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 第四辑 感恩和宽容,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宽容,远离愤怒,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宽恕他人就是抬高自己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孔子说的“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恕。宽恕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纵观古今,因宽恕对手而传为佳话的事例不胜枚举。

    西汉末年,刘秀在河北与自立为帝的王郎展开大战,王郎节节败退,逃进邯郸城里。经过20多天的围攻,刘秀大军攻破邯郸,杀死王郎,取得胜利。在清点缴来的书信文件时,发现了一大堆刘秀的部下私通王郎的信件。这些信件有好几千封,内容大都是吹捧王郎,攻击刘秀的,写信的都是刘秀一方的人,有官吏,也有平民。对此,有人很气愤,说这些人叛国投敌,应该统统抓起来处死。曾经给王郎写信的人,则提心吊胆,十分害怕。刘秀知道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把那些信件取过来,连看也不看,就命人当众把它们扔到火盆中烧掉了。刘秀对大家说:“有人过去私通王郎,做了错事,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可以既往不咎。希望那些过去做了错事的人从此安下心来,努力工作。”刘秀的这番话,让那些私通王郎的人松了一口气,他们非常感激刘秀,甘愿为他效劳。刘秀私下对人说:“如果追查,将会使许多人恐慌,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

    而不计前嫌,则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刘秀的不计较使自己众望所归,终成帝业。

    出生于平民家庭的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其貌不扬,一耳失聪,连英语也说不好,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平步青云,三度登上总理宝座,成为加拿大政坛的“常青树”。他的成功之道在于不树敌、肯助人,有着“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度量。1993年,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失去总理宝座的保守党主席坎贝尔难辞其咎,被迫辞去党主席职位。赢得胜利的克雷蒂安总理给这位失去栖身之所的昔日对手,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秘书,让他从事文件整理工作。1年后,克雷蒂安又给坎贝尔准备了两个供他选择的职位——驻俄国大使或驻洛杉矶总领事。坎贝尔选择了后者——一份年薪12万加元、部长级待遇的工作。

    克雷蒂安就是这样以其过人的容人之量把夙敌化为朋友。他对政敌的宽恕,为自己创造了一个

    融洽的人际环境,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宽容对手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就是告诉我们,对己可以严厉一些,但对人一定要宽恕一些,因为宽恕他人其实就是抬高自己。

    给自己的心中留一把锁

    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锁匠,没有他打不开的锁。他想将最后保留的绝活传给两个徒弟中的一个,所以决定先考验一下两个徒弟。他搬来两个保险柜,一人一个,两个徒弟都很快打开了。老锁匠问两个徒弟看到了什么。大徒弟两眼放光,兴奋地喊道:“里面有好多钞票!”而小徒弟却说:“我只按照您的要求开了锁,并没注意看里面有什么。”老锁匠当即决定把绝活传授给小徒弟,因为他厚道,他心中有一把锁,能够锁住恶念和贪欲。

    厚道,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把无形的锁。简单点说,厚道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复杂点说,厚道的内涵远比老实要宽泛得多,它包括诚实、守信、有道德、有爱心、修养好、替人着想、待人友善等。做人要厚道,是为人处世的“通行证”,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社会生活中缺乏厚道,就会缺乏信任、缺乏融洽,人与人之间谈不上坦诚与友爱,就不能和睦相处。生活中,为什么有尔虞我诈的伎俩、有明枪暗箭的争斗、有卖友求荣的小人,有农夫与蛇的悲剧,就是因为有的人做人不厚道。

    《易经》中坤卦的主旨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人应该如以宽厚的身体托载万物的大地一样,具有博大与宽厚的胸怀,只求奉献,不为索取,从不与人争功、争名、争利。只有具有这样厚道的品德,才能广纳万物。如此立身处世、以德服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尹明善的经营诀窍就是“做人厚道”。他说:“其实一个老板,不必有太大的能耐,最要紧的是厚道。厚道的老板会把员工看作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来爱护,替员工着想。这会使老板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能够使员工逐渐具有厚道的人品,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员工病无所治,老无所养,厚道的老板心何以安?”

    也许我们不是尹明善那样的大老板,但在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都应该从“厚道”出发,给自己的心里加一把锁,做到宽以待人,尽可能地多为他人着想,即使别人犯

    了错误,也不要恶言讥讽,更不可落井下石。

    “地基愈厚,愈能载高;础石愈厚,愈能负重;湖床愈厚,愈能纳深;人性愈厚,愈能受众。”对于厚道的人,鲁迅先生真切地愿“引以为朋友”。的确,做人不需要太聪明,需要的是厚道。

    汉朝时,在淯阳有一家李姓的大户人家,家中有个仆人,名叫李善。他忠实老成、勤勉厚道,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地侍奉主人。后来,李府全家上下都不幸染上了瘟疫,短短的时间,一家老小都接二连三地过世了,只留下了万贯家财和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李续。

    李家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一时间成为了婢女和仆人们争夺的目标。他们忘恩负义,心里都盘算着如何杀害李家这个唯一的血脉,然后霸占财产。为了保住主人的血脉,万不得已之下,李善只好带着幼小的李续逃离了李家。

    他们逃到了深山中,开始了无比艰难的生活。意志坚强的李善不怕吃苦,不但耕种采集、煮饭洗衣,还像慈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小主人。虽然李续年幼无知,但不管大事小情,李善都会恭敬地向他禀报,因为他把李家唯一的血脉当作主人的化身一样去尊敬他。此外,他还悉心地教导李续,希望他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将来重振李家门风。

    光阴似箭,转眼间,李续已经10岁了。李善决心为李家光复家业,于是来到官府击鼓申冤,希望能为李家讨回公道。县令钟离意了解了李善所做的一切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秉公执法,为李家平反了冤情、收回了财产,惩治了谋害李续的佣人。李善终于带着小主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县令在感佩之余,把李善感动天地的事迹禀报给了皇上。他相信李善的忠义节操,不仅能够移风易俗,更能够教化后人。光武皇帝得知李善的事迹后,也非常感动,便请李善担任了太子的老师。

    因为教导太子有方,李善被任命为河间太守。在上任途中,途经淯阳时,李善想起多年来,老爷、夫人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李家的一员,平日的关怀和照顾常常令李善感动不已。看到如今物是人非,李善百感交集。

    在离李家祖坟一里地之外,李善就命人停下了轿子。他脱下官服,换上粗布衣裳,一步步地走到主人的墓前。抚摸着残破不堪的墓碑,他禁不住心中的悲恸,跪地放声大哭,哭声哀凄,闻者莫不为之动容。看见墓园里荒芜的小径,杂草丛生,李善就拿起一把旧锄头,认真地清理。打扫干净之后,他又筑起了炉灶,准备了丰富的祭品来供奉主人。他跪在主人的墓前

    ,非常伤感地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回来探望、祭拜你们,愿你们在天之灵能够得到慰藉。”一连几天,李善都不忍离开墓园,人们会不时见到李善抚着墓碑落泪。今天他已经不再是卑微的佣人,而是令人敬畏的朝廷命官,但是他依然不忘本,依然感念主人当年关心照顾他的恩德情义,就好像自己仍是昔日的李善一样,随侍在主人的身旁。

    李善的美德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在于:卑微之时,忍辱负重,尽忠职守;显达之后,仍然不忘主人的恩情。千百年来,他的忠义精神始终鼓励着人们见贤思齐,不论身处任何环境、任何地位,都要做一个尽职负责的人。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结合了恩义、情义与道义,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做人要厚道”的不朽典范。

    做人能否厚道,就在于是否有一颗平常心。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对人对事都不计较、不生气,不会为得失而不择手段,也不会为名利而厚颜无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对联之一,也是中国人的处世智慧之一。厚道不是懦弱,不是迂腐。厚道的人更容易得到信任,厚道的人办事更容易得到支持,前途也会更加广阔。

    在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都应该从“厚道”出发,给自己的心里加一把锁,做到宽以待人,尽可能地多为他人着想。

    清空大脑,遗忘过往的阴霾

    白涅德夫人曾经写过一本《小公主》。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莎拉曾经是一个富家女,但她的爸爸突然死去,还破产了,只留下她这个十岁的小女孩。她的生活从天堂掉到地狱,每天都要干脏活、累活,还要忍受别人的讥讽和嘲笑,但她依然很快乐,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幻想有一天幸福会降临,从而忘记了痛苦和屈辱。当我们在面对这样环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活得快乐一点、洒脱一点,可是身处尘世,放眼四周,却常常会有人说自己并不快乐,被一种不可名状的困惑和无奈缠绕着。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学会遗忘。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生路途上,我们所欣赏到、所见到的不全是让我们愉悦而开心的风景,还会遇到种种挫折和不幸,有些甚至是致命的打击。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会遗忘。对于我们来说,遗忘是一种明智的解脱。一次不该有的邂逅、一场无益身心的游戏、一次不成功的使人失魂落魄的恋爱、一场让人丢失进取心的空虚幻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从记

    忆的底片上抹去的镜头。因为我们还在人生路途上行走,我们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在前方不远处,我们遗忘是为了使自己更好地赶路,使我们走得更加轻松。

    人们常常为了名利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将他人对待自己的种种误解铭记于心,对别人的轻视耿耿于怀。于是,本打算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天地,却不料到头来是给自己套上一个又一个精神枷锁,心里的那片蓝天在不知不觉中抹上了灰色,伴随着成长的足迹深植于心,在不经意中折磨摧残着自己。这时,我们真的需要一点遗忘的精神,忧心忡忡的你不妨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事物本来的神韵,净化你的心灵,化解你的悲苦,遗忘你应该遗忘的那些东西。

    遗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你并没有获得人生中所谓的辉煌,也许你遭受了不应有的嘲讽和轻视,但你不必为此而苦恼,你完全可以潇洒地把它们忘掉。因为,你如果为这些烦事所忧,就永远休想获得人生的辉煌。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心灵的空间去反思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学会遗忘可以让你感受到自己的空间清澈了许多,让琐事像漂浮物一样远离我们而去,沉淀下来的是我们对生活智慧的领悟。

    学会遗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许多你想忘也忘不掉的悲伤、痛苦、耻辱,它们是那么的刻骨铭心。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痛苦,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应该去接受它,再忘掉它,不要为你的生活添上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学会遗忘吧,遗忘该遗忘的,留给自己一个清新宁静的生存空间,便会感受到欲上青天揽日月的宽阔胸怀。

    我们只有学会遗忘,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或她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更无快乐可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给予及时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用理智过滤掉自己思想上的杂质。只有清空大脑,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静一静,做好人生的减法

    人生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加法,层层叠加、处处增码;一是减法,依次递减,逐层精简。不同的算法成就不同的人生。有的时候,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追求富贵,但更多的时候,人生也要做一些减法,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因为在热闹的生命里,有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我们只有做好人生的减法

    ,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现状,才能享受一种静下心来的简约恬淡。

    人生的减法哲学,就是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这是一种豁达的情怀。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以此慰藉自己的错误,或是寄希望于他人的宽宏大量。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却十分吝啬自己的善解人意与怜悯之心,而是以非常严苛的标准要求别人,甚至为此怒火中烧,扰乱本来平静的心灵。

    事实上,那不过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古人云:“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做人处事不可以太苛求,待人接物不可以太刻薄,我们应该少一些怨天尤人、耿耿于怀,多一些宽容大度、坦荡如砥。

    减去心灵的沉重负担是一种超脱的心态。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刚出生的婴儿总是紧紧地攥着那个很小的拳头,当死亡来临时,垂垂老矣的人们总是以撒手人寰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有人这样解释: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想抓些什么,所以攥紧拳头;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知道什么也带不走,因此摊开手掌。人们在攥拳与撒手之间的生死轮回之中,得到的仅是一段人生旅程的记忆。既然这样,我们又何苦要负重前行,何必等到临近终点时才幡然悔悟,原来自己辛苦一生获得的东西临终时什么也带不走。因此,我们应该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心态。

    除了心灵的减法,在欲望上我们也可以做减法。减少了一次奢靡淫逸,就增加了一份灵魂的纯净与人生的宁静;减少了一次诽谤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际的空间与道德的高度;减少了一次应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亲情与生活的从容;减少了一次谄媚邀宠,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严与心灵的轻松。

    曾经有人向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询问做出成功雕塑的秘诀,大师的回答是:“减去多余部分。”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曾说过:“鸟的翅膀一旦系上了黄金,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聪明人做的是减法。人生如酿酒,将无味的东西减去,虽然量会少,但是味道却会变得醇厚。

    让自己学会做减法,便可以收获轻松与自在。留下值得坚持的美好,减掉可以放弃的欲望,你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美国有一个名叫吉姆·特纳的企业家,他40岁时继承了著名的莱斯勒石油公司。当时,他身边的很多人都以为新上任的总裁会大干一番,让公司的规模与业绩呈现递增趋势,也就是为公司做加法。可

    令大家诧异的是,他却做起了减法:他首先组建起一个评估团,对公司资产做了全面盘点,然后以50年作为一个周期,在资财总和中先减去自己和全家所需、社会应承担的费用,再减去应付的银行利息、公司刚性支出、生产投资等,待一切评估做完后,那个价值30亿美元的公司只剩下8000万美元的资产。

    然后,他把这笔钱用到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先拿出3000万为家乡建起一所大学,余下的5000万则全部捐给了美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他的这一连串的举动让人们深感疑惑,面对公众的质疑,他做出了这样坦然而有力的解释:“这笔钱对我已没有实质意义,减去它就是减去了我生命中的负担。”

    后来,太平洋海啸给他的公司造成一亿多美元损失,他却一笑而过:“纵然减去一亿美元,我还是比你们富有十倍,我就有多于你们十倍的快乐。”再后来,他的一个孩子在车祸中不幸身亡,他却自我安慰:“我有五个孩子,减去一个痛苦,还有四个幸福。”直到他85岁的时候悄然离世,仍然没有忘记为自己的减法人生做出一个完美的总结。他的墓碑上留下这样一行字:“我最欣慰的是用好了人生的减法!”

    其实,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富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宽阔的拥有。这也许是人生减法的奥妙。

    有人说:“人活一辈子,就是转一个圈,最后又回到原点。”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轻松一点呢?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吧,也许放弃过后是更多的美丽。在适当的时候懂得削减你的欲望,做好你人生的减法,成就一个轻松快乐的减法人生。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韩非子的《林下篇》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意思是,雕刻的诀窍在于,鼻子要先雕大一点而眼睛要先雕小一点。鼻子刻得大还可以修得小一点,但刻小了就不能再变大了;眼睛刻得小还可以再加大,但刻得太大就没法再缩小了。

    这段话表面上说的是“刻削之道”,却能引申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人处世不能太绝对、太极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样才不会招致失败。

    传说,太阳神的儿子法厄同驾起装饰豪华的太阳车恣意驰骋,横冲直撞。当来到一处悬崖峭壁上时,恰好与月亮车相遇。

    月亮

    车正欲掉头退回时,法厄同依仗太阳车的优势,一直逼到月亮车的尾部,不给对方留下一点回旋的空间。正当法厄同看着难于自保的月亮车幸灾乐祸时,自己的太阳车也走到了绝路上,连掉转车头的余地也没有了,最终万般无奈地葬身火海。

    有的人能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有的人却四处碰壁,主要原因就在于后者在待人处世中不善于给他人留有余地。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给自己留后路,不可把话说死,不可把事情做绝,更不能把人逼急。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如此,立身处世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宋代的吕蒙正胸怀宽广、气量宏大,颇有大将风度。当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当参知政事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付之一笑。他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当时在朝的官员也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道歉,两人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吕蒙正这样做是对的,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人海茫茫也会狭路相逢,你今天得理不饶人,又怎么知道他日会不会再相遇呢?与人相处留有余地,既不让别人难堪,也会让自己活得舒服,何乐而不为呢?

    人与人的相处,是因为距离而产生美。我们不仅要对那些得罪过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在与朋友相处时,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与人交往需要彼此的包容与分享——包括喜怒哀乐,包括忍受对方的全部缺点,但做到这点很难,所以亲密得不分你我反而会滋生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很多称兄道弟、歃血为盟的朋友最后往往成为仇人。

    喜欢中国画的人都知道“留白”的重要性。“留白”就是特意在画面上空出那了无一墨的空白部分,这不仅仅是构图布局的需要,更可反衬主题,进而给观赏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所以有句行话说“留白天地阔”。我们要描绘出美好的人生,同样也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万事留有余地”。

    满嘴饭不能吃;满口话不可说;载物船不可装货太多;帆只可张满八九分……这些可是无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我们做人做事千万莫把话说死,千万别将事做绝,否则就会把自己的后路堵死,陷入无路可走的尴尬或绝境中。

    《宋稗类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家中十分有钱,但

    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地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文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

    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因竭力压低房价而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客家有句谚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心态平和了,自然就乐意给别人一个机会、一点空间、一些希望。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这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李嘉诚的生意经是这样的:“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

    一位老木匠教徒弟的时候有一句口头禅,就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匠是和木材打交道的,木材的构造有纹理,因此木匠都很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那些装修过的房子就会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那些高明的师傅懂得合理地留一些缝隙,给那些组合的材料留足空间,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余地是缓冲器,是润滑油。凡事留一分余地,则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做事能做到“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就能使自己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就能在纷繁复杂又充满风险的人际关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能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呢?但我们有时候也和猴子一样,为了得到一些而失去了更多:为了得到职务而奴颜媚骨,失去了尊严;为了得到金钱而劳神伤身,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