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 > 第253章 等等,再等等……
    “这……这……”

    魏延的双手不停颤抖,

    捧着战报看了又看,

    不禁老泪纵横。

    “关将军身处逆境还能以寡击众,

    并且全歼三万魏骑,

    必是先帝、丞相与云长将军英灵庇佑……呜……大汉复兴有望,复兴有望啊……”

    短短几句话,魏延数度哽咽。

    顾不上擦拭眼泪,往着成都方向叩首遥拜。

    如此情真意切,众将见之无不动容。

    更多的,还是对关索的羡慕与嫉妒。

    甚至有人认为,关索此战之功勋,几乎等同于“灭国”大功。

    更关键的是,此时已经开春,北方将会越来越暖和,正是大举北伐的最佳时机。

    北伐!北伐!最好是现在!马上!

    众将无不磨拳擦掌,姜维却轻举酒碗,目光微闭。

    或许没人知道,此时的他外表平静,心头却在感概万千。

    七年,七年!

    时间过得好快,穿越至此,已是整整七年。

    这七年里,每日都在策划着复兴汉室,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还能荫妻蔽子,流芳百世。

    此番东征,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剿灭东吴,如今又全歼魏国骑兵,全军气势如虹。

    如今,汉国骑兵控制着千里平原,汉军战船马上就能开进淮水,运兵运粮畅行无阻,再不北伐还等何时?

    北伐,北伐!

    姜维也想举兵北上,无时无刻不在想!

    然而……

    “军师!末将请领战船二百艘,沿淮水与颍水而上,两月之内必破轘辕(huányuán)关!”

    张翼话音刚落,廖化又大步上前,“军师!末将只需五千兵马,两月内必破旋门关!若是超时未破,甘领军法!”

    “是么?”

    姜维轻声浅笑,未置可否。

    然而,魏延马上就出言阻止:“诸位可别忘了,合肥还在魏军手中!在咱们的对岸,下蔡与平阿也在魏军手中!”

    “切!”

    张翼扭头一笑,表情不是轻视,而是鄙视。

    当然,他鄙视的对象并非魏延,“文长啊,你太高看魏军了!

    “这段时间,文钦与赵统窝在合肥城外,估计全身都要长蘑菇了,王昶与毌丘俭可曾出城一步?

    “下蔡城的胡遵,还与平阿城的诸葛诞,应该收到骑兵覆没的消息了吧?

    “他们用脚丫子也该想到,关将军很快就会回师。

    “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死守待援,还能有何作为?

    “再说了,我军此番北上,是以水师运兵运粮;那曹魏连条像样的木船都没有,谁还能断我后路不成?”

    张翼这么一说,帐中的请战者也就更多了。

    稍稍琢磨,魏延也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赶紧向姜维投去询问的目光。

    “我觉得,现在打洛阳也可以,但不能太过急躁。”

    “军师!”

    “军师……”

    姜维的话模棱两可,引得众将越发着

    急。

    但姜维并不着急,不紧不慢地放下酒碗,“刚才魏将军说得没错,合肥、下蔡与平阿城,魏国仍然驻有重兵。

    “刚才张将军说得也没错,但至少现在,我还不能大规模地全军北上。

    “否则,我若久攻轘辕关或者旋门关不克,岂不失了锐气?()?()”

    “……?[(.)]?▍来?小.の说?.の看最新章节.の完整章节?()?()”

    姜维这话,众将很难认可,都认为他在故意拖延时间。

    但仔细一想,好像又有点道理:魏国东部的千里平原易得,想打洛阳却没那么容易!

    前阵子,汉军千里直取建业成功,既得益于骑兵的快速突防,又得益于战船顺江而下。

    而洛阳,既无水道直通,四周又有雄关林立,很难效仿攻打建业时的“千里奔袭()?()”

    。

    没错!洛阳的四周雄关林立!

    那是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大将军何进为了抵御黄巾军,在洛阳四周筑造了(新)函谷关,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与小平津关。

    这八座关城合称“洛阳八关()?()”

    ,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汉军若无充分准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攻破。

    刚才,张翼口中的轘辕关,还有廖化口中的旋门关,两者一南一北,牢牢扼着洛阳的东大门。

    就算汉军已经攻取合肥、下蔡与平阿,就算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也没人敢保证迅速破关。

    可是,如果现在不攻,等到魏国缓过劲来,岂不更难攻取?

    注意到姜维的冷静与沉着,魏延料定他已有主意:“伯约,你要急死个人啊!你到底有何打算?干脆点好不好?”

    “大哥,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是那么急躁!”

    姜维仍是不急不躁,饶有兴致地把玩手中酒碗:“如果再过两年,魏国能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而我大汉,又将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

    “呃……”

    魏延顿时有点懵圈,但短暂的懵圈之后,马上就豁然开朗:

    汉魏两国的差距,再也不是“一州”与“九州”的差别;

    特别是魏国骑兵覆没之后,其步卒绝不敢轻易东出轘辕关与旋门关;

    与就是说,魏国很快就要失去对豫州、兖州与徐州的控制;

    其东、北部的青州、冀州、并州与幽州,也将在汉军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司马懿自毁誓言诛杀曹爽全族,以及他裹挟太后、架空曹芳之卑劣行径,必会让世家大族心生芥蒂甚至逐渐远离;

    如果再有曹节帮忙劝说,青州、冀州、并州与幽州的曹氏宗亲逐步倒向汉国,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真能这样,司马懿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几乎被压缩在了狭小的河内郡;

    想到这些,魏延仿佛已经站在洛阳城头,双眼再次变得湿润。

    北伐!北伐!

    十几年持续北伐,无数英灵血染疆场,看似徒劳无功,却在一点一点改变两国形势。

    终于,今日,克复中原复兴汉室,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指日可待!

    可是

    ,姜维为何不着急?他到底还在等什么?

    不行!绝对不行!

    “伯约,我必须趁胜追击!绝不能给司马老狗喘息之机!()?()”

    “不急,我自有打算,还是再等等吧!()?()”

    等等?

    想起姜维刚才的问话,魏延想死的心都有了:“靠!你的意思是,让咱们再等两年?()?()”

    “不会吧?咱如今兵强马壮,还要等什么??()??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军师!我军马上就能对洛阳形成围攻之势,千万不能等啊!”

    “军师!此次出征,我还没上过阵呢!一家老小还等着赏钱购买大宅,你不能这样啊!”

    “军师……”

    “诸位,诸位……”姜维连连挥手,帐里总算安静下来,“其实,我是在等一封信,估计很快就有回音。所以,诸位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

    靠!

    说起那封信,众将无不怨声载道。

    他们都知道,那是一封劝降信。

    呵呵,劝降信!

    若是送给镇东将军诸葛诞,或者送给征东将军胡遵,众将或许还能理解,但不是!

    那封信,是送给城中邓艾!

    特么的,邓艾!

    一个小小典农中郎将,既无家世又没背景,几乎从没听过此人!

    更何况,他既无兵权又无军职,姜维为何对他如此上心?

    这种怪事,众将实在不能理解,认定姜维在拖延时间。

    只可惜,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

    这种事情不用问,问了他也不会解释。

    唉!急死个人!

    急!

    众将在着急,姜维也在着急。

    因为,他无法用合理的理由,去解释自己按兵不动的原因。

    邓艾,姜维并不陌生。

    这几年,一直在打探他的消息。

    此人字士载,义阳郡棘阳县人,出身寒微。

    一年前,也就是他41岁时,奉了魏国朝廷的命令,前往陈县、项县至寿春一线屯田。

    他考察后发现,这一地区土壤肥沃却缺水,主张开挖河道修渠引水,于是写了一篇《济河论》作为奏书,借以阐述自己的主张。

    奏书中称,可在淮河以北屯兵两万,在淮河以南屯兵三万,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

    如此常年保持四万兵马屯田戍边,只需六七年时间,就能积聚十万军队的五年之粮。

    只要有了这批粮食,魏国的对吴作战将无往而不胜。

    正是这封奏书,让司马懿注意到了此人,于是封其为典农中郎将,命其全权处理屯田事宜。

    然而,司马懿与邓艾做梦都没想到,淮水屯田不到一年,建业城就被汉军攻破。

    他们更没想到,汉军的北上如此迅速。

    据姜维的可靠情报,就在汉军大举北上、王昶与毌丘俭被围合肥之时,诸葛诞与胡遵决定北退“诱敌深入”,等到毕轨与陈泰全歼汉军骑之后,再回淮水“伺机而动”。

    本来嘛,当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汉

    国骑兵()?(),

    诸葛诞与胡遵率领的步卒()?(),

    只能选择“避其锋芒”。

    但邓艾()?(),

    不知用什么办法说服了两人?[(.)]??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使其没有往北撤退,而是驻军下蔡与平阿,与寿春的主力汉军隔水相望。

    没错,魏军这样的部署,确实是邓艾的主意——姜维的细作,有足够证据可以证实。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也就是收到关索的捷报之前,姜维还在为这两路魏军头疼:

    如果关索战败,如果诸葛诞与胡遵继续听从邓艾的建议,淮南的汉军主力很难全身而退——没办法,此次的北上只为救援关索,实在有些仓促。

    然而,或许是上天庇佑,关索竟然全歼了魏国骑兵。

    如果他收到命令全速回师,最多两三天就能赶回淮水。

    在这期间,诸葛诞与胡遵的七万多魏军,还有邓艾的四万多屯田军,肯定不敢轻易出城。

    否则,如果撞上回师的关索,必被全歼于野外。

    然而,等到关索回师之后,魏军就更不敢出城了。

    也就是说,不论淮南的汉军主力是进是退,魏军都只能龟缩城中,直到粮草耗尽。

    这个问题,姜维看得明明白白。

    他不肯在此时大举北上,除了需要时间筹备粮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邓艾的安危。

    没错!邓艾很可能有性命之忧!

    诸葛诞一怒之下,很可能将这个罪魁祸首剁成肉泥!

    邓艾!

    众将并不了解邓艾之才,包括司马懿,但姜维不一样。

    在他看来,邓艾绝不能死,必须为汉国所用。

    诚然,此时的汉国兵强马壮,就算没有邓艾,攻破洛阳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姜维想要的,并不仅仅是“还于旧都”,而是真正的复兴汉室。

    要达成这个宏伟目标,不仅需要无数的能人志士,还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所以,此时此刻,不要过多地刺激诸葛诞。

    北伐之事,还是暂且缓一缓吧!

    “既然伯约不建议马上出兵,那就暂且等一等,诸位回帐歇息吧!”

    魏延知道姜维有他的打算,也知道他有不方便细说的理由,更相信他复兴汉室的决心。

    劝退众将的同时,却也忍不住出言揶揄,“伯约,你是不是整天沉迷于温柔厢,丧失了斗志?”

    “靠!我是那种人吗?我只是……这个……唉呀,散了,大伙赶紧散了……”

    呵呵!

    说起近日的“温柔厢”,姜维竟然有些着急!

    不,他不是因众将的嬉笑而着急,而是担心回成都之后,不好跟诸葛果解释。

    唉!乱烦的!

    本来,王菁带着巨款前来谈生意,又有诸葛菱亲自引荐,至少要设宴款待吧?

    席间,王菁主动帮忙斟酒,没理由拒绝吧?

    将近一年时间没碰女人,见了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多看王菁那尤物几眼,很正常吧?

    生意谈成,多喝几碗庆祝一番,没什么问题吧?

    嗯,喝酒!

    ()?()

    平时千杯不醉的姜维,竟然只喝几碗就有了醉意。

    ()?()

    很快,什么都不知道了。

    ()?()

    然后,做了一场美梦,睁开眼已是天亮。

    ?本作者子未曰提醒您最全的《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自己一身精光,身旁的王菁更是衣衫凌乱,面颊绯红,天见犹怜。

    床单上,星星点点的红渍还没干透。

    想起酒宴时诸葛菱的坏笑,就感觉酒里被加了东西。

    可是,诸葛果和王菁矢口否认。

    那诸葛菱还说,男人纳个妾没什么大不了的,她会写信跟诸葛果解释清楚。

    唉!只希望,诸葛果知道后不会太生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菁那妮子挺会伺候人,嘿嘿!

    “姜将军,你不想现在就北伐,是打算回成都嫁女儿,做国丈吧?”

    “嗯?”

    面对姜维凌厉的目光,张翼与廖化哈哈大笑,快步溜出大帐。

    特么的,国丈?

    你几个家伙,口无遮拦的,想暗算老子是吧?

    这话要是传到刘禅耳中,老子怕要被诛九族了!

    昨日,诸葛果的家书中说,刘璿与姜蔓姝,将在大军凯旋之后择吉日完婚。

    她还在信中隐隐透露,刘禅可能会在近期,将帝位传给刘璿。

    没错,刘禅想要禅位!

    不光是诸葛果,魏延、张嶷、张翼、廖化与邓芝等人的家书,全都提到此事。

    由此看来,此事应该不假。

    问题是,刘禅还没有正式禅位,你几个家伙就称老子为“国丈”,胆子也太大了吧?

    特么的,国丈!

    一日为太傅,终身为太傅,你们没听过?

    老子的太傅身份,比“国丈”牛逼多了吧?

    你们以为,老子会在意那个“国丈”?

    无所谓了,北伐之事必须等一等,激我是没用的,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

    …………

    等……

    等……等……

    等……等……等……

    为了建功立业,为了复兴汉室,众将整日都在催促,也在一天又一天地等待。

    这一等,等来了邓艾与邓忠父子深夜来降。

    这一等,等来了“讨蜀护军”夏侯霸主动归降。

    这一等,等来了王昶、毌丘俭、诸葛诞与胡遵开城投降。

    这一等,等来了济南王曹楷、济北王曹志、东海王曹霖、经王曹寻、陈留王曹峻、平阳公曹琮、燕王曹宇、赵王曹干、楚王曹彪、东平灵王曹徽,等等,几十位曹氏宗亲的归附降书。

    正如姜维所料,当年曹丕篡位时,曹节恨得咬牙切齿却无能为力。

    毕竟,当时的刘协都没人买账,何况她一个“空壳”皇后。

    几年前,也就是姜维派密使给她“送药”的时候,刘禅在诏书中尊她为“献穆皇后”。

    这身份,肯定比“山阳公夫人”高贵许多,但在当时只是一纸空文。

    然而,汉军平定吴境之后,国力基本与曹魏不相上下,并

    且连连得胜()?(),

    气势如虹。

    而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

    又让曹氏宗亲提心吊胆。

    他们审时度势()?(),

    再加上曹节的劝说?()?⊿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纷纷倒向汉国就在情理之中了。

    等……

    等……等……

    等……等……等……

    这一等,竟是整整一年。

    等来了刘惠与刘舞婵!

    这两位汉国的长公主,是在王菁的帮助下,跟随商旅混出洛阳,再经襄阳返回汉国。

    这两位长公主,已经年过五旬,并且跟曹演已有子嗣。

    考虑到曹演也有归降汉国之意,刘璿征求两人的意见后,将曹演册封为临沅公,一家人安度晚年。

    这一年,全国都在整兵备战,但姜维除外。

    自从回成都封了“镇国公”,他就把姜家生意交给四位妻妾打理,从此闭门不出。

    就连他以前最热衷的北伐大事,也表现得漠不关心。

    这日,刘璿终于按耐不住,一大早就领着文武百官前来。

    如此阵仗,姜维只能开门相迎:“微臣身体抱恙,没能远迎,还请陛下恕罪!”

    姜维抱拳行礼的同时,刘璿也在行礼,仍像以前那样谦卑,“太傅身体不适,弟子本不该打扰。

    “可是,北伐之事近在眼前,若无太傅统领大军,终究不是个办法啊!”

    “不,不,不,陛下多虑了!陛下,请!”姜维将刘璿请入府中,并示意众臣一同入府。

    一边走,一边呵呵笑:“微臣好像听说,内阁会议已经商定好领兵主帅?”

    “太傅应该知道,那只是权宜之计。”

    “不,不,微臣仔细看过作战计划,觉得没什么问题,所以投了赞成票。

    “既然主帅之事已经通过,陛下按照“大汉基本宪法”下诏就行,微臣真没必要掺和啊!”

    “可是……此战若无太傅坐镇,大军就没了主心骨。而且,魏将军和陆将军多次表示,他们并没有必胜把握啊!”

    “不,不,不,陛下确实多虑了。”姜维仍是那种礼仪性的笑容,并且还是漠不关心,“微臣多次在奏书中表示,大汉之复兴势不可挡。

    “不论任何事情,只要不违反“大汉基本宪法”,只要是内阁会议投票通过的,陛下皆可放心去做。”

    “可是……唉……”

    刘璿实在无语,只能低声叹气。

    内阁,内阁!

    自从成立了“内阁”,姜维就整日窝在府中,再也不问朝政。

    所谓“内阁”,是由十名久经沙场的武官,以及十名精晓政务的文官共同组成。

    而姜维口中的“大汉基本宪法”,既肯定了“天子”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又将“天子”的诸多权力交由“内阁”商定。

    就如此次的北伐,刘璿、姜维与其他九名武官全部投了赞成票,另有七名文官也投赞成票,共计十八票,远超“大汉基本宪法”要求的“十一票”以上。

    又如大军主帅的人选,由于姜维始终“身体抱恙”,内

    阁会议只能多次商议。

    终于在三个月后?(&?)_[(.)]?④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以十一票勉强通过了“陆逊、魏延与关索各领一军()?(),

    从关中、南阳与兖州三路进兵”的决议。

    内阁会议虽然通过(s)?(),

    众文武却没有必胜把握()?(),

    这才前来相请。

    哪知道,姜维开口“内阁”,闭口“大汉基本法”,就是不肯领兵出征。

    呵呵了,大汉基本宪法!

    刚开始,姜维还以为,这种“架空皇帝”的律法会被刘璿一口否决,哪知他大笔一挥直接通过。

    其实吧,这也不怪刘璿懦弱或者莽撞,而是源于他对父亲的耳濡目染——放下权力,反而更加逍遥。

    当然,更离不开姜维长久以来的洗脑,让刘璿对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更有兴趣。

    不论如何,姜维心目中的“君主立宪制”已经初具雏形。

    在他看来,此时的洛阳三面被围,汉军“克复中原”乃大势所趋,任何一位老将领兵都能达成。

    从长远来看,汉国最需要并非能臣勇将,而是一条正确的、最适合的道路。

    一年前,汉军气势如虹之时果断撤军,正是为了促“”君主立宪制”,那是最佳的时机。

    君主立宪制!

    在姜维看来,十名武官与十名文官组成“内阁”,重大事情由内阁投票决定,既能避免全国的“穷兵黩武”,又能避免宋朝那样的“重文轻武”;

    内阁成员的选举制、轮换制与投票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权臣专权”的可能,更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昏君误国”的可能;

    只有姜维知道,能让“大汉基本宪法”被刘璿和众臣接受,着实不容易!

    现在好了,基本可以放心了——就算没有自己这位“镇国公”,或者没了刘璿与任何一位能臣,汉国仍不会走入歧途。

    至少,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大汉,到底如何才算“复兴”?

    想到这个问题,姜维有意无意地瞥着角落。

    “咦?这是什么?”

    “我去!这玩意儿好大!哈!竟然还能转动?”

    “伯约,你窝在府里好几个月,就是在捣鼓这个球?”

    只是一瞬间,刘璿和众文武,全都被“大球”吸引住,一窝蜂地凑上来。

    “太傅,这……就是书里讲的“地球”?”

    刘璿试探着问起,姜维满意地点点头。

    一边转动,一边指着地球仪上的不同地方,“陛下,诸位请看,这里就是咱们大汉。

    “而这里,正是倭奴国,孙权所逃之处。

    “还有这里,这是另一块物产丰饶的大陆,我在书里说的袋鼠与玄凤鸟,正是生活在此处。

    “还有这里,这块大陆有清香可口的辣椒,有香喷喷的玉棒,还有巨大的土豆与红薯,只种一亩地就能让好几人吃饱肚子。

    “还有这片大陆,美女多不胜数,金银珠宝更是取之不尽。

    “所以说,只有完全占领这些广袤的土地,大汉才算真正的复兴!”

    姜维滔滔不绝的讲解,众人很难完全听懂,但他们的眼中没有怀疑,而是向往与期待。

    累了,这几年,姜维真的累了。

    值得庆幸的是,天下大势已定,并且为大汉的将来指明了道路。

    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只能拭目以待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