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升官路 > 第 205 章 番外七
    我叫张贤,是新乡县一名普通衙役张达之子。

    作为一名衙役的儿子,家里算是过得还可以,我爹总能想到各种办法弄到点钱财,让家里的日子比普通人家过得好上一些。

    比如说一月多吃一回肉,一年多穿一件新衣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家中兄弟姊妹五人,我排老二,在记忆中,家里爹说一不二,和旁人说的我爹是个油滑善于钻营不同,在我心中,爹在家中甚至是不苟言笑的,说话十分威严有力,我们兄弟三人轻易不敢在爹面前放肆,用我娘的话说,我们三人见了我爹就和老鼠见了猫似的。

    新乡县地方小,但是我们一家人过得算安逸,原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慢条斯理的过下去,直到县衙换了一个新的知县过来。

    当时我在堂屋外面自己一个人坐着玩,就听娘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问爹,新来的知县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记得爹说,新来的知县老爷人很年轻,是去岁的二甲进士出身,性子很沉稳,估计会有一番作为的。

    当时我已经上了县里的学堂,虽然刚刚开蒙,但是也大概明白爹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过娘说,年轻人最容易冲动,最好别有什么太大作为,到时候搞得大家鸡飞狗跳的,等他三年一任走了,烂摊子还是留给我们。

    那时候我就迷惑了,那到底是有作为好还是没作为好?

    但是当时爹也在堂屋里,我不敢去问,后来小弟又喊我过去玩,这事也就被我抛到脑后了。

    后来,不用旁人说,我也知道这个新知县绝对是有本事的,不仅将新乡县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还把新乡县的码头和卫辉府的码头一起扩建了,当时闹得可是声势浩大,他们这些小孩最喜欢看热闹,新码头施工的时候,他们总是跑过去玩耍,有时候帮忙做点小杂工,还能拿回几个铜板回家,只是我大部分时间都要书,心里只能暗暗羡慕大哥能赚这个钱。

    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的课业也一天比一天繁重,同时新知县的话题经常被爹娘提起,这个时候娘不会说新知县的不对了,只盼着爹能跟着新知县多一点时间,说那就是他的造化了。

    这我最近倒是在书中到过:士为知己者死。

    我爹虽然算不上“士”,但是能得到知县大人的赏识,绝对是一件好事。

    后来,知县大人去卫辉府任职了,爹甚至直接被调到了卫辉府当差,月钱比之前当衙役的时候高了一倍不止,可把娘高兴坏了,她本就愁我的书费用高,现在可都是有着落了。

    我跟着夫子书,束脩加上买笔墨纸砚的钱,一个月都要耗费掉二两银子,我爹就算再能倒腾钻营,在我家里这也算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了。

    那时候我已经十二了,又了四年多的书,该懂的都懂了,虽然爹娘都说我有书的脑子,但是家中不仅仅我一个孩子,大哥到了岁数要考虑娶媳妇下聘礼,大姐二姐嫁人要嫁妆,小弟虽然书上没什么天份,自己也吵吵着不爱书,但是爹娘也有让他继续两年,用爹的话说,至少

    不能做个睁眼瞎。

    桩桩件件都是要花银子()?(),

    其中书最是耗钱(s)?(),

    如今爹跟了那位秦大人()?(),

    月钱涨了一大截?(。?)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全家都高兴。

    那位秦大人确确实实是个有本事的人,就连我夫子也多次称赞秦大人的本事,在卫辉府才呆了两年不到,就又被调任到京城中枢了。

    这一次,爹犯愁了。

    他可以继续待在卫辉府做衙役,过着稳妥的生活,但是他思来想去,还是想要追随秦大人去京城。

    娘不同意,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了,两个人为此还大吵了一架,谁也劝服不了谁。

    我明白娘的意思,京城人生地不熟,不像在卫辉府,哪里都是熟人,有点什么麻烦事,都好解决,况且就是那位秦大人去了京城,到底能怎么样,都是两说呢。

    京城离卫辉府还那么远,到时候还要夫妻分别,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见到一次。

    但是爹也是个固执的人,想好了要走那是谁也劝不住,等到秦大人要离开卫辉府赴任的时候,爹简单收拾了包袱,带上胯刀,还是走了。

    娘哭了三天,也没法子,日子还得过下去,只能遮掩下心酸,继续操持家中事务。

    后来,爹每一次来家书,都会寄来不少银票,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娘也渐渐接受了当年爹的决定,又过了两年,爹写信告诉我们,他居然在京城中置办了宅院,要接我们一家人上京!

    这一下子,全家人都激动了起来,我们居然以后要在京城生活了?!

    爹派了人来接我们到京城,沿途一路走的都是新修好的官道,派来接我们的人告诉我们,这都是秦大人的功绩。

    我对秦大人充满了敬仰,我觉得他就是书人的典范,考科举、中进士、做高官、得圣宠、做实事,这些都是大家书科举的目标,但是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我爹实在是有眼光,能在对方还在浅滩之时,就认准了人,跟对了人。

    京城的生活自然要比卫辉府的好上许多,这里是文采俊杰汇聚之地,随着秦大人官越做越大,我爹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我上的私塾都好了许多,家中更是宽裕不少,在京城生活一点都不拮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然有一天,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被冷冰冰地送回了家中,当时爹躺在了楠木棺材中,据说是从朝鲜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但是到底还是需要一些时日,天气又炎热,虽然用了冰,但是爹的脸也根本就不像记忆中的那样了。

    记忆中,爹是魁梧的、脸上的肉是饱满红润的,经常粗着嗓子说话,身上的肌肉更是遒劲有力,让作为一个文人的自己其实很是羡慕爹的身材,我总觉得自己太过文弱了一些,不如大哥像爹。

    但是现在,爹浑身都干瘪下去,嘴唇发青发白,眼睛闭地死死地,再也睁不开了。

    娘恨不得爬进棺材里,她嚎啕大哭,想把爹叫醒,声音甚至可以说是凄厉。

    人在崩溃的边缘,是真的会发疯的。

    我娘本就是个市井女子,她每天算计着肉价涨了几个铜板

    ()?(),

    家里的布料够不够给大家做一身新衣服㈦(+?)_[(.)]㈦?来㈦+?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㈦()?(),

    同时她也计较的很()?(),

    左邻右舍谁敢占我们家便宜()?(),

    她都要和人家吵到底。

    所以,当娘知道了爹是怎么死的时候,她彻底崩溃了。

    因为爹本来可以不用死。

    他用自己的命,一命换一命,换了秦大人生,换了他自己死!

    娘骂爹,骂爹是个蠢蛋,是个忘了自己有家小的王八蛋;骂朝廷的军队都是吃屎的,能让人伏击;骂东瀛人,说东瀛人都是猪狗生的,都该下地狱;甚至她还骂秦大人,说秦大人就不该逞能去前线,该在京城好生呆着,这样爹就不会死。

    我知道,娘已经口不择言了,但是我们谁都没有去拦她,哪怕这是大不敬之罪,哪怕这可能会让爹的死变得不值得。

    因为若是不让娘泄了这口气,她可能也会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虽然爹一直说自己是个粗人,但是他实际上待娘很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爹带他们出去的时候,永远记得给娘带一份,哪怕是一串糖葫芦吃着好吃,也得给娘带一串。

    我爹张达可能在外面是个可有可无的管家、一个护卫,但是他在这个家里,是我娘的全部,是我们兄弟姊妹五人最大的依靠。

    结果爹死了,我们孤儿寡母六人,该何去何从?

    我咬着牙,心里发着狠,想以后就不去私塾了,自己书温习功课,并且再去找点事情做做贴补家用,不能让他们张家就这样败落下去。

    结果,还没等我的想法去实施,我就被人带到了一位大人面前。

    这位大人脸色有些苍白,但是身形颀长,相貌不凡,虽然人有些瘦弱,但是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势,却让人不自觉的双腿一软。

    不用别人介绍,我当时脑海里自动就浮现出了爹经常提起的“秦大人”。

    虽然京城里对秦大人到底是死是活议论纷纷,但是如今现实摆在眼前,秦大人果然活了下来!

    我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又非常复杂。

    这是爹豁出去性命都想救的人,如今他确实活生生的站在这里了;但是如果没有他,或许我爹就不会死吧?

    我对秦大人的感官五味杂陈。

    秦大人为人有些冷淡,他没有和我说什么冠冕堂皇的感谢之语,也没有高高在上的给一些恩赏,他只是告诉我,我爹之前给他看过我的文章,让他给我找一位老师。

    秦大人把我的文章还给了我,里面有朱笔的注释密密麻麻,注释的内容甚至比我文章还长,每一句都做了点评分析,而且一针见血,甚至延展出了笔者的观点,草草过去就能看到笔者的认真和费心,若是认认真真研透了,相信我的文章都能更上一层楼。

    我记得秦大人说,这是他做的批注,问我,要不要认他做老师,以后我可以跟在他身边书。

    我浑身一颤,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能受到朝廷官员的指点,甚至能拜秦大人这样的高官做老师!

    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我要拒绝吗?脑海里想了一瞬,

    我想这是爹用命给我换来的(s)?(),

    我为什么要拒绝?这是秦大人欠我们家的!

    有他做我老师()?(),

    哪怕他什么都不教我()?(),

    谁敢苛待他们张家?谁敢给他们家下绊子?不说荣华富贵◆(%?)◆[(.)]?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下半辈子的保障肯定是有了!

    我认了下来。

    但是我心中依旧有不忿。

    我们两个一直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师生距离,只要我去请教,秦大人知无不言,甚至还会拿出朝政中的一些事例给我讲解,这是我从来没有涉及到的领域,各种书籍典籍,我只要想看,就能在秦府的一处收藏室观到,甚至秦大人还给我爹请封了一个官职,拿到了朝廷每个月三十两银子的抚恤银。

    秦大人将我们一家都照顾的极为妥帖,但是我心中依旧不能完全将他当作真正的师父看待。

    我跟在秦大人身边三年,知道他勤政爱民、才华超凡、博闻强记,写文章更是一流,百姓需要他,朝廷需要他,秦大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物。

    我渐渐理解我爹的选择,我也尊重他的选择,但是我却依旧不能释怀。

    直到有一天,我在秦府的藏书室看书看入了神,忘记了时辰,等到抬起头时,已经月上中宵了,我不想打扰秦府上下的人,准备绕小道从西南角门出去,结果正好看到秦大人一个人默默坐在一处临水庭院里,一人饮酒。

    这有些不太寻常,据我所知,秦大人几乎不饮酒。

    同时他倒酒的时候却是倒了两杯,对面的桌上放着一把胯刀,一个酒杯,秦大人喝一杯,就给对面倒一杯。

    月色很亮,那把胯刀也很眼熟,眼熟到我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爹的胯刀!

    我走近了点,听到秦大人低沉清越的声音带着点酒意,他说:

    “张兄,你二儿子确实如你所说,很是聪慧,今年考中举人不在话下。”

    “张兄,今年我们算认识十年了吧,十年老友,当浮一大白,干了!”

    “张兄,你说你喜欢“状元楼”的女儿红,这是十五年陈的,你喝喝看是不是还是当年那个味。”

    “张兄,如今天下承平,有我的功劳,也有你的功劳,我们一起碰一杯。”

    “叮”的一声,两个酒杯碰撞在一起,秦修文仰头喝下这一杯酒,斜靠在凉亭柱子上,他不再讲话,因为最后一句话的声音已经开始哽咽了。

    我心里最后那一点别扭,在这一刻,突然之间就消散了。

    我一直以为我爹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这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用命救了秦大人一命,我一直以为这对秦大人来讲,算不了什么。

    我爹可以,别的护卫也可以,是张达救了他,还是王达,对秦大人来讲,并没有区别。

    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原来秦大人一直没有忘记过。

    秦大人在我心里,一直冷静自持、波澜不惊,再大的事情到他面前都不会引起他多么大的情绪波动,却在这个夜里,显得格外的脆弱和伤怀。

    因为明日,是我爹的忌日。

    我也终于明白,我爹不仅仅是出于忠诚做出来这样的选择;

    倘若是为了知己、为了挚友而舍命相护,那么或许,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因为我记得,那年我过的书里写着:士为知己者死。

    我悄悄地走了,没发出一点响声,将这个夜晚的宁静留给秦大人,缅怀他的友人,怀念那些已经无法再相见的人。

    有些人死了,但是他却依旧活着,因为他永远活在思念他的人心中。

    我抬头看了看月色,今夜的月色格外明亮,眼角有泪光在闪动:

    爹,我们都没有忘记过你的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