阶段。

    孝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先天本有的,子女爱父母的情绪则属后天习得。若听其自然,子女对父母即便不忤逆,多半也是冷淡,此种情形在不注重孝道的西方各国随处可见。我们的祖宗很早就知道这道理,曾用全力提倡孝道。孝道是我国几千年来教育的核心。作者曾统计旧日最有势力的一部教科书《四书》中讨论孝道的次数,共发现四十八次;讨论慈爱只有六句,散见于各章罢了。因为先贤深知孝道非教不可,慈爱则不学也能,用不着常提出讨论。孝道在今日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注重,欧美看父母像陌路人的风气,逐渐传到中国来了。

    报恩

    父母是施恩者,子女是受恩者,以常理而言,受恩者应当更加愿意和施恩者亲近,其实不然,施恩者反而更加愿意和受恩者亲近,其程度不下前者的数倍。不单在父母子女间是这样,凡是有施与受关系的人中莫不如此。因为施恩的意思,是要把自己一部分精神和物质寄托在他人身上。受恩者无异于是我的延伸物,我哪有不想念他的道理?受者既从未以任何事物寄托于施者身上,还期望他对施者终身不忘,实在是一件难事。天下无数忘恩负义的事,都可如这般解释。世上只有栽花的人最爱惜花,对他人手栽的花,我至多只做欣赏。报恩和孝敬父母都非自幼切实教育不可。

    如果我们感觉到对素来愿与亲近的人忽然产生厌恶,且唯恐因此与之决裂,则补救的方法莫过于多献殷勤。殷勤也许不足以使受者心回意转,但至少能减轻施者对受者的恶感。凡存心拒绝他人一切恩惠的,亦将受他人的冷眼和怨恨。

    友爱

    动物有乐群天性,人类更是如此。友爱便是伴随这天性而生的情绪。群居则快乐,离群则寂寞。被社会弃绝最痛苦。所谓“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

    一般说城市起源于人类对生命安全和交易方便的追求,哪知道暗中还满足了人生一个大欲望——群居欲望。有许多人明知道住在乡下比住在城市节省、舒服,而且他们

    的职业也没有住在城市的必要,却仍愿挤在城中。没有别种缘故,爱热闹罢了。试想,若是邀请许多明星到舞台演戏,台下看的就只你一人,我料你不到半小时便感觉不安,急忙要逃出来。他日某校开同乐会,表演者无非几个学友。等君到时座位已满,后面还站着许多人。我料你定将挤在人群中伸长颈项,提起脚跟而望,哪怕三四小时也不倦,结束后还在门外徘徊,不到观众全散不走。没有别的缘故,人看人罢了。那些选择星期日去游公园、购门票去看赛球的,都是这种心理。

    仁爱

    十八世纪哲学家有竭力否认仁爱是人类天性的。他们说母亲爱子女,是希望子女将来行孝,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岂知最下等动物也有母爱子、为子牺牲的事实。若在高等动物,除去性爱外,还有爱同类乃至异类的。“兔死狐悲”或许并不常见;但老牛舐犊、母鸡照料小鸡、母狗看护小狗,则为日常能见之事实。试问动物这种行为果真贪图些什么?一般人(不必是受过特殊教导的信徒或慈善家)施恩于噘嘴的灾民、患难中的仇敌、囚犯,甚至毒兽,又希冀些什么?自私自利的仁爱不能解释这些人的行为。越人视秦人的毒疮或不关心,假使他们有机会看见邻国的天灾人祸,必有动于心。赈灾会和红十字会的精神就在不分国界,一视同仁。心甘情愿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无论将来由他们一手缔造的幸福怎样美满,自身终究不能享受,何况欲造的幸福未必一定能获得。

    若一一计较得失,天下义务事业还有什么人肯做?总之,恻隐之心,人人都有。每个人发展的程度不同是可以的,说人根本没有这天性就错了,不仅爱的发展各人程度不同,人的一切天生的倾向莫不如此。仁爱是组织性爱、赞扬、尊敬等杂情不可缺少的元素。

    仁爱的生理

    仁爱生于同情,别于一切自私情绪。其生理状态近于喜乐:循环和呼吸加快,但不及喜乐时所加的多。这时两眼发光,便是循环加快的明证。各种分泌也有加增,尤其是女性的乳腺分泌。泪腺分泌加增则比较难以理解。仁爱何以能使两眼潮湿?人类流泪的原因很复杂,有时互相矛盾。它既可由心理的状态(例如忧愁、喜乐、爱)唤起,也可由纯粹机械的或生理的刺激(例如刺激结膜、咳嗽、呕吐)引动。达尔文曾考究婴儿因惊吓、疼痛、愤怒而发出的尖锐呼号,发现这时眼内脉管充血,以致眼眶肌肉收缩(为保护眼球,不得不如此),于是影响泪腺,产生反射活动。呼号压制以后,泪还流落不止。人在忧愁时循环迟缓,所

    以忧愁的初期往往无泪。这些都证明血压直接影响泪腺分泌。适才说过仁爱加快循环,所以流泪也是其自然结果。

    眼泪减轻痛苦,扫除人眼的外物如灰尘、小虫等。泪时两眼模糊,遮蔽一切凄惨想象。

    性爱

    性爱是一个人最晚发育的情绪,远比其他情绪重要,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对这一主题都不详加讨论。甚至有著书多卷而无只字谈到的。岂是本题过于微妙,不可随便讨论,还是认为被小说家研究无余,无须再多谈一句呢?或是认为亵渎,不愿污损纸笔呢?如果是这样,就未免太重视小说资料而失去科学家的态度了。

    性爱的生理

    性爱为进化最完备的情绪,其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很难指定。由冲动性质的爱到理智化的爱,其间有各种形状,各种表现。

    性爱包含喜悦和慈爱两种情绪,所以它的生理表现也和这两种情绪有相似之处。循环和呼吸加快,有时增加太快,以致影响其他机能。有互相吸引、互相抗拒等动作。手触、依偎、拥抱等,是其较猛烈的吸引动作。性器官也会有所骚动,强弱不等。性欲的神经中枢很难认定,已指明的只有脊髓腰段第四节,此枢被认为是控制性欲各种活动的中枢。割去下等动物的大小脑,此枢的作用仍旧。也有认为脑底的神经节附近为第二中枢的,但不能指定具体在何处。此枢和视觉嗅觉两中枢相关联,视觉嗅觉与性欲活动关系密切,或许就是这种原因。更有认为大脑皮质是第三中枢的,但也不能断定它是在皮质某部,或是散布于全皮质。有人认为是在头的后部,靠近嗅觉中枢,但很难证实。仅就人类目前确实知道的来说,性官受刺激,首先传到脊椎中枢,由此处反射于脉管、运动和分泌神经上,然后达于大脑皮质,从而产生意识。中间要经过另一中枢与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性爱的演进

    性爱的演变可分本能的、情绪的和理智的三个时期。生物界中,性欲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相当发达。即使是缺乏神经系的动物,甚至原生动物也有。纤毛虫将传种时,互相追求,用纤毛相触,紧贴其身,仿佛最高等动物的偎傍,后又离开,以便追求如前,反复若干次方行交合。有时连演几天才得一交。德儿伯夫坚持认为,性欲两原质——精虫与卵——的互相吸引状态,很像异性两动物的吸引,不过规模大小不同罢了。青年男性向女性的追求与精虫向卵的追求,属于同一本能作用,受同一自然律的支配。

    也有否认以上心理的解释,而以化学吸引或机械程序解释的。譬如隐

    花植物的雄精,则可由数种化学物质吸引。这种说法虽也有其道理,容易得到机械论者的赞同,只是现有的证据太少了。

    本能的爱

    性欲在第一期内,不过是性觉(由生殖器官而生的内部感觉)或皮肤、视、嗅等知觉,与达到性欲目的诸动作的关系,和其他本能一样,并无伴有丝毫恋爱感情。目的既达,就会分离或遗忘。有时不仅冷淡,且仇视对方。蜂后会置曾经和他发生关系的雄蜂于死地,认为无用。蜘蛛配偶以后,雄者常被雌者吞噬。动物如此,人类当中有类似情况的亦不在少数。虐待、遗弃、讨妾、重婚、妻骨未寒的续弦,蜂的残杀、蜘蛛的吞噬,在程度上或许有差别,其无情无义却同属性爱的第一期,即本能时期。

    恋爱

    带恋爱的性欲代表高一级的进化。性爱在人类中,尤指在文明人中,异常复杂。除性觉外,还有美感、慈爱、友谊、赞扬、尊重、敬畏、自尊、同情、爱占取、爱自由诸复杂情绪。

    恋爱与美感

    美丽的身体是性爱最重要的条件,幸好各人的标准不同。瘦燕肥环,各有为其倾倒者。《淮南子》上说过:“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假使美丽有固定标准,人人用规矩绳墨去求,好像画家选择他们的模特一样,则爱情将为极少数人专享了。围绕美丽而起的有种种快乐观念,最使人动情。

    性爱与慈爱及友爱

    母子、同胞、朋友间的爱,在男女间不但存在,并且无限加浓。夫妻相恋,常采用父母对子女的语言、态度和方式。西人直称其恋人为Girl或boy,已婚者为child、kid,甚至为baby,不问这baby的年龄比寻常baby大多少倍。一般夫妻生子以后则稍减其相爱之情,所减的似乎是慈爱成分。

    性爱与赞扬

    赞扬、尊重、敬畏,都是富有动力的情操,能使爱人愉悦甚至兴奋。世人对于自己所真正钦佩的人,不但愿以终身事之,并且喜欢逢人宣传。宣传可得他人的同情,也可得其妒忌。无论所得是哪一种,都足增加其人的愉快。人为什么要称其爱人为世上第一可爱的人,并说爱之胜过世上一切?其最大原因乃在充分满足其赞扬欲望。

    恋爱与自尊

    有意进行求爱,或敢与情敌竞争,都是自尊心在背后策动。若得到胜利,这自尊心便愈加满足。世间有对异性友人原本极为冷淡,因见有他人加入竞争,忽然变为十分热情的人。其意并不在追求理想伴侣,而在打倒情敌。他为什

    么要同某人结婚呢?因为恐怕被他人得去了。自尊心有时竟胜过性爱本身。狡猾者常利用此点,故意广交异性,以便日后的操纵或玩弄。玩弄人也是自尊心的一种表现,这里则不惜假借性爱以行之。世上有无数男女看不清这一点,日日做他人傀儡还不觉悟。大凡异性朋友愈多,愿与之结交的必更多,起初也不会问有多少结交的价值。因为竞争愈激烈,得胜以后的愉快也就愈大;知道的人多,同情和嫉妒者也愈多——都是自尊的念头使然。许多名媛、明星及其他凡有机会在社会上露面的角色,自身毫无可取,都能得到无数追求的人,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反之,那些小家碧玉,姣好不让他人,因为默默无闻,却常年无人过问。由此,足可见单纯的性爱有多么难得。

    性爱与占取

    占取,或据为己有的快乐,也藏于复杂性爱之内。从前只有男性享受这快乐。女性须住在男家,从男家姓名,子女一律用父姓。现在互相享受,男女另外组织家庭,唯改换姓名的风俗则依旧。

    性爱与自由

    性爱给人以无限自由。情笃的伉俪不守秘密,不拘形骸。对外人甚至对至亲、良友都有不可超过的界线、必须遵守的礼节,使人处处感觉不安。唯在相爱的夫妇中间无须顾及这些事情。凡欲享受真正自由幸福的,要向这里寻求。很难得到他人理解的各种私欲,往往可在闺中知己中得到赞同。她可以帮东莱著书,也可以助秦桧卖国。

    理智的性爱

    性欲在第三期内为理智的、神秘的、柏拉图式的。柏氏曾创脱离肉欲的恋爱。本能的性爱为纯粹肉欲的,情绪的性爱为肉欲与精神混合的,理智的性爱则为纯粹精神的。精神恋爱不仅见于个人,有时也见于社会特殊组织,例如欧洲封建时代的武侠制(以GeoffreyRudel和LadyofTripoli的相爱最具代表性),又如十一到十三世纪末法国南部及意大利北部的抒情诗派,普罗旺斯的“爱情公所”(CourtsofLove)等,都曾主张,真正的爱情不能在婚姻内存在,真正的爱情应当避免一切同居;以柏氏恋爱为高尚,以带肉欲的为亵渎;高尚恋爱非感觉所可比较云云。毛诗所提倡的“发乎情,止乎礼义”“好色而不淫”便是属于这一类。我国更有一种超精神的恋爱,就是不忘情于死去已久的配偶或爱人,那些纯粹出于自动的殉情和守节,便是其明显表现。不过这些纯洁牺牲是极其难得的,一般的殉情和守节,无非中了礼教的毒。就是高倡柏氏主义的人,也未必都是出于真心。

    他们往往在情场失意以后倡导精神式恋爱,分明是失恋的反动。假若他日境遇许可,难免不再堕入肉欲之中。因为只能想象不能感觉的爱太干燥无味,不近人情,违反天性。第三期性爱是退化不是进化。

    性爱与感觉

    性爱不仅包含上述各情绪,还须满足各感觉。除性觉外,视、听、触、嗅,莫不牵涉,甚至气候感觉也加入助兴。“翠被不暖”“寒衾谁温”不是离别夫妻描写其孤独生活的陈词滥调吗?性爱的作用可真多,还可作大暖壶用。“温柔乡”是形容整个性生活的名词,试分释这几个字,当更知肤觉在性爱上的重要了。

    同情

    同情是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它是一切仁爱的根本、道德的基础。社会缺了它不能成立。

    生理的同情

    最早的同情是反射的、自动的、无意识或稍有意识的。看见他人有何身体行动,我也不知不觉仿效:他人笑,我也笑;他人打呵欠,咳嗽,我也随着打呵欠,咳嗽;他人开左步,我也开左步;看见球踢进对方的门口,旁观的人也提起腿来想助一脚;看见人从高处跌下,自己的脚也受震动。这些都是这一类的例子,这叫作生理的同情,与最初级的模仿没有区别,在群众运动中尤其明显。抱不平时的迅速联合攻击、戏院失火时的全体惊慌,都属这类。变态行为中有一种叫作“疯癫传染”:一人发疯,全疯人院的人都发疯,或一个士兵发疯,全营的人都随着发疯,也属这类。更有一种“自杀传染”:一人自杀,大家也随着自杀——但不属这类,因这种行为牵涉心理作用,不是纯粹的生理作用。

    心理的同情

    上面说的生理的同情是运动模仿,心理的同情则是情绪模仿,所以又称为情绪的同情——看见他人喜乐、愤怒、忧愁、恐惧,我也发生这些情绪。一个笑容足使四周的人都觉得快乐些。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听见别人惊骇叫喊,我们也害怕起来了。没有什么东西比别人的怒更容易激起自己的怒。平息他人怒气的好办法,是先平息自己的怒气。心理的同情是同情的始祖,必须伴随意识而起,不像前一类不知不觉地产生。

    同情只是仁爱的基础,自身不必包含仁爱。乐群动物,例如蜂,看见同类受伤,往往弃绝逃避,人类也是这样。逃避以前心中必有所不忍,这不忍就是同情的表现,逃避则暴露了他们缺乏仁爱。

    心理的同情只对于心性略同的人而起。勇敢和胆怯、悲哀和欢乐的人中,绝少有其表现。这情绪可推之于一切人类及与人

    接近的动物

    但不能推及其他动物

    因其他动物的心性与人太不同了。

    理智的同情

    还有一种理智的同情

    可推广到宇宙一切。诗人不但表同情于鸟、兽、虫、豹、草、木等有生命物

    且表同情于风、月、春、夏、山、川等无生命物。所谓“乡无君子

    则与山水为友;里无君子

    则以松竹为友;坐无君子

    则以琴酒为友”。俊英是研究文学的

    她曾调查李、杜、韩、孟、白、王等一百五十余位诗人的两千余首诗

    统计吟“人”与吟“物”的次数。以诗题为单位

    计吟“人”凡九百五十七次

    吟“物”九百零八次

    ?)

    为十九与十八之比。吟“物”的次数几乎与吟“人”相等。

    活动与同情

    以自我为中心者同情心不发达

    因为表现自己的个性还怕来不及

    哪有闲暇模仿他人。寡情的人同情心最不发达

    因为他们对自身所受的情绪刺激都无反应

    对他人所受的更漠视了。他们常抱的态度是“吹皱一池春水

    干卿底事”。

    同情的效用

    同情的力量远胜金钱

    它能医治疾病及忧虑。它不仅安慰人心

    且能真正解除痛苦。心爱的人给予的同情最为有效

    经他们抚摸

    头痛或可减退。医师及护士的成功一方面靠技术

    一方面还靠对病人所表示的爱心。

    智人的同情

    大体而言

    智慧卓越者、天才或大思想家的同情心胜过常人。华盛顿十八岁时曾冒险从水中救起一女孩;林肯十二岁时曾扶持一醉人归家

    照料他到苏醒为止;意大利建国英雄加里波在儿时捉到一只蟋蟀

    无意折其一腿

    十分难过

    痛哭一场

    他少年时就救起一位将要淹死的妇女;达尔文儿时即爱收集鸟卵

    但从不取走一巢内所有卵

    每巢只取其一

    恐伤鸟心

    有一天打了一只狗

    事后懊恼不已;马厩失火

    孔子问人不问马;法国有一时期的贵族

    骄横无忌

    常乘马车横冲直撞

    遇有撞伤

    问马不问人

    结果引起大革命;又孔子“于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

    常人做吊客

    则专为饱餐一顿而去

    所以开悼的人家必先预备酒席若干桌;孟子“远庖厨

    闻禽兽之声而不忍食其肉”;常人则生吞活咽各种生物

    例如鱼虾

    释迦牟尼看见一位衰老的人

    一位病人

    与一死尸

    而大不忍

    乃舍弃太子之尊

    出家修行一生;宋哲宗漱水避蚁

    周宣王以羊易牛

    韩愈为鼠留饭

    怜蛾熄灯;宋人徐积养狗

    繁殖至数十只

    却不肯送人一头

    有人问他

    他说:“吾不忍见其母子相离也。”先哲有言:“昆虫未蛰

    不得以火烧田。”这都是同情心的表现。文王葬枯骨无益于民

    而民悦之

    恩义动人也;王翁观五脏

    无损于人

    而人恶之

    恶其残酷也。今人见死不救

    日以杀人杀动物为乐事、为职业

    可谓丧尽天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