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直播] > 第 198 章 大明王朝19
    【朱高炽暴卒得非常突然,三天前还在‘日理万机’,三天后就暴卒离世,偏偏史书未记明他暴卒缘由,于是给人留下无数悬念:

    1.因病而亡;

    2.溺于美色而亡;

    3.被臣子‘骂’死;

    单看以上三类死因从逻辑上都能说通,肥胖会引起心脏病、中风,以及糖尿病、骨关节炎等等,所以朱高炽因病而亡在医学上说得通】

    秦始皇下意识摸脸:朕胖否?

    刘彻低头看肚腩:很好,朕不胖。

    李世民摸着腰腹:是时候再现朕马上英姿了。

    而殿内群臣瞧着自己身躯,面露惊慌:我这样的会不会有心脏病?会不会突然中风?

    陛下,求招太医为臣诊脉啊!

    臣还想在朝堂上发光发热,不想得糖尿病、骨关节炎啊!

    明

    听他人讨论自己死亡原因是什么感受?

    朱高炽抬头着天幕,心中五味杂陈,没想到自己连秦庄襄王(秦始皇他爹)都不如。

    秦庄襄王好歹在位三载,而自己不足一岁便驾崩他想笑却扯动不了嘴角,在太子之位沉浮二十余年,未展心中抱负而逝。

    呵~朱高炽突然觉得委屈,却无处诉说,只能怔怔地听着天幕分析他的死亡之因。

    【或许抗高压太久情绪爆发,丧期未过,朱高炽就迫不及待地与妹妹做船头,以示宣泄自己能主宰一切?

    史书对朱高炽死亡真相是讳莫如深,偏偏又对他的六位船头妹妹做了详细记载,总有六位,加之朝鲜官史佐证:朱高炽沉于酒色,加上他在东宫默默耕耘出十子七女,也能推出美色是他解忧之法。

    所以溺于美色而亡也能说通】

    朱棣咬牙切齿地盯着大胖儿:“真是朕的好儒家儿啊,你这么恨朕?”

    面对老父怒火,朱高炽下跪叩首:“儿臣不认此说法,儿臣熟圣贤书,知礼义廉耻,断不会行如此不孝行径。”

    他再爱美色也不会在丧期淫乐,熬过二十年太子生涯,难道还熬不过一年丧期?

    总之天幕扣下的帽子,他不认!

    【被臣子骂死基出朱高炽临终遗言:李时勉辱我!

    李时勉是谁?

    七品翰林待。

    据‘明史’记载,李时勉直言圣上,圣上雷霆大怒,下令以金瓜砸他,然后押至入狱。

    最终李时勉被朱瞻基赦免,还官复原职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六朝而终。

    所以现代有史学家推测:朱高炽暴卒会不会是朱瞻基下的手?】

    “一派胡言!”朱瞻基一脚踢开身前的案几,指着天幕怒骂:“尔等脑子只深诡计宵小吗?”

    为皇位暗算皇考?

    皇太孙之位是皇爷爷亲封,册封之年即他加冠之时,依皇爷爷之势掌军中权力,怎么会逆人伦之事?

    只要他不行僭越之事,天下谁能废他?

    朱瞻基气得扶住案头喘气,满殿臣子亦是气愤,讲述秦汉唐时,后人总会依据而解,如今为荒谬竟给陛下泼污水。

    难道后世还有人给他们泼脏水,言仁宗是大臣暗杀?

    讲述人惊讶:你们竟然知道有人怀疑是臣子所为?

    明臣:¥%……&¥……%

    【朱瞻基是谁?

    朱棣的好圣孙!】

    天幕语气微微上扬:【或许是靖难上位,朱棣行事与父多有相似之处。

    朱元璋写:治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大诰武臣;

    朱棣撰:为善阴骘、圣学心法、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

    朱元璋对孙子朱高炽颇为喜爱,言他有为君者风度;

    朱棣对孙子朱瞻基更是喜爱,直接抚养圣孙成人,甚至为他建起幼军】

    原本气极的朱瞻基,听到皇爷爷为他挑选幼军时,眼眶忍不住发红,他自幼受皇爷爷庇护,为他长久计还广选民间17到25岁的精壮者,整军三万人交与他统领。

    先皇言北京劳南北之供,让军民俱困四方,在遗旨中要还都南京。

    但定都北京是皇爷爷之策,怎能轻易更改?

    他翻着案上朝臣的奏报:遵先帝遗旨还都南京?

    还都南京?他喃喃地复念几句冷笑:“还都南京做什么?”

    难不成让天子在南京遥控北疆,若边防有变朝廷能否及时支援北疆防线?

    朱瞻基疲惫地抬手揉了揉眉心:他不是先皇,是皇爷爷教导出的圣孙,皇爷爷能提前戍边,他亦能!

    他扫过案上朝臣还都奏报,决定施行拖延计,能拖多久算多久,总之坚决不还都南京!

    【朱棣北巡时,南京交付朱高炽监国,北京则让朱瞻基留守,留守的权力与朱高炽大致相当,拥有对五品以下的官员处理人事权。

    自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后,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征讨蒙古,朱棣都带着皇太孙随身教导】

    天幕顿了顿换了个词解释道:{朱瞻基的皇位与其说来自朱高炽,不如说来自朱棣

    武则天捂嘴轻笑:“大明皇帝甚有意思,爱儿不爱孙,父子执政相反,爷孙执政相续,真是有意思。”

    笑着笑着她收敛了神色,大明帝王所行之迹总有后人继承,而她呢?

    她凤眸扫过满殿臣子,有多少人盼望着她还政李唐?又有多少人暗地对她不满?

    武则天以手撑脸,情绪微怏:自己为大唐定下的策略,还政后能存多少?

    【所以朱瞻基登基后,又开启第七次郑和下西洋,相比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声势浩荡,宣德时期的下西洋要弱一些。

    为何?

    大明体制出了问题】

    朱元璋&朱棣齐齐震惊,瞬间抄起笔沾墨:后人你说!

    【朱瞻基登基的次月,就在案前见到吏部奏报:吏部据制抽查300余州府官员,发现不称职者高达40人,平常者约有60人,并且这些官员均未历‘三考’,便复职上任,请陛下断决罢官。

    初见帝国官员懒怠一角的朱瞻基还未想出应对方法,没过一个月,朱瞻基发现大明中下级吏治实际情况更为糟糕洪熙元年闰七月乙丑日,明宣宗在北京明皇宫西角门跟行在

    吏部尚书蹇义、侍郎郭琎再次奏言:朝廷及地方缺官!

    朝廷州府官员不齐,若遇官员不称职,朝廷怎么民安政举?】

    李世民一愣:难道大明如贞观一般,施行小政府治世模式?

    但.不对,六部为何不在仁宗执政时提出,而要等到宣帝时才道出朝廷隐患?

    另外大明官员三考是何种考察法?

    为约束百官,他特颁布‘考课法’,由吏部专管官员政绩及考核事务,只不过此法仅针对四品以下官吏,三品以上官员由他亲自课考。

    若大明课考对唐有益,他.想抄作业!

    后人求详说!

    【翻译下,这儿的不称职几乎与贪官挂上等号,至于各地监管各级官员的监察御史?

    不好意思,监察体系亦出了问题。

    洪熙元年,福建等道监察御史何楚莫等官员,集体弹劾上司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夏迪,言他收贿谋私,恳请陛下将夏迪治罪,以正视听。

    被弹劾之人夏迪是什么反应呢?

    喊冤!不断喊冤!

    最后朝廷查明,夏迪傲物细致办事苛刻,下属无法忍受,于是监察御史上下合伙诬陷他。

    查明之后夏迪官复原职了吗?

    没有,司法部判定夏迪有罪,发配他去当驿夫,此事了结。

    这件事中诬陷上司的监察御史、和稀泥的司法部,可见明廷积弊已久】

    朱元璋拉着脸不断在殿内踱步:“老四,你把朕的考满考察法给罢了?”

    为约制文官,他特定文官考察法,将官员任职期间的表现分为三类:1.称职;2.平常;3.不称职;

    考核之后以官员职业生涯进行考核,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吏部依据官员勤怠,职能,报予皇帝进行官职升降。

    而今依天幕之言朱元璋转过身看着朱棣:“天幕中的永乐帝不服马上天子之名,但治天下还得马下治,永乐一朝没罢文官考察法,但对文官定有懈怠。”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一时间神情竟显老意,他设剥皮楦草是为什么?

    为的是让这群官员收了胆子,老老实实地给朝廷干事。

    你认真干事咱也不亏待你,但咱必须悬把刀挂在他们头上,否则宋廷再现!

    但是没用,他抹了把脸:儿孙自有想法,岂会坚持他的祖宗之制?

    【所以朱瞻基即位第一件事便是监察改革;

    都察院大方向并没有改动,而是贯彻祖制条例,他只是将现有制度,及办事流程梳理一遍,重点扩大都察院职能:重建兵员名册和视察边境各省;

    经过激浊扬清的改革,都察院监察遍及民事、军事、财政和司法,涵盖中央及地方行政。

    监察权力扩大改善官场风气,但也大大增加了皇帝的政务量】

    刘彻肃起脸,对大汉首批刺史敕谕:“外牧守民之官,若不体恤民情,侵削民生会使民不聊生。

    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诸卿即将奔赴各考察各官行事,朕望诸卿无惑小人,无屈势要,无私于亲故,助朕安民。”

    他起身一步步走下御阶,巡视群臣重声道:“朕在此等候诸卿具实以闻,朕断之以公!”

    义纵等人高声应答:“臣定不负陛下所期,定具实以闻安天下之民。”

    见此刘彻满意地点点头,后朝兵马不如汉强盛,但所行制度皆有可取之处,后人朕命你多讲,朕好参照融合汉制。

    【纷至沓来的难缠政务砸向朱瞻基,偏偏朱瞻基不是朱元璋,身上没长满肝,无法通宵处理大小事务。

    他也没办法效仿朱棣,让儿子平衡皇帝-百官之间的关系,做不到以太子兼替丞相,调和百官处理政事。

    面对纷繁复杂的政务他该怎么办?

    朱瞻基选择提升内阁地位、抬宦官(太监)来弥补这片空白】

    他就知道!

    朱元璋麻木地看着宫门上的铁牌:内臣(太监)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他定下祖制,不准宦官干政,为防后世儿孙遗忘,特意在宫门上挂上铁挂以作提醒,结果呢?

    该坏祖制的还是要坏,作为躺在皇陵的明太祖,他没法跳起来打不肖子孙。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自然也看到宫门前的铁牌,将天幕之语与铁牌禁令摆在一起.满臣文武的脸色开始变得怪异。

    朱标忍不住疑惑:“父皇挂在宫门的祖制铁牌会落到何处?”

    融了打铁还是归入杂物间?

    他话刚落音,无数道目光就聚焦在朱棣身上:请问燕王,陛下亲挂内臣不可干政的铁牌归处是?

    努力保持平静,结果没维持住朱棣回瞪:看什么看?你问我问谁?

    反正他现在没干坏祖训之事,想知道自个投胎问阎王去,别烦他!

    朱高炽时期内阁开始崛起,拥有密封言事的权力,到朱瞻基时,他对杨士奇、杨荣与杨溥格外器重,事无大小有三杨参加,这时的内阁权力开始超过六部,成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沟通桥梁。

    明朝在历代中很特殊,任何朝代都是从武转文,以示国家安稳国力上升。

    但明转得比较失败,对文官没有形成制度约束,朱元璋是以杀压朝堂,期望让百官保持廉洁。

    朱棣是在杀戮方便是大号朱元璋,政治格局根本没偃武修文,朱允炆是文治转得太过,王莽版本2.0预备。

    朱高炽在位太短略过,所以明朝偃武修文由谁开始?

    朱瞻基

    同时宣帝的刘询,好奇地是看向天幕:自己功绩在后人口中仅寥寥数语,而明宣帝却是大幅篇章介绍,想想还真有些嫉妒。

    这就是讲朝代与单讲帝王的区别吗?

    天幕顿了顿,还是补充道:【朱高炽在位时间短,但他抓民生有一手,他的政策跟建文帝不同,建文帝是大手一挥:赋税减减减,朱高炽是有针对性减税。

    如江南发生水灾后朝廷减税,朱高炽为防止征税过程中出现害民弊端,改税粮为棉布或宝钞。

    棉布为普及家庭用品,百姓都有,而宝钞?更是不值钱的货币。

    如此一来朝廷既能得棉布,也能刺激宝钞流通,算是一举数得。

    这也是为什么教科书会将仁宗、宣德两朝并称‘仁宣之治’,就是因为朱高炽开启转型,朱瞻基把大明各项制度整顿了一遍,让大明船头冲向太平。

    所以他们父子二人并称‘仁宣之治’】

    不等明朝众皇帝有所反应,天幕继续道:

    【朱瞻基让内阁高于六部,获得票拟权、决策权、议政权、人事推荐与任免权,考试选拔权,以及一定司法权,和最重要的封驳权。

    内阁拥有以上权力后,相当于内阁成员共担丞相职责,群策群力,这是很明显的转变趋势,但这个趋势屏蔽了军事。

    明进内阁条件是什么?

    非翰林不得入阁。

    你军事呢?把兵部纳入内阁管辖?

    忘了大明与谁共享天下吗?】

    天幕再次哐哐哐发砸下一句话:与武官共天下!

    响得朱由检忍不住捂耳朵,他默默地复念神迹最后一句话:大明与谁共天下?

    定国公、荣国公、成国公等等,朱由检顿住,成国公朱能?

    成国公为成祖平安南病逝,世宗遭遇大火是朱家人冲入火场就驾与其他武勋相比,成国公一系能信?

    他急忙翻身扒出百官名录,想找出这代成国公是谁,很快他找到成国公一系传谱:十二代成国公朱纯臣。

    纯臣、纯臣.朱由检指尖划过纯臣二字,眼中爆发惊人的光芒:朱纯臣当心!

    他啪的一声合上书册,高声喊道:“来人,传成国公朱纯臣。”

    【翻开史记便会发现,明朝许多武勋家族,传承于洪武永乐,朱元璋杀官但只要心向朝廷就能安稳,朱棣更是厚待靖难功臣,除了功臣后代不争气,让故宫子弟军事能力拉跨外,明廷都让他们世袭到明末,真正做到与国同休。

    世袭武官为明征战,为国戍边,但没机会入内阁,反而受制文官,制度上没说话机会,这多可怕。

    决策层仅文官会造成什么灾难?

    参考隔壁大宋】

    隔壁大宋涨红了脸:后人,你过分了啊,讲明就讲明,别扯他大宋!

    明

    听到靖难功臣后辈不争气,朱棣忍不住眉头直跳,他多厚待武官子弟啊!

    只要通过相关比试就能袭职,结果呢?

    给你们与国同享的世袭机会,你们都抓不住。

    越想越气的朱棣目瞪殿内老家伙,尔等身身战阵,不惧矢石,卧雪眠霜,百死而博一生,积累无数功劳才有爵禄福泽子孙,你们怎么教育子孙的?让儿孙自废武功?

    朱棣越说越火大,指着靖难老伙计责道:“你们给我听好了,回家后把子孙颈上的绳收收,别放宽了让他们成为纨绔子弟,”

    还没折在北上的张远大声道:“我等都是战场上挣下的荣光,我等子弟弓马当全熟,武艺得时时操练,实在学不来武艺也当书学道理才是。”

    总不能让后辈子孙重困贫穷吧?

    成国公朱能点头赞同:“就是,到时弓不会,枪不会拏,马不会骑,咱们腆着老脸求陛下恩典,陛下给了他们能干什么?”

    入军中做武官?

    那样的人定会迫害军士!

    且这样烂怠的武官子能上阵杀敌?

    若是畏避后退,陛下该不该治罪?

    至于做文官.他隐秘地扫了眼殿上的文臣:他们子弟怕是被卖了都不知道,没书脑子就守着祖上爵禄生活就是,别瞎掺和文臣战争,打不赢打不赢!

    【大明有非翰林出身的阁臣吗?

    有,近两百年内仅七位非翰林,他们进阁大多以幸进方式入阁,进阁方式虽不正规,但他们都是书人出身,内阁视角永远固定在文臣上】

    天幕叹息:【再则文官没有制约,它会自发无限扩张,不断蚕食权力,最初明朝运行机制为:延议一一票拟(内阁)一一批红(皇帝或司礼监)一一封驳(六科)一一执行(六部);

    后期变为:内阁议事-内阁拟诏-皇帝批红-内阁重拟签发-六科封驳;

    这种模式对皇权制约比较明显,带有一定民主色彩,但内阁无皇帝心腹,会让皇帝在政事上几乎寸步难行,因为明代批红前后都需要经过内阁,皇帝仅剩下可与不可的选择。

    所以有明一朝可以看见宦官与文臣斗成乌鸡眼。

    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皇帝与臣争权!】

    李世民很肃着脸对比明制制度,他仔细对比明唐之制,现明制不适合大唐。

    大唐政治程序为:延英奏对-皇帝决策-翰林草诏-枢密颁旨-中书签发;

    遇事臣子商议后,将商议结果上呈于他,由他决断是否可行,若可行再起草诏书颁发等事项。

    整个运行过程中,皇帝有最高决策权,而明制呢?

    皇帝决定的事务会被六科封驳,帝王与内阁不睦,皇令只会寸步难行。

    为何?

    内阁有人事权,偏偏六科职位低于内阁,受内阁管辖。

    唐太宗表示:此制大唐不要,后人讲下一个。

    天幕顿了顿补充道:【票拟又称拟票、票旨、调旨、条旨。

    各类奏章先送交内阁,由内阁阁臣商议出意见后,用墨笔将意见写在小纸上,再贴在各奏章前面,然后一并上报给皇帝,由皇帝定夺批红。

    如果皇帝懒政,便由司礼监负责批红。

    那司礼监怎么起家的?或者说明朝宦官怎么崛起的?

    朱棣扶持的!

    他在宦官中挑出聪明伶俐者,让其书识字,待宦官通文墨熟经史后,就开始做处理杂务,甚至外派执事】

    朱樉抓住机会刺向朱棣:我记得父皇曾说过‘内侍毋许识字’,老四,你又在违反祖制啊!"

    瞧瞧你干的事?也就后人爱你,否则你早被父皇废为庶人。

    我倒要看你怎么狡辩!

    朱棣下意识反驳:“只要无御宝文书,中官就不能调遣一军一民,怎不是遵守太祖训?”

    话刚落音心中咯噔一声,糟了,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见他模样,朱樉想要笑出声,但见到老父杀气腾腾的脸,立马板着脸以眼神传达心意:本王看你怎么对父皇交代。

    迎上父皇那张阎王脸,朱棣在心中大喊后人救吾!

    后人表示:你这狡辩之词堪称孔已乙的先辈,书人偷书算偷,永乐帝违制不算违,老朱怒火你受着吧!

    【洪武朝宦官人数仅数百,永乐时期则翻了N倍,宦官人数高达三千。

    这些宦官有哪些就业方向?

    特务处东厂要宦官掌职,寄禄衙门锦衣卫也要塞些宦官进去,至于各地军中,亦是宦官就业方向。

    朱棣即位后在山东云南等省镇,设立总兵制度,此制度可以看作小一号的大唐节度使,为制衡总兵,朱棣派亲信宦官随军监督。

    宦官监军的模式到朱高炽时,就成了宦官镇守中官制度,为固军权他又在总兵、中官基础上,增添加了一道文官菜,所以大明地方省级机构是镇守总兵(军方)、镇守中官(宦官)、镇守督抚(文臣),三方鼎力互为牵制,由三司来主持地方军政事务。

    宣德时期朱瞻基重新规划地方军政系统,立巡抚使其三司合一。

    以巡抚官为朝廷耳目,让其常驻代指定区域,擦当地兵民状况,当地官员勤怠】

    朱瞻基不满天幕说辞:“后人讲解太过阴阳怪气,你数次提及的郑和不也是宦官?”

    难道后人对宦官有偏见?

    皇爷爷教导出的宦官大多是好的,郑和且不提,范弘为人谨慎,且忠勤守法,又能处理宫中各项事务,所以他登基后迁他为司礼太监。

    阮安素有巧思,皇爷爷命他营建北京城池,以及百司府廨,谁不称赞?

    他朝夕给事玩伴王瑾,更是忠肝义胆,为他解忧。

    朱瞻基冷哼:“朕不过是赐两美人给王瑾享乐,那李渠就敢上言叽歪,说宦官无法消受美人恩,简直胡说八道,身为明臣不思国事倒盯上宦官隐私,该罚!”

    他下令关李渠七天,不知他在牢里饿没?

    要是没饿死,他就放了李渠,以显天子仁德行。

    【到宣德朝时朱瞻基则提升宦官素质:在内廷办起内书堂,专授小内使书。

    朱棣:找人教宦官书;

    朱瞻基:把宦官书列为制度;

    教授者为各司主事,以及翰林院修撰,后来又添加了户部尚书及大学士任教师。

    总之朱瞻基牌宦官学,师资力量强大,就业前景好,欢迎各位自愿报考】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又来后人讲述通病,时不时地发疯一把;

    教宦官便是教官宦,扯学校做什么?

    不过赵祯诧异地挑眉:文官与宦官天然对立,宣宗命学士教授宦官,文臣竟不抗议?

    换作他大宋.算了,别深想此事,听天幕讲述便是。

    【整个宣德年间,朱瞻基学校培育出多少优秀毕业生?

    约莫1500人左右。

    宦官毕业生渴望的职位是什么?

    先进文书房,再入司礼监!

    文书房负责御批章疏的收发和落地存根,而司礼监则为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能为皇帝奏折‘批红’。

    批红:掌印太监与秉笔太监,按照内阁票拟的意见,在内阁票拟过的章疏上,用红笔写下‘准’字。

    若内阁票拟过的文书有误,也会略加改正】

    天幕补充道:【按照内廷制度,掌印、秉笔两职等同于外延内阁首辅,与内阁同掌朝廷机要,权如总宪,十分显赫】

    朱元璋虎目瞪圆:等等,内阁呈章疏,司礼太监按内阁意思批准,这不是左手倒右手,政事全依内阁而行吗?

    若司礼太监与内阁沆瀣一气,那皇帝就被架空了?

    若太监势大,压制内阁干政,国家大事不就由奄人行事了?

    越想越慌的朱元璋气得想晕厥过去,他现在是看清了,他定的祖制后代子孙是半点不听,他这老祖宗招牌有用就拿出来挥挥,没用就扔到床底下去。

    气杀他也!

    不管如何,随着内阁宦官制度的完整,朝廷政务大大减少,让朱瞻基有时间玩他心爱的斗蛐蛐。

    朱瞻基爱蛐蛐爱到什么程度?

    特意下密旨给苏州知府:送千个蛐蛐进宫。

    苏州知府要怎么抓?

    只能把抓蛐蛐当作作为徭役,摊派给百姓,让百姓趁夜提灯抓蛐蛐,所以江南流行一句话:促织(蛐蛐)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抓不好蛐蛐的家破人亡,抓到上佳蛐蛐者,与军功同得世职。

    可以说在于蛐蛐一道上,民众颇怨,以至于他驾崩后,张太后直接命人砸掉蛐蛐罐子,别放于宫中碍眼

    天幕说起蛐蛐时,秦朝君臣还有些迷惑,当蛐蛐图样出现在天幕上时,才明白后人口中的蛐蛐是蟋蟀也。

    没玩过蛐蛐的秦始皇疑惑:“这是什么?”

    李斯率先为陛下解惑:“陛下,这是蛩鸣,也叫蟋蟀。

    《诗经》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秦始皇点点头,面上浮起丝丝兴趣:“蟋蟀很难抓?”

    见陛下兴起,李斯心中咯噔一声,难道陛下要斗蟋蟀?

    他心中思索面上却仍在解惑:“蟋蟀是夜行物,捉蟋蟀者需眼利耳灵,才能趁天黑之际捕捉。”

    天幕言及‘斗’,想必明帝玩蛐蛐要其相斗,既然相斗那么对蛐蛐定有要求,合格者方能斗,不合格者则弃之不用。

    苏州知府要完成明帝密诏,须备数倍以上的蛐蛐,才能保证千只蛐蛐到京存活。

    听完讲解后,秦始皇刚升起的好奇顿时消散,他看了眼案桌上堆满的政务:朕心爱者是大秦。

    【朱瞻基虽爱蛐蛐,但关于国家大事还是他拿主意,如:安南之地要不要放弃;

    安南与大明之间就是反复拉扯,永乐期间朱棣派兵两征安南,对安南可谓是连年用兵,朱瞻基与群臣商议:要不要恢复太祖之制,重封安南,让其岁奉常贡。

    反对重封安南者有:六部蹇义、夏原吉等。

    支持重封安南者有:内阁杨士奇、杨荣等。

    夏原吉等人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大明啃安南已有二十年之功,不应毁于一旦;

    再则夏元吉是谁?

    大明CFO总揽全国财政,能不能打,朝廷能不能支付军费,大明帝国中夏原吉最为清楚。

    如果不能,依夏原吉反对朱棣北征事例来看,他定是第一个反对。

    至于支持者的原因无非是恶战争喜太平,要啃下安南朝廷会耗费巨大,即使打下后难以消化,不如顺意民间放弃安南】

    对于天幕说辞,杨士奇等人根本不认同,经过几次天幕讲述,他们已看明后人敌视文官。

    为什么呀?

    发现后人对他们带有敌意后,群臣百思不得其解,官员有好有恶,后人为何要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后人如此看待他们,他们委屈好不好?

    【明朝数次不能收回安南,就是因贡安离中原太久,以及安南自生文化思想,不愿再入中原文明,想要纳安南入华夏圈,非滴水之功才能重现汉唐盛景。

    很可惜朱瞻基不愿支付滴水成本,杨士奇等人亦耐心治理安南,最终安南脱华夏再无回归之机。

    定下恢复太祖之制,重封安南的朱瞻基,得到来自内阁颁发的成就:兴灭继绝;三代之圣】

    天幕语气有几分漠然:【用不值钱的夸赞换得家族财产来源,值!】

    朱瞻基冷哼出声:“胡言乱语!”

    朕何要还政安南?

    因为朝廷在安南投入太大!

    朝廷在安南投入无数兵力、财力,仍平不下安南,永乐一朝仅安南叛乱就多达四朝。

    安南叛朝廷平;

    安南复叛朝廷复平,几番下来朝廷兵马疲惫,民税复重,于国不利。

    再则北疆有复起之意,他也不能顾安南弃北疆不顾,不如趁登基之时,以天地万物更新之名重封安南,平稳西南边疆,让朝廷抽出手集中预防北疆。

    后人不知其中深义,就胡言乱语妄下结论。

    【安南这块地好吗?

    其地理位置好得很,朱瞻基重启郑和下西洋时,怎么没看看舆图方向呢?

    安南是出口贸易必经之路啊!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朝廷掌握安南临港口,就捏住了走私脖子!

    明走私贸易之所以这么猖狂,不就是因海上交易点不在明土在琉球,出行贸易港口不在大明在安南嘛。

    整个东南亚围大明衍生出的贸易,让海外诸国、临海官商,甚至朝中大臣都获利,唯独朝廷不获利,明朝皇帝不获利。

    怪谁?

    怪朱家没长经济脑子?】

    杨士奇等人双膝一折,跪在朱瞻基跟前:“天幕之言臣等不认,请陛下决断。”

    朱瞻基连忙扶起众臣,直道:“众卿快起,后世无礼教只看利益,根本不明郑和下西洋含义。”

    郑和下西洋首要任务是什么?

    是‘宣教化于海外,导以礼仪,变其夷习’,让寸衣着肤的番民能知华服多美,能辨天地知农事,慕归大明。

    至于贸易利益那是才要。

    见陛下态度,杨士奇等人心中熨帖,郑和下西洋他们支持吗?

    支持,谁没有万国来朝梦呢?

    但万国来朝没有天下吃饭来得重要啊!

    朝贡劳民伤财难道不该禁吗?

    后人总以后世视角观大明政事,有失讲述立场。

    天幕叹气:【纵观朱瞻基的朝政措施,甚少涉及经济政策调整。

    至于货币市场?

    直接交给无形的手解决,没办法,谁让宣德时期的宝钞贬值贬到90%,救都救不回来呢】

    朱棣听到天幕讲起大明宝钞,苦笑着对陈瑛道:“前些日子你讲民间钞法不通,今儿后人就在抨击宝钞弊端。”

    想到天下视宝钞如废纸,朱棣也觉得棘手,问陈瑛:“爱卿有何策可改钞法?”

    后人总批大明财政弊端,但天下能人之士那般多,总有矫财政弊端的臣子罢?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上奏道:“陛下,钞法不通,皆缘朝廷出钞太多,却无制收敛,导致特重钞轻。”

    此话简短却直指核心,朱棣等人点点头:“说得不错,继续。”

    陈瑛从袖中取出一奏折,双手上呈:“陛下,此乃臣提出的暂行回收法,请陛下一观。”

    朱棣从宦官手中取过奏折:“户口食盐法?”

    他迅速览过一遍后,合上奏册颔首道:“粗略不错,且听后人讲述后再行完善此法。”

    满朝称是,齐刷刷地把殷切目光投向天幕:后人,求解决之法!

    他们的愿望后人满足了半截:【永乐时期明廷试着拯救过宝钞,但失败而终】

    刚刚上折的陈瑛僵硬在地:失败了?

    他惶恐地抬起头,正巧对上天幕墨字:

    陈瑛提出户口食盐法,以大口月食盐一斤纳钞一贯,小口月食盐半斤纳钞五百文的做法,让民众向朝廷缴食盐税。

    利用食盐税大面积地回收民众手中多余宝钞,按朝廷设想每季度可收五千万余锭钞,实际上永乐二年的税收里,宝钞收了不到五百六十六万八千一锭,根本没达到预期。

    并且按照朝廷给商人的盐引计算,售商人一斤盐白余文,民众却要一斤盐交钞一贯,实际上陈瑛做法是把朝廷回钞义务,转到百姓头上,并且摊派后还没达到预期目标。

    他失落地低下头,原来他的缺陷在盐引价值不均吗?

    随即他又振奋起来,既然天幕讲到经济,那大明后代皇帝定有设不缺,是哪位帝王?

    大明当有经世帝王才对!

    陈瑛目光炯炯地盯着天幕,期望神迹能带来解决之方:

    可惜他得到的是失望,天幕语气渐渐怪异,似乎在压抑着什么:

    【朱瞻基的儿子解决经济问题了吗?

    没有,即使他留学一年也没获得经济博士头衔】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8-0623:53:05~2024-08-0723:56: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陌上人如玉、隐藏10瓶;23281036、澧水呦呦5瓶;小公主的星星、青菌、金玉满堂、29526063、绿水池边绕、跃然、葛根、月夜、努力躺平、丽雅莎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朱高炽暴卒得非常突然,三天前还在‘日理万机’,三天后就暴卒离世,偏偏史书未记明他暴卒缘由,于是给人留下无数悬念:

    1.因病而亡;

    2.溺于美色而亡;

    3.被臣子‘骂’死;

    单看以上三类死因从逻辑上都能说通,肥胖会引起心脏病、中风,以及糖尿病、骨关节炎等等,所以朱高炽因病而亡在医学上说得通】

    秦始皇下意识摸脸:朕胖否?

    刘彻低头看肚腩:很好,朕不胖。

    李世民摸着腰腹:是时候再现朕马上英姿了。

    而殿内群臣瞧着自己身躯,面露惊慌:我这样的会不会有心脏病?会不会突然中风?

    陛下,求招太医为臣诊脉啊!

    臣还想在朝堂上发光发热,不想得糖尿病、骨关节炎啊!

    明

    听他人讨论自己死亡原因是什么感受?

    朱高炽抬头着天幕,心中五味杂陈,没想到自己连秦庄襄王(秦始皇他爹)都不如。

    秦庄襄王好歹在位三载,而自己不足一岁便驾崩他想笑却扯动不了嘴角,在太子之位沉浮二十余年,未展心中抱负而逝。

    呵~朱高炽突然觉得委屈,却无处诉说,只能怔怔地听着天幕分析他的死亡之因。

    【或许抗高压太久情绪爆发,丧期未过,朱高炽就迫不及待地与妹妹做船头,以示宣泄自己能主宰一切?

    史书对朱高炽死亡真相是讳莫如深,偏偏又对他的六位船头妹妹做了详细记载,总有六位,加之朝鲜官史佐证:朱高炽沉于酒色,加上他在东宫默默耕耘出十子七女,也能推出美色是他解忧之法。

    所以溺于美色而亡也能说通】

    朱棣咬牙切齿地盯着大胖儿:“真是朕的好儒家儿啊,你这么恨朕?”

    面对老父怒火,朱高炽下跪叩首:“儿臣不认此说法,儿臣熟圣贤书,知礼义廉耻,断不会行如此不孝行径。”

    他再爱美色也不会在丧期淫乐,熬过二十年太子生涯,难道还熬不过一年丧期?

    总之天幕扣下的帽子,他不认!

    【被臣子骂死基出朱高炽临终遗言:李时勉辱我!

    李时勉是谁?

    七品翰林待。

    据‘明史’记载,李时勉直言圣上,圣上雷霆大怒,下令以金瓜砸他,然后押至入狱。

    最终李时勉被朱瞻基赦免,还官复原职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六朝而终。

    所以现代有史学家推测:朱高炽暴卒会不会是朱瞻基下的手?】

    “一派胡言!”朱瞻基一脚踢开身前的案几,指着天幕怒骂:“尔等脑子只深诡计宵小吗?”

    为皇位暗算皇考?

    皇太孙之位是皇爷爷亲封,册封之年即他加冠之时,依皇爷爷之势掌军中权力,怎么会逆人伦之事?

    只要他不行僭越之事,天下谁能废他?

    朱瞻基气得扶住案头喘气,满殿臣子亦是气愤,讲述秦汉唐时,后人总会依据而解,如今为荒谬竟给陛下泼污水。

    难道后世还有人给他们泼脏水,言仁宗是大臣暗杀?

    讲述人惊讶:你们竟然知道有人怀疑是臣子所为?

    明臣:¥%……&¥……%

    【朱瞻基是谁?

    朱棣的好圣孙!】

    天幕语气微微上扬:【或许是靖难上位,朱棣行事与父多有相似之处。

    朱元璋写:治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大诰武臣;

    朱棣撰:为善阴骘、圣学心法、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

    朱元璋对孙子朱高炽颇为喜爱,言他有为君者风度;

    朱棣对孙子朱瞻基更是喜爱,直接抚养圣孙成人,甚至为他建起幼军】

    原本气极的朱瞻基,听到皇爷爷为他挑选幼军时,眼眶忍不住发红,他自幼受皇爷爷庇护,为他长久计还广选民间17到25岁的精壮者,整军三万人交与他统领。

    先皇言北京劳南北之供,让军民俱困四方,在遗旨中要还都南京。

    但定都北京是皇爷爷之策,怎能轻易更改?

    他翻着案上朝臣的奏报:遵先帝遗旨还都南京?

    还都南京?他喃喃地复念几句冷笑:“还都南京做什么?”

    难不成让天子在南京遥控北疆,若边防有变朝廷能否及时支援北疆防线?

    朱瞻基疲惫地抬手揉了揉眉心:他不是先皇,是皇爷爷教导出的圣孙,皇爷爷能提前戍边,他亦能!

    他扫过案上朝臣还都奏报,决定施行拖延计,能拖多久算多久,总之坚决不还都南京!

    【朱棣北巡时,南京交付朱高炽监国,北京则让朱瞻基留守,留守的权力与朱高炽大致相当,拥有对五品以下的官员处理人事权。

    自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后,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征讨蒙古,朱棣都带着皇太孙随身教导】

    天幕顿了顿换了个词解释道:{朱瞻基的皇位与其说来自朱高炽,不如说来自朱棣

    武则天捂嘴轻笑:“大明皇帝甚有意思,爱儿不爱孙,父子执政相反,爷孙执政相续,真是有意思。”

    笑着笑着她收敛了神色,大明帝王所行之迹总有后人继承,而她呢?

    她凤眸扫过满殿臣子,有多少人盼望着她还政李唐?又有多少人暗地对她不满?

    武则天以手撑脸,情绪微怏:自己为大唐定下的策略,还政后能存多少?

    【所以朱瞻基登基后,又开启第七次郑和下西洋,相比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声势浩荡,宣德时期的下西洋要弱一些。

    为何?

    大明体制出了问题】

    朱元璋&朱棣齐齐震惊,瞬间抄起笔沾墨:后人你说!

    【朱瞻基登基的次月,就在案前见到吏部奏报:吏部据制抽查300余州府官员,发现不称职者高达40人,平常者约有60人,并且这些官员均未历‘三考’,便复职上任,请陛下断决罢官。

    初见帝国官员懒怠一角的朱瞻基还未想出应对方法,没过一个月,朱瞻基发现大明中下级吏治实际情况更为糟糕洪熙元年闰七月乙丑日,明宣宗在北京明皇宫西角门跟行在

    吏部尚书蹇义、侍郎郭琎再次奏言:朝廷及地方缺官!

    朝廷州府官员不齐,若遇官员不称职,朝廷怎么民安政举?】

    李世民一愣:难道大明如贞观一般,施行小政府治世模式?

    但.不对,六部为何不在仁宗执政时提出,而要等到宣帝时才道出朝廷隐患?

    另外大明官员三考是何种考察法?

    为约束百官,他特颁布‘考课法’,由吏部专管官员政绩及考核事务,只不过此法仅针对四品以下官吏,三品以上官员由他亲自课考。

    若大明课考对唐有益,他.想抄作业!

    后人求详说!

    【翻译下,这儿的不称职几乎与贪官挂上等号,至于各地监管各级官员的监察御史?

    不好意思,监察体系亦出了问题。

    洪熙元年,福建等道监察御史何楚莫等官员,集体弹劾上司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夏迪,言他收贿谋私,恳请陛下将夏迪治罪,以正视听。

    被弹劾之人夏迪是什么反应呢?

    喊冤!不断喊冤!

    最后朝廷查明,夏迪傲物细致办事苛刻,下属无法忍受,于是监察御史上下合伙诬陷他。

    查明之后夏迪官复原职了吗?

    没有,司法部判定夏迪有罪,发配他去当驿夫,此事了结。

    这件事中诬陷上司的监察御史、和稀泥的司法部,可见明廷积弊已久】

    朱元璋拉着脸不断在殿内踱步:“老四,你把朕的考满考察法给罢了?”

    为约制文官,他特定文官考察法,将官员任职期间的表现分为三类:1.称职;2.平常;3.不称职;

    考核之后以官员职业生涯进行考核,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吏部依据官员勤怠,职能,报予皇帝进行官职升降。

    而今依天幕之言朱元璋转过身看着朱棣:“天幕中的永乐帝不服马上天子之名,但治天下还得马下治,永乐一朝没罢文官考察法,但对文官定有懈怠。”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一时间神情竟显老意,他设剥皮楦草是为什么?

    为的是让这群官员收了胆子,老老实实地给朝廷干事。

    你认真干事咱也不亏待你,但咱必须悬把刀挂在他们头上,否则宋廷再现!

    但是没用,他抹了把脸:儿孙自有想法,岂会坚持他的祖宗之制?

    【所以朱瞻基即位第一件事便是监察改革;

    都察院大方向并没有改动,而是贯彻祖制条例,他只是将现有制度,及办事流程梳理一遍,重点扩大都察院职能:重建兵员名册和视察边境各省;

    经过激浊扬清的改革,都察院监察遍及民事、军事、财政和司法,涵盖中央及地方行政。

    监察权力扩大改善官场风气,但也大大增加了皇帝的政务量】

    刘彻肃起脸,对大汉首批刺史敕谕:“外牧守民之官,若不体恤民情,侵削民生会使民不聊生。

    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诸卿即将奔赴各考察各官行事,朕望诸卿无惑小人,无屈势要,无私于亲故,助朕安民。”

    他起身一步步走下御阶,巡视群臣重声道:“朕在此等候诸卿具实以闻,朕断之以公!”

    义纵等人高声应答:“臣定不负陛下所期,定具实以闻安天下之民。”

    见此刘彻满意地点点头,后朝兵马不如汉强盛,但所行制度皆有可取之处,后人朕命你多讲,朕好参照融合汉制。

    【纷至沓来的难缠政务砸向朱瞻基,偏偏朱瞻基不是朱元璋,身上没长满肝,无法通宵处理大小事务。

    他也没办法效仿朱棣,让儿子平衡皇帝-百官之间的关系,做不到以太子兼替丞相,调和百官处理政事。

    面对纷繁复杂的政务他该怎么办?

    朱瞻基选择提升内阁地位、抬宦官(太监)来弥补这片空白】

    他就知道!

    朱元璋麻木地看着宫门上的铁牌:内臣(太监)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他定下祖制,不准宦官干政,为防后世儿孙遗忘,特意在宫门上挂上铁挂以作提醒,结果呢?

    该坏祖制的还是要坏,作为躺在皇陵的明太祖,他没法跳起来打不肖子孙。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自然也看到宫门前的铁牌,将天幕之语与铁牌禁令摆在一起.满臣文武的脸色开始变得怪异。

    朱标忍不住疑惑:“父皇挂在宫门的祖制铁牌会落到何处?”

    融了打铁还是归入杂物间?

    他话刚落音,无数道目光就聚焦在朱棣身上:请问燕王,陛下亲挂内臣不可干政的铁牌归处是?

    努力保持平静,结果没维持住朱棣回瞪:看什么看?你问我问谁?

    反正他现在没干坏祖训之事,想知道自个投胎问阎王去,别烦他!

    朱高炽时期内阁开始崛起,拥有密封言事的权力,到朱瞻基时,他对杨士奇、杨荣与杨溥格外器重,事无大小有三杨参加,这时的内阁权力开始超过六部,成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沟通桥梁。

    明朝在历代中很特殊,任何朝代都是从武转文,以示国家安稳国力上升。

    但明转得比较失败,对文官没有形成制度约束,朱元璋是以杀压朝堂,期望让百官保持廉洁。

    朱棣是在杀戮方便是大号朱元璋,政治格局根本没偃武修文,朱允炆是文治转得太过,王莽版本2.0预备。

    朱高炽在位太短略过,所以明朝偃武修文由谁开始?

    朱瞻基

    同时宣帝的刘询,好奇地是看向天幕:自己功绩在后人口中仅寥寥数语,而明宣帝却是大幅篇章介绍,想想还真有些嫉妒。

    这就是讲朝代与单讲帝王的区别吗?

    天幕顿了顿,还是补充道:【朱高炽在位时间短,但他抓民生有一手,他的政策跟建文帝不同,建文帝是大手一挥:赋税减减减,朱高炽是有针对性减税。

    如江南发生水灾后朝廷减税,朱高炽为防止征税过程中出现害民弊端,改税粮为棉布或宝钞。

    棉布为普及家庭用品,百姓都有,而宝钞?更是不值钱的货币。

    如此一来朝廷既能得棉布,也能刺激宝钞流通,算是一举数得。

    这也是为什么教科书会将仁宗、宣德两朝并称‘仁宣之治’,就是因为朱高炽开启转型,朱瞻基把大明各项制度整顿了一遍,让大明船头冲向太平。

    所以他们父子二人并称‘仁宣之治’】

    不等明朝众皇帝有所反应,天幕继续道:

    【朱瞻基让内阁高于六部,获得票拟权、决策权、议政权、人事推荐与任免权,考试选拔权,以及一定司法权,和最重要的封驳权。

    内阁拥有以上权力后,相当于内阁成员共担丞相职责,群策群力,这是很明显的转变趋势,但这个趋势屏蔽了军事。

    明进内阁条件是什么?

    非翰林不得入阁。

    你军事呢?把兵部纳入内阁管辖?

    忘了大明与谁共享天下吗?】

    天幕再次哐哐哐发砸下一句话:与武官共天下!

    响得朱由检忍不住捂耳朵,他默默地复念神迹最后一句话:大明与谁共天下?

    定国公、荣国公、成国公等等,朱由检顿住,成国公朱能?

    成国公为成祖平安南病逝,世宗遭遇大火是朱家人冲入火场就驾与其他武勋相比,成国公一系能信?

    他急忙翻身扒出百官名录,想找出这代成国公是谁,很快他找到成国公一系传谱:十二代成国公朱纯臣。

    纯臣、纯臣.朱由检指尖划过纯臣二字,眼中爆发惊人的光芒:朱纯臣当心!

    他啪的一声合上书册,高声喊道:“来人,传成国公朱纯臣。”

    【翻开史记便会发现,明朝许多武勋家族,传承于洪武永乐,朱元璋杀官但只要心向朝廷就能安稳,朱棣更是厚待靖难功臣,除了功臣后代不争气,让故宫子弟军事能力拉跨外,明廷都让他们世袭到明末,真正做到与国同休。

    世袭武官为明征战,为国戍边,但没机会入内阁,反而受制文官,制度上没说话机会,这多可怕。

    决策层仅文官会造成什么灾难?

    参考隔壁大宋】

    隔壁大宋涨红了脸:后人,你过分了啊,讲明就讲明,别扯他大宋!

    明

    听到靖难功臣后辈不争气,朱棣忍不住眉头直跳,他多厚待武官子弟啊!

    只要通过相关比试就能袭职,结果呢?

    给你们与国同享的世袭机会,你们都抓不住。

    越想越气的朱棣目瞪殿内老家伙,尔等身身战阵,不惧矢石,卧雪眠霜,百死而博一生,积累无数功劳才有爵禄福泽子孙,你们怎么教育子孙的?让儿孙自废武功?

    朱棣越说越火大,指着靖难老伙计责道:“你们给我听好了,回家后把子孙颈上的绳收收,别放宽了让他们成为纨绔子弟,”

    还没折在北上的张远大声道:“我等都是战场上挣下的荣光,我等子弟弓马当全熟,武艺得时时操练,实在学不来武艺也当书学道理才是。”

    总不能让后辈子孙重困贫穷吧?

    成国公朱能点头赞同:“就是,到时弓不会,枪不会拏,马不会骑,咱们腆着老脸求陛下恩典,陛下给了他们能干什么?”

    入军中做武官?

    那样的人定会迫害军士!

    且这样烂怠的武官子能上阵杀敌?

    若是畏避后退,陛下该不该治罪?

    至于做文官.他隐秘地扫了眼殿上的文臣:他们子弟怕是被卖了都不知道,没书脑子就守着祖上爵禄生活就是,别瞎掺和文臣战争,打不赢打不赢!

    【大明有非翰林出身的阁臣吗?

    有,近两百年内仅七位非翰林,他们进阁大多以幸进方式入阁,进阁方式虽不正规,但他们都是书人出身,内阁视角永远固定在文臣上】

    天幕叹息:【再则文官没有制约,它会自发无限扩张,不断蚕食权力,最初明朝运行机制为:延议一一票拟(内阁)一一批红(皇帝或司礼监)一一封驳(六科)一一执行(六部);

    后期变为:内阁议事-内阁拟诏-皇帝批红-内阁重拟签发-六科封驳;

    这种模式对皇权制约比较明显,带有一定民主色彩,但内阁无皇帝心腹,会让皇帝在政事上几乎寸步难行,因为明代批红前后都需要经过内阁,皇帝仅剩下可与不可的选择。

    所以有明一朝可以看见宦官与文臣斗成乌鸡眼。

    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皇帝与臣争权!】

    李世民很肃着脸对比明制制度,他仔细对比明唐之制,现明制不适合大唐。

    大唐政治程序为:延英奏对-皇帝决策-翰林草诏-枢密颁旨-中书签发;

    遇事臣子商议后,将商议结果上呈于他,由他决断是否可行,若可行再起草诏书颁发等事项。

    整个运行过程中,皇帝有最高决策权,而明制呢?

    皇帝决定的事务会被六科封驳,帝王与内阁不睦,皇令只会寸步难行。

    为何?

    内阁有人事权,偏偏六科职位低于内阁,受内阁管辖。

    唐太宗表示:此制大唐不要,后人讲下一个。

    天幕顿了顿补充道:【票拟又称拟票、票旨、调旨、条旨。

    各类奏章先送交内阁,由内阁阁臣商议出意见后,用墨笔将意见写在小纸上,再贴在各奏章前面,然后一并上报给皇帝,由皇帝定夺批红。

    如果皇帝懒政,便由司礼监负责批红。

    那司礼监怎么起家的?或者说明朝宦官怎么崛起的?

    朱棣扶持的!

    他在宦官中挑出聪明伶俐者,让其书识字,待宦官通文墨熟经史后,就开始做处理杂务,甚至外派执事】

    朱樉抓住机会刺向朱棣:我记得父皇曾说过‘内侍毋许识字’,老四,你又在违反祖制啊!"

    瞧瞧你干的事?也就后人爱你,否则你早被父皇废为庶人。

    我倒要看你怎么狡辩!

    朱棣下意识反驳:“只要无御宝文书,中官就不能调遣一军一民,怎不是遵守太祖训?”

    话刚落音心中咯噔一声,糟了,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见他模样,朱樉想要笑出声,但见到老父杀气腾腾的脸,立马板着脸以眼神传达心意:本王看你怎么对父皇交代。

    迎上父皇那张阎王脸,朱棣在心中大喊后人救吾!

    后人表示:你这狡辩之词堪称孔已乙的先辈,书人偷书算偷,永乐帝违制不算违,老朱怒火你受着吧!

    【洪武朝宦官人数仅数百,永乐时期则翻了N倍,宦官人数高达三千。

    这些宦官有哪些就业方向?

    特务处东厂要宦官掌职,寄禄衙门锦衣卫也要塞些宦官进去,至于各地军中,亦是宦官就业方向。

    朱棣即位后在山东云南等省镇,设立总兵制度,此制度可以看作小一号的大唐节度使,为制衡总兵,朱棣派亲信宦官随军监督。

    宦官监军的模式到朱高炽时,就成了宦官镇守中官制度,为固军权他又在总兵、中官基础上,增添加了一道文官菜,所以大明地方省级机构是镇守总兵(军方)、镇守中官(宦官)、镇守督抚(文臣),三方鼎力互为牵制,由三司来主持地方军政事务。

    宣德时期朱瞻基重新规划地方军政系统,立巡抚使其三司合一。

    以巡抚官为朝廷耳目,让其常驻代指定区域,擦当地兵民状况,当地官员勤怠】

    朱瞻基不满天幕说辞:“后人讲解太过阴阳怪气,你数次提及的郑和不也是宦官?”

    难道后人对宦官有偏见?

    皇爷爷教导出的宦官大多是好的,郑和且不提,范弘为人谨慎,且忠勤守法,又能处理宫中各项事务,所以他登基后迁他为司礼太监。

    阮安素有巧思,皇爷爷命他营建北京城池,以及百司府廨,谁不称赞?

    他朝夕给事玩伴王瑾,更是忠肝义胆,为他解忧。

    朱瞻基冷哼:“朕不过是赐两美人给王瑾享乐,那李渠就敢上言叽歪,说宦官无法消受美人恩,简直胡说八道,身为明臣不思国事倒盯上宦官隐私,该罚!”

    他下令关李渠七天,不知他在牢里饿没?

    要是没饿死,他就放了李渠,以显天子仁德行。

    【到宣德朝时朱瞻基则提升宦官素质:在内廷办起内书堂,专授小内使书。

    朱棣:找人教宦官书;

    朱瞻基:把宦官书列为制度;

    教授者为各司主事,以及翰林院修撰,后来又添加了户部尚书及大学士任教师。

    总之朱瞻基牌宦官学,师资力量强大,就业前景好,欢迎各位自愿报考】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又来后人讲述通病,时不时地发疯一把;

    教宦官便是教官宦,扯学校做什么?

    不过赵祯诧异地挑眉:文官与宦官天然对立,宣宗命学士教授宦官,文臣竟不抗议?

    换作他大宋.算了,别深想此事,听天幕讲述便是。

    【整个宣德年间,朱瞻基学校培育出多少优秀毕业生?

    约莫1500人左右。

    宦官毕业生渴望的职位是什么?

    先进文书房,再入司礼监!

    文书房负责御批章疏的收发和落地存根,而司礼监则为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能为皇帝奏折‘批红’。

    批红:掌印太监与秉笔太监,按照内阁票拟的意见,在内阁票拟过的章疏上,用红笔写下‘准’字。

    若内阁票拟过的文书有误,也会略加改正】

    天幕补充道:【按照内廷制度,掌印、秉笔两职等同于外延内阁首辅,与内阁同掌朝廷机要,权如总宪,十分显赫】

    朱元璋虎目瞪圆:等等,内阁呈章疏,司礼太监按内阁意思批准,这不是左手倒右手,政事全依内阁而行吗?

    若司礼太监与内阁沆瀣一气,那皇帝就被架空了?

    若太监势大,压制内阁干政,国家大事不就由奄人行事了?

    越想越慌的朱元璋气得想晕厥过去,他现在是看清了,他定的祖制后代子孙是半点不听,他这老祖宗招牌有用就拿出来挥挥,没用就扔到床底下去。

    气杀他也!

    不管如何,随着内阁宦官制度的完整,朝廷政务大大减少,让朱瞻基有时间玩他心爱的斗蛐蛐。

    朱瞻基爱蛐蛐爱到什么程度?

    特意下密旨给苏州知府:送千个蛐蛐进宫。

    苏州知府要怎么抓?

    只能把抓蛐蛐当作作为徭役,摊派给百姓,让百姓趁夜提灯抓蛐蛐,所以江南流行一句话:促织(蛐蛐)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抓不好蛐蛐的家破人亡,抓到上佳蛐蛐者,与军功同得世职。

    可以说在于蛐蛐一道上,民众颇怨,以至于他驾崩后,张太后直接命人砸掉蛐蛐罐子,别放于宫中碍眼

    天幕说起蛐蛐时,秦朝君臣还有些迷惑,当蛐蛐图样出现在天幕上时,才明白后人口中的蛐蛐是蟋蟀也。

    没玩过蛐蛐的秦始皇疑惑:“这是什么?”

    李斯率先为陛下解惑:“陛下,这是蛩鸣,也叫蟋蟀。

    《诗经》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秦始皇点点头,面上浮起丝丝兴趣:“蟋蟀很难抓?”

    见陛下兴起,李斯心中咯噔一声,难道陛下要斗蟋蟀?

    他心中思索面上却仍在解惑:“蟋蟀是夜行物,捉蟋蟀者需眼利耳灵,才能趁天黑之际捕捉。”

    天幕言及‘斗’,想必明帝玩蛐蛐要其相斗,既然相斗那么对蛐蛐定有要求,合格者方能斗,不合格者则弃之不用。

    苏州知府要完成明帝密诏,须备数倍以上的蛐蛐,才能保证千只蛐蛐到京存活。

    听完讲解后,秦始皇刚升起的好奇顿时消散,他看了眼案桌上堆满的政务:朕心爱者是大秦。

    【朱瞻基虽爱蛐蛐,但关于国家大事还是他拿主意,如:安南之地要不要放弃;

    安南与大明之间就是反复拉扯,永乐期间朱棣派兵两征安南,对安南可谓是连年用兵,朱瞻基与群臣商议:要不要恢复太祖之制,重封安南,让其岁奉常贡。

    反对重封安南者有:六部蹇义、夏原吉等。

    支持重封安南者有:内阁杨士奇、杨荣等。

    夏原吉等人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大明啃安南已有二十年之功,不应毁于一旦;

    再则夏元吉是谁?

    大明CFO总揽全国财政,能不能打,朝廷能不能支付军费,大明帝国中夏原吉最为清楚。

    如果不能,依夏原吉反对朱棣北征事例来看,他定是第一个反对。

    至于支持者的原因无非是恶战争喜太平,要啃下安南朝廷会耗费巨大,即使打下后难以消化,不如顺意民间放弃安南】

    对于天幕说辞,杨士奇等人根本不认同,经过几次天幕讲述,他们已看明后人敌视文官。

    为什么呀?

    发现后人对他们带有敌意后,群臣百思不得其解,官员有好有恶,后人为何要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后人如此看待他们,他们委屈好不好?

    【明朝数次不能收回安南,就是因贡安离中原太久,以及安南自生文化思想,不愿再入中原文明,想要纳安南入华夏圈,非滴水之功才能重现汉唐盛景。

    很可惜朱瞻基不愿支付滴水成本,杨士奇等人亦耐心治理安南,最终安南脱华夏再无回归之机。

    定下恢复太祖之制,重封安南的朱瞻基,得到来自内阁颁发的成就:兴灭继绝;三代之圣】

    天幕语气有几分漠然:【用不值钱的夸赞换得家族财产来源,值!】

    朱瞻基冷哼出声:“胡言乱语!”

    朕何要还政安南?

    因为朝廷在安南投入太大!

    朝廷在安南投入无数兵力、财力,仍平不下安南,永乐一朝仅安南叛乱就多达四朝。

    安南叛朝廷平;

    安南复叛朝廷复平,几番下来朝廷兵马疲惫,民税复重,于国不利。

    再则北疆有复起之意,他也不能顾安南弃北疆不顾,不如趁登基之时,以天地万物更新之名重封安南,平稳西南边疆,让朝廷抽出手集中预防北疆。

    后人不知其中深义,就胡言乱语妄下结论。

    【安南这块地好吗?

    其地理位置好得很,朱瞻基重启郑和下西洋时,怎么没看看舆图方向呢?

    安南是出口贸易必经之路啊!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朝廷掌握安南临港口,就捏住了走私脖子!

    明走私贸易之所以这么猖狂,不就是因海上交易点不在明土在琉球,出行贸易港口不在大明在安南嘛。

    整个东南亚围大明衍生出的贸易,让海外诸国、临海官商,甚至朝中大臣都获利,唯独朝廷不获利,明朝皇帝不获利。

    怪谁?

    怪朱家没长经济脑子?】

    杨士奇等人双膝一折,跪在朱瞻基跟前:“天幕之言臣等不认,请陛下决断。”

    朱瞻基连忙扶起众臣,直道:“众卿快起,后世无礼教只看利益,根本不明郑和下西洋含义。”

    郑和下西洋首要任务是什么?

    是‘宣教化于海外,导以礼仪,变其夷习’,让寸衣着肤的番民能知华服多美,能辨天地知农事,慕归大明。

    至于贸易利益那是才要。

    见陛下态度,杨士奇等人心中熨帖,郑和下西洋他们支持吗?

    支持,谁没有万国来朝梦呢?

    但万国来朝没有天下吃饭来得重要啊!

    朝贡劳民伤财难道不该禁吗?

    后人总以后世视角观大明政事,有失讲述立场。

    天幕叹气:【纵观朱瞻基的朝政措施,甚少涉及经济政策调整。

    至于货币市场?

    直接交给无形的手解决,没办法,谁让宣德时期的宝钞贬值贬到90%,救都救不回来呢】

    朱棣听到天幕讲起大明宝钞,苦笑着对陈瑛道:“前些日子你讲民间钞法不通,今儿后人就在抨击宝钞弊端。”

    想到天下视宝钞如废纸,朱棣也觉得棘手,问陈瑛:“爱卿有何策可改钞法?”

    后人总批大明财政弊端,但天下能人之士那般多,总有矫财政弊端的臣子罢?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上奏道:“陛下,钞法不通,皆缘朝廷出钞太多,却无制收敛,导致特重钞轻。”

    此话简短却直指核心,朱棣等人点点头:“说得不错,继续。”

    陈瑛从袖中取出一奏折,双手上呈:“陛下,此乃臣提出的暂行回收法,请陛下一观。”

    朱棣从宦官手中取过奏折:“户口食盐法?”

    他迅速览过一遍后,合上奏册颔首道:“粗略不错,且听后人讲述后再行完善此法。”

    满朝称是,齐刷刷地把殷切目光投向天幕:后人,求解决之法!

    他们的愿望后人满足了半截:【永乐时期明廷试着拯救过宝钞,但失败而终】

    刚刚上折的陈瑛僵硬在地:失败了?

    他惶恐地抬起头,正巧对上天幕墨字:

    陈瑛提出户口食盐法,以大口月食盐一斤纳钞一贯,小口月食盐半斤纳钞五百文的做法,让民众向朝廷缴食盐税。

    利用食盐税大面积地回收民众手中多余宝钞,按朝廷设想每季度可收五千万余锭钞,实际上永乐二年的税收里,宝钞收了不到五百六十六万八千一锭,根本没达到预期。

    并且按照朝廷给商人的盐引计算,售商人一斤盐白余文,民众却要一斤盐交钞一贯,实际上陈瑛做法是把朝廷回钞义务,转到百姓头上,并且摊派后还没达到预期目标。

    他失落地低下头,原来他的缺陷在盐引价值不均吗?

    随即他又振奋起来,既然天幕讲到经济,那大明后代皇帝定有设不缺,是哪位帝王?

    大明当有经世帝王才对!

    陈瑛目光炯炯地盯着天幕,期望神迹能带来解决之方:

    可惜他得到的是失望,天幕语气渐渐怪异,似乎在压抑着什么:

    【朱瞻基的儿子解决经济问题了吗?

    没有,即使他留学一年也没获得经济博士头衔】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8-0623:53:05~2024-08-0723:56: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陌上人如玉、隐藏10瓶;23281036、澧水呦呦5瓶;小公主的星星、青菌、金玉满堂、29526063、绿水池边绕、跃然、葛根、月夜、努力躺平、丽雅莎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