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靖难① 靖难

    【现代人说起靖难之役, 话术和印象都很混乱,什么新一代天气之子刮大风,什么初代大明战神二五仔李景隆, 朱允炆不想担上杀叔叔的名声才让将士们不敢撒开手打,好像朱棣的成功都是因为侄子心慈手软,靖难是一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作战。

    但靖难之役还是打得挺艰难的,比起后人认知中的一路平推, 到关键处就有小弟来送菜, 从最开始燕王存的便是孤注一掷之心,从北平起事南下,逆风局开辟新天地。

    领兵御边的藩王嘛,遭人忌惮是真的, 但兵权到底还是皇帝的。在其他藩王被削得毫毛不剩的时候, 燕王手里的兵被[chou]调走了,又调来万兵马备边,燕王府里的人也悉数调走。军政大权也没留,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都换成朝廷的人。

    兵没有了, 官都不是自己的人,宁王卫被朝廷堵住, 确保无人来援。就当时局势来看, 都围困到这个程度了,建文帝大概稳坐皇位就等事成,什么叫瓮中捉鳖啊, 朕有这么大一个朝廷, 四叔拿头和我打?

    装病被告发,又被张信告知建文帝意图,马上就来抓你了, 还能说什么,就这么干呗。朱棣令张玉、朱能带着八百勇士埋伏起来,将前来羁押燕王府众人的建文臣子擒获,当夜便重新控制住北平城。

    七月初四事发,初六通州卫就“率众以城来归”,初八破蓟州,遵化、密云同样归附。其后数[ri],接连破居庸关、怀来,收永平,担心偷袭,又处理了松亭关。朱允炆也终于得知了叔叔反叛的消息,定议伐燕。】

    靖难之役,靖难。朱元璋看着天幕中朱棣以他定下的祖训为依据,原本约束藩王的祖宗家法被他用来为自己背书,朝无正臣,内有[jian]逆,天子受人蒙骗,所以他这个做叔叔的要举兵清君侧。

    清君侧到君也被赶下皇座么?这小子倒是会找由头。

    半空中的画面随叙述而动,后世所言不过浅浅几句,图像中领兵来归的却是浩[dang]万人。

    北地的将士为此地的王族献上忠诚时,宋忠正欺骗手下燕王旧兵家人被杀,上了战场却直面家眷,谎言不攻自破,宋忠便亲手为自己送终。

    从初四剧变,到旁人以城来归,再到思虑万全,接连破城,短短数[ri]掌握北平一带,寥寥几幕看得众人击节不已。

    曹[cao]看到此处,只轻啧:“忠臣被[bi]至此,实在令人慨叹。”

    啊……众人想到天幕说过的魏朝晋朝[jiao]替史,一时不知该怎么接魏王的话。

    那厢李世民看着天幕,久违地叹了[kou]气。朱棣的能力毋庸置疑,天下之力,敌此一隅,手头兵马不过几万,要抗衡朝廷百万之师,还是开国不久的、有大义的正规军队,再如何天纵之才,也是要在血海里走一遭的。

    内部生耗兵力向来最令人痛惜,永乐帝既然能在如此局势下翻盘,又在登基后开辟盛世,个人能力毋庸置疑,归附之人也定是臣服于其心[xing]。这样的君主做继承人,比朱允炆这个皇太孙要好上太多了。

    玄武门播放毕,父亲与兄长皆认命,明初帝王见此情形后又当如何?

    【造反大旗举起来了,朝廷肯定要来围剿。洪武大逃杀死了很多人,但朱允炆远远没到无将可用的地步,开国的功勋集团也有能喘气儿的呢。数路大军伐燕,Judy也开始发挥他超前的军事才能。

    长兴侯耿炳文领兵十万驻真定,朝廷又置平燕布政司,一方是老将,粮[cao]装备什么的都很充足;另一方人少东西也少,卫边的士兵在攻坚战上并不适应,敌我力量很悬殊。

    同时,河间有十万兵,莫州也有军,方人马围堵下,很难突破。

    在此情形下,朱棣注意到的是驻扎莫州的潘忠、杨松二人,认为他俩有勇无谋,可以奇袭。

    于是燕军并未在真定城盘桓,而是疾行渡白沟河,在中秋之夜大家“酣饮自若”时“乘其不戒”攻占雄县,得战马八千——大家应该没有忘记,燕军大多是卫边的骑兵。

    雄县破了,肯定有人来援救,那就设伏呗,守株待兔几次,来的人就都是我的了。已经逮到的人还能扒拉点别的,莫州也轻松拿下。

    至此,真定、河间、莫州方围困的局势已经被打破了,后勤装备也充足,可以来个大的了。

    先预告一下,此处大败,燕军将至,使谨慎的老将军合兵一处,又利用己方获得的情报与骑兵特有的灵活机动[xing],轻骑绕过了东南方,在将军接待建文帝使臣时抓住时机,进攻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西门。

    敌方部署已乱,追击,燕军“以奇兵出其背,循城夹击,横透赋阵”,大破之。

    朱棣的作战概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敌[yu]速战,则我不战。敌不[yu]战,我则扰之”,就很游击战,充满了灵活机动[xing]。

    西方军事理论中有个说法是“间接路线”,即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在本次战斗中,间接路线的运用就很明确,灵活,奇袭,打乱对方的部署。】

    孙子闻言甚是赞同:“迂直之计,正是奇正之变,燕王此战甚妙!”

    汉时的几位将军早在燕王攻下莫州获得大量马匹与粮[cao]时便知他会破局,因地互为掎角之势已破。

    60.靖难① 靖难

    撕开一道[kou]子后,又聚歼敌人,几十万人攻几万人,却以主动换被动,此迅猛之军非一[ri]可成。

    知兵者赞叹朱棣谋算,建文朝堂却似有[yin]云笼罩。纵然知道燕王会采取什么战术,知道他在何地何时进攻,也无法真正阻拦,毕竟沙场瞬息万变,朝廷军能变策略,焉知燕王就没有新的战术?

    兵者,乃经年累月经验与意识的结合,善战者求之于势,会创造于己有利的局势。

    耿炳文颤颤巍巍请罪,围观之人在心中暗叹,老将军也是一把老骨头了,在兵法上的领悟非常人可比,但问题就在于——燕王太强了。

    世上最苦闷之事,无非是己方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名分大义,装备后勤,人数还是地势,都超过对方许多,却仍无法获得胜利。

    朱允炆甚是烦躁,耿炳文也是老将了,带着那么多兵,未来却被燕王用这种方式大败,实在难看。大约人年老后脑力也跟不上,还是换个主帅的好,老将军就在京中颐养天年吧。

    见天子困扰,黄子澄原本想举荐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但天幕不久前说过的“初代大明战神二五仔李景隆”之语仍萦绕耳畔。

    这“二五仔”是什么意思不好说,“大明战神”大约并不是他们认为的那样。虽然天幕说那都是误会,靖难其实惨烈,但此言在先,到底无法信任。

    罢了,横竖朝中仍有武将,黄子澄摇了摇头,悄然收回脚。

    【耿炳文不行,那就换人,朱允炆如是说。在爱臣黄子澄的推荐下,李景隆纠集五十万大军杀过来了。】

    五十万,行吧,朱元璋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能让朝廷出动这么多兵马来平藩王之乱,不知该说是朱允炆这孙子太不懂兵,还是朱棣太有本事,值得皇帝这么看重。

    说起来有什么好像忘了,明祖瞥见半空中黄子澄举荐时的脸,眉心狠狠一跳。江南文人……江南赋税!

    动了这么多兵,五十万的军队,几十万大军的粮[cao]后勤,但此时的江南在行“仁政”减税。朱元璋冷笑,就朱允炆这么个搞法,不被叔叔打下台才有鬼。

    【已有大胜,但总体局势看起来还是很糟糕。对面人多,兵强马壮,拼人数就能把这边当饺子包了。依然少数,依然被动,拼消耗是没用的,在此情况下拼的就是作战计划和胆魄。

    《奉天靖难记》中,朱棣在此时的判断是“出兵于外,奇变随用,内外犄角,破贼必矣。吾出非为永平,直[yu]诈九江速来就擒耳。”

    率兵去支援永平,看起来分身乏术顾不上其他,李景隆看了当然乐得很,美滋滋就往燕王大营北平去。

    但燕王是去做什么的?支援完永平,轻骑绕道去大宁,让勇士登城,给宁王来了个大惊喜(吓),要的就是宁王手上的人,不过这一段流传到后世已经变成宁王是被骗来的了。

    绕道大宁,看似难以理解,但还是间接路线的理论,一来得兵,二来彻底清除隐患,所谓“从战略方面来说,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常常也是一条真正的捷径。”

    而李景隆在北平也讨不了好,此时的北平有朱高炽顾成守着,还有在后世故事中经常被忽视的徐皇后。

    作为开国功臣徐达之女,她对战争的认知与判断也超出常人许多,《明史》中对此段亦有“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的记载。

    敌人攻城,城中士兵太少,徐皇后也“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包括靖难时期“后所赞画,多协上意”,是真正有魄力有智慧的女[xing]。】

    徐达原本揣摩燕王行兵方式,不想听到女儿被后世提及。女儿尚年幼,正是无忧无虑垂髫之时,却成了后人[kou]中的皇后,一时只觉时空呼啸而过。

    他为人父,除了想要女儿嫁个好人家,自然也逃脱不了以儿女婚事获得政治利益的心。

    女儿做王妃不奇怪,开国这些老家伙们心中都有数,当皇后却是意外之喜,他忽视了天幕提到的那些智慧与才能,琢磨起[ri]后如何行事。

    燕王如今也还小,若天子态度尚可,早些成就一对小儿女也不是不行。

    还年幼的朱棣却看得入神,朱高炽和顾成守城守得好,但那位临危不乱的王妃却令人移不开视线。

    她备御的手段如此娴[shu],想必未来他们一定经常相互配合;那劝慰众人时的温和,授甲时的英姿,简直像烽火中永远不会蒙尘的明珠。

    另一位面的建文臣子看完燕军向城上泼水,南人军攀爬无能的场景,再看顾成朱高炽和徐皇后简直恐怖如斯,真乃狼烟里狰狞的绝世黑心恶人。

    朱元璋想到自己在外征战时朱标与马皇后在后方坐镇,愣怔片刻叹了[kou]气,江山……江山。面包围拦不住的儿子,老将拦不住的儿子,五十万便能拦得住么?, ,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