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要红 > 第 103 章 陆青生的《谶言》...
    第103章陆青生的《谶言》.

    “什么???”

    “真的假的??”

    王鹤行公布恋情闹得动静再大,也只是又一个普通的热点而已,没过多久,互联网就又恢复了一片平静,娱乐圈的众人在安静中淡淡地等待下个爆点出现。

    然后爆点还真就立刻出现了。

    ——陆青生封笔了。

    对于这个消息,其实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封笔??

    好陌生的词汇。

    这年头还有正式封笔这种事儿吗?听起来怎么这么神奇……总感觉穿越到了……他们也不知道穿越到了哪,但总之不是现在,也不是娱乐圈。

    不过想到那是陆青生,就又有很多人觉得这好像又正常了。

    陆青生宣布封笔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娱乐圈来来去去的人太多了,更何况在投资商和演员眼中,陆青生的价值无非就是能写出热剧导出热剧,但是就算缺了他,也会有别人填补上这个空位,他们对他的文字本身并没有任何共鸣,他们也不在乎陆青生到底写了什么,只要知道观众会买他的账就行了。

    不过观众总是需要消遣的,一个陆青生消失了,很快就会有下一个陆青生出现——因为观众对于故事的需求总是在那。

    真正引起关注,而非仅仅只是引发了一声惊讶之语的是——陆青生留下了一份收官之作。

    这可让投资商们摩拳擦掌了,本来陆青生这些年就是写什么火什么,更何况这是他的封笔作,到时候把这个噱头打出去,好好卖卖情怀,不知道能拉来多少观众。

    安全牌的剧本加上现成的宣传点,怎么想都是稳赚的买卖——这剧本得抢过来!

    不过这个心态只持续到了他们真正看见了这份陆青生的封笔作的真正内容为止。

    “我去……他怎么又开始写这种文艺的要死的东西……”

    “这是什么……这都是什么啊……”

    是的,让众多投资商连夜跑路的原因是,陆青生显然是又犯了文青病了——他们早该想到的,封笔,这个词儿只有真正的文人会用。

    他就要放下他赖以生存的笔了,最后写下的怎么可能还会是迎合市场的东西。

    这个剧本名为《谶言》。

    名字就已经够文艺了,剧本内容更文艺。

    投资商们看完纷纷跑路并断定这剧本拍出来绝对会血扑自然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首先,这个故事很白开水,甚至有点警世恒言的味道,白开水的故事配上说教味十足的主题,实在让人觉得观众到底为什么要花钱买罪受。

    其次,这是个单元故事格式的群像戏,总共有三个主角,这三个主角虽然生活在同一时期,但故事线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是三个独立的故事,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里,都已经很多年没有过这样的电视剧或电影了,而没人拍的理由当然是这么拍没人买账。

    其实群像戏还是有很多的,譬如前两年的贺岁片大作

    《B计划》就是典型的群像戏,不过这类大片的特点就是看个热闹,之所以写成了群像完全只是为了让观众看见更多的明星而已。

    (s)?()

    更正常一点的群像戏应该是类似于《不眠城》这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发展,但所有的故事与发展全都串到了一起,组成一个共同的故事与共同的主题。

    ()?()

    但陆青生……陆青生这个剧本的写法,实在让人感慨他怎么就能精准绕开所有能让这个剧本不那么扑的点呢?

    ()?()

    三个主角,其实对群像来说完全不多,但这三个主角的故事是完全独立的,除了这三个故事都是发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以外,找不出任何联系点,让人不禁想大喊——你还不如写成一个主角在三个不同年代的转世呢!观众建立对主角的情感联系还方便点……

    ?陈戟的作品《重生之我要红》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s)?()

    当然,再多的分析,都不如直接来讲讲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来得直观。

    《谶言》。

    谶,预言也。

    陆青生是文人,所以他写的是文谶。

    文谶是什么?就是你写下一段话,一个故事,一个无趣的大道理,写的时候或许并未多想,甚至只是为了押韵或是好玩甚至只是为了牵强附会地交上一份作业,但若干年后,你随手写下过的这句话应验了,你恍然惊觉,原来你早已为自己下了谶。

    应了文谶的人有很多,不光是那些用自己的血肉在写作的作家,还有那些自诩从不付出真感情的作家。

    因为不管写作的人再怎么欺骗自己欺骗他人,文字永远会在不经意之间透露出笔者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与情绪。

    而这就是这三个主角中最重要的那个角色的故事。

    落魄的穷书生没钱赶考,迫于生计写起了话本,为了卖得出去,这话本俗得不能更俗——清贫但清高的书生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现,他在宴席上痛斥黑暗的官场且表达了如果自己进入官场一定会改变这现状的野望,被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传了出去并大肆嘲讽,笑他心比天高,笑他穷儒烈性,笑他自命清高。

    结果又一年苦后,他一朝金榜题名,被当朝重臣榜下捉婿捉来当了女婿,从此平步青云,还回乡显摆了一下,当初嘲讽他的人此时此刻都只能战战兢兢恭迎他——当然,这回乡显摆显摆得很有档次,书生是回乡铺路建桥造学堂去了,既没有锦衣夜行,又体面地做了大善人,很符合话本受众的精神需求。

    这话本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俗套的开头完美的结局,在话本的主要受众——和他一样的不得志书生里可以卖出不少份了,凑够他这次赶考的钱总是没问题的。

    但这个他随手写的话本非常受欢迎,用现代话讲就是爆了,书商非要他写续作,他不想写,但早前签的契书却显示他没有不写的选择,而且书商向他保证,知道他要进京赶考,这就是最后一本,以后不会再来问他要续作。

    于是他不情不愿地写,带着一腔怨气地写,他写书生做了重臣后起初还记得自己最初改变这个官场的志向,但环境怎么不允许他这么做,写他怎么被同化,写他最后怎么权倾朝野但成了自

    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总而言之,他写了一些不那么市场化的东西,他想着,或许这样的话,这话本就没人看了,书商以后也不用追着他要续作了——是的,他不信书商的鬼话。

    他带着怨气写完了续作话本,结果这续作依旧大获成功。

    书商果然又缠着他要下一份稿子,但赶考的时间到了,书生背起行囊,踏上了赶考路。

    考完放榜,他中了,不光中了,还是当届探花,十年苦一举成名天下知,当朝宰相的女儿看中了这位探花,于是他成了丞相女婿。

    那时候他沉醉于大小登科的喜悦之中,并未发现自己的故事多么像他笔下曾经写过的那个已经被他忘记了的话本。

    那之后他用心做官,又回乡接来了老母亲和弟弟妹妹,还给乡里修了路铺了桥,一切都完美得让人全身心地沉醉于这喜悦之中,他自然更不会再想起那段需要折节写话本度日的辛苦日子。

    他一心要做个为民造福的好官,他做了几年清职后终于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了,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了,他老丈人,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能做到丞相,肯定不会只有漂亮的笔杆子与做实事的能力,他会弄权,擅弄权,他不光融入官场,他就是官场本身,他看书生清高有理想,一心要整顿官场,倒也没有直接打破他的幻想,而是冷眼看着他碰了几次壁后,开始教他如何以不损自身甚至还能更进一步的方式达成他的理想,如何以权术为手段实现他为民请命的心愿。

    对于老丈人的教导,书生如获至宝,尤其是当他发现,之前让他碰壁的难事,原来换种解决办法就并不难,原来做实事与饱私囊可以两全,不过他一心认为这些私囊只是权宜之计,他会一直坚定地将它们用在正确的地方。

    到底是什么时候……彻底变成一个权臣的呢?

    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是在王朝倾覆那一瞬间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发现自己已经彻底变了,变成了这个害得他一心要效忠的王朝覆灭的集团之首。

    也许他做错的事也不算太多,但确实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好像成了千古罪人。

    是的,这个剧本讲的还是王朝的末期,而且是死局,是谁来力挽狂澜都没救的死局,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书生其实倒也没必要太苛责自己,他就算不同流合污,而是一直励精图治,能改变的事也不多——顾青生把这一点刻画得特别明显,明显到让人不禁叹息——你丫的就是不想让观众好受是吧?!你丫的就是不想这剧本有一丝丝能卖得出去的地方是吧?!

    几年前有个神剧,不带任何讽刺意义的,真正的神剧,台词情节无一不精妙,服化道无一不精良,演员都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和灵气逼人的新人,更重要的是故事是真的好真的有内涵,可以让人细细品鉴而不是看完就忘,这部神剧的台词后来时不时被观众截图出来用在各种场合,但播出时却扑得电视台哭爹喊娘,因为它拍的是时代悲剧,而观众最不爱看的就是时代悲剧。

    盛世的时候人们不爱看时代悲剧,因为他们理解不了世界怎么会是那样无法改变的样子,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这个世界,身处历史垃圾时间的人们也不爱看时代悲剧,因为他们不想照镜子。

    总之,这就是个一看就会扑的剧本,顾青生穷尽了自己的毕生功力来确保了这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