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 > 56 第五十六章(视频) 张说:好岳丈的泰……
    【在李隆基参加的这场宴会中, 他表扬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当地宋州刺史寇泚。李隆基先是夸了寇泚做的不错,然后卖了个关子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表扬你吗?”皇帝的表达欲那么强,寇泚就是看出是因为什么, 也不能说知道啊。所以寇泚给李隆基铺台阶递话:“因为朕在你这里吃的饭是最朴素的饭。”】

    【李隆基接着说:“这几天不断有人跑来跟我说, 你安排的饭菜实在是朴素简陋,不合他们的胃口,但朕心里不仅没有怪罪于你, 反而更信任你了。正是这样的小事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朕能看得出,你不是那等讨好朕周围人而换取功名利禄之人。”】

    [李隆基不会有点什么喜欢被虐的属性在吧。]

    [很难把现在的他和之后的他联系在一起。]

    [现在明明是个好皇帝的样子。]

    [只能说现在他还有良心, 后面彻底放弃治疗。]

    [他要能一直维持现在的样子, 大唐就还有救。]

    李隆基牢牢把天幕说的话给记在心里, 保持现在的爱民之心,大唐就还有救。

    【我们上面说的三个人,在李隆基封禅不久后,全部升官了。】

    所有官员也把天幕说的话给牢牢记在心里,一心为公, 忠心上谏,他们就能升官儿!

    【从这几个例子中, 不难发现, 现在的李隆基心里还是装着百姓的, 他是想把整个大唐给治理好的。他点名夸奖的几个官很明显,都是那种清廉且爱民的代表。李隆基知道怎样做一个好皇帝。】

    【但是我们都知道, 人都是严以待他人,宽以待自己的。尽管李隆基知道清廉是为官的良好品质,是做一个好皇帝的良好品质,但他能真正做到清廉且没有私心吗?】

    【他是不能的, 首先从当时封禅的那个排场来看,李隆基就不是打心底想过那种勤俭的日子。他的这次封禅,是历史上六位皇帝封禅排场最大、场面最隆重的一个。当时他封禅的玉册和宋真宗的玉册一块被挖出来的时候,对比就十分明显。他的玉册比宋真宗的大了一整圈。】

    【如果说在封禅之前,李隆基尚且确定自己的功劳到怎样的地步,那封禅之后,将自己的政绩告知于天地后,他在心底里就有一种所有政绩都被坐实的感觉。】

    【张说总结了封禅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位当五行图篆之序”、“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德具钦明文思之美”。如果抛开李隆基后期做的那些离谱的事情,用着三个标准来衡量封禅之前的李隆基,他做到了吗?是做到了的。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封禅并不为过。】

    [抛开李隆基后期做的那些事?抛不开。]

    [他喜大好功,这是事实。]

    [好了,到这里就可以了,可以换皇帝了。]

    [只能说封禅蒙蔽了他的双眼,就不该封禅。]

    天幕鲜少有好话,但是李隆基会自己把天幕说的话逐字逐句分析,然后抠出一些好听的话来。

    “位当五行图篆之序”、“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德具钦明文思之美”。

    他做到了吗?是做到了的。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封禅并不为过。

    李隆基又开始在记忆中翻找天幕对那个废物宋真宗的评价。

    “宋真宗封禅之后,他的名声不仅没有便好,反而彻底臭了。”

    “在宋真宗之后没有一位皇帝愿意去封禅。”

    这么以对比,宋真宗那个垃圾是不配封禅,而他却是有这个资格封禅的。

    所以在后人眼中,他还是比那什么宋真宗好许多的对吧?

    李隆基不知道在他后面的那个皇帝是谁,但他能确定,这个人肯定没有办法跟他相比。

    那他既然比宋真宗好那么多,那他的玉册就不该和宋真宗的玉册一起被泰山踢出来!

    李隆基的内心张牙舞爪。

    难道就因为那些还没有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

    他在此保证,这些天幕说的未来会发生的所有拉低他李隆基档次的事情,全部都不会发生。

    李隆基在内心赌咒发誓。

    为了不让泰山把自己的玉碟给扔出去,是不是这上面的内容该换一换了?

    李隆基看着不远处的精致玉碟,陷入了沉思。

    给泰山写个保证书吧?

    泰山肯定能听到他的心声,实现他的愿望吧?

    毕竟他的愿望算不上多过分,他只是不希望自己的玉册被泰山再次踹走,也不希望自己的玉册和那个宋真宗的进行捆绑。

    毕竟那是一个让所有皇帝都觉得掉面子的皇帝。

    在现在,封禅泰山依旧是所有人公认的对一个皇帝能力的肯定方式。

    李隆基无法想象后头的宋真宗究竟是干了怎样人神共愤的事情,不仅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好把泰山的名声都搞臭了。

    至于天幕说的“他就不该去封禅”。

    李隆基看着即将收尾的仪式,陷入了沉默。

    已经封禅了怎么办?

    李隆基深觉自己本就日渐稀疏的头发更薄了些。

    发量-1。

    摸不着头发.jpg

    【我们仅仅用封禅这一个例子来说李隆基他的本质是喜欢排场和面子或许有些以偏概全。不要急,我马上把第一个例子给搬出来。封禅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在李隆基完成他封禅大典后的四年,是他四十四岁的生日。皇宫里照例要为李隆基举办庆祝宴会。】

    【皇帝的生日嘛,庆祝一下自然无可厚非。但在李隆基的这场生日宴会上发生了什么呢?】

    那种背后发毛的感觉又来了。

    李隆基悄悄摸了一把自己胳膊上竖起的汗毛。

    他不过这个生日了还不行吗?

    区区一个生日,不过了。

    这样的小事哪里值得天幕单独拎出来背刺他。

    他一点都不好奇四年后这场生日会上发生了什么,他只想让天幕结束这场背刺。

    【在这场宴会上,张说提出,把李隆基生日当天变成全国性的节日,节日的名字他都替李隆基想好了,就叫千秋节。在这一点,举国欢庆,各州都要大摆宴席,老百姓要编制“承露囊”,来感谢自己受到李隆基的雨露之恩。】

    [好离谱,封禅真的让李隆基膨胀起来了。]

    [他为什么这么自信啊,求他别自信。]

    [他还记得之前哪个刺史说的,封禅过程不要扰民吗?]

    [他可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能封禅了吧。]

    [各州大摆宴席?不是所有百姓都有这个钱大摆宴席的。]

    [吃都吃不饱了还大摆宴席,我不想庆祝是不是还会被当成不尊重皇帝抓起来啊。]

    [终于知道唐朝后面为啥没落了,现在就能看到端倪了。]

    李隆基回头瞪了张说一眼。

    你瞅瞅你干的好事!

    都是你的建议,现在变成了天幕揪我的小辫子。

    你看我脑袋上还有几根毛,还能不能禁得住天幕一薅?

    张说被瞪懵了,委委屈屈小媳妇一样低下头。

    我错了,对不起。

    但张说表面上是认错的,心里是极不服气的。

    他只是一个提建议的人,又不是把下命令把这什么千秋节给坐实的人。

    也得陛下同意,他这个提议才能被采纳啊?

    现在倒怪上他了。

    说不住陛下对他这个想法甚是满意呢。

    张说努努嘴不大高兴。

    但他不敢说话。

    天幕是正义的,天幕会出手。

    【张说这个建议不言而喻,就是用来拍马屁的。皇帝如果在这个时候客气客气,说自己功德尚且不够,哪里值得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也就罢了。但李隆基偏偏没这么干。】

    【我们回想一下四年前李隆基封禅的时候,他在听到大臣提出封禅想法的时候,是怎么样回应的呢?他一连拒绝了很多次。】

    【我们先不管四年前的李隆基是真想拒绝,还是仅仅只是谦虚一下做个样子,他是不是有个假动作在里面?拿压岁钱的时候他是不是拉扯了几回?但四年后的李隆基已经彻底变了,在张说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满口就答应了。现在的他已经自大到连表明工作都不愿意做了。】

    [让全国为你庆生,李隆基你的脸不要太大。]

    [这么离谱吗,反正如果我连饭都吃不饱了还让我给皇帝庆祝生日,那我肯定要骂死他。]

    [歪个楼,我其实很想直接拿压岁钱,但是会被说没礼貌。]

    [连表面工作都不做了,那是真的要完了。]

    李隆基下了原地修整的命令,然后找人要来纸笔,在简陋的环境中认认真真做笔记。

    封禅之后四年的生辰,一切从简。

    写完他又觉得不合适,划掉了“封禅”,改成了“日后”。接着他又划掉了“四年”,改成了“所有”。

    然后所有的生辰,一切从简。

    这下李隆基满意点点头。

    这才是对的。

    要说李隆基多少是带点挖掘和探索精神的。

    此外他的自我质疑能力也在天幕的培养之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用朱笔把“生辰”这两个字圈出来,打了个问号。

    一切从简的难道只有生辰吗?

    其他所有能彰显他李隆基勤俭节约的大型活动,是不是都应该这么办?

    张说看着李隆基低头沉思的样子,内心有一种天幕背刺陛下但是没有背刺他的窃喜。

    看吧,他就说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他顶多只能算个提出建议的人,怎么能把错误都怪在他身上。

    还是天幕公正,把事情的原委分析地头头是道。

    另外张说又发现天幕的背刺规律。

    只要能和陛下的名字同时出现,那天幕的主要火力就全部都被陛下给吸引走了。

    看吧,那么多飘过的弹幕,没有一条是跟他有关的。

    后人还是很睿智的,他们知道谁是罪魁祸首。

    张说窃喜。

    张说得意。

    【在这场封禅中,自大的只有李隆基一个人吗?不,自大的还有张说。我们之前就说了,封禅就是张说仕途的顶峰,在封禅之后张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事实上如果张说在封禅的时候就少几分自傲,多几分谦卑,他就能发现,这场看似繁盛宏大的封禅下其实蕴藏着很多的危机。】

    【这些危机是由众多的不满组成的。张说在封禅过程像是一个在刷npc愤怒值的玩家,而他做的相当不错,一上来就得罪了封禅队伍中基数最大的一个团体。】

    什么?最大的一个团体?

    张说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他在封禅的过程中得罪人了?没有吧,他自上次天幕出现后就战战兢兢,养成了做什么都再三思考的习惯,就这样了还会得罪人?

    队伍中最庞大的团体是什么?

    张说环顾一圈,百思不得其解。

    最大的难道不是皇上吗?

    但是,他能确定现在的陛下依旧对他宠爱有加啊?

    他如果惹怒了陛下还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那真的就是天方夜谭了。

    那不得罪陛下还能得罪谁?

    此时的张说看周围的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带着狐疑。

    “是不是你对我有意见?”

    “是你吗?有意见说出来我可以改。”

    “那也许是你?”

    所有人只觉得自己是那被殃及的池鱼。

    造孽啊。

    天幕有话不能一次性放出来吗?

    这样搞得他们同僚之间关系很尴尬。

    再者,张公可是陛下眼里的红人呐,谁敢对张公有意见?

    那是不要命了吗?

    张说把周围人看遍了,又把视线放在天幕上。

    且看天幕怎么说吧。

    【这个团体就是看着相当不起眼的士兵。士兵,最不起眼的角色,只负责一些后勤保障和守卫的工作,这样的群体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再说到张说,他是文坛宗师,他的文学素养已经不用再多说了,从和他交好的贺知章、王翰、张九龄,我们不难推测他的喜好,他喜欢文化人。他不仅喜欢文化人,他还讨厌没有文化的人,而士兵恰好就被张说分到了没文化这一类人中。】

    张说嘀嘀咕咕。

    士兵没文化,难道不是事实吗?

    那些没有文化,不懂兵法,只有一身蛮力的人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呢?

    寒窗苦读走科举入仕才是正途。

    【可以说封禅路上最辛苦的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士兵了,别人坐车他们走路,别人睡觉他们放哨,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有危险还要冲在最前面。他们被选来保护皇帝的安全受苦受累,光是去泰山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难道不应该多给他们点钱吗?】

    【士兵们都觉得,这不是普通的出行,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封禅大典啊。排场那么大,无论什么都是顶配,给他们多发点工资应该不困难吧。】

    【但张说是怎么操作的呢?张说给他们每人发了个勋官。这勋官如果放在唐初,还能有点作用,能获得一部分优待。但这个勋官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名誉性的头衔,没有优待,不会升官,更没有钱。这就和小学的时候获得的那种什么“XX之星”的奖励一样,没什么实际用处,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鼓励了吧。】

    [我真的会笑。]

    [代入自己已经开始生气了。]

    [这和我们公司年会的那什么优秀员工一样,又不加薪又不升职,没用的奖状。]

    [这一套放在小学也就算了,大家都是成年人的,谁在乎那点鼓励啊。]

    [发钱,能不能发钱,两百三百不嫌少,五百六百那更好。]

    离李隆基远一些的随行士兵中已经引发骚乱了。

    “我们只能得一个勋官?”

    “我是奔着钱来的啊?要跟我在京放哨一样的钱,谁累死累活来这里。”

    “一来一回就两个月。”

    “不知道天天在忙些什么,也不知道这么累是图什么。”

    “现在天幕已经说了这件事,也许不会再只封勋官了。”

    天幕话至于此,张说仍旧没有把士兵们放在心上。

    他当这个庞大的团体是什么,原来是士兵。

    既天幕说只给勋官会招记恨,那就换成钱吧。

    不过是小小的士兵,怎就值得天幕单独把这件事给拿出来大讲特讲。

    张说不以为意,只是把勋官换成钱这件事放在心上,等封禅结束后换个奖赏。

    【大家不要以为只有这士兵记恨张说啊,还有一批文官也因为封禅这件事十分讨厌他。按照封禅的规定,能跟随李隆基一同登顶泰山的人,都会直接升至正五品。】

    【这就是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不看你的资历,不看你的能力,只要你有本事能被选到随皇帝一同登泰山的队伍之中,你就能直接升到五品官。要知道,谁在这个名单里,谁就能直接当上五品官啊。那些没什么能力的人,恐怕穷极一生都无法爬到这个位置上。能得到这个机会,和徒手接天上掉下来的大饼也没什么区别了。】

    【但张说一个人就把能跟李隆基爬泰山的人选给定好了,这名单里不是张说的亲戚,就是跟他交好的人,甚至连给张说干活的两个普通小吏都在这个名单里面。】

    【张说这波以公谋私可以说是十分明目张胆了,他甚至一点掩饰都不做,明晃晃告诉众人,和我张说交好,就能升官。】

    【所以大部分的文官都对这件事怨言很深。】

    [张说这以权谋私太膈应人。]

    [怨言很重是正常的,张说这是在挑战别人的底线吗?]

    [我就说封禅不应该封的吧,这下好了,封飘了两个。]

    [李隆基和张说是不是都以为封了个禅自己就牛逼坏了。]

    [感觉张说真的以为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再给他一点时间说不定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张说吓疯了。

    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这是赤裸裸的污蔑啊。

    张说慌张摆手。

    李隆基眼神晦涩看着他。

    张说“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臣绝无此意啊,后人也只是揣度的随口之言,还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沉声道:“随行人员全都是你一手安排的?安排的人都是你的心腹?以权谋私?”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

    张说本来就心虚,这可吓坏了他。

    张说一个哆嗦,想到了什么,庆幸又害怕:“是臣安排的,但绝不似天幕说的那样全是与臣交好之人,至于小吏便更是无稽之谈了,我如何会让小吏跟随陛下一同登顶泰山呢!”

    李隆基沉默看着张说,判断他说话的可信度。

    在张说的耳中,李隆基的沉默震耳欲聋。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办?

    请问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把这个想法实施会被判罪吗?

    李隆基不再那样信任张说了,吩咐高力士:“把随行名册拿给我过目。”

    张说心里清楚名册上的随行人员都是谁,他拿着大袖子擦擦鬓边吓出来的汗水,然后偷偷往张九龄那里看了一眼,眼睛里了感激快溢出来了。

    感谢,万分感谢。

    今天要不是你,我就彻底嗝屁了!

    张九龄也正在看他,点了点头,表示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但眼底到底还是有几分担心。

    在看小册子的李隆基没有看到张说的小动作,他在专心看着小册子。

    这名单看着,好像很合理。

    里面虽然有同张说交好的人,但并不像天幕说的那样离谱。

    更不存在两个小吏。

    李隆基放了张说一马:“起来吧。”

    张说松了半口气,剩下半口气松不松,还得看天幕说什么。

    【张九龄是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于是张说就把这份名单给了张九龄,让他按照这个名单起草诏书。但这回一向和张说交好的张九龄都觉得这名单太离谱了。所以他劝张说:“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还是应当以德望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应该升官的标准,而不是个人的喜好。如果这个名单公布出去,讥讽毁谤数不胜数啊,张公你要深思熟虑。现在诏书还没有写,一切都还有改正的机会。】

    【张九龄不愧是要当宰相的人,这份名单会给张说招来多大的骂名,他看得清清楚楚,也希望张说能重新拟一份名单。】

    【但张说一身反骨:我不!我就要这么干!】

    【所以这名单昭告天下的时候,就像一滴水进了油锅,炸翻天了。】

    张说再次摆手。

    不不不,我没有不听张九龄的话。

    他是有把小吏放进名单的想法,但是他一想到天幕的背刺,就一阵后怕。

    他自己也知道,把两个小吏的名字放进去太离谱了,所以这想法甚至没有在他的脑子里存在很久。

    他确实也把一些同他交好之人的姓名放进去了,但是正如天幕说的,张九龄提前看到了这份名单。

    在张九龄的提醒下,他又把旧名单拿回去反复斟酌替换了几个人,这才有了最终让李隆基看到的人员名单。

    张说现在一边冒汗一边庆幸。

    还好他听了张九龄的话悬崖勒马了呀,否则他现在就会被天幕戳成筛子,当场死在这里!

    李隆基带着狐疑看向张说。

    要知道,天幕说的事情一向没有错过。

    或许张说曾经是有这样想法的,只是没把这事做出来。

    但有以权谋私的想法就对了吗!

    有这个想法也不可以!

    想着想着,李隆基瞪了张说一眼。

    张说偷偷瞟了李隆基一眼,胆战心惊,又把视线收回来,老老实实立正站好。

    【说到这里,还有一则趣事可以拿出来说。除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张说还在这名单里塞了一个人,这人叫郑镒,是张说的女婿。】

    [我知道!泰山之力!]

    [原来这个好岳父是张说?]

    [急急急,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哈哈哈哈笑疯我了,泰山岳丈的源头找到了。]

    张说看着天幕,这回彻底慌了。